獨立遊戲開發者:我們想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2020-12-09 遊戲新知

題圖 | 知乎

作者 | 山邊植樹

遊戲從業者可能是最懂「有問題,上知乎」的群體。

在求職之前上知乎看看,裡面的「匿名用戶」會告訴你最真實的遊戲公司狀況;有產品上線,開發者可以看到中肯的遊戲評測;一些遊戲公司的老闆也喜歡在知乎上給玩家和大眾解疑答惑;遊戲圈有大新聞,知乎上肯定已經有人已經討論開了。

今天要聊的獨立遊戲開發者也是知乎上異常活躍的人群之一。他們在上面默默關注自家遊戲的風評,寫下一篇篇開發日記分享,又或者是傾吐對遊戲行業複雜情感。

近期,遊戲新知接觸了數位在知乎上的遊戲開發者,他們的故事或許是遊戲行業某一群體的縮影,在生活和理想裡掙扎,在熱愛與厭惡裡徘徊。他們唯一的共同點是始終沒有離開過遊戲行業。

十八爺:「我也掙著工資,掙得很痛苦」

我不清楚十八爺為什麼叫十八爺,但他真的可能做過十八份工作。

十八爺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因為日語工作不好找,從事過許多職業——挖掘機市場營銷、衛浴零件採購、呼叫中心客服、時尚雜誌美編、音樂網站編輯、網絡社區產品經理等等,具體工作數量已經難以考究。

混跡各行各業,卻沒掙到什麼錢,十八爺有些無奈。從小喜歡主機遊戲的他,最後決定進入遊戲行業。

「當時還叫盛大遊戲,裡面有個小項目,需要會日語的傢伙。」十八爺順利進入盛大成為了一名日語翻譯,後來他還參與了《熱血英豪1》、《熱血英豪2》以及一款機甲類遊戲的項目。

在盛大的日子還算清閒,不過據十八爺回憶當初公司一直在裁員。一年半之後,也就是2012年,十八爺的項目被砍,慘遭裁員。雖然離開了盛大,但十八爺在《熱血英豪》項目中的工作也為簡歷增色不少。

十八爺憑藉從主機遊戲和網上學習的策劃知識,在下一家遊戲公司獲得了戰鬥策劃的崗位。這是一家小型創業公司,公司不大但夢想可以很大,2012年的時候就想把端遊火熱的MOBA搬上手機平臺。

小公司最誇張的時候只有2位程序,卻有6位策劃。技術人員完全不足,只能讓策划去學技術,就此十八爺接觸到了Unity。趕鴨子上架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策劃們能跟著教程做個demo已經不錯。

奇蹟的是,三年後這遊戲竟然被做出來了。意料之中的是,遊戲上線後成績不佳,草草停服。

2015年的夏天,十八爺跑去了一家外包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給外國主機遊戲廠商做配套業務,在裡面也開始接觸UE4。在這家公司之後十八爺去了做VR遊戲的公司,還參與了一款二次元偶像的手遊項目,最後一段工作經歷則是一家博彩遊戲公司。

從大學畢業到如今,做了太多氪金手遊,十八爺感到厭倦。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羞愧自己在做遊戲,我做了很多年遊戲了,現在這種感覺越來越重,怎麼破?」

十八爺在下面回答道,「我也掙著工資,掙得很痛苦。」

「我緩解痛苦的辦法是,白天老老實實上班,晚上下班或者休息在家自己學習Unity,學做Demo。」

十八爺早期做的demo

十八爺試圖在獨立遊戲中尋求意義。在demo中積累了一定技術,2018年十八爺完成了自己第一款遊戲——《KeyBoard Guitar Master》。音樂是他的愛好之一,從大學就開始組樂隊,而《KeyBoard Guitar Master》正是一款音樂遊戲。

因為不懂美術,遊戲中的角色和場景只是簡單的線條和幾何圖形,但其中有幾首配樂卻是十八爺自己精心製作的。

在此之後,十八爺又製作了一款魂like的3D動作遊戲《受苦之旅》。

美術素材來自Unity和虛幻商城,技術從Youtube和開發者社區中學習。《受苦之旅》雖然粗糙,但翻滾、彈反做的有模有樣。經歷數次更新,遊戲也迭代到了1.14版本。遊戲中包含4大章節,20種以上的雜兵敵人和10場以上的boss戰,僅靠十八爺18個月獨自開發完成。

《受苦之旅》商店頁面中十八爺的y'f'x

在《受苦之旅》之後,十八爺正在開發一個全新的遊戲。

「新項目也是個帶受苦元素的遊戲,用的UE4開發。以戰鬥為主,世界觀是能夠穿越到其他位面的設定。序章是在賽博朋克裡打生化人,後面可能就是去魔法世界打獵魔人了。」遊戲新知一聽十八爺的描述,腦子裡都是「基努裡維斯」暴打「傑洛特」的場景。這遊戲聽起來甚至讓人感覺有些胡來。

如今十八爺已經不再上班工作,在家全職開發獨立遊戲。「受苦現在賣了300+份,能賣過500我就當合格,可以去開個香檳啥的。」三百多的銷量並不理想,不過十八爺也不想回到過去那樣的工作中去了。

「你知道《帕斯卡契約》賣了多少份嗎?一百萬份。如果要工作,我想做那種遊戲。」

於大進:「這事兒有戲,我就繼續做了」

於大進在知乎上有些高冷,寥寥數條點讚都貢獻給了自家遊戲相關的回答。但其實本人十分風趣,跟他做的遊戲一樣。

這句式,是個老知乎er了

《丸霸無雙》是於大進獨立開發的一款遊戲,憑藉有趣的玩法和不拘一格的畫風,在今年小火了一把。

這遊戲玩法一個字概括就是「掄」,移動和攻擊全靠揮動手裡的「棍子」,簡單的操作方式卻樂趣十足。

事實上,《丸霸無雙》的前身是一款名為《假·三國無雙》的遊戲,是於大進業餘時間進行開發的。從下圖也能看出畫風是一脈相承的,圖中揮舞大刀的主角「趙雲」在《丸霸無雙》則成為了手持長槍的「趙老丁」。

左:假·三國無雙 | 右:丸霸無雙

《假·三國無雙》原本計劃是一款俯視角的魂like動作遊戲,因為美術與早期規劃的問題導致項目無法推進。只能重新思考與嘗試,融合《掘地求升》、《三國無雙》、《LOL》等幾款遊戲的元素後,於大進確定了現在《丸霸無雙》的基本框架。

在遊戲創作上,於大進很是隨性。

比如遊戲中的「水母」角色,靈感來源自於大進一次吃雞蛋留在盤子裡的痕跡,看著像個水母,就索性照著盤中痕跡的模樣畫了下來,設計成了一個遊戲角色。

水母技能的設計邏輯也十分簡單粗暴,「水母不是有毒嘛,就參考《英雄聯盟》裡的鍊金術士」,能夠噴出毒氣的「水母」就此誕生。

再比如「雷猴」的設計起源就是來自粵語「你好」的諧音,「那既然是雷猴,就是一隻能用雷的猴子唄,聯想到猴子就是孫悟空」。因此,設計出外形酷似孫悟空「雷猴」,小技能是釋放一道雷電,而大招則是召喚一隻小猴子。

此外,參考《拳皇97》故事中的八神和瘋八神,《街霸》中的隆和殺意隆,於大進一口氣為「趙老丁」設計出了「瘋趙老丁」、「魔怔趙老丁」以及得到邪惡力量分化出來的「鬼影」。

對於玩家來說,《丸霸無雙》或許是個沒有劇情的遊戲,於大進卻已經腦補了一整段背景故事。「想用這個背景故事來做一款橫版ARPG來著,結果評估了幾個禮拜,發現暫時還做不出來。」

於大進有些時候天馬行空,可更多的時候是嚴謹。

於大進在遊戲打擊感方面就十分講究,武器擊打在敵人頭部時,受擊打部位會上下抖動,同時遊戲短暫停頓,屏幕亮度變暗。再加上鏡頭縮放、屏幕震動,以及一個以打擊點為中心的徑向模糊,「棍棍到肉」的打擊感就被營造出來。

「當這個遊戲開發到80%,我發現這事兒有戲,能夠改變一下我的職業方向」。《丸霸無雙》的開發原本只是工作之餘的愛好,當於大進發現自己完全有能力創作一款遊戲時,是時候擺脫「打工人」的身份了。

「現在是全職思考「未來應該咋辦」,順帶著做點新東西找找感覺。」疫情期間,於大進已經從公司辭職,這就是他每天躺在家裡的狀態。

他補充道今後做遊戲的三個方向,「一個是做手遊「全民天天王者丸霸刺激聯盟」,二是單機RPG「丸霸群俠封魔奇譚」,三是一個俯視角多人在線亂鬥遊戲——《丸霸無雙》的衍生作品。手頭上正在做的是第三個方向。」

聽完於大進的描述,好傢夥,這是朝著「丸霸宇宙」的方向發展啊!看來以後的小孩玩的是《丸霸信條:關公廟》,看的是《丸霸隊長》。

最後,遊戲新知喜得非著名打油詩人於大進墨寶,與君共賞。

Windchaos:「我們想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windchaos在知乎上十分活躍,與Galgame相關的話題下時常能見到他的身影,也常被人叫「風大」。

windchaos從事Galgame開發之前,在順網動漫、第一彈這類動漫媒體工作,媒體工作的經歷讓windchaos認識到許多Galgame開發者。windchaos在高中便對Galgame創作者心生嚮往,靠著幾年來積攢的人脈,放棄了媒體工作,與志同道合的同伴們開發Galgame。

最近發行的新遊戲《戀愛綺譚》,windchaos便是和一群優秀的小夥伴一起努力完成。這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中,不乏「知乎大佬」。

如負責本遊戲編曲的兔老闆AirS,在知乎上有差不多20萬粉;負責劇本核心的淺色回憶,也有十幾萬的知乎粉絲。

而《戀愛綺譚》的主美蓮ki,之前參與過《戰艦少女R》、《崩壞三》等項目,是很受網友喜歡的畫師;負責Live2D的高莊主也是圈子中大佬;還有配音總導演靈縭心、負責演出的時坂工人、繪製背景的波波波波波、從《三色繪戀》借來的程序yaqinking......

《戀愛綺譚》STAFF表

「每個成員都要彼此做出配合,互相合作與妥協,最後才能完成一部優秀的作品。」對於windchaos來說,製作人最大的作用就是將所有人粘合在一起,取長補短,努力去完成一部優秀的作品。

不得不提到windchaos他們團隊的名字——「Never Know Best」,這是出自動漫《FLCL》的梗,或許也代表了他們的追求。

當一群厲害的人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努力做到「Best」的時候,成功幾乎是註定的,而《戀愛綺譚》也確實是一部備受玩家喜愛的遊戲。甚至在一些玩家眼中,這就是「國產Galgame的頂峰」。

《戀與製作人》將女性向戀愛遊戲推向主流遊戲市場,而男性向戀愛遊戲Galgame在國內的聲音並不大,不過windchaos依然看好Galgame的市場潛力。

《三色繪戀》和《高考戀愛100天》都曾是在Steam上叫好又叫座的遊戲,前者甚至賣出了60萬份。在windchaos眼中,漸漸厭倦氪金抽卡的玩家群體,會將目光回歸敘事,這也是Galgame遊戲的機會。

講好故事的同時,他也希望能夠拓寬Galgame的受眾範圍。《戀愛綺譚》不同於一般的Galgame,在戀愛之外加入了怪談、懸疑的元素,甚至遊戲中還有時下流行的虛擬主播。

遊戲中的故事怪誕離奇,背景設定在江城武漢,由「虛擬偶像的扮演者捲入殺人事件」引出劇情,隨著男主的調查深入,女友蘇半夏卻如同從未存在般突然消失......懸疑劇情和男女主角間的戀愛扣人心弦,然而遊戲真正的內核卻是關於「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是誰的權力」。

與刻板印象中的戀愛故事不同,《戀愛綺譚》想要講的是一個「不一樣」的故事,這也和windchaos本人的性格相符。在知乎上,windchaos上傳了整整450篇文章,幾乎全部是關於動漫和Galgame,每篇都是帶有windchaos自己獨特思考的文字。

「我是想做一些能夠沉澱積累下來的內容,而不是這個網絡時代的數據垃圾。」

相關焦點

  • 獨立遊戲開發者是否應該外包PR工作?
    問題:當一款獨立遊戲獲得成功後,媒體關注可能會令其喘不過氣。Dong Nguyen(《Flappy Bird》開發者)就曾表示這種現象破壞了自己簡單的生活。有些獨立開發者會將PR工作外包給他人,這樣自己就可以專注於開發工作,但也有些開發者對此則有所猶豫。
  • 獨立遊戲開發者經驗分享 合理規劃 恰當取捨
    1.選擇一個有潛力的項目  對於開發者來說,往往有三種類型的遊戲特別具有吸引力:我想做的,我想做成的和我擅長做的。在我個人看來,最有潛力的項目往往是坐落於三者的交集之中。  寫下遊戲的想法並不是代表已經開始製作遊戲了。同樣地,哪怕你寫了上萬頁的遊戲設計稿也不代表你開始了這個遊戲的製作。又或者組建了自己的團隊,或者畫了些草圖,開始了音樂的擇選,這些都不算,只能說是遊戲的準備階段。  要記住一點:一個遊戲,是可以被玩家玩的。如果都沒有完成一個可供人去操作的東西,那麼這就不是一個遊戲。
  • Never Too Small to Dream Big —— Unity大賽獨立遊戲開發者張翰...
    這種遊戲製作理念是相對「商業化遊戲」來說的,他們更多的是想表達一種強烈的,自己對遊戲的獨特理解,以及一些獨特的創意,而不是單純按照商業化的模型去做一款遊戲。這就像一些獨立電影一樣,更多的是想表達製片人的一些獨到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獨立遊戲並不是狹義上指是一個人做的,而更多的是去強調一種「獨立精神」。我想國內很多人還有這個理解誤區。
  • 觸樂專訪AnotherIndie聯合創始人:獨立遊戲開發者先走Steam試一試
    由AnotherIndie和心動網絡聯合發行的《失落城堡》已經成為了國產獨立遊戲中的現象級產品,遊戲目前的全球總銷量已突破19萬套。遊戲的發行商AnotherIndie是一個有著中外聯合建立背景,專注於獨立遊戲發行的公司,我們曾對該公司做過相關報導。
  • Hello Games創始人:我們仍是獨立遊戲工作室,《無人深空》源於和...
    而後我開始有一點厭倦了現狀,我沒法想像我在做《車手喬伊3》或者其他類似的東西。這時,我仿佛看到了一輛閃著車燈即將撞上我的卡車,卡車開得很慢但是卻無法停下,而我只是想趕緊躲開。我會說:「我實際想做的是成立一個新的工作室,儘管我還在和你們大家一起工作,而且我們相處的也很愉快,同時我也是你們的老闆,但這聽起來還是差勁。我只是想從現在這種情形中逃離出來」。
  • 獨立開發者:面對攻擊就要「臉皮厚+更自豪」
    本文翻譯自「Malevolence: The Sword of Ahkranox」的開發者Alex Norton,與大多數人一樣,上大學的時候,他夢想著畢業之後去知名遊戲公司開發遊戲,但現實太殘酷,往往現在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總是受制於公司所安排的工作或者老闆的旨意,所以最後決定去做獨立開發。
  • 作為獨立開發者 別人不會告訴你的事
    通常來講,一個開發者不幾經掙扎,不開發幾個遊戲之後是不會迎來春天的。或者,不是知名公司開發遊戲,他的遊戲很難火起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4695.htm  首次嘗試遊戲開發的我,由於遊戲大獲成功,就沒有犯其他獨立開發者易犯的通病——悲觀,因此想到要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訴大家一些事實,作為獨立遊戲開發者,別人都不會告訴你的事實。
  • 獨立遊戲開發者克服沮喪情緒的5種方法
    作者:Dan Fabulich沮喪情緒在獨立遊戲開發者中很常見。獨自開發大型創意項目是個巨大的情感挑戰。獨立遊戲開發者需要長時間的工作,而且往往是獨自工作。你不斷直面自己的藝術軟肋,懷疑是否能夠完成這個項目。即便能夠完成項目,也會對是否有人欣賞自己的作品表示擔心。
  • 新興獨立遊戲發行商 Phoenixx 訪談:將「帥氣的遊戲」帶向全世界
    但在開展了 2 年以上的事業之後,我與獨立遊戲開發者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很好了,也能切身實地地感受到他們是懷著怎樣的想法在製作遊戲,又是如何描繪未來的。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考慮清楚如何做能不損害開發者的利益。 —— 所以您這麼做是覺得「果然還是想做獨立遊戲吧」對嗎?
  • 2020騰訊遊戲開發者大會:為什麼我們需要TGDC?
    我在把一個接一個要點貼到微信群裡的時候不停地想,知識不是這樣的。有人會告訴你經驗,有人會把自己總結出的東西告訴你,但我們永遠不能指望有人替自己思考,代替自己作出判斷——我們應該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作出判斷,而說真的,在過去的一年裡,我發現,我們總是抗拒知識,而希望得到方法。我們討厭學院派,對遊戲專業充滿懷疑和不屑,崇尚先幹起來再說和快速迭代。
  • E胖秘辛:在《以撒的結合》前,我都做了10年獨立遊戲了!
    E胖那讓我們提一個角度刁鑽點的問題,2008年以前,比如說2003年,世界上做獨立遊戲的開發者大約有多少?36個。在2003年,這36人各做各的,偶爾在GDC(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遊戲開發者大會)碰頭,純屬小圈子,氣氛融洽。到2008年,我們看獨立遊戲才剛剛興起的時候,E胖卻說它已經變質了。這就好比在上世紀60年代說搖滾已死。會這麼說的不是瘋子、傻子,那可能就是真搖滾。E胖是真搖滾。因為在2008年以前,E胖已單槍匹馬做了近10年的Flash遊戲。
  • 獨立遊戲的路這麼難,為什麼你還在做獨立遊戲?
    《時空幻境》證明了獨立遊戲也可以擁有獨特的畫風和操控玩法,能擁有不錯的玩家風評,甚至在銷量上也不輸於部分遊戲大廠的佳作。得益於《時空幻境》的優秀口碑,開發者的第二款遊戲作品《見證者》在上市不足一周的時間內銷量就已經突破了《時空幻境》第一年的銷售量。
  • 《從零開始》:饑荒+方舟+塞爾達的集合體,不賣情懷的獨立遊戲
    看到《從零開始》的開發者在簡介中的說到「作為獨立遊戲,我們不賣情懷」的時候,我是懵圈的,什麼時候獨立遊戲也成了賣情懷的存在了?國內的獨立遊戲一直不都是賣慘麼?而且也不算賣慘,大多數都是真的慘。情懷不情懷、慘不慘的問題我們就此掀過,還是來看看遊戲到底做的咋樣吧。
  • itch.io:一個充滿獨立氣質的遊戲寶庫
    其實這也不奇怪,就像其他那些附著「獨立」屬性的產物一樣,這個網站在普遍商業化的遊戲行業中顯得非常小眾。經歷了5年的成長,現在itch.io像是一塊沃土,許多優秀的內容在這裡生根發芽……所以,這到底是一個什麼網站?
  • 有人想做電腦平臺的App Annie 幫開發者賣Steam遊戲
    來源:界面新聞彭新  在Steam上做遊戲已經越來越難出頭,Steamspy數據顯示,該平臺在
  • 獨立開發者:新手做2D手遊該用哪些工具?
    全球手遊行業規模將突破250億美元,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進入手遊研發領域,而作為一名菜鳥,很多時候,如果沒有其他開發者的建議,會走很多彎路,最近,獨立工作室Sheado.net公司的Chad Ata在博客中分享了他們從一開始進入手遊研發到如今四年多以來積累的經驗,希望可以給新入行者提供一些幫助。
  • 多位遊戲開發者談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遊戲生態
    很多手遊開發者會在iOS和安卓平臺同時發行遊戲,但也有一些頗具才華的iOS遊戲創作者喜歡做獨佔遊戲。他們認為安卓的碎片化問題大大增加了同步發行的難度。 Gray: 在做遊戲之前,我們開發過一款語音類APP。對著手機說話,然後創造出這些不同聲音。就是大家一開始想加入App Store做的那種有意思的小型APP。 GamesBeat: 你們對iOS獨佔具體做到什麼程度? Gray: 《紀念碑谷》1和2先是在iOS發行,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才發行安卓 版本。
  • 「同人獨立遊戲」團隊如何少走彎路?一位同人開發者的11年經驗
    如果你希望製作輕量化的遊戲,那麼我推薦使用Unity。我認識的非常多的獨立和商業遊戲開發者都使用Unity開發,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獨立開發者或手遊開發者,但也證明了Unity絕佳的跨平臺開發能力。現在的Unity已經不能跟2012年我知道的Unity同日而語,再加上其完備的教程與素材支持,也能夠打造出優秀的遊戲作品。
  • 獨立開發者們的24小時——2014年上海GAMEJAM記錄
    除了一名策劃之外,其他成員——另一名策劃、一名美術和一名程序都來自於陳誠所在的遊戲公司。 「我們的程式設計師報了名,問策劃是不是也要來玩玩,我一想,乾脆帶隊大家一起玩玩吧。」 陳誠向記者介紹自己的隊伍,「平時工作挺緊張的,參加這個活動輕鬆一下。」 陳誠也想順便也看看是不是可以在現場找到幾個人做合作夥伴。
  • 開發者攻略:當Steam玩家在看你的遊戲時,他們在看什麼?
    為此,獨立遊戲開發者Chris Zukowski就對一些Steam玩家進行了調查,分析了他們在挑選遊戲時,究竟最看重什麼。 如果他們不喜歡RTS,而你的遊戲是一款RTS,那麼無論它評價有多好、銷量有多高、預告片有多好看,都很難可以說服他們去嘗鮮。 而當如果玩家點進了你的遊戲商品界面,就證明他對你的遊戲有基本興趣,但想要讓他們下定決心來將遊戲加入願望單,還有幾關要過。開發者要做的,就是在商店界面把潛在用戶拿下,告訴他們你的遊戲會是他們喜歡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