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遊戲的路這麼難,為什麼你還在做獨立遊戲?

2020-12-23 一鳴網

產業作者|許雄俊

編輯|譚松

來源|一鳴網

2020年的遊戲圈實在是夠魔幻的,老任憑藉著《動物森友會》躺贏了2020(市值漲了200億),頑皮狗、CDPR這些在過去口碑極佳的工作室紛紛摔落馬,口碑極差的《最後生還者2》拿下各種遊戲獎項……

其中最為「魔幻」的莫過於最佳敘事獎項給了《最後生還者2》了,畢竟故事講得不行,就算是給頑皮狗洗地的粉絲也是不得不承認這一點的。

但是,除了《最後生還者2》,其他誰能拿這個獎項呢。在不少玩家心目中,2020年遊戲圈的最佳敘事應該是歸屬於《十三機兵防衛圈》。

十三機兵在2020年享有不錯的口碑,雖說相比《最後生還者2》《賽博朋克2077》這些宣發上不留餘力的遊戲,《十三機兵防衛圈》相對而言要小眾多了。

根據最後一次銷量統計,《十三機兵防衛圈》20萬的銷量也不是什麼耀眼的數據。20萬的銷量相較於之前香草社在Wii平臺的《朧村正》整整高了1倍,但20萬的銷量仍然稱不上是十分可觀。

對於小型遊戲工作室來說,遊戲開發過程中的諸多問題還是難以避免的,像是資金問題、工期緊張等問題。原定於16年發布的《十三機兵防衛圈》也是一直延遲到了19年。

但是,就像「遊戲之神」宮本茂說過的那樣,「延期的遊戲最終會變好,但趕工的遊戲永遠是壞的。」

以《賽博朋克2077》目前的狀況來看,貓叔前半句不一定對,但後半句是肯定的。

對於香草社這樣的不到30人的小團隊來說,跳票保證質量無可厚非,若是趕工導致遊戲質量崩盤,失去原本數量的粉絲基礎對小型遊戲工作室來說是要命的。

反觀2077發布之前市值漲到歐洲第一遊戲大廠——CDPR,屢次跳票還是出來一個半成品,連看家本事的故事也沒講好,如今正深陷「口碑崩盤」的糟糕境遇,市值也比之前縮水了1/3。

至少比大廠年貨做得更用心

談到獨立遊戲,自然離不開喬納森·布洛開發的《時空幻境》。

《時空幻境》並不是第一款獨立遊戲,但是,在這之前,人們對獨立遊戲的印象停留於低成本、質量粗糙的小遊戲印象,獨立遊戲還沒能作為一個專門的「遊戲類型」而受到關注。

《時空幻境》證明了獨立遊戲也可以擁有獨特的畫風和操控玩法,能擁有不錯的玩家風評,甚至在銷量上也不輸於部分遊戲大廠的佳作。

得益於《時空幻境》的優秀口碑,開發者的第二款遊戲作品《見證者》在上市不足一周的時間內銷量就已經突破了《時空幻境》第一年的銷售量。

除了《時空幻境》以外,歐美獨立遊戲圈誕生的佳作還是非常多的。比如說戴維·文登的《史丹利寓言》,Playdead Studios的《Limbo》《Inside》,Klei Entertainment的《饑荒》《忍者印記》。

獨立遊戲在日本「不火」

作為曾經統治了電子遊戲領域的日本,雖說擁有老任這個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級別的遊戲公司,也有卡普空、FS等優質遊戲廠商和工作室,但是在獨立遊戲的水花一直不是很響,大多數玩家們所熟悉的優秀獨立遊戲中更多是來自於歐美開發者。

所以,還是談談大家較為熟悉的小型工作室吧,小島工作室跟索尼有協議,日子滋潤不用擔心,今天還是聊聊神谷盛治的香草社(Vanillaware)。

今年多家大廠紛紛翻車,除了獨一檔的老任,發揮還算穩定的R星、卡普空和FS以外,香草社的遊戲質量其實一直以來也是挺穩的。

在去年《十三機兵防衛圈》正式發售之際,香草社社長神谷盛治在接受Fami通採訪時曾談道「因為製作遊戲真的很件愉快的事情。到我死之前……就算到了 80 歲,我也想繼續製作遊戲,我打算直到死之前都要置身於前線,拼命製作遊戲。」

神谷盛治對於遊戲那種近乎偏執的熱愛,在香草社的遊戲裡也能品味出來。該社遊戲那種唯美而頗具藝術感的2D美術風格一直都給玩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像是《朧村正》在Wii上雖然商業成績不佳,但還是在玩家圈留下不錯的風評。

在香草社出品的遊戲中,少女的肢體動作所帶有的「色」屬性真的是讓人慾罷不能,比如說十三機兵中聲嬌體柔易推倒的東雲學姐,以及又色又帥的啟動pose,社長不愧是老色胚。

除了少女的刻畫以外,食物和烹製過程中那種彈性的視覺感也是一絕,主角的食用過程中的玩家反饋也給玩家帶來了享用美食的視覺感受,伴隨著主角的動作,餐具和食物也會跟著變化。

就像是神谷盛治說的那樣「我喜歡美食,當然也很喜歡色色的事 。」香草社將那些「讓人感覺良好」的事物做進遊戲裡面,遊戲中的細節充斥著製作人對這款遊戲的情感。

在遊戲界沉沉浮浮數十年,神谷盛治所帶領的香草社在2019年給玩家們帶來了《十三機兵防衛圈》,沒能拿獎其實也在大多數人意料之中,畢竟TGA這種喜歡那些做偏愛電影級畫質的遊戲嘛。

應該不至於會有人拿荒野之息來反駁,但還是在這裡先提前說一下,2016年要是不給《塞爾達:荒野之息》,就徹徹底底地淪為野雞獎了,那些美媒也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瞎子罷了。那年如果沒有野炊和奧德賽,大概是給《地平線》這種幾乎沒什麼遊戲性可言的風景畫了吧。

稍有亮點的國產獨立遊戲

以國外優秀的獨立遊戲為標準的話,國內真正 "好玩" 的獨立遊戲並不多,19、20年更是沒什麼亮眼的新作誕生。

但是,在獨立遊戲領域還是有過出彩的國產遊戲的,像是椰島遊戲的《中國式家長》,螺舟工作室的《太吾繪卷》,以及幻刃網絡的《艾希》。

無論是《太吾繪卷》還是《中國式家長》,兩者都立足於本土特色劇情,而不是盲目「模仿」國外的成功類型,遊戲中自帶的那種文化自信和親切感也給遊戲帶來了話題性和口碑。

談到「盲目模仿」,騰訊旗下Next Studios開發的《幽靈怪譚》可以充當案例說明,在畫風和戰鬥系統上和香草社《朧村正》太「像」了,也許利用一些高口碑遊戲的畫風更能引起話題性,但是這種行為在文化圈挺讓人反感的,這倆天國產動畫《天官賜福》前後抄襲劍網3和進擊的巨人知名場景就在圈子內也引發了極大聲討。

《風之旅人》的遊戲開發師陳星漢用遊戲這個載體表現出了東方世界的「禪」意。以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底蘊為基礎,可表達的元素還是很豐富的,而不是盲目借鑑國外風格。

在獨創性上不行的話,是不是可以嘗試走走模擬經營類遊戲的路子?相對而言開發門檻不高,模擬經營類遊戲在國內也有較大的受眾群體,就比如說switch上《動物之森》的火爆程度,在內捲化嚴重、快節奏的當下,能在遊戲裡種種田、養養生還是挺能引起玩家關注的,比如說switch上《天穗之咲稻姬》。

Switch主機在國內市場的成功也給獨立遊戲的成長提供了土壤,雖說老任是靠第一方遊戲打天下的,但是紅綠帽子正作畢竟不是什麼年貨,過渡期沒遊戲可是要落灰了,3A畫質拼不過索尼微軟,但便攜性又是其他主機無法比擬的。

《空洞騎士》《死亡細胞》等獨立遊戲在switch平臺都有不錯的成績,前段時間的Indie World發布會也體現了老任對獨立遊戲的重視程度。

大多數獨立遊戲團隊沒足夠的資金和時間對多個平臺進行優化,所以選擇正確的平臺對獨立遊戲開發者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要是《十三機兵防衛圈》在switch上銷量會更高一點嗎?

不過,就算是精品數量較多的歐美遊戲圈,死亡率依舊是非常高的,每天都有數不清的獨立遊戲上架steam或是其他平臺,能有多少遊戲被玩家瀏覽甚至購買?

以獨立遊戲的開發難度和風險來說,堅持走精品路線的獨立遊戲工作室還是值得玩家關注和支持一把的,在給手遊、網遊不停氪金的時候,不妨給予國產獨立遊戲一點關注。

路還很長

獨立遊戲的開發通常都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離開這塊領域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願意冒險,想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做出好玩的遊戲,相信玩家們也會給予你相應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獨立遊戲就是粗糙的代名詞」
    我就說,你的水平還沒有到英音美音的地步,你要先會溝通聊天才來談口音問題,不是嗎?很多人做獨立遊戲就是這個問題,覺得各種地方都要做到專業,殊不知,他們的問題是根本還做不出遊戲。做不出來的遊戲,大談專業不專業有什麼意義。這只是第一個角度。
  • 椰島遊戲CEO鮑嵬偉 :獨立遊戲在商業化設計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鮑嵬偉:其實做獨立遊戲開發的人很多人是做單機遊戲,如果單機遊戲如果將來想要測的話,是怎麼測比較合理一點? 李澤陽:我們的測試是通過 test flight 方式來測的,因為蘋果生態封閉性比較強,所以這塊還是比較可控。但是問題仍然是你很難有一個完整的定量的體驗,你不可能知道大部分人對這個付費設計是怎麼感受,你只能測測相對簡單的事情。
  • 小遊戲公司的(獨立遊戲工作室)的困境
    本文將以三個方面來敘述有關中國獨立製作工作室的窘境。1.行業現狀(以手機遊戲行業為主)起初,做遊戲的浪潮起來了,資金譁啦啦的流入,你的遊戲只要有特點,很好玩,就能賺到錢。後來市場變了,隨著各種各樣平臺的建立,「流量為王」的時代來臨了。現在平臺為王,沒有推廣,你的遊戲再好也無濟於事。
  • 20歲成為橙光頭部遊戲策劃、獨立遊戲製作人是怎樣的體驗?| 文娛職業探索
    家人更希望我能「一條路走到黑」繼續做專業對口的工作,對遊戲這個行業也很不了解,滿腦子都是「做遊戲居然是個行業?做遊戲賺錢穩定嗎?做遊戲能做一輩子嗎,老了怎麼辦?」等典型中年人困惑,不支持我轉行。我又很不幸遇到了申請德國留學APS被卡了半年,那時候心情很差,索性什麼都不想了,船到橋頭自然直,就在家裡做遊戲和考雅思,在家裡蹲了半年。
  • 獨立遊戲的未來如何?四大海外獨立遊戲發行商有見解[多圖]
    遊戲行業的利益非常大,海外市場更是如此,而獨立遊戲發行商則開發出一些非常熱門的遊戲,在海外有四大獨立遊戲發行商,它們上都是一個個非常明確的團體,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所開發出來的遊戲質量自然更高,從這幾個海外獨立遊戲發行商的品牌營銷策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獨立遊戲的未來。
  • 椰島遊戲Wesley分享:如何打造成功的獨立遊戲模式
    作為中國獨立遊戲先驅,椰島遊戲曾開發出《超脫力醫院》、《決戰喵星》兩款成績不俗的獨立遊戲。或許,他們的經驗更有幾分參照性。在4月29日廈門DCC「遊戲夥伴」獨立遊戲專區交流會上,椰島遊戲聯合創始人兼CEO鮑嵬偉在以《什麼樣的獨立遊戲更容易成功》為主題的演講中,總結了《超脫力醫院》的成功經驗及其續作《決戰喵星2》的失敗原因,從正反面解答了這個問題。
  • 外媒:為什麼說獨立遊戲大災變是個偽命題
    [摘要]Steam青睞之光的出現就如開閘的洪水一樣嚇壞了很多獨立開發者。在青睞之光推出之前,如果你的遊戲就能上架Steam,那你肯定不希望青睞之光增加你競爭對手的數量。首先,這只是一片汪洋當中的幾朵浪花,在統計學上沒有任何的意義;其次,現在的獨立遊戲開發者相比5-6年前可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他們在做系列遊戲,部分遊戲的銷量沒前作那麼高,這是自然的。如果這些遊戲是由那些不知名的開發者開發的,在媒體和Twitter上就壓根不會出現其銷量,也就不會引起恐慌了。
  • 獨立遊戲開發是如何讓我進退兩難的?
    做獨立遊戲,我覺得至少應該具備三個條件:1.具備能看懂技術文檔的英文水平2.具備基本的編程能力3.具備基本的將想像具像化的能力但如果你像我開始的時候一樣,什麼都不會,我會鼓勵你保持熱情,但我不建議你真的全身心投入進去。如果還是心中躁動不安,無論如何都想嘗試的話,我真的希望每一個這麼有熱忱的人都能成功。
  • Hello Games創始人:我們仍是獨立遊戲工作室,《無人深空》源於和...
    這次你也是這麼做的嗎?Sean Murray:自那以後我們也遇到過困難,樓下當時是一個小的會客室,我們從團隊中挑出四個人進入那個房間,試圖重現製作《車手喬伊》時的場景。感覺就像在開始構思新遊戲前舉行一個小的啟動儀式。我們擋住門,給自己留了出口和所需物品,團隊裡的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聽上去確實挺瘋狂,感覺好像我們仇恨對方。
  • Switch賣得最好的十款獨立遊戲你玩過幾個?
    原標題:Switch賣得最好的十款獨立遊戲你玩過幾個? 1任天堂為什麼極力推崇獨立遊戲? 你放心,這份榜單並沒有盡人皆知的薩爾達、馬裡奧、異度之刃。今天我們要說的是Switch上賣的最火的「獨立遊戲」。
  • 獨立遊戲製作人吐槽E3遊戲展:與中國無關
    無論是類似EA或UBISOFT這種超級大廠,還是許多中小的獨立遊戲工作室,都有不同的專業玩家排隊試玩。在這裡你能感受到基於遊戲內容的相對平等,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工作室都能夠受到關注,關鍵在於你的遊戲是否好玩。而在國內,沒有錢的小公司,請不起幾個大波妹去做Show Girl,估計就沒有人會去看你的展臺了吧。
  • 【蝗家鑑賞團】《輸出牧場》:又一部國產流水線獨立遊戲
    大多數獨立遊戲玩家都熟悉《殺戮尖塔》,看到爬塔模式,就會覺得開發者應該是從《殺戮尖塔》上獲得的靈感,剩下不熟悉的部分,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基於《殺戮尖塔》所做的創新,而不會想到遊戲的玩法是兩個不同作品各取一部分組合起來。製作組雖然沒有自居玩法原創,但玩家卻會往這個方向上腦補,並根據自己的腦補對製作組產生好感。 .
  • 沒有規模宏大的製作,獨立遊戲成果如何?
    近年來,獨立遊戲的崛起讓眾多玩家眼前一亮。他們往往以小規模的製作,表達出更多的深刻含義,讓玩家們開始思考,「遊戲」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子。當然,在獨立遊戲的創作方面,中國並不比外國要差,甚至還出現了諸多超越國外的作品,今天仙仙就來給大家講講,那些富有深意的獨立遊戲。
  • E胖秘辛:在《以撒的結合》前,我都做了10年獨立遊戲了!
    在2003年,這36人各做各的,偶爾在GDC(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遊戲開發者大會)碰頭,純屬小圈子,氣氛融洽。到2008年,我們看獨立遊戲才剛剛興起的時候,E胖卻說它已經變質了。這就好比在上世紀60年代說搖滾已死。會這麼說的不是瘋子、傻子,那可能就是真搖滾。E胖是真搖滾。因為在2008年以前,E胖已單槍匹馬做了近10年的Flash遊戲。
  • 獨立遊戲,從這裡起步
    僅僅是簡單容易上手,不足以讓Flash遊戲成為「遺產」。就如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它總要有一些特別的貢獻。作為一種視覺呈現的載體,Flash遊戲最大的成就或許是孵化了一個真正的遊戲研發生態系統——獨立遊戲。
  • 推薦:用心講好故事的獨立遊戲《This is The Police》
    而其中,你會遇到堪比「西天取經」一樣難度的各種挑戰。考慮到一定有很多朋友還沒有玩過,再多的劇情類內容不再透露,以免劇透。在這裡先聲明,《This is Police》只是一款遊戲,而此文所介紹的也只與遊戲內容相關,不涉及其他任何方面。整個遊戲從開場到結束,每一句旁白,每一個鏡頭無不充斥著壓抑的氣息。
  • 觸樂專訪AnotherIndie聯合創始人:獨立遊戲開發者先走Steam試一試
    由AnotherIndie和心動網絡聯合發行的《失落城堡》已經成為了國產獨立遊戲中的現象級產品,遊戲目前的全球總銷量已突破19萬套。遊戲的發行商AnotherIndie是一個有著中外聯合建立背景,專注於獨立遊戲發行的公司,我們曾對該公司做過相關報導。
  • Never Too Small to Dream Big —— Unity大賽獨立遊戲開發者張翰...
    「獨立遊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國外,一些熱愛遊戲事業的人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一個人完成一款遊戲作品。這種情況下的「獨立」是指「一個人」。然後,後來人們發現,一個人完成一款遊戲的製作是非常難的事情,而且做出來的遊戲品質往往非常差,所以後來就逐漸開始有兩三個人,聚集到一起,把自己共同的獨特想法製作出一款遊戲,叫做獨立遊戲。再到後來,獨立遊戲被延伸為一種遊戲的製作理念,和一種遊戲精神。
  • 業界奇扒:我們為什麼熱愛獨立遊戲?
    仔細觀察一番就會發現,國產單機廠商的心態和上述那些獨立遊戲人是正好相反的,他們熱衷於介紹自己的心酸旅程,用什麼感情牌,懷舊牌博取玩家同情。從宣傳的角度上這似乎可以理解。但反觀他們的遊戲本身,最重要的遊戲本身;所謂的「復興之夢」也不過是用來掩蓋他們流氓本質的口號而已。除了掩蓋,再來就是埋怨。
  • 平臺跳躍獨立遊戲千千萬,唯有《蔚藍》的滿分實至名歸
    不是說沒有人不想在平臺跳躍遊戲當中講一個好故事,而是說這並不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不是隨便一個獨立遊戲製作人都能夠達到《時空幻境》那般大師級的水平,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畫面、手感、系統都相對完善的當下,若是不能將這一類型的敘事水平加以提升,這平臺跳躍遊戲將始終卡在一個瓶頸上難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