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奇扒:我們為什麼熱愛獨立遊戲?

2020-12-13 遊民星空

  仔細觀察一番就會發現,國產單機廠商的心態和上述那些獨立遊戲人是正好相反的,他們熱衷於介紹自己的心酸旅程,用什麼感情牌,懷舊牌博取玩家同情。從宣傳的角度上這似乎可以理解。但反觀他們的遊戲本身,最重要的遊戲本身;所謂的「復興之夢」也不過是用來掩蓋他們流氓本質的口號而已。除了掩蓋,再來就是埋怨。玩家怨開發商,開發商怨製作者,製作者怨技術,怨市場,怨體制。國產單機發展十幾年,產出的好作品屈指可數,產出的怨婦卻不計其數了。但這也只是人的根性而已,誰都喜歡人少的時候瞎念叨幾句。可是我們幾乎除了埋怨,別的什麼都不記得了,最後在怨聲中再次淪為看客。再往後我們就眼睜睜看著外國的遊戲產業日益壯大,在他們創造的世界裡夜以繼日地鄙視自己,現在他們打開了國內的主機市場,目標對準我們的錢包,而這正是我們期盼已久的。


這未嘗不也是種文化侵略

  可能說的有些過頭了,我們也必須要承認,就算是遊戲品質低於玩家期待太多,製作一款遊戲的過程裡也是需要付出辛苦的。至少他們做了,不是麼?但是,如果從起點就背離了初心,付出再多又是為了什麼呢?

  小編答不上來。每當這時候我耳邊總會響起「你行你上啊」的聲音,可能我也終究只是個看客。國產單機如何,還是交給上過當的玩家們評價吧。但我想如果國產遊戲人,也能在誠意和利益的天平之間,向誠意多傾斜一點;不,只要稍稍平衡一些就好,玩家是會看到的!順帶一提,誠意不是指謀篇道歉信,這招數太特麼弱智了,說的好像你道了歉就一定能改好一樣……想學外國大廠那樣玩弄玩家於股掌之間,你還沒那資格。

  假定這篇文章的讀者中,有不甘心只做看客的;不論你是想做獨立遊戲,或者是打入遊戲公司說服老闆,當你覺得不知所措的時候,不妨回味一下這部經典:


(點擊查看大圖)

  不過在漫畫的最後,少年們熱血激蕩的高中生活完結之時;湘北沒能全國制霸,櫻木也受了傷,流川則是唯一去了國家青年選拔隊的。努力從來都不是成功的代名詞,但對於我們這些再普通不過的人來說;努力,至少能換取一份身為遊戲人的尊嚴。

  但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尊嚴還能有多大的用處呢?

  那只有你們自己才知道了。

  原本打算在結尾放上一首《Something in the way》,但為了儘量避免讀者覺得這是一篇故作深沉的裝逼文(來打我啊),我準備改變策略,學國產單機打出一張懷舊牌擴散一下正能量,騙取一份認同。謹以此曲,獻給那些在獨立遊戲道路上奮鬥的人們。

WANDS-《世界が終わるまでは...》


說不定這裡會有需要你的角落

往期業界奇扒瀏覽:點擊這裡


  為了給廣大遊民提供展現自我的空間,遊民星空現面向玩家徵集文章投稿,有意者歡迎加入遊民星空投稿交流群,和小編們一起聊聊文學,談談人生~

點擊連結加入【遊民星空投稿交流群】:364404070

二維碼:

上一頁 1 2 3 4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

相關焦點

  • 獨立VR遊戲如何玩轉Steam生態?威魔紀元王鯤帶來「扒洋蔥理論」
    遊戲免除了武器更換子彈的設定,讓玩家更可以專注於打怪。而劍盾和弓箭的效果也都非常出色,能真正讓玩家體會到動作遊戲的爽快感。在操作時玩家的左右手有著不同的功能,這也為遊戲增加了可玩性。王鯤表示,目前遊戲的目標人群是那些熱愛動作類遊戲,喜歡鑽研不同武器、技能等等的硬核向玩家。開發團隊也在不斷迭代的過程中降低玩家對體力的消耗。
  • 我們為什麼熱愛像素遊戲?從起源開始,聊聊PixelGame
    那麼像素遊戲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它又是怎樣從old school的心頭好變成了獨立遊戲的鮮明標籤?讓我們從起源開始探尋,或許會有所收穫。鐐銬中起舞  像素(Pixel),是由圖像(Picture)和元素(Element)組合而成,計算電子影像的一種最基本單位。
  • 業界奇扒:從「踩地雷」到「RTS」那些正逐漸滅絕遊戲模式
    戰棋類遊戲(走格子)  小編我小時候智商不高(現在的話……),不會下棋,覺得那玩意太無聊,還是打遊戲有意思!但有一次例行逃課去遊戲廳,居然看到有幾個人在玩一款叫《封神榜》的遊戲,人物在格子上挪來挪去,亮瞎了我的鈦合金狗眼,忍不住大喊「尼瑪,太SB了!還有人在遊戲機上下棋?!」然後就是一段有些血腥的故事,我就不講述細節了,總之這就是我和戰棋類遊戲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 評論:遊戲業界需要正視網絡噴子的威脅
    《無人深空》(No Man's Sky),這個遊戲引發的爭議至今無休無止。如果你尚未參與其中的話,在此稍微提供一些相關背景:《無人深空》是由獨立開發工作室Hello Games主導開發的宇宙探索生存遊戲。因為獨特的美術風格,遊戲架構蘊含的野心和潛力,以及主創人員略顯誇張的說詞,《無人深空》在遊戲正式發售之前就在玩家群體中獲得了3A大作級別的聲勢。
  • 獨立遊戲的路這麼難,為什麼你還在做獨立遊戲?
    至少比大廠年貨做得更用心談到獨立遊戲,自然離不開喬納森·布洛開發的《時空幻境》。《時空幻境》並不是第一款獨立遊戲,但是,在這之前,人們對獨立遊戲的印象停留於低成本、質量粗糙的小遊戲印象,獨立遊戲還沒能作為一個專門的「遊戲類型」而受到關注。
  • 獨立遊戲大師喬納森·布洛:從一個別人不曾留意的角度出發
    幾年前,一款名為《時空幻境(Braid)》的遊戲開啟了獨立遊戲的黃金時代,正是從《時空幻境》發售的那段時間開始,人們對於獨立遊戲才有了初步的概念和認知。這款極具歷史意義的獨立遊戲出自一位名叫喬納森·布洛的遊戲製作人,經常接觸獨立遊戲的玩家應該對於這個人不會陌生,玩家們親切的稱呼他為「吹哥」,為什麼說他的遊戲具有歷史意義呢?有不少玩家對於他的作品表示於吹哥的電波對不上,並不是十分能理解他的遊戲中的深層含義,而正是這些在旁人看來晦澀難懂的內容,意味著此人註定是一位特立獨行的遊戲大師。
  • 網易遊品位&觸樂將聯合舉辦一場獨立遊戲派對
    在過去的十年裡,一批又一批優秀的獨立遊戲給全世界的玩家們帶來了新穎獨特的遊戲體驗,同時也一直在為遊戲行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創新元素。觸樂作為專業的移動遊戲媒體,一直對獨立遊戲保持著極高的關注度。10月14日~10月16日,觸樂將與《網易遊戲·遊品位》一同舉辦一場為期3天的「獨立遊戲派對」。
  • 新興獨立遊戲發行商 Phoenixx 訪談:將「帥氣的遊戲」帶向全世界
    永井:實際上獨立遊戲開發者們是充滿能量的,大家都懷著超越常人的熱情,會主動向著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努力。當然,他們有時也因此有盲目偏愛自己喜好事物的傾向。我在 20 年前就進入了遊戲業界,並在 2 年前開始協助對獨立遊戲感興趣的坂本,也漸漸被他的熱情所感染,覺得「必須要好好協助他才行」。
  • 獨立遊戲的未來如何?四大海外獨立遊戲發行商有見解[多圖]
    遊戲行業的利益非常大,海外市場更是如此,而獨立遊戲發行商則開發出一些非常熱門的遊戲,在海外有四大獨立遊戲發行商,它們上都是一個個非常明確的團體,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所開發出來的遊戲質量自然更高,從這幾個海外獨立遊戲發行商的品牌營銷策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獨立遊戲的未來。
  • 鼎盛教育背景資料-魔奇英語簡介
    課程以拼讀、認讀、閱讀為核心,鼓勵學生進行獨立閱讀,並激發學生對閱讀持久的熱愛。課程強調以技能為導向,充分發掘小朋友們的學習潛能,幫助他們掌握英文學習的方法,在應用中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並最終轉化為持久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 《寄居隅怪奇事件簿》克蘇魯向文字冒險遊戲
    玩過這款遊戲的玩家應該多少對跑團和克蘇魯都有著一些了解,正因如此,文字冒險和跑團成了這個遊戲最具爭議的地方。這款遊戲的好評和差評似乎都在為這款遊戲是不是「克蘇魯」、「跑團」、「CoC」、「實況」而爭論不休。仿佛只要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款遊戲就能從地獄升入天堂,或是從天堂墜入地獄。
  • 《心靈奇旅》: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為什麼失去了火花?
    | 作者:秋葉大叔朋友小紅紅突然發來消息,說自己在看一部電影《心靈奇旅》,她說,你一定要去看看,趁著還在上映。真的是好片!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喬伊·高納遭遇意外,靈魂脫離身體,在通往彼岸的路上,他想盡千方百計逃避,只因為他的心願還沒有完成。
  • 椰島遊戲Wesley分享:如何打造成功的獨立遊戲模式
    作為中國獨立遊戲先驅,椰島遊戲曾開發出《超脫力醫院》、《決戰喵星》兩款成績不俗的獨立遊戲。或許,他們的經驗更有幾分參照性。在4月29日廈門DCC「遊戲夥伴」獨立遊戲專區交流會上,椰島遊戲聯合創始人兼CEO鮑嵬偉在以《什麼樣的獨立遊戲更容易成功》為主題的演講中,總結了《超脫力醫院》的成功經驗及其續作《決戰喵星2》的失敗原因,從正反面解答了這個問題。
  • 獨立遊戲用戶已達1.6億 九遊趣玩推出獨立遊戲榜
    近年來,獨立遊戲在我國遊戲市場所佔的份額比重越來越大。在過去的2017年裡,獨立遊戲保持高速增長,環比增長19.7%,關注度也快速攀升階段,搜尋引擎指數、相關媒體報導都在快速增長。一方面,一些熱門的作品提升了業界對其的關注,除了傳統的開發者外,投資機構、大的遊戲企業都對這一領域給予了關注;另一方面,遊戲用戶也參與到了獨立遊戲的探討中,熱門遊戲作品引發的話題效應帶動了獨立遊戲關注度的提升。   由於是獨立開發,所以獨立遊戲的創意往往是天馬行空,不受傳統遊戲模式的制約,給玩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獨立遊戲的崛起,是遊戲市場上的一注強心劑,給遊戲市場新增了許多活力。
  • Hello Games創始人:我們仍是獨立遊戲工作室,《無人深空》源於和...
    而用視頻和截圖來代替一款概念性遊戲,然後說「想像下樂在其中」(大笑)。直到那時你才需要一些高度複雜的東西,但是一旦你開始玩遊戲並享受過程後,一切都消失了。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對於《命運》,人們在玩之前似乎需要了解裡面的故事和知識。當玩的時候,他們會說:「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玩《命運》。」這其實是荒謬的,那根本不是你玩《命運》的原因,這種想法完全跟遊戲是背離的。
  • 關於遊戲設計專業院校,你所不知道的 #6:UCSC 完成一個商業獨立遊戲 indienova
    張可天:「我校和其他學校的遊戲專業非常不同,硬要找一個差不多,可能只有 ETC 和我們有些相似。除開第一學期外,其他所有時間都是為了完成一個商業獨立遊戲為服務的。別的學校的要求可能是要求學生在做項目的時候獲得成長和學習,而我們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 ship it。
  • 這檔「少兒不宜」的少兒節目,影響了90年代的日本遊戲業界
    雖然這檔節目最終只維持了一年半的時間,但以此為契機,許多以CG技術見長的優秀創作者們陸續湧入遊戲業界,投身當時方興未艾的3D化浪潮當中,成為了一股推動業界變革的新生力量。「深受其害」的遊戲業界曾身為《Ugougo·Ruuga》製作團隊一員的森川幸人,在一次與遊戲業界人士的閒談中突發奇想地提出,是否可以嘗試將AI技術引入到遊戲製作當中。沒想到這句無心之語,令原本從未有過遊戲開發經歷的他突然被提拔為主創,並於1997年推出了自己的首款遊戲作品《加油森川君2號》。
  • 「獨立遊戲就是粗糙的代名詞」
    你們知道遊戲比賽評委很多人都沒有做過遊戲嗎?那他們為什麼當評委?就是因為他們玩的遊戲多玩的時間長?按照這個標準,輪也輪不到他們啊,那些網癮少年不是更有資格?而且,比照一下世間很多事情不就是這樣嗎?不懂商業的人在機場的電視屏幕上大談怎麼掙錢,最不尊重女性的人在搞什么女德班,最殘害生命的人在賣保健用品。
  • 獨立遊戲開發者:我們想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在求職之前上知乎看看,裡面的「匿名用戶」會告訴你最真實的遊戲公司狀況;有產品上線,開發者可以看到中肯的遊戲評測;一些遊戲公司的老闆也喜歡在知乎上給玩家和大眾解疑答惑;遊戲圈有大新聞,知乎上肯定已經有人已經討論開了。今天要聊的獨立遊戲開發者也是知乎上異常活躍的人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