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華:夢讖、語讖和結束語(《紅樓夢》中的讖語下)

2020-12-25 古代小說研究

一、夢 讖

《紅樓夢》前八十回,描寫了大小夢境二十多個。後四十回,又續寫了十多個。這些夢境有一部分起著讖語的作用。

雲雨樓石印本《紅樓夢寫真》之《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如第一回的甄士隱之夢。甄士隱做了一個白日夢,夢見了「太虛幻境」,夢見了神瑛侍者要下凡「造歷幻緣」,夢見了絳珠仙草要下凡還淚,夢見了一僧一道攜著「蠢物」(通靈寶玉)去投胎。

這個夢緊扣一個「幻」字,起著交代寶、黛等來歷的作用,暗示他們的愛情在現實中是虛幻的、不真實的,最後的結局一定是悲劇。

第五回的賈寶玉之夢。賈寶玉也是白日做夢,他在警幻仙姑的引領下遊歷了「太虛幻境」(完全虛幻、虛無的地方)。警幻仙子讓他看了「金陵十二釵」判詞,聞了「群芳髓」(隱一「碎」字)幽香,品了「千紅一窟」(隱一「哭」字)仙茗,喝了「萬豔同杯」(隱一「悲」字)靈酒,聽了「紅樓夢」妙曲,拜見了痴夢仙姑、鍾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等仙子,最後還和兼美仙子共行雲雨之事。

警幻仙子這樣做,是受寧、榮二公之靈所託,意在開導、點化賈寶玉,使其警醒,「而今後萬萬解釋,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不要沉溺於人世間的聲色「幻緣」。然而賈寶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他的「意淫」和痴情,致使他深陷「情(愛情、親情、友情)網」,根本無法徹悟解脫出來。

從結構上看,這一夢起著「總綱」的作用。它挽起了兩條線索,一是發生在賈寶玉身上的故事,記錄了他「造歷幻緣」的經歷,暗示他最後自渡、自救和自覺的結局。二是發生在「金陵十二釵」身上的故事。賈寶玉既是夢中人,又是見證者。他目睹了大觀園女兒們的悲歡離合,感受著她們的喜怒哀樂,最後的結局是:「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戴敦邦繪秦可卿葬禮

第十三回的秦可卿託夢。秦可卿臨死之前,託夢給王熙鳳。有下面幾層意思:

一是稱讚王熙鳳,說她是「脂粉隊裡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

二是預告賈府將要發生一件「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喜事。

三是指出賈府面臨的危機,藉助「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樹倒猢猻散」「盛筵必散」等俗語,揭示了賈府大廈將傾、由盛而衰、樂極生悲、眾叛親離的未來命運。四是提出解決的辦法,多購置田舍,讓子孫讀書務農。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秦可卿的遺夢在小說後面的情節中大多得到了印證。賈府這個百年望族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主要表現在「文」字輩、「玉」子輩、「草」字輩三代男人都很無能,他們或偷雞摸狗,好色成性,毫無廉恥之心;或貪圖享樂,無所事事,毫無責任感可言;或死讀經書,抱殘守缺,就是一個典型的「腐儒」。這座即將崩塌的大廈,外面靠賈元妃、裡面靠王熙鳳等兩三個女人苦撐著。即將發生的喜事,更像是迴光返照。

由於八十回後原稿遺失,我們不知道曹公會如何描寫賈府的敗落,也不知道秦氏提出的解決方法有沒有起到效果,但是賈府「一衰便難再盛」的結局似乎已經註定。

第三十六回的賈寶玉之夢。賈寶玉睡午覺,忽然在睡夢中喊罵起來:「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電視劇《紅樓夢》中寶玉成親劇照

賈寶玉夢見了什麼?他為什麼會在夢中突然「喊罵」起來?我們不好妄加猜測。但是有一點很清楚,就是這個問題給賈寶玉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他必須要作出抉擇,必須要表明態度。他的態度就是反對「金玉姻緣」,贊成「木石姻緣」。

寶玉的夢話,讓坐在床邊正在繡肚兜的寶釵「不覺怔了」。「怔」,可以解釋為發呆、發愣,也可以解釋為驚懼、惶恐不安。寶釵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不僅被寶玉夢中的大喊大叫嚇到了,而且也是對寶玉的夢話深感失望。

父母安排的「金玉姻緣」,自己不願接受;自己選擇的「木石姻緣」,父母又堅決反對。賈寶玉面對這一解不開的困局,除了逃避,除了出走,幾乎無路可走。

第七十七回的賈寶玉之夢。賈寶玉夢見晴雯來告別:「你們好生過罷,我從此就別過了。」寶玉哭著對襲人說:「晴雯死了。」第二天襲人派人去打聽消息,晴雯果然死了。

晴雯死了,寶玉的態度是先難過後高興。晴雯雖是丫頭,卻是寶玉的紅顏知己。從晴雯被攆到晴雯病死,寶玉前後哭了好幾次,傷心程度可見一斑。寶玉高興是因為聽信了小丫頭的謊話,堅信晴雯是做了花神,上天掌管芙蓉花去了。

寶玉把這種又悲又喜、悲喜交加的感情,全都融進了《芙蓉女兒誄》的祭文裡。在內心深處,寶玉「悲」是真的,「喜」是假的。對晴雯之死,他除了自我欺騙、自我麻醉外,又能奈何呢!

郵票《晴雯撕扇》

晴雯和黛玉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外貌相似,命運相似,性格相似,就連待人處事的一些方法也相似。晴雯的結局,按理說也是暗示了黛玉的結局。寶玉的《芙蓉女兒誄》,既是祭奠晴雯的,何嘗又不是祭奠黛玉的呢?

當寶玉把「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黛玉「忡然變色」,憂慮不安。「庚辰本」有一條夾批:「試問當面用「爾」「我」字樣,究竟不知是為誰之讖,……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

第八十二回的林黛玉之夢。林黛玉夢見父親升了官,娶了繼母,派賈雨村來接她回蘇州,嫁給人家做續弦。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等都來給她道喜。林黛玉不願意,就向賈母求助。可賈母說做女人終究要嫁人的,她也沒有辦法,顯得非常冷漠。最後黛玉向寶玉告別,寶玉叫她留下,還把心挖出來給她看,鮮血淋漓。黛玉看到寶玉死了,拼命大哭起來。這才發現自己做了惡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林黛玉的這一惡夢,是現實與幻想、希望與絕望交織、累積的結果,反映了她在賈府寄人籬下的處境,渲染了她內心深處的憂慮、擔心、悲痛、憤怒等複雜情感。

從這場惡夢開始,林黛玉開啟了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悲秋撫琴,絕粒求死,焚稿斷情,一步步走向死亡,直到「魂歸離恨天」。黛玉的死,也宣告了寶黛愛情的徹底破滅。

第一百十六回的賈寶玉之夢。這是賈寶玉重遊太虛幻境。和第五回相比,有很多地方不一樣。

任率英繪《寶玉神遊太虛境》

迎接寶玉的不是警幻仙子,而是一個和尚。原來牌樓上的匾額「太虛幻境」,被改為「真靈福地」;兩邊的對聯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改為「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是有非無」。

原來宮門上的匾額「孽海情天」,被改為「福善禍淫」;對聯由「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改為「過去未來,莫謂智賢能打破;前因後果,須知親近不相逢」。

原來的「簿命司」,也變成了「引覺情痴」,對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也變成了「喜笑悲哀都是假,貪求思慕總因痴」。在幻境中,賈寶玉先後見到了尤三姐、鴛鴦、晴雯、王熙鳳、秦可卿、賈迎春、林黛玉等人的魂魄。

賈寶玉重遊太虛幻境,是在經歷了家庭敗落和愛情破滅的雙重打擊後,暗示他已經了悟和覺醒。

魯迅先生說:「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災樂禍,於一生中,得小歡喜,少有偏礙。然而憎人卻不過是愛人者的敗亡的逃路,與寶玉之終於出家,同一小器。但在作《紅樓夢》時的思想,大約也止能如此;即使出於續作,想來未必與作者本意大相懸殊。」(《〈絳洞花主〉小引》)

這段話不僅分析了寶玉出家之原因和必然,而且認為續作的安排基本上是符合曹公本意的。

魯迅像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紅樓夢」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了。神瑛侍者下凡「造歷幻緣」的體驗之旅也應該結束了。賈寶玉出家之日,就是頑石回到青埂峰下之時。

二、語讖

在《紅樓夢》的人物對話中,經常出現一些「一語成讖」式的語言,本是一句無心的話,竟然變成預言而且應驗了。

如第一回中,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對想去紅塵經歷一番的「石頭」說:「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紅塵」指人世間。「魔」是「魔羅」的略稱。佛教中指一切擾亂身心、破壞行善、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萬境歸空」,形容最後一切歸於虛無。

這段話雖然比較消極悲觀,卻是貫穿《紅樓夢》始終的綱領性讖語。與其說是一僧一道在勸阻「石頭」,不如說是作者在經歷家族變故之後的痛苦反思,並藉以告誡和警示芸芸眾生。

第一回中,癩頭和尚對甄士隱說:「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懷內作甚?」其中「有命無運、累及爹娘」這八個字就是讖語,為後面的故事情節所印證。

電視劇《紅樓夢》中陳劍月飾演香菱

「有命無運」指命雖好,但運氣差。英蓮出生在鄉宦之家,是父母的獨生女兒,掌上明珠。她的「命」本來是不錯的,但是「運」太差了,她遇到了幾個改變她人生軌跡的人,如霍啟、拐子、薛蟠、夏金桂等,上演了一幕幕的人生悲劇。

英蓮丟失後,甄士隱夫婦日夜啼哭,思念成疾,因病而貧,貧病交困,家道徹底敗落,甄士隱出家當了和尚。

第三回中,林黛玉向眾人介紹自己有不足之症,轉述了癩頭和尚的一段話:「既捨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對林黛玉而言,這段話就是一個魔咒。癩頭和尚要度化黛玉出家,林如海夫婦堅決不從,黛玉的病就註定好不了。黛玉要想一生平安,必須做到不能見外人,不能見哭聲。但是造化弄人,父母雙亡,她不得不寄居在外祖母家;她與寶玉相愛,而寶玉又是一個「情種」,一次次無心無心的傷害,又讓黛玉傷心流淚。僅前八十回,黛玉流淚就多達十五六次。所以,這是一個無解的魔咒,黛玉惟有一死。

第七回中,惜春對前來送花的周瑞家的說:「我這裡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

蔡雲繪惜春作畫

智能是水月庵的小尼姑,「姑子」是口語中對尼姑的俗稱。惜春說這番話時,年齡尚小,她貌似在和周瑞家的開玩笑,實際上卻是一語成讖。從此以後,她出家的念頭就像一條「草蛇灰線」,貫穿了小說的始終。梳理如下:

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看到的惜春的圖畫、判詞和《虛花悟》;第十八回,元妃省親時惜春作的一首很有禪意的題額詩;第二十二回,元宵節制燈謎惜春作的「海燈」燈謎;第八十七回,惜春和妙玉在一起下棋,後來妙玉走火入魔,惜春口佔一首偈語;第八十八回,賈母要積功德,要惜春幫助抄《心經》,惜春欣然答應;第一百十五回,惜春對地藏庵的姑子說,要鉸了頭髮出家去;第一百十八回,邢、王夫人及尤氏見惜春去意已決,只好答應讓她出家;第一百二十回,惜春帶著紫鵑在櫳翠庵修行。

惜春出家的原因很複雜,大概有下面幾個方面:一是小時候的遭遇,母親早亡,父親不疼,哥嫂不愛,養成她廉介孤獨、心冷口冷的性格;二是家族的種種不堪、醜惡和敗落,讓惜春唯恐避之不及;三是三個姐姐的不幸,讓她看透了那個時代女人的命運;四是惜春有佛緣,「性中自有大光明」。

第十一、第十二回中,賈瑞貪圖鳳姐美色,想佔鳳姐便宜。鳳姐有一段心理獨白:「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裡有這樣禽獸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幾時叫他死在我的手裡,他才知道我的手段!」平兒聽後也很氣憤,罵道:「癩蛤蟆想天鵝肉吃,沒人倫的混帳東西,起這個念頭,叫他不得好死!」此時的賈瑞色膽包天,他向鳳姐表示,「我怎麼不來,——死了也願意!」

戴敦邦繪賈瑞

三人的話中都包含一個「死」字,三個「死」字暗示賈瑞死定了。結果,賈瑞真的死在鳳姐的「毒設相思局」中。

第十九回中,黛玉正在睡午覺,寶玉對她說「我也歪著」;黛玉說「你就歪著」,寶玉說「沒有枕頭,咱們在一個枕頭上」;黛玉說外面「拿一個來枕著」,寶玉說「那個我不要」;黛玉沒有辦法,只好把自己的枕頭讓給他。面對寶玉的「無賴」,黛玉很無奈,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

「天魔星」,在古代星命學中指每日當值的兇曜惡星。「天魔星」一出現,意味著災難就要來臨。黛玉說寶玉是她的「天魔星」,從當時的情境看,是戲謔之語,是對寶玉的暱稱,意指纏人的「冤家」。

從後來的結局看,這句話更是讖語,暗示寶玉就是黛玉的「災星」,每次來了就沒好事,總是讓黛玉以淚洗面,從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直到淚盡而亡。

第三十回中,寶玉拉著金釧的手說:「我明日和太太討你,咱們在一處罷。」金釧笑道:「你忙什麼!『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連這句話語難道也不明白?」

金釧是王夫人房中的丫頭,平時愛和寶玉打鬧。「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這是一句歇後語,意思是該你得到的東西,它也跑不了。

正是這句玩笑話,惹得王夫人又打又罵,還把金釧趕出賈府。所以,這又是一句讖語,用「金簪子」借代金釧,暗示她投井而死的結局。

劉旦宅繪寶黛情深

第三十回,因為金麒麟事件,黛玉與湘雲產生誤會,寶玉前來安慰,二人有一段對話。黛玉哭道:「你也不用哄我。從今以後,我也不敢親近二爺,二爺也全當我去了。」寶玉笑道:「你往那去呢?」黛玉道:「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你去。」黛玉道:「我死了。」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第三十一回,晴雯和襲人慪氣,黛玉前來勸解。黛玉、襲人、寶玉三人之間有一段對話。襲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黛玉笑道:「你死了,別人不知怎麼樣,我先就哭死了。」寶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襲人笑道:「你老實些罷,何苦還說這些話。」黛玉將兩個指頭一伸,抿嘴笑道:「作了兩個和尚了。我從今以後都記著你作和尚的遭數兒。」

很顯然,「你死了,我做和尚去」這句話,寶玉第一次是對黛玉說的,第二次是對襲人說的,相關情境一清二楚。但是有人非要說這句話是寶玉的愛情宣言,既是愛情宣言,就只能是對黛玉而言,言下之意是襲人沒資格、配不上。

其實這就是一句讖語,暗示寶玉最後做和尚的結局。就像黛玉對襲人說「你死了……我先就哭死了」一樣,「哭死了」也是一句讖語,暗示黛玉最後是哭死的而已。黛玉不僅為寶玉哭,也為自己的身世哭,還為春殘花落、紅消香斷而哭。

大型曲劇《劉姥姥進大觀園》海報

第四十二回,劉姥姥給大姐兒起名字,她對鳳姐說:「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名字,他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兇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大姐兒的生日是七月初七。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傳說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鳳姐說大姐兒的生日不好、不吉利,就是因為牛郎織女離多聚少,一年才能見一次。

這一天又叫「乞巧節」,古代婦女們拜祭七姐(織女星),希望能像織女編織彩雲一樣心靈手巧。劉姥姥就是巧妙移用了「乞巧節」的「巧」字,來給大姐兒起名,可見劉姥姥是一個極富生活智慧的人。

脂本在此處有一條批語:「作讖語以影射後文。」據此推斷,在八十回後,曹公寫了巧姐曾遇到一時「不遂心」的事情,最後都能「遇難成祥,逢兇化吉」。巧姐雖然從天堂跌落民間,由豪門千金變成普通村婦,但是這畢竟不是最壞的結局。

關于晴雯的結局。第三十一回,晴雯跌折了一把扇子,還和寶玉頂撞起來。寶玉說:「不如回太太,打發你去吧。」晴雯說:「只管去回,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然而事實是,「碰死」也不想離開怡紅院的晴雯,卻是第一個被攆走。

王叔暉繪《晴雯補裘圖》

第五十三回,晴雯病補雀金裘,結果風寒症更重了。面對噓寒問暖的寶玉,晴雯不耐煩地說:「好太爺!你幹你的去吧!那裡就得癆病了。」後來晴雯被趕出大觀園,王夫人的藉口就是晴雯得了女兒癆。

第五十二回,晴雯受了風寒,頭上貼著西洋膏子藥。麝月取笑她說:「病得蓬頭鬼一樣,如今貼了這個,倒俏皮了。」蓬頭鬼是傳說中的鬼怪,頭髮一根一根豎起來,蓬鬆散亂。後來晴雯被趕走時「蓬頭垢面」,臨死前「直著脖子叫了一夜」,果真作了「蓬頭鬼」了。

關於王熙鳳的結局。第六十八回,因為賈璉偷娶尤二姐,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嚎天動地,大放悲聲:「我既不賢良,又不容丈夫娶親買妾,只給我一紙休書,我即刻就走。」這與第五回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說法一致。所以,王熙鳳後來很可能是被賈璉休回娘家。

第七十二回,平兒和鴛鴦談論鳳姐生病。鴛鴦問:「是什麼病呢?」平兒向耳邊說道:「只從上月行了經之後,這一個月竟瀝瀝淅淅的沒有止住。這可是大病不是?」鴛鴦聽了,忙答道:「噯喲!依你這話,這可不成了血山崩了。」血山崩,又叫「血崩」,俗稱「大出血」,中醫指婦女不在行經期子宮大量出血的病。鴛鴦說她的姐姐就是死於這種病,是不是暗示王熙鳳最後也是死於這種病呢?

關於賈府的結局。第二十六回中,小紅對佳蕙說:「俗語說的好,『千裡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幹各人的去了。」

改琦繪小紅

「千裡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意謂有聚就有散,勢所必然。這句話雖然由丫頭們之間的小事引發,說的是怡紅院,但是怡紅院是賈府的窗口,暗示了賈府「盛筵必散」的結局。

第五十四回,元宵節夜宴,鳳姐對賈母說:「外頭已經四更,依我說,老祖宗也乏了,咱們也該『聾子放炮仗——散了』罷」。

「聾子放炮仗——散了」是一句歇後語,形容聾子聽不見炮仗的聲音,只能看見爆炸後散開來了。一般而言,歇後語表達的含義重點在後半句上。「散了」,就是散夥的意思。鳳姐本來是戲謔之語,提醒賈母時間不早了,聚會該結束了。

不過在過年節這樣的吉辰良時,讓眾人「散了」很不吉利,似乎意味著賈府氣數將盡,即將要「樹倒猢猻散」「作鳥獸散」。

至於「聾子」「炮仗」有什麼喻意,沒有必要去作牽強附會的解讀。

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探春說:「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剪紙探春

梳理一下這段話有三層含義:

一層是「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本來就是家庭矛盾,為什麼要興師動眾,搞得人人過關、人人自危呢?

二層是「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強調內因的作用,內部爭權奪利、不擇手段,必然導致四分五裂、一敗塗地。

三層是「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抄檢大觀園是個危險的徵兆,果然後來賈府真的被抄家。

探春雖是女兒身,卻很有膽識,富有遠見,是賈府不多的幾個清醒者之一。她這一番話義正辭嚴、振聾發聵,可惜此時的賈府已經是病入膏肓,積重難返,探春獨木難支,回天無術,坍塌和敗落只是早晚的事了。

三、結束語

《紅樓夢》是一座巨大的語言寶庫,其中讖語之內容豐富精彩,形式巧妙多樣,真是讓人目不暇接。

本文羅列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其它還有如偈語讖、聯句讖等,不一而足。這些讖語或明或暗,或隱或顯,包含著厚重的文化密碼,有著深邃的思想內涵,值得讀者反覆品讀,仔細咀嚼。

相關焦點

  • 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細說《紅樓夢》裡的讖語運用
    (此處為歐麗娟《大觀紅樓》說法)在闔家歡樂,歌舞太平的場景下,讖語的出場,對悲劇結局的暗示性更強,兩種截然相反的場景對比,更鮮明地加劇了小說的戲劇性。一、讖語的種類雖謂之讖「語」,但其表現形式卻絕對不只局限在語言層面,物品、圖案、曲子等等,皆可具有「讖」的性質。
  • 歐麗娟:探春的風箏板兒的佛手 《紅樓夢》裡處處是讖語
    她的理由是,「歐麗娟是我少見的學者——用『讀者』視角去鑑賞小說紅樓夢,而不是用『信徒』腦袋瞻仰『天書』紅樓夢。紅樓夢走下神壇,才能體現它作為小說的價值。」8月22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杭州曉風書屋主辦的「曹雪芹的塔羅牌——《紅樓夢》到底有多少個預言?」新書分享會在曉風書屋體育場路店舉行。
  • 從《紅樓夢》小人物板兒的玩具看讖語和姻緣
    寫《紅樓夢》裡的各色「小人物」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天偶然看到了多年以前,紅樓夢劇組在《藝術人生》欄目裡再聚首的畫面,不由得讓我突然想起另一個「小人物」:板兒。非常遺憾的是,扮演幼年板兒的演員在十幾年前英年早逝,想起這些,心下也不由得十分感慨。那麼,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板兒吧。
  • 《紅樓夢》的伏線讖語預示賈家的結局
    因為胡適錯誤地認定《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是清中期,僅僅根據清人筆記中記載的有跟《紅樓夢》中交代的增刪者同名的「曹雪芹」,就武斷地認為他們是同一個人,且認為是曹寅的孫子,從而根據曹家事來反推《紅樓夢》中賈家結局,這樣簡單對應的推理當然是牽強附會極不靠譜的。其實關於賈家的結局作者在書中通過伏線讖語的方式進行了交代,只要我們認真閱讀領悟就不難判斷。
  • 至今無法解釋的經典讖語
    讖緯出於神學,讖是方士化儒家造作的圖錄隱語,緯是相對於經學而言、即以神學附會和解釋儒家經書的。中國古代讖語被記錄在史冊的有數百條之多。一些疑似附會,一些乾脆就是當事人偽造的,還有一些出處不明,怕是史家有意為之。
  • 紅樓夢元宵燈謎解析:探春遠嫁,惜春出家,各大主角結局皆有暗示
    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元宵節猜燈謎的習俗,古已有之,明清時期尤為盛行。曹雪芹的《紅樓夢》便真實再現了書香門第元宵之夜猜燈謎的盛況。《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僅從這個回目裡就不難看出,紅樓夢元宵燈謎不是一般的燈謎,而是暗示小說人物命運歸宿的讖語。因此,第二十二回與第五回一樣,都是隱藏《紅樓夢》八十回後內容的重要章節。
  • 不要被所謂詩讖忽悠 幾乎每個詩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這樣的句子
    題主的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詩讖,詩讖的意思是:詩人的作品中,有些內容無意間預示了後來發生的事。《冷齋夜話》云:世人之詩,例多禁忌,富貴中不得言貧賤事,少壯中不得言衰老事,康強中不得言疾病死亡事,脫或犯之,謂之詩讖。
  • 一語成讖很常見
    一、薛濤年幼時的一語成讖。一語成讖的意思就是,你張口就來的一句話,多年以後,說不定就成為現實了。唐朝有個大才女薛濤,小時候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薛濤號稱是唐朝四大才女之一,她老爹薛鄖本來也是朝廷命官,他們家世代讀書。因此薛濤的文化功底很深厚。
  • 「一語成讖」就是烏鴉嘴的意思,不要用錯了.
    奶奶一語成讖,註定了我今生必然一輩子扛長槍,吃皇糧。」這段文字中的「一語成讖」使用有誤。「一語成讖」的意思是說的話像古代巫師、方士說的預測吉兇的讖語一樣在以後得到了應驗。「一語成讖」的使用對象通常應是不吉利的預言,是使用者不希望出現的事情。
  • 歷史中比較出名的算命方式
    古人以為夢的性質有:虛幻性、怪誕性、變化性、逾越性、滿足性、寬慰性、自知性、不知性、長久性、突然性、情不自禁性。陰陽成夢《黃帝內經》云:「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遇夢起大火熺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墜。飽盛則夢與飢盛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
  • 紅樓夢▏金釧、玉釧,珍珠、琥珀:賈母、王夫人的丫頭們芳名有讖
    這裡就以王夫人和賈母的幾個有名的大丫頭為例,釋解《紅樓夢》無處不在的隱讖手法。弔詭的是,就在第二十八回「薛寶釵羞籠紅麝串」,賈貴妃從宮裡賞下的端午節禮,暗示賈元春以皇權的身份確認「金玉良姻」;可是,端午還沒到,第三十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齡官畫薔痴及局外」,王夫人因為金釧行下「無恥之事」,一怒之下將其攆了出去。金釧之死,王夫人身邊的「金玉」,就只剩下「玉」了。「金玉良姻」的悲劇還是隱讖其中!
  • 古代讖語太可怕,卻都出自孩童之口,讖語童謠為何這麼準?
    十日卜,猶不生」,「千裡草」和「十日卜」,組合起來就是董卓二字,「猶不生」便是「死」。當時董卓也聽到這句話,他不解其意,問他身邊的謀士李肅。李哪敢照實回答!就敷衍他說:「此乃大漢將亡,太師為帝之兆」。董卓聽了這話很高興,卻並不知道這句話是相反的意思。果然,沒幾日,他就被呂布等人,引入圈套誅殺,正應讖語。
  • 這8字讖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劉秀竟為此舉事
    他在做生意的同時,在他姐夫鄧晨的引導下廣交朋友,結識到了兩個人。第一個是奇人,他的名字叫蔡少公。蔡少公雖然姓蔡,但人卻不「菜」,他非常精通圖讖。圖讖是一種由所謂的方術大師發明出來的東西,據說能推算出未來的變數,預言人的富貴興衰。
  • 紅樓夢:薛寶釵新婚的尷尬,曹雪芹友人以詩記述,直白羞澀又屈辱
    只是程偉元高鶚續作班子要麼為了小說能順利刊印不被查禁,要麼是為了給符合社會主流要求的薛寶釵一個不錯的結局,他們讓寶釵懷孕並生下兒子賈桂,最後賈府還來了一個蘭桂齊芳,如此,賈寶玉出嫁不出家的,似乎薛寶釵的命運也還是能讓人接受了。
  • 《紅樓夢》---中國文明網
    《紅樓夢》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治思想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金粉世家》和《京華煙雲》與《紅樓夢》的聯繫
    字數差異巨大,但無一例外的,兩部巨著都與《紅樓夢》扯上了關係,又或者說,無論《金粉世家》還是《京華煙雲》都依賴於《紅樓夢》的主體結構。兩部著作中描寫的都是當時社會上層的豪門貴族生活,都是幾大家族中的爭權奪利,甚至都是大家族走向破敗,衰亡的辛酸史。都應了《紅樓夢》中「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讖語。
  • 【讖語04】始秦與周合:羈絆秦與周的讖語
    這句讖語是戰國時周太史儋對秦獻公說的(《史記·封禪書》),對於這句讖語,現如今有兩種解釋。這兩種解釋其實都蠻合理的,但由於這句讖語的史料記載只有《史記》,真正的歷史真相我們並不能知曉,所以本期主要聊聊這句讖語的小細節。
  • 《紅樓夢》王熙鳳判詞中的冰山指的是什麼?暗含元妃之死的真相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判詞是歷來紅學研究者的重中之重,這些詩句暗含了每位女子的最終結局,但其中也存在很多疑問,比如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這個問題:王熙鳳判詞中的冰山指的是什麼?第五回「開生面夢演紅樓夢」中,賈寶玉誤入太虛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釵諸位女子的判冊,其中王熙鳳的判詞是這般描寫的: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有一隻雌鳳。其判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身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路橋區委書記潘建華調研...
    帶著對廣大師生的關心關愛,4月15日上午,路橋區委書記潘建華,赴桐嶼街道中心小學、路橋中學,實地調研復學工作。他強調,學校復學是實現「兩手硬、兩戰贏」的關鍵一仗。各級各部門要始終把師生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樹立「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理念,堅持細之又細、嚴之又嚴、慎之又慎,全面精準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確保在復學這場大考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副區長姚君丹參加調研。
  • 許氏一語成讖,「顛狗不要亂吠,且在屋裡低蹲。」出處
    許太尉還沒有及第(中進士)的時候,住在福州的罾浦巷。 夜裡有一隻老虎從東山越過了破城牆,跑到了他家的園子裡,咬傷了豬圈裡的豬逃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