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遼宋幽州之戰是什麼樣的?與蕭燕燕沒半毛錢關係

2020-12-10 夜讀史書

近日,古裝電視劇《燕雲臺》熱播讓許多觀眾對遼國和契丹族的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可令人遺憾的是該劇大量情節都與真實歷史不相符,其中關於遼宋幽州之戰這段劇情尤其誇張。今天夜讀史書就借這個話題與大家聊聊歷史上真實的遼宋幽州之戰是什麼樣的。

遼宋幽州之戰的正式名稱叫「高梁河之戰」,它發生在公元979年。當時宋太宗趙光義率30萬精銳宋軍在攻克北漢(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後揮師東進,打算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它是指中國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雲州(今山西大同)為中心的十六個州。此處地理呈現北高南低的特徵,只要佔據燕雲十六州,北方對中原地區就形成了居高臨下的態勢。因此,燕雲十六州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敲重點: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故土,所以宋朝方面想將其收復是名正言順的事情,《燕雲臺》中卻將其演成了是宋人入侵,遼人保家衛國,這實在是太狗血了。)

公元979年六月十四日,數十萬宋軍翻過太行天險突入遼國境內。《燕雲臺》中將這場戰事描述成是南軍突襲,遼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可歷史上遼國早在這一年的三月就已派出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率遼軍精銳南下防備宋軍了。

在戰事爆發初期,宋軍所向披靡。易州、涿州皆不戰而降,耶律奚底帶著遼軍迎戰宋軍,結果被打得落荒而逃。六月二十五日,宋軍抵達幽州,遼宋幽州之戰正式打響。

《燕雲臺》中幽州守將韓德讓慷慨激昂地表示為了保護幽州百姓誓死不退。夜讀史書看到此處被雷得頭暈目眩,要知道幽州城內絕大部分百姓都是漢人,他們需要你這位契丹籍的漢臣來保護嗎?事實上,歷史上的韓德讓確實死守幽州到了最後一刻,可原因是根本撤不走,因為宋軍對幽州實施的是四面圍城。

古代攻城戰大多選擇三面圍城,留下一條生路給城內守軍以瓦解對方死守的意志。一般在敵我實力相差極為懸殊的情況下,此招屢試不爽。可幽州之戰中,宋太宗卻堅持要四面圍城。正是這位缺心眼又不懂軍事的大宋天子獨斷專行,才給宋軍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幽州之戰打響後,數十萬宋軍不分晝夜、不計生死,幾乎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衝擊固若金湯的幽州城。而幽州城內的遼國守軍日子更加難熬,他們的兵力只有3萬,僅是宋軍的十分之一,在面對強大對手的不斷猛攻下,壓力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宋軍不是後人印象中那種跟誰幹仗都會輸的宋軍,而是經歷了統一天下的百戰鐵軍。不過宋軍此前攻打北漢耗費了太多精力,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地長途奔襲,期間還要翻越太行天險,所以在攻打幽州時,宋軍無論是體能還是意志都已大幅下降。

宋軍的攻勢持續了半個月,遼軍堅守了半個月,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盡,此時遼國的援軍終於抵達了。《燕雲臺》中蕭燕燕為了救自己昔日的情郎,不惜以身犯險,親率軍隊前往幽州。這又是一段狗血劇情。事實上,下令派出援軍的是遼國皇帝耶律賢,率軍馳援的是遼國「戰神」級統帥耶律休哥與另一位名將耶律斜軫,與蕭燕燕有半毛錢關係?

七月初六,耶律休哥帶著3萬遼軍抵達今天北京西直門外的永定河,當時這裡被稱為高梁河。一場決定宋遼兩國命運的「高梁河之戰」就此打響。

耶律休哥自知遼軍人數遠低於宋軍,因此在傍晚發起總攻時下令人人手持兩副火把,看上去軍隊規模相當龐大。宋太宗擔心敵勢強大,所以將幽州城下的圍城部隊也調集過來,此舉又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正當宋軍與遼國援軍正面展開廝殺的同時,幽州城內的遼國守軍突然全軍出擊對宋軍背部發起猛攻。結果人數佔絕對優勢的宋軍反而陷入了遼軍的前後夾擊之中。

在腹背受敵以及身體和精神都極為疲勞的情況下,身經百戰的宋軍依然保持著完整建制,遼軍沒能佔到絲毫便宜。有宋一朝,能保持這種級別戰鬥力的除了一百多年後的「嶽家軍」外,再無別家。

經過一夜鏖戰,兵力佔絕對優勢的宋軍逐漸奪回了戰場主動權。此時遼軍統帥耶律休哥心裡很清楚,一旦宋軍發現遼軍人數的真實情況,那麼等待他們的必然是宋軍的猛烈打擊。於是耶律休哥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他親自帶著遼軍中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向大宋皇帝所在的黃羅傘蓋發起衝擊。宋太宗從來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殘酷場面,眼看遼軍不要命似的衝鋒過來,他馬上就慌了。結果,數十萬宋軍還在戰場上與遼軍激戰,宋太宗自己卻倉皇爬上一輛驢車逃離戰場,代價是屁股上被射中兩箭。宋軍將士們打著打著發現御駕親徵的皇帝都溜了,自己還拼個屁,於是迅速潰退,「高梁河之戰」以宋朝大敗告終。

參考文獻:《宋史》、《遼史》

相關焦點

  • 蕭燕燕的凝視
    關於燕雲臺的來歷,小說作者說這是一個虛構的地名,她還寫道:「站在燕雲臺上,兩個人(劇中男女主)感慨幽州的黎民百姓剛經歷完一場戰爭,韓德讓(男主)說,你看這燕雲十六州,百萬黎民,在這片土地上,已經活了幾千年,一代代薪火相傳。我們都是過客,只有他們才是永遠。」
  • 燕雲臺:韓德讓與蕭燕燕感情有多深?賜國姓、皇子過繼,位親王上
    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啥時候有個頭疼腦熱的,大夫的關係一定要摸熟。 韓匡嗣並不滿足於看病救人,他對權力也非常渴望,積極尋找機會。 遼景宗在繼位之前,並不是什麼香餑餑,相反,他的身份有點尷尬,是遼世宗之子,但當時在位的皇帝遼穆宗,卻是遼世宗的叔叔遼太宗的長子。
  • 歷史上的遼聖宗:蕭燕燕長子,12歲即位39歲親政,在位49載
    由唐嫣、竇驍等人主演的《燕雲臺》已經大結局,蕭燕燕和韓德讓再次攜手站在燕雲臺上,此時的他們早已是白髮蒼蒼容顏遲暮,而大遼卻在他們的治理下走向強盛。 蕭燕燕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攝政了27年,這期間軍國大事都由她做主,耶律隆緒只是個有名無實的主上。
  • 《燕雲臺》即將大結局,歷史上的蕭燕燕到底有沒有嫁給韓德讓?
    熱播劇《燕雲臺》已接近尾聲,很多人開始討論蕭燕燕在景宗駕崩後到底有沒有嫁給青梅竹馬的韓德讓?其實歷史上的蕭燕燕也許小時候就認識韓德讓,但兩人肯定不會是青梅竹馬,因為蕭燕燕出生於公元953年,而韓德讓出生於公元941年,比蕭燕燕大了12歲。
  • 漢人韓德讓為何在遼做官且官至攝政王?此戰讓其威震契丹青雲直上
    韓延徽與韓知古、韓德讓家族到底有何關係,歷史沒有明確記載。今天咱們重點說說韓德讓。韓德讓的爺爺韓知古,薊州人(今天津)。唐末,天下大亂,周邊遊牧民族經常深入內地擄掠。6歲的韓知古被遼人擄走當了家奴,最終送給了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 和太后偷情卻沒被砍頭,還被賜國姓封王爺,是誰如此好運?
    對於古代的皇家來說,如果太后或者皇后與別人通姦,那麼最後兩個人的下場都是很慘的,基本都是一一殺死和滿門抄斬,但是在歷史上,卻有一個人成了特例,不單沒有成為刀下鬼,反而封官進爵,冊封為晉王,這個人就是遼國的韓德讓。他當時和遼國年紀輕輕就守寡的太后蕭燕燕通姦。
  • 《燕雲臺》熱播,主角蕭燕燕讓人印象深刻
    《燕雲臺》主角蕭燕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宋朝先後與遼,夏,後與金、夏成鼎分之勢。這個時期,遼和金的實際版圖比宋為大,在與它的軍事角逐中,宋朝從來沒有佔過上風。所以宋朝還要一個外號叫「弱宋」。
  • 《燕雲臺》幽州戰事告急,燕燕御駕親徵為德讓,為何明扆卻怪自己
    在解決了罨撒葛之事後,韓德讓還是決定離開上京,去鎮守幽州。燕燕自然是希望韓德讓繼續留在上京,但是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答應讓韓德讓鎮守幽州之地;而相反明扆則是希望韓德讓離開上京,一來是坊間流言,即使知道燕燕與韓德讓再無可能,但是作為一個男人,還是有些介懷的。二來則是罨撒葛已除,朝政剛剛穩定也不適宜立即推行新政,而幽州是戰略要地勢必要守住的地方。
  • 燕雲臺:歷史上韓德讓毒殺髮妻,蕭燕燕陪葬帝陵,他卻成一座孤墳
    不過,在蕭燕燕當上皇太后以後,韓德讓的好日子就來了,不僅手握大權,還抱得美人歸,更平白無故撿了個大兒子耶律隆緒,也算是必有後福了。 歷史上的「攝政王」好像都沒什麼好下場,比如羋月的老情人義渠王,以及孝莊皇后的情人多爾袞,沒有一個不下場悽慘,被白撿的「兒子」恨之入骨。那麼韓德讓在歷史上,為何會得到耶律隆緒的敬重,還得到了生父般的關懷?
  • 遼宋夏皇帝世系關係網
    遼宋夏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之所以重要,在於這三個國家組成了現代中國的基本版圖。並且與作為中原正統王朝的宋朝關係相當密切,所以我們一併討論。當然,在這期間,還存在著西南的大理國、吐蕃諸部、回鶻幾部。但因為勢力均不強大,或者勢力未統一、或者希望和平發展,與宋朝關係較為和諧。
  • 歷史上著名的餿主意有哪些?
    而下面要說的,則是中國歷史上有著「餿上加餿」意義的幾條,每一條的惡劣後果,都足以超越歷史,當得一聲警鐘長鳴。一、北宋「張覺事件」說北宋的「靖康之恥」,後人都把毛病歸到宋徽宗「聯金滅遼」的政策上。但緊接著,北宋在一件事情上的荒唐操作,讓這麼寶貴的機會,輕而易舉就付諸東流——張覺事件。張覺,原是遼國境內平州地區的軍閥,金軍滅遼時,在遼朝保持「半獨立」狀態的張覺也做了牆頭草,不假思索投降了金兵。可待到「聯金滅遼」鬧劇結束後,張覺卻又生出了野心,竟悍然脫離金朝自立,又遣使向北宋表忠心,是為「張覺事件」。
  • 從高梁河之戰看宋朝的軍事實力孱弱是什麼造成的
    甚至可以說,宋軍在中國曆朝歷代的軍事實力排行榜上絕對能排進前五,特別在宋朝結束五代十國戰亂的開國初期,宋軍的戰鬥力可謂是天下第一。即便是北方強大的遼國,對宋朝也是非常忌憚。那麼宋朝的軍事為什麼在後人印象裡總是那麼不堪呢?這就要說到宋朝立國初期與北方契丹遼國的兩次大規模的正面決戰,「高梁河之戰」和「雍熙北伐」。
  • 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與漢王朱高煦沒半毛錢關係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一直在追劇的人應該已經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廢黜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理由是胡善祥早年與漢王朱高煦有染。大家應該知道,胡善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也確實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
  • 淺談宋遼「慶曆增幣」,看似吃虧的北宋其實是最大的受益者
    本期解讀北宋與遼的恩怨可謂是由來已久,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在「黃袍加身」之前就經常與這個強大的北方鄰國交手,尤其是北宋建國以來,雙方矛盾加劇更是戰火不斷,在歷經了高梁河之戰、滿城之戰、雁門之戰、雍熙北伐之戰、君子館之戰等數次大規模的鏖戰,北宋從最開始的攻勢逐漸轉為防守狀態,
  • 《大宋少年志》貫穿全劇的祁川寨之戰,在歷史上究竟發生過嗎?
    在劇情上絕對是值得稱讚的,編劇的筆鋒是近年來少有的風格,擅長懸疑加反轉,永遠讓觀眾想像不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給每個人物自身的定位都很準確,看似多餘的人,在劇中必會起到關鍵的作用,每一位演員用心的演技,都是給這部劇關注了靈魂。王倦筆下的七齋成員,都是這個團隊必不可少的人物。
  • 給契丹的歲幣對大宋是九牛一毛:1005年1月28日宋遼達成澶淵之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歷史上的今天。給契丹的歲幣對大宋是九牛一毛:1005年1月28日宋遼達成澶淵之盟1003年,遼國契丹大軍開始南下攻打宋朝,雙方激戰長達1年。隨後的澶州之戰中(今天的河南省濮陽市),遼軍統兵大將蕭撻凜傲慢輕敵,帶了一小股騎兵前往偵察敵情。宋軍大將張瓌把握時機,突然用射程超遠的床子弩射擊。弓箭正好擊中額頭,蕭撻凜當場送命。蕭太后聞訊後大哭,輟朝五天。
  • 宋遼關係惡化之後,引發了哪些連鎖反應?
    上圖——宋太宗趙光義畫像那麼這場以北宋帝國完敗的戰爭,對宋遼關係、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國際局勢曾產生了哪些影響呢?一、雍熙北伐前至北伐結束時期的東北亞地區格局在金國崛起之前,東北亞的國際關係格局一直維持著宋遼兩雄對立的局面。而在雍熙北伐開始之前,北宋帝國的影響力和對國際關係的主導力量顯然要略勝遼國一些,原因在於北宋帝國在南方取得了較大政治和軍事成果。
  • 韓德讓和蕭燕燕夫妻合葬?遼聖宗怒:誰亂造謠?我有那麼不孝?
    網上說韓德讓與蕭燕燕合葬的還不少呢,要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知道了,恐怕棺材板都按不住:誰在亂造謠,我會把韓德讓和我老娘合葬?我對親爹景宗皇帝有那麼不孝嗎?那麼,在歷史上,契丹的權臣韓德讓真的和情人承天太后蕭燕燕合葬了嗎?或者說,韓德讓真的和蕭燕燕、明扆夫妻三人合葬了嗎?
  • 蕭燕燕:貴為太后,再嫁大臣,為什麼還能得到舉國民眾的尊重?
    最近《燕雲臺》熱播,人氣花旦唐嫣飾演蕭燕燕,一出場就顯得刁蠻任性,還有點「傻白甜」的味道。按理說,這樣的人設會很受大眾的喜歡,但是這一次,大家似乎不買帳。普遍不能接受她飾演的蕭燕燕,為什麼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歷史上的蕭燕燕實在是太牛了!而她演的蕭燕燕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