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專業翻譯講解員為博覽會助力
「為非洲朋友做講解,累並快樂著」
6月28日,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非洲國家展區。 記者 徐行 攝
6月28日,清晨6時,鬧鐘一響,李洋翻身起床,開始了一連串的準備:熨燙正裝、整理髮型,邊吃早餐,邊將講解稿回顧幾遍……開館前1小時,他便到達了中非經貿博覽會的展覽館。
9時30分,李洋戴上「小蜜蜂」,用純正的法語,帶領喀麥隆經濟部部長一行遊覽非洲各國展館,講述中非合作故事,介紹中國各省發展情況。專業的講解得到喀麥隆朋友的讚許。
李洋告訴記者,這場講解原本有1個小時。但他發現,喀麥隆經濟部部長年事已高,因此,他臨時在腦海中精簡了講稿,並在講解過程中穿插休息時間,時刻關注和詢問部長的身體狀況。
如此靈活的個性化講解服務,讓記者誤以為他是一名職業講解員。
實際上,李洋是湖南雅瑞思翻譯公司的一名資深法語口譯人才,但此前鮮有講解經驗。為此,此次他參加講解培訓、鍛鍊說話技巧、背記講解稿,足足花了半個月時間。
「講解稿就有18頁,需要領會背記;除此之外,我還做了非常多的功課。」李洋說,非洲各國歷史、地理、人文和經濟發展,接待的領導人情況,中非合作淵源,中非經貿博覽會背景……李洋幾乎把能想到的問題全部裝進了腦子裡。
這些準備都派上了用場。多哥想在中國尋求合作機會,李洋反應迅速,結合多哥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將參會團帶到中國的礦產公司相關展位前,果然切中了其需求。
據了解,本次中非經貿博覽會共有19名專業翻譯講解員,均為資深的英語、法語口譯人才。記者看到,在休息室,這些講解員仍未鬆懈,不斷根據現場情況調整講解詞,保持著隨時待命的狀態。
「長沙第一次舉辦這麼高規格的國際博覽會,我們要用自己的外語能力,表現出專業的精神。」 長沙「伢子」李洋笑著說,「為非洲朋友做專業講解,累並快樂著。」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