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興羅川」縣高級職業中學:民族團結與職教相融 打造民族職業教育品牌

2020-09-11 海峽導報大福州

民族團結興羅川

縣高級職業中學

族團結與職教相融

打造民族職業教育品牌


近年來,羅源縣高級職業中學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等民族團結精神的激勵下,切實增強「四個意識」,以打造民族職業教育品牌為抓手,創建民族團結教育模式,全面落實黨的各項民族團結教育政策,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發展。

在縣高級職業中學,工藝美術班的教師正在為學生們講解羅源「鳳凰裝」的繪畫技巧,從獨具特色的「鳳冠」到色彩斑斕的花邊和攔腰,都一一展示。


縣高級職業中學工藝美術專業教師黃冰蕾說:

「我們會組織學生深入到當地的畲族文化村,進行實地採風,搜集一些傳統的畲族元素、紋樣應用到現代的藝術設計創作當中去。特別是畲族服飾中的『鳳凰裝』,我們將服飾上的鳳凰、花朵以及線條,與現代的剪紙藝術、手工藝品等相結合,將服飾上的肌理、線條進行提煉,應用到現代裝飾畫當中去。我們將傳統民族元素與現代工藝相結合,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教學當中去,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愛國愛鄉情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8工美動漫學生林榕鑫也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質樸多姿又飽含畲族文化與精神的畲族民間工藝品,帶給我很深的震撼,通過對畲元素的學習與解讀,我既學習到很多新元素、新思路、新的表現方式,也提高了自己的繪畫創作能力,引發了我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思考,切身感受到了傳承的意義。我很喜歡這樣的寫生,讓我能更直接的和藝術對話,希望學校能多組織這樣的活動。」


依託課堂教學主陣地,學校還自編10多本畲族歌曲等校本教材、培訓材料,利用畲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薰陶、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畲族文化魅力。同時,學校還在傳承畲族文化方面加大力度。


縣高級職業中學學前教研組組長鄭宇飛告訴我們:

「一直以來我們學校都比較重視畲族文化的傳承工作,我們深入到農村去收集了一些山歌,編纂了一些關於畲族文化的課外校本讀本、校本教材。業餘時間我們排練了一些畲族的舞蹈,幫助鄉鎮、景區的文藝隊,編排畲族的歌舞節目,還培訓了一批畲民參與演出。」


近年來,學校還將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與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聯合西藏昌都市八宿縣,開展中西部幫扶協作項目,實施了「西部工匠培育計劃」,對一批藏族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職教幫扶。



縣高級職業中學西灣校區工科系主任沈凌飛介紹:

「2017年,我校對接西藏昌都市八宿縣,為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汽車維護技能培訓。2019年我們對這一批西藏學員進行了回訪,得知通過培訓,他們獲得了一技之長,在當地就業創業,生活境況有了明顯改善。其中一位學員還在當地開起了自己的汽車美容店,一年多來營收10餘萬元,實現脫貧致富。直到現在我們學校還和這一批學員保持著聯繫,提供技術支持。今年我校將繼續與八宿縣對接,開展維修電工技能培訓,爭取把『西部工匠培育』這個項目在羅源長長久久地開展下去!」



如今,一個創新、包容的職業中學,正以她勤奮、求實的品質,共建一個民族團結融合的大家庭,將一批批職業人才輸送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向著「打造民族職業教育品牌」的目標砥礪奮進。


縣高級職業中學辦公室主任黃曉峰說:

「今後我們這麼打算,一是擴大畲族學生的招生規模,把畲族職業教育與精準扶貧相結合,落實民族職教政策;二是傳承畲族文化,傳承畲族記憶,挖掘畲族民族特色資源,開展畲族記憶傳承教學,在技藝校本教材以及音像資料的整理方面,爭取有所突破;三是加大畲族職業教育的技能培訓力度,特別是針對畲族社會青年的技能培訓;四是進一步做好針對西藏、寧夏、甘肅等地的結對職教幫扶工作。」



來源:羅源灣新聞網

07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農融:全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表示,廣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形成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民族關係十分融洽大好局面,贏得了並始終保持「堪稱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的典範」的崇高榮譽,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效顯著。
  • 全國人大代表農融: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廣西經驗」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就民族團結話題接受人民網專訪。主持人:廣西被譽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的典範,請您介紹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農融: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得到黨中央的高度肯定。
  • 【民族團結】民族團結知識百題
    23.民族工作「兩個共同」是指: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4.民族工作「兩個重在」是指:民族工作重在平時、抓好平常,民族團結重在交心、以心換心。25.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做到「兩個結合」: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
  • 民族團結丨德宏芒市:「十二個同」,讓民族團結月精彩紛呈
    、共同繁榮發展,芒市以第38個民族團結月為契機,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十二個同」活動,有效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享的團結氛圍更為濃厚,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不斷深入,各族群眾朝著「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邁進的步伐更加堅定。
  • 月牙堡社區:共融「新家園」 打造民族團結和諧新社區
    月牙堡社區是會師鎮南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一個社區,通過「嵌入式」社區建設,了解少數民族的居住需求,著力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區環境,促進了各民族群眾關係更加和諧,形成了互帶共建管理格局,支持和促進了社區工作的開展,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
  • 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走廊: 打造民族文化融合發展示範之地
    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走廊包括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5個市,19個縣市區。其中有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4個自治縣,11個民族鄉,少數民族人口16.4萬人,佔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6.8%。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民族團結演講稿: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係。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幹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 「原創」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多年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始終奉行「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發展職業教育,振興民族經濟」為宗旨,秉承「崇德尚能,至善至美」的校訓,堅持「辦民族特色學校,育專業技術人才,為民族地區服務」的辦學理念,打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和諧平安校園環境。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民勤縣教育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綜述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做好民族團結「大文章」 西昌民族幼專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結合各民族教師的專業背景、興趣愛好,依託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育建設單位,將漢族教師與少數民族教師結對,深化民族團結一家親,了解少數民族教師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工作中存在的疑惑,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 《中國民族》 為講好民族團結髮展故事而生
    黨刊定性和特色定位相結合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60年來,《中國民族》雜誌走過了怎樣的歷程?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魏國雄:1957年10月,《中國民族》雜誌的前身《民族團結》雜誌創刊,1966年8月《民族團結》雜誌停刊,1979年7月復刊。
  • 校園盛開民族團結教育之花
    興慶區第二十三小學教育集團共有學生3300多人,55%以上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主要來自寧夏、甘肅、河南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年來,學校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通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個性、自主發展,著力打造辦學文化和品牌,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茁壯成長。
  • 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小學:努力打造民族辦學特色促進民族團結教育之...
    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小學是我市唯一一所民族學校,肩負著傳承各民族平等、團結、友愛、和諧的使命。多年來,學校高度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有效傳承了民族文化,切實提高了師生民族團結意識,先後獲得了呼倫貝爾市和我市民族團結進步集體的榮譽。
  • 「攀枝花」米易縣民族中學「四抓四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
    近年來,學校從強化機制保障、宣傳氛圍、示範引領、共同體意識入手,切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各民族學生在學校和睦相處,健康成長,民族團結教育之花在校園綻放出多彩的風姿,為學校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提供了示範。
  • 瑞安市打造「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帶 從點到面提升民族團結進步氛圍
    開欄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今年,瑞安市全力打造「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帶。該示範帶以104國道瑞安北段為主脈絡,起於塘下鎮,經汀田街道、莘塍街道、上望街道、安陽街道,止於玉海街道。全程共涉及6個鎮街,線路總長15公裡,輻射少數民族戶籍人口0.5萬人,少數民族流動人口3.6萬人。今起,本報將推出系列報導,持續關注「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帶建設情況。
  • 民族團結一家親,一起學習民族團結小知識~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麼概括的?
  • 民族團結一家親丨文山農行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彰顯了農行大家庭的溫暖自 2019 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農行文山分行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成立以行長、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創建工作。,宣傳教育促團結,共同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全力呈現新時代文山州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邊疆安寧的大好局面,進一步營造創建濃厚氛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最新!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
    【文山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最新!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擬命名名單出爐 近日 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發布了
  • 廣西三項措施促進民族團結
    南寧市率先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有581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受到國務院表彰;4559個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表彰;湧現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44個,全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163個;命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9個,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4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