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的一個名不見今傳的一個小縣城,卻藏著一個民國時期就遠銷海外的美食。
自秦修"五尺道"以來,就有"入滇鎖鑰"、"滇東門戶"的美稱,有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坐落在這裡。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猜到了吧,這個美食是什麼吧?它就是有雲腿之稱的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的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鬱,色澤鮮豔,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宣威火腿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是中國三大名腿之一,是國優名特產品,因而,宣威成了著名的雲腿之鄉。宣威火腿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馳名中外。早在一九一五的國際巴拿馬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成為雲南省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名特食品之一,並在國際上享有盛譽。1923年,浦在廷兄弟食品罐頭公司加工的宣威火腿曾獲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詞:"飲和食德",並贈優美獎章。
由於特殊的地裡環境,這裡的人,比較喜歡講吃,也比較會吃。這裡還有一道也豬肉有關的名菜,宣威小炒。
為什麼這裡的美食都是與豬肉有關呢?
第一,這裡的豬食養的時間比其它的地方要長。一般都是8個月出欄。農家的年豬,一般都是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豬。時間越長肉質越香。
第二,吃的不一樣。大部分農家的豬,吃得是熟食。要用一個大鍋把豬吃的時要先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