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我們對自己對家人朋友關心時常常會說:多喝水呀!不過這個喝水的事兒,到了小寶寶身上,就變得有些複雜了。
母乳寶寶要不要餵水?
小寶寶喝什麼水比較好?
水喝多了會影響胃口嗎?
怎樣的表現是缺水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寶寶喝水的學問吧!
寶寶缺水的信號
新手媽媽問,我的寶寶剛滿六個月,之前一直餵母乳,很少喝水。最近寶寶經常會舔嘴唇,吃奶量下降了,胃口也不好,紙尿褲的尿液也是黃黃的。」
對此,育兒專家表示,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屬於缺水,應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除了上述現象,專家還指出幾個寶寶缺水的信號:
1、尿尿次數明顯比平時少,或者一整個上午都沒有排尿;出現這樣的情況要及時餵水,增加母乳次數,同時母乳媽媽也要多喝水,提高乳汁含水量;
2、家長用拇指與食指捏起寶寶手背的皮膚,突然放開,可以看到皮膚恢復變平的過程。如果皮膚彈性變差,也是缺水的表現;出現這樣的情況,建議餵一點補液鹽來快速補水了;
3、如果寶寶出現前囟門凹陷或眼窩凹陷的情況,而且不怎麼哭鬧,眼淚相對較少的話,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可能是嚴重缺水的表現;通常疾病會造成這樣的嚴重缺水,需要通過輸液等情況來快速補水。
寶寶不同階段喝水量有區別
寶寶如何喝水也是有講究的,如果家長胡亂給寶寶補充水分,危害也很大。比如幹擾哺乳的正常頻率、影響寶寶吃奶量、導致營養不良、增加腎臟負擔。寶寶的確需要比較多的水分,但每個階段的需求卻不一樣。
6個月內:母乳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除了生病、大量出汗等情況,一般不需要再額外補充水分。奶粉餵養的寶寶,需要在兩餐之間用勺子餵少量水。在這一階段,可以根據寶寶排便情況來判斷加水的量。若大便乾燥,小便赤黃則表示身體缺水,反之則表示餵水量正常。
6~12個月:這一階段的寶寶,每公斤體重需水量為120~150ml,其中一半左右的飲水量,都可從水果、飲食中獲取。
1~3歲:這一階段的寶寶,每公斤體重需水量為110~140ml。比如若寶寶平均體重為10kg,那麼每日需水量約為1200ml,其中600ml可從日常飲食中獲得。
喝什麼水比較好
很多家長都關心寶寶該喝什麼水的問題,為了讓孩子喝到「更好」的水,有的家長專門買來礦泉水衝泡奶粉。嬰幼兒的器官還處在發育之中,不能像成人一樣正常排洩水中的礦物質。如果用礦物質水當做日常飲用水或衝泡奶粉,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不利於健康成長。
那什麼水比較合適呢?那什麼水講究一點的可以買嬰兒水,日常可以用自來水燒開放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