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因人而異的,延後1周,對母體和胎寶寶都沒有危害。
如果準媽媽過了預產期還沒有出現分娩徵兆,應把孕早期的檢查結果及胎動出現的時間、結果告知醫生,以便核對預產期。
這時一定不要過度緊張,即使孕周正確,預產期後2兩周內分娩對母嬰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但要注意胎動情況。
胎動監護是妊娠晚期最好的自我監護手段,能反映宮內胎兒生存狀況;另外,還要加強產前檢查,縮短檢查時間間隔,隨時與醫生取得聯繫,告知宮內胎動情況。
當妊娠期達到或超過42周(>=294天)時,就可稱為過期妊娠,發生率為5%-10%,是高危妊娠的一種。
過期妊娠的胎兒死亡率較高,特別是初次當媽媽遇上過期妊娠,胎兒的危險性更高。
如果在懷孕40周時依然沒有任何臨產徵兆,那麼應該再一次跟醫生確認預產期。
01月經推算根據最後一次月經日期進行推算,所以應該牢記最後一次月經日期。但如果月經周期並不規律或月經周期較長,那麼就要使用下面的方法。
02超聲波CRL值根據懷孕初期做超聲波檢查的CRL值——胎兒頭臀長度進行推算。因為孕初期的胎兒發育基本不會受後天因素的影響,所以以此推算較為準確。
進行催產前,應先檢查胎兒和孕婦的身體健康狀況。
01檢查胎兒的健康狀況醫生會先判斷胎動和心率是否正常。同時,也會利用超聲波對胎兒進行生理性評估,判斷胎兒健康狀況如何。
02檢查產婦的子宮頸成熟度產婦的身體狀況評估包括子宮頸成熟度和妊娠併發症。子宮成熟度越高,催產的成功率越高。
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判斷是否應該終止妊娠,比如當宮頸條件成熟時、胎兒過大時、胎動數低於正常值時、胎盤功能不良時、羊水過少時、出現中高度妊高症時,就會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不代表一定會剖宮產,也有順產的情況。只有出現一些情況時, 比如引產失敗、產程過長、出現胎兒窘迫徵象、骨盆狹窄、高齡初產婦、破膜後羊水量少粘稠等,則應該立即進行剖宮產。否則會增加胎兒圍產期死亡率和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