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赫總統推薦來清華的國際學生畢業了,她說:我不願離開中國

2021-02-23 澎湃新聞
伊瓦娜作為學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中發言。 清華大學 圖

在剛剛過去的清華大學2020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有一名波赫籍國際學生的發言格外引人注意。

這名叫伊瓦娜的清華醫學院碩士生,出生於戰爭年代的波赫,曾舉家逃難到鄰國塞爾維亞。2019年9月,伊瓦娜憑著波赫總統的推薦信,成為波赫第一個走進清華園學習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對中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看到數以百萬計的人為抗擊疫情這一共同目標而團結起來。我此前從未見過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為扭轉困境,人民團結一致,奉獻個人力量,甚至不惜犧牲個人利益。」在6月22日的畢業典禮上,伊瓦娜說,事實證明,中國的治理和醫療體系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體系之一。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不僅成功控制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還向世界許多國家提供了援助。

她還表示,抗擊疫情過程中,學校和中國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方案將每個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這讓她感到安全,甚至不願意離開中國。她相信中國方案必是通向成功的正確方案。

畢業典禮結束後,伊瓦娜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說,她目前已改變畢業後即回國的計劃,決定前往深圳一家公司工作。她希望通過在中國的工作與生活來擴大視野,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並促進兩國交流合作。

波赫第一位來清華留學的學生

在畢業典禮上,伊瓦娜說,她的人生經歷造就了今天的她。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因為戰爭,我們全家從波赫逃難到鄰國塞爾維亞,在那裡輾轉生活了三年。戰爭結束後,我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波赫第二大城市巴尼亞盧卡。」在專訪中,伊瓦娜還告訴澎湃新聞,她成長於一個單親家庭。

沒有父親的愛與支持,伊瓦娜的成長之路很艱難。回到巴尼亞盧卡的前5年,伊瓦娜和母親沒有自己的房子。因為擔心引起房東抱怨,她不敢在家裡放音樂或者大聲說話。

但伊瓦娜的母親勤勞而堅強,愛她、支持她,並且十分重視讓她接受教育。在學習中,伊瓦娜也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孩子,並曾獲獎無數。

2011年,伊瓦娜進入巴尼亞盧卡大學醫學院進行醫學學習。在經歷三年艱難的醫學學習的過程中,她還變得更加熱衷於參加學生活動,並參加了一個學生協會,即斯普斯卡醫學學生國際委員會,還成為其中公共衛生活動的協調員。

後來,伊瓦娜的母親鼓勵她到中國深造。「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一個經濟大國,我們相信是高度發達的教育體系推動了經濟增長。」伊瓦娜說,母親希望她到中國學習,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一名學生直接從波赫的大學進入清華這樣的著名學府學習的情況是很罕見的。」伊瓦娜說,但經歷的困難加速了她的成長,並使她更傾向於從積極的角度看待事情。

帶著媽媽的願望,伊瓦娜向家鄉的醫學院院長尋求幫助,並得以聯繫上波赫總統內閣,闡述了申請到中國留學對她個人和國家的重要性。

「令我們高興的是,總統非常願意寫這樣一封推薦信。」伊瓦娜說,就這樣,她成為第一個有機會從波赫到清華學習的人。

伊瓦娜的畢業留念照。 清華大學 圖

「疫情中的中國很安全」

2019年9月,伊瓦娜正式開啟在清華大學醫學院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的生活。

在清華的日子裡,伊瓦娜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一起學習,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不斷汲取成長所需的「養分」。

今年1月份放寒假後,伊瓦娜因想更多地感受中國文化,留在了北京。後來新冠疫情來了,伊瓦娜便開始利用自己在醫療保健行業的資源,積極為清華籌集口罩等醫療物資。

儘管當時全球的防疫物資都比較緊缺,2月份,她還是通過聯繫上自己的母校巴尼亞盧卡大學,為當時留校的清華學生募集到了600個口罩。

4月份,中國形勢好轉,而波赫疫情防控仍處於膠著狀態。伊瓦娜又在清華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張黎的幫助下,開始尋找捐贈資源,並在5月初促成了一項向波赫大使館捐贈新冠肺炎防疫物資的活動。

回想近一年的留學經歷,伊瓦娜說她收穫很多。最令她難忘的是,2月疫情嚴重時,她在清華園裡過了一個充滿驚喜的生日,甚至還吃到了波赫傳統的蛋糕和鹹奶酪派。

「疫情中,北京的地鐵站等地方都需要通過檢查才能進入,而且人們非常友好,沒有歧視外國人的情況,這讓我感到中國很安全,甚至不願意離開中國。」伊瓦娜說,中國為抗疫採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這讓她確信中國正沿著戰勝這次疫情的正確軌道前進。

改變回國計劃,決定去深圳工作

隨著6月畢業季的到來,原本計劃學成後歸國的伊瓦娜決定留在中國,去深圳工作。

「我媽媽正期待著我畢業後回去,因此,當我告訴她我獲得了一個留在中國深圳工作的機會時,她有點難以接受。但最終她還是接受了我的決定。」伊瓦娜說,她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認為能和中國人一起工作生活,是一個能擴大視野、加深對中國文化了解的好機會。

「如果我在這次疫情開始時離開了中國,我就無法回來參加畢業典禮了,也不會得到去深圳工作的機會。」伊瓦娜很慶幸自己寒假時選擇留在中國,並期待自己未來能在工作中有一番作為。

「我希望能與中國開展強有力的合作,並在將來為我們的學生、教授和教職員工提供更多與中國展開交流、合作的機會。」伊瓦娜說,這比她現在立即回波赫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國際生入學門檻低?清華這位最美留學生,總統親自推薦
    在清華今年招收的國際生中,有一個顏值超高的女生,被稱為九字班最美新生。本來,這樣的女生在人堆裡就特別吸引眼球,而這位女生的派頭就更令人注目了。因為,這位女生報到時,清華大學校長親自迎接她的到來,這殊榮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在清華新生中,也只此一人。
  • 外籍留學生在清華大學:伊娃娜,波赫留學生在清華!
    有這樣一位女孩,經波赫總統的親自推薦,她成為波赫第一個來到清華學習的學生。作為優秀留學生代表的她從清華大學醫學院畢業,在2020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淺笑盈盈,向在場的所有人回首了自己青春中最珍貴的記憶。伊瓦娜驚訝於清華的國際化程度,優美的校園環境,人性化現代化的教室宿舍文體設施,融洽的多元的學習氛圍……校園日益提升的國際化程度使國際學生在園子裡的學習生活更加方便愉快。學校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國際文化和體育活動,支持多樣化國際學生社團發展,為中外學生建立溝通交流的橋梁與平臺,促進中外學生交流融合。
  • 清華波赫小姐姐點讚中國抗疫:重承諾、很透明、有奉獻精神
    出身坎坷 總統推薦上清華  伊瓦娜出生在波赫的戰火之中。當時為躲避戰亂,伊瓦娜全家逃難到鄰國塞爾維亞生活了三年。從波赫的巴尼亞盧卡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伊瓦娜的母親鼓勵她來中國留學深造。在波赫總統的推薦下,成績優異的伊瓦娜2019年來到中國,成為波赫第一個有機會到清華學習的人。
  • 清華留學生畢業演講:我從未見過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
    2020年清華畢業典禮伊瓦娜·託多羅維奇(Ivana Todorovic)出生在戰火中的波赫,她從高中起就在波赫醫療機構和多個非政府組織中幫助弱勢群體和殘障人士更特殊的是,她來到清華大學讀研,是得到了波赫總統的親自推薦。她的志向是畢業後為波赫的公共衛生系統建設做出貢獻。
  • 溫馨現場來了!清華的研究生們今天畢業!
    溫馨現場來了!清華的研究生們今天畢業!瞬間定格畢業典禮開始前同學們在各個典禮觀看點滿懷期待不能親臨現場的同學們也早早地坐在了家中的電視電腦前不願錯過畢業典禮的每一個瞬間大禮堂前、東大操場、北院草坪……17處典禮會場布置溫馨
  • 2017清華美院研究生畢業展推薦:梁佳卿
    2017清華美院研究生畢業展推薦:梁佳卿
  • 清華大學的兩位新校花,一位獲全國大賽冠軍,一位得到總統的推薦
    今天要來給大家介紹的兩位女生,不僅是清華大學的才女,而且長相與顏值俱佳,堪稱校花級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她們的故事:清華大學的兩位新校花,一位獲全國大賽冠軍,一位得到總統的推薦。第一位是武亦姝。在清華大學本科新生的開學典禮上面,清華大學的校長還專門提名表揚了武亦姝,說她是一個詩詞才女。
  • 擦肩清華北大 成都男孩被哈佛大學全額獎學金錄取
    10日,遠在波赫的黃瑞傑接受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的獨家採訪。   成外學霸班的另類   郭健康是成外2017級1班的班主任,2017年,這個班55個畢業生,有15個同學考上清華北大。2014年郭健康班上出了一名哈佛學生,2011年四川省理科第一名亦是他的學生。
  • 2萬多清華學生在矽谷不願回國,看看中科大尹志堯,會不會臉紅?
    根據調查,2萬多的清華學子留在美國矽谷,不願回到祖國。看著這些人的行為,再反觀中科大的尹志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臉紅的無地自容。碩士畢業之後,尹志堯一心想要學習物理化學方面更加先進且全面的專業知識,於是選擇了奔赴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當其博士畢業之後,尹志堯先後在矽谷多家尖端公司就職。16年的矽谷就職生涯,讓尹志堯有了很大的啟發和突破。他先後擁有了九十項美國專利和兩百多個海內外發明專利,憑藉自身努力被稱為「半導體最成功的矽谷華人」。這樣的讚譽,是尹志堯日以繼夜的奮鬥和拼搏所換來的。
  • 寒門出身的清華女孩兒,畢業發言引人落淚,她說想為教育做件事
    去年七月一位名叫張薇的女孩兒,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的一席演講在網上火了,一時間被各大媒體轉發,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張薇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她在畢業典禮上的一段演講,字字質樸,但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情懷和擔當令不少家長和學生淚目。
  • 馬雲收穫第5個博士學位,表示阿里巴巴不願招清華、北大的學生!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馬雲獲得的其他博士學位及其他榮譽。2018年5月3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座談會上,馬雲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特拉維夫是以色列的最高學府,相當於中國的清華、北大。2017年,馬雲入選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同時入選本年度美國《財富雜誌》全球領袖人物。2015年,入選人民網主辦的網際網路年度人物、新浪科技主辦的風雲榜年度風雲人物。
  • 北大、清華、人大三大高校中文系學生畢業去幹啥
    清華:天生我材必有用  就像所有孩子有出息的家長一樣,清華人文學院的黃國營老師對人很客氣,但說到清華中文系學生的畢業分配工作時,他一再為難地說:"我不太清楚,真的不太清楚。"清華中文系已經畢業三四個班了,每年30個人左右,其中70%~80%的學生都保送讀研究生了,其餘的學生也都自己早早就把工作找好了,學校只是最後辦手續。"
  • 清華大學國際留學生報到,求學清華,有一名牛津畢業生想留在中國
    內地學生佔比84.8%,港澳臺學生佔比2.7%,國際學生佔比12.5%。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留學生,都希望能在清華大學這所頂級學府裡學到知識,更好的了解中國,提升自己。勞倫斯喜歡中國,能夠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從牛津大學畢業後,來到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技與技術專業,讀計算生物學。在勞倫斯眼裡,中國的發展是世界上最快、最厲害的,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好、最有名的大學。談起個人的長遠規劃,勞倫斯打算在中國發展自己的事業。
  • 「擦肩清華北大」成都男孩被哈佛錄取
    10日,遠在波赫的黃瑞傑接受了記者採訪。接觸世界的機會:波赫IB學校的中國學生  12—17歲就讀成外,立學中華、語通世界的辦學理念,「讓我知道世界不僅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從初中開始,黃瑞傑開始看央視新聞、聽BBC廣播,用他的話來說,成外的5年打開了他初探世界的大門,點燃了他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在成外,黃瑞傑有一大愛好,參加模聯。
  • 「清華姚班畢業的我,放棄外企高薪工作回家鄉當老師」
    他是2009級清華姚班畢業生,清華碩士畢業後先後就職於摩根大通、谷歌,在谷歌工作兩年後,他選擇回鄉任教,在家鄉山西的一所二本院校——晉中學院成為一名青年教師,月薪3000多。選擇回到自己家鄉,在二本院校當老師,月薪資3k多看到這裡如果你還不清楚為什麼大家會對此表示「出乎意料」的話,容我們來科普科普NOI金牌和清華姚班。
  • 清華快步與國際接軌
    無標題文檔2003年,清華大學有766人次的學生出國交流,2979人次的教師出國進修或國際合作,在校長期留學生規模首次超過1000人,共聘請451人次的海外專家來校工作。這一年,共有6500位外賓訪問清華,其中有許多一流大師和國家政要-- 清華快步與國際接軌 科技日報 2004-4-15 記者 仇方迎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出國交流這幾天在清華大學校園裡,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是"中德清華-亞琛項目"、"中法4X4項目
  • 馬雲:阿里不願招清華北大畢業生
    公司初創時,包括我在內共有 18 個創始人。實際上我們都畢業於那些很差勁的學校。"馬雲給哈佛、清華這樣的名校畢業生提了一些建議:" 如果你畢業於名校,也請尊重那些差勁一些學校出來的學生;那些像我一樣不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請尊重自己,只要努力,會有機會的。"
  • 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
    記者 郭海軍 攝   樸槿惠首先引用中國古諺《管子》中的名句「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立刻拉近了與在場清華師生的距離。她說,清華大學就像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樣,百年來不斷進取、涵養品德,走出了包括習近平主席在內的許多政治領導人,並培養出數位諾貝爾獎獲獎者。
  • 在清華,揚帆學術路︱研究生新生故事
    文 王媛媛Ivana為波赫衛生體系建設而求學清華來自波赫的國際學生Ivana第一次來到中國,凌晨才抵達北京的她毫無困意,「我坐在車上一直觀察窗外,希望能開展有趣而有意義的探索。」面對當下國外對我國晶片領域的打壓與威脅,我立志從事相關研究,助力中國芯。」開學典禮結束後,王亞兵感覺自己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清華人:「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將牢記邱勇校長對我們的學術要求,自律治學,勇擔使命,為中國的科技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 清華寒門女孩,畢業典禮發言讓人哭成傻子,這才是頂尖學校的學生
    進入清華,對於出生寒門的孩子來說,人生軌跡就此改變,毫不誇張。用當今浮躁、物慾橫流的社會去看,就是擁有一把銀行金庫的鑰匙,餘生可以吃米其林、喝拉菲、開奔馳、睡席夢思。然而,在2019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典禮上,一個瘦小文弱女孩的發言,恍若給黑暗的世界射入了一道光,讓人心潮澎湃、哭成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