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清華大學有766人次的學生出國交流,2979人次的教師出國進修或國際合作,在校長期留學生規模首次超過1000人,共聘請451人次的海外專家來校工作。這一年,共有6500位外賓訪問清華,其中有許多一流大師和國家政要--
科技日報 2004-4-15 記者 仇方迎
這幾天在清華大學校園裡,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是"中德清華-亞琛項目"、"中法4X4項目"等國際交流項目的進展情況。的確,清華學子們驚喜地發現,自己在學期間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僅2003年,清華大學就向劍橋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東京工業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香港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派出交流學生766人次,有7個院系學生派出量已佔師生總派出量30%以上。
與此同時,來校留學生規模擴大,層次迅速提高。2003年,在校長期留學生規模首次逾千人,達到1089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7%,尤其是學歷生規模增長了近54%(其中本科生增長63.6%,研究生增長36.2%),學歷生(本科生、研究生)人數首次超過非學歷生,佔長期留學生總人數的54.5%。
經管學院與哈佛商學院的"清華-哈佛高層經理研修班",公共管理學院與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建築學院和MIT的"建築專題培訓計劃",環境系與耶魯大學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高級幹部培訓項目",以及我校與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通過海底光纜共同開設的"組織工程原理與技術"課程等,都促進了清華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質性合作。
清華大學積極推進學生交流、留學生培養和合作辦學,促進了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進,開始實現國際學分互認,教學質量得到國際認同。
清華大學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戰略眼光,為莘莘學子成為國際一流人才搭建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清華大學採取一系列措施加速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用一流的教師培養一流的學生。
一是骨幹教師派出去進修深造。根據一流大學學科建設需要,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學校實施了"百名教師出國進修計劃"、"骨幹人才派出計劃";通過國家公派、政府間合作和校際合作計劃,建立派出項目40餘個。2003年因公派出2979人次,其中教授、副教授1685人次,佔56%。"骨幹人才派出計劃",目前入選73人,已有32人成行,主要派往MIT、哈佛大學、加州理工、伯克利加州大學等。
二是把國際一流的教師請進來工作,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引入清華。2003年該校共聘請長短期海外專家451人次,其中長期專家92人。授予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各類名譽學銜30人。繼工業工程系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普度大學薩文迪教授擔任系主任後,這一年年建築學院景觀學系聘請了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前任系主任、著名景觀建築師Laurie D.Olin(歐陽勞瑞)擔任系主任和講習教授,經管學院聘請了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總裁兼聯席營運長約翰?桑頓出任學校教授,為EMBA開設"全球領導力"課程。在2002年10個講習教授/特聘教授團組的基礎上,2003年又新增8個講習教授/特聘教授團組。加速了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
2003年清華大學被授予全國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工作先進單位和教科文衛引智項目成果優秀單位。
讓我們用數字說話:
--2003年,清華大學共接待海外來賓6500人,其中包括: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韓國總統盧武鉉、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英國首相布萊爾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4位國家首腦,19位部長、副部長,13位駐中國的大使、公使、總領事, 95位大學正、副校長,29位國外公司的總裁、副總裁;
--堅持與世界名校的強強合作,保持與一流大學校長頻繁往來,像跟蹤世界學術前沿一樣跟蹤世界名校的辦學理念、動向與發展戰略,是清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途徑。 到目前為止,清華大學已與152所海外大學籤訂合作協議。在廣泛交流的基礎上,重點與哈佛大學、MIT、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亞琛工業大學、京都大學、莫斯科大學等十幾所一流大學開展強強合作。
--2003年清華參加了"中日大學校長論壇"、"中法大學校長論壇"、"中德大學校長論壇"和"中英大學校長論壇";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慕尼黑工大、巴黎綜合理工等世界名校的校長相繼來訪;通過"中英大學校長領導能力培訓項目"等與劍橋大學實現高層互訪與交流,並建立視屏會議溝通機制。
在保持與美英日名校傳統合作的基礎上,清華特別注意加強了與具有世界高水平工程教育的德法名校的交流與合作。該校還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越南胡志明國家大學和印度理工等周邊國家一流大學建立高層聯繫與合作關係。
--通過積極參與政府間項目合作,與跨國公司合作和開展核心技術領域合作,2003年新籤項目數177項,合同總金額14819萬人民幣;2003年正在執行的項目數175項,到款總額7314萬人民幣,比去年多2680萬。
通過國際科技項目,發展跨院系、跨學科的合作。如有力學系、熱能系和環境系參加的"IHI合作計劃",有核研院、環境系、經管學院、土水學院等參加的"3E合作項目",以及有熱能系、環境系、建築學院、核研院參加的"中法能環境源項目"。積極探索多方合作的新路子。將傳統的兩國大學間的雙邊合作拓展為雙方大學加企業、雙方學校加地區的多邊合作。如清華-KAIST-三星的"大學+大學+企業(UUE)"合作模式等。
--以"清華大學AIDS與SARS國際研討會"為代表的30多次高水平國際會議在清華召開,使學校師生迅速了解國際前沿學術信息和最新學術成果,擴大學術視野,促進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