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能看多久電子產品?眼科醫生給出權威建議

2020-12-22 網易新聞

在這個無比漫長的防疫期裡,幼兒園的小朋友雖然不用「雲上課」,但不少幼兒園老師也在為幼兒錄製了學習、娛樂的短視頻,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在防疫學習兩不誤下,幼兒如何科學用眼?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眼科執行副主任渠繼芳接受了澎湃新聞的採訪,給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護眼建議。

1,使用什麼樣的屏幕以及亮度?

(1)屏幕選擇:優先選擇大屏幕的電視或電腦,順序是電視優於電腦,電腦優於PAD、PAD優於手機;目前很多手機或PAD都有投屏功能,可以考慮使用投屏功能投屏到大屏幕上。

(2)有效屏幕使用距離:一般要求眼睛離電視機3米以上或者電視屏幕對角線長度的3倍以上,PAD和手機應保證距離在30cm以上,但一切以看清為基礎。屏幕中心點的高度建議略低於幼兒坐姿時眼睛的高度。

(3)屏幕亮度:不推薦護眼模式。護眼模式一般亮度較低,如果在白天或強光下使用,為了看清屏幕上的內容,反而更費眼。

2,幾歲可以使用電子產品?每天可以用多久?

0-3歲:不建議使用手機及平板電腦。

3-4歲:連續看電視等不超過15分鐘,一天1-2次。

4-5歲:連續看電視等不超過20分鐘,一天1-2次。

5-6歲:連續看電視等不超過30分鐘,一天1-2次。

電子屏幕用眼時長:最佳建議用眼習慣是看屏幕15-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6米外(20英尺)遠處至少30秒鐘以上。可以到窗口(建議開窗,讓自然光入射),或者到陽臺、院子裡升升懶腰、活動一下四肢,看看遠方,聊聊天或者做做親子遊戲等。

3,怎樣的條件對保護幼兒眼睛有好處?

(1)戶外暴露:建議每天2小時,或者每周12-14小時;可以是晴天也可以是陰天。在現在不宜外出的時間,可以坐在院子或者陽臺上,在自然光線下活動,可以聊聊天、聽聽音樂,也可以做一些比如跳繩、拍皮球、室內操等空間需求較小的體育鍛鍊。

(2)給寶貝補充充足的有助眼睛健康的營養,不要挑食,均衡營養。多吃富含維生素A、B2、鋅、鈣的食物,比如新鮮水果和深色蔬菜,乳製品(奶酪)、雞蛋、瘦肉、魚肉等食物。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儘量不喝飲料,養成喝白開水的好習慣。

(3)環境光:家居照明應達到200-300lx,閱讀區不應設置在陽光直射的區域。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夜間閱讀寫字一定要輔以照明,使用檯燈的同時一定要開啟房間的主照明。

(4)閱讀書畫保持正確姿勢,圖書應選用字體清晰的書本閱讀,書本的紙質不建議選用反光強的精裝銅版紙,以減少眩光的發生。

(5)晚上睡覺必須關燈且儘量不要使用小夜燈。建議最好在黑暗的環境下睡眠。

(6)不建議使用主要發出藍色或者紫色光源的玩具和其他設備。

(7)按各年齡段的需要,每天保證充足睡眠。

(8)定期檢查:寶寶出生後2個月左右就可以去眼科篩查先天性眼病。1周歲左右就可以進行屈光度檢查,尤其是父母親有高度近視、弱視。3歲前後的孩子能配合各項視力相關檢查以及角膜曲率和眼軸的測量,了解遠視儲備,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學齡期可定期參加幼兒園、學校的體檢,發現問題及時到醫院就診(比如散瞳驗光)、及時治療。

4,如果孩子出現眼疲勞應該如何緩解?

第一,要保證用眼環境的光線合格,家居照明應達到200-300lx。第二,要保證讀寫姿勢正確。第三,室內可以放置一些水,也可適量擺放一些綠色植物,促進空氣品質改善,保持空氣溼潤。

一般近距離連續用眼15-20分鐘,容易引起眼疲勞。比如看書寫字、彈琴、上網課等,孩子會覺得眼乾澀、酸,想揉眼睛,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為頻繁地眨眼睛。這時候就是眼睛在提抗議了,怎麼辦?停下手裡的事情,讓眼睛休息一下。

在看遠處物體時,眼睛是放鬆和舒適的。眼睛不適時可以抬起頭或者走到窗邊、陽臺、院子裡看看遠方,看看綠色植物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四肢,也可以閉眼休息一下,做做眼保健操。要是覺得眼睛乾澀可以眨眨眼或者點點沒有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也可以熱毛巾敷一下。

5,幼兒視力發育異常會有哪些表現?

常見原因:屈光不正(高度遠視、近視、散光)、屈光參差、斜視、弱視等。

主要表現:不願意和家長對視,對交流不感興趣;看物體的時候眼球來回抖動;喜歡眯眼睛、抬頭、歪頭、低頭視物;看電視時喜歡湊得很近;走路時常常跌倒或抓不準物體。遮住一眼,馬上吵鬧、抗拒,而遮另一眼不會。看近的小玩具或手機出現了「鬥雞眼」;到戶外陽光下,經常閉起一眼。

6,幼兒在家可以做哪些保護視力的運動或遊戲?

一是適合室內空間,安全性高又有利於雙眼視發育或者眼睛放鬆的遊戲;二是能接觸到自然光,目「浴」陽光都可以選用。

比如:在房間裡可以玩投擲類遊戲(套圈等),球類運動:滾保齡球、跳羊角球、打板羽球、桌球(對牆壁)、扔沙包等。在陽臺上拍皮球、釣「魚」、聽故事、跳繩,晚上可以數星星等。

7,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庭防護保護幼兒眼健康?

最近幼兒在家時間明顯增加,眼科接診了好幾起外傷的孩子,多為摔跤時頭面部撞在家具上導致皮膚裂傷或是眼睛被銳物碰傷引起球結膜下出血等。

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活動區域的安全。最好有固定的活動區域;地面應採用防滑、易清潔的材料;運動區域內不應有妨礙幼兒運動的物品以及突出的尖銳物。可以把家具的邊緣用防撞條包裹起來,折角處用防撞角包裹起來。不能給小孩玩弄剪刀、尖頭筆、吸管等銳利堅硬的東西,以免戳傷眼睛。化學性物品如消毒水、乾燥劑等一定要收好,避免孩子誤服、誤打開。

(原標題:孩子每天能看多久電子產品?眼科醫生的幼兒護眼手冊請收好)

(責任編輯:劉淑芬_NQ4973)

相關焦點

  • 孩子每天能看多久電子產品?眼科醫生的幼兒護眼手冊請收好
    在這個無比漫長的防疫期裡,幼兒園的小朋友雖然不用「雲上課」,但不少幼兒園老師也在為幼兒錄製了學習、娛樂的短視頻,來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在防疫學習兩不誤下,幼兒如何科學用眼?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眼科執行副主任渠繼芳接受了澎湃新聞的採訪,給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護眼建議。
  • 孩子每天能看多久電子產品?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眼科執行副主任渠繼芳接受了澎湃新聞的採訪,給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護眼建議。1,使用什麼樣的屏幕以及亮度?(1)屏幕選擇:優先選擇大屏幕的電視或電腦,順序是電視優於電腦,電腦優於PAD、PAD優於手機;目前很多手機或PAD都有投屏功能,可以考慮使用投屏功能投屏到大屏幕上。
  • 孩子每天應該玩多久、睡多久、看多久電視?世衛組織權威指南來了
    這兩天,有不少寶媽在後臺留言,詢問寶寶每天應該睡多久?如何安排一日三餐?玩多久才不會太累、影響日常休息?每天應該坐多久?每天可以接觸多長時間的電子產品?今天芽芽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寶寶日常的那些權威解釋。
  • 眼科醫院每天近百孩子看眼疾
    當下青少年近視增多的原因是多樣的,但究其主因,無非是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以及學習任務的日趨繁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剛剛結束的這個學期,我市的所有中小學生過得並不輕鬆。不僅無法經常到戶外活動,還要每日面對著手機、iPad或者電視等電子設備上網課學習。這對於青少年的視力發育,是有著很大影響的。這不,剛剛進入暑期不久,看眼科的孩子便多了起來。
  • 暑假每天至少700孩子到大坪醫院看近視 專家稱作業和濫用電子產品...
    候診大廳等候區:等候的8個孩子5個玩耍電子產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指出,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電子產品對於青少年視力的影響,又一次被指出。
  • 央視新聞:電子產品對兒童視力到底有多大影響?眼科醫生這樣說
    電子產品使用過多 視力損傷不可逆調查數據顯示,在0-6歲的孩子中,66.6%的兒童從4歲開始就接觸電子產品,有的甚至從2歲左右就開始玩平板電腦或手機,每天的時間在1.5~2小時。很多家長表示,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過多是他們最焦慮的問題。記者: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覺得看不清?
  • 孩子防近視,眼科醫生給出3個...
    最近,看眼科門診的孩子和家長絡繹不絕,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醫師李堅博士要跟大家聊聊關於近視的事。什麼是近視?近視是指人眼在調節放鬆狀態下,遠處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醫生又有哪些專業建議呢?接著往下看。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是錯的!1.保護視力就該常滴眼藥水或護眼液眼藥水是眼科疾病最常用的藥物劑型,對於許多眼病,眼藥水都有直接、快捷的治療作用。
  • 權威眼科醫生提供免費諮詢!
    權威眼科醫生提供免費諮詢!問看東西變形還模糊,是怎麼回事?問孩子近視了怎麼控制?只能戴眼鏡嗎?問醫生? 除了當地醫院,我還想去問問更權威的醫院和醫生,可是去一趟真的太麻煩了,而且去了也不一定能掛上號。還能怎麼辦呢?
  • 麥粒腫頻發 都是久看電子產品惹的禍
    摘要:麥粒腫又稱針眼,民間有種調侃的說法是,因為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所以才長了這玩意。眼科醫生的說法是,除了乾眼症,眼科裡發病最高的就是麥粒腫了。事實上,其發病主要跟不良用眼習慣有關,特別是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 麥粒腫又稱針眼,民間有種調侃的說法是,因為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所以才長了這玩意。眼科醫生的說法是,除了乾眼症,眼科裡發病最高的就是麥粒腫了。
  • 孩子上網課,如何緩解眼睛疲勞乾澀?疫情期間眼科醫生來支招
    但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難免會出現眼睛乾澀、疲勞。如何才能讓孩子在上好網課的同時保護視力呢?讓我們來聽聽眼科醫生怎麼說。 「醫生,最近娃兒上完網課總說眼睛幹,不舒服,怎麼辦?」「醫生,孩子最近電子產品用得多,眼睛老是有點紅,需不需要來醫院檢查一下?」重醫附一院眼科主任醫師張黎向記者列舉了近期最常收到的家長諮詢問題。 張黎介紹,往常每逢開學季,醫院門診扎堆出現「小眼鏡」的情況並不少見。
  • 越來越多孩子近視讓眼科醫生痛心 他設計出兒童專用病歷
    眼科醫生設計兒童眼科病歷  省級機關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林泰南是兒童眼科專用病歷的設計者。他說,過去成人和兒童都是用通用的門診病歷,孩子來檢查的內容都寫在橫線上,然後把驗光單和眼壓條貼在病歷上。這樣一來,病歷會顯得雜亂無章,也無法直觀表述孩子的具體情況。
  • 暑假每天至少700孩子到大坪醫院看近視
    候診大廳等候區:等候的8個孩子5個玩耍電子產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指出,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
  • 這個寒假孩子眼睛要廢了!連續看書看片上網課,眼科醫生老母親的好經驗一定要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大手牽小手」(id: babyhandinhand)優秀教育類公眾號,名師雲集,每天分享大量獨家好資源,助寶貝優學習、聰明玩!這個寒假,孩子一直宅在家裡,看書畫畫做題搭樂高,外加上網課看片子,戶外時間又嚴重不足,這樣下去會不會誘發近視啊!
  • 美國眼科協會:別再盲目禁電子屏幕了
    寶寶總是喜歡看手機玩平板,會不會近視呢?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我的寶寶近視嗎?我們可以幫寶寶做些什麼來預防近視呢?其實,美國眼科協會(AOO)和美國兒科協會(AAP)早就發表了相關研究,我國也曾出版了《近視防治指南》《近視管理白皮書(2019)》等權威資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問題的答案。
  • 全國愛眼日·育學園:兒童定期眼科檢查和體檢一樣重要
    對大多數家長來說,談起保護孩子的視力,都一定會有這樣的共識——不能讓孩子老看電視、少玩手機和iPad。如果孩子表現出眼睛有不舒服的情況,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誰讓你老看電視/玩手機的」,這也成為很多網紅段子的吐槽點。
  • 真假近視傻傻分不清,聽聽專家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中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電視、電腦,手機、筆記本,平板等等。在這些電子產品給人們帶來生活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最大的弊病就是對眼睛的傷害。假期是孩子們休息放鬆的時光,眼科醫院中卻每天都有很多來矯正視力的未成年的孩子。
  • 1個月時間,因網課孩子排隊看眼科,多吃6種食物,保護孩子視力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1個月時間,因網課很多孩子看眼科,多吃6種食物,保護孩子視力。但是父母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已經有一些孩子,在這1個月的時間很多孩子看眼科,之前一個報導,福建一家眼科醫院,每天都有家長帶孩子排隊看眼科。有一位寶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班級群裡就沒消停過,各種資料視頻接二連三砸過來,緊張的氣氛更加明顯了。
  • 孩子宅家,電子產品全面來襲,如何保護視力?
    :天天宅家,無法出門參加戶外活動,娃們一直和電視、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密切接觸。通常寒假是兒童青少年眼科就診高峰,但在特殊疫情時期,他提醒家長們儘量少帶孩子們來眼科,這些檢查請大家暫緩就診,包括:兒童青少年視力篩查及複查;近視、遠視、散光等相關驗光配鏡;角膜塑形鏡驗配及複查;斜弱視檢查等。
  • 孩子多大能查視力?針灸、按摩能預防近視嗎?崔醫生在線給你解答!
    比如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出現麥粒腫、霰粒腫、倒睫等眼部問題後才帶孩子去做眼科檢查,但眼科健康檢查不應該是發現眼部有問題才去做,而應該作為一種常規的健康檢查,定期進行。比如檢查孩子是否存在斜視、弱視、散光等問題,諮詢醫生在家的用眼健康、護眼細節等。2、孩子多大可以開始進行視力檢查?
  • 暑假學生扎堆醫院看眼科 網上流行的近視矯正方案靠譜嗎?
    趁放假集中看眼科學生病號成暑假「主力軍」「眼科號已經掛完了!」當天上午8點,當記者來到大坪醫院門診大廳左側的眼科掛號處,工作人員正不停地給前來掛號的患者解釋。位於4樓的眼科門診候診區和過道,擠滿了家長和孩子。「他看東西時老是眯眼,我懷疑是不是得了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