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銀消費金融被銀監會浙江監管局因「信貸管理不審慎並形成風險」處以50萬元罰款。對於此次被處罰的原因,杭銀消金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主要原因在於公司初期業務中有個別業務是與經銷商合作的消費分期業務,由於經銷商欺詐而導致的信貸風險。之後,公司已不斷加強風險管理。
據杭州銀行的財報顯示,杭銀消金於2015年11月25日獲批開業,總註冊資本為5億元。相對於大多數已經實現盈利的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探索兩年業務仍處虧損狀態的杭銀消費金融認為,公司虧損主要基於公司處於發展初創階段這一事實,在基礎建設及戰略定位、商業模式探索上耗費了一定的時間和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杭銀消費金融較為成熟的消費分期貸產品僅有「車位貸」。
場景拓展謹慎
5月28日,銀監會浙江監管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對杭銀消費金融處以50萬元罰款,處罰理由是「信貸管理不審慎並形成風險」;另外也對杭銀消金的風險主管處以警告處分,處罰理由同是「對杭銀消費金融信貸管理不審慎並形成風險負有直接責任」,處罰日期為2018年5月14日。
對此,杭銀消費金融表示,「我司已不斷加強風險管理措施,一是發現風險苗頭後及時遏制或停掉該項業務;二是對公司其他消費分期貸業務進行全面風險排查;三是在經銷商準入、經銷商合作等方面不斷加強風險管理,並通過加強貸後回訪等工作不斷提升經銷商反欺詐風險能力。」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經銷商欺詐屬於線下風險,通常是聯合騙貸。需要放貸機構審核經銷商的資質,還要做好暗中巡查的工作。」
根據杭銀消費金融官網顯示,其貸款產品分為綜合消費貸和消費分期貸。前者專為個人消費者提供無抵押、免擔保、僅憑個人信用即可獲取的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申請最高可達20萬元。後者是一款專為有家居商品購買需求的消費者提供的分期貸款服務,客戶在與杭銀消費金融合作的經銷商門店選定商品後,即可現場申請貸款服務。該服務面向徵信優質、具有穩定收入的大杭州地區本地常住居民。
在成立初期,杭銀消費金融官網的文章也顯示,其已與歐亞達、第六空間、江南家居、時代家居等全省多家著名家居市場達成合作意向,並逐步向醫療美容、留學教育、海外旅遊、建築裝修等多個市場領域發起攻力,以期不斷打響品牌,在全面消費領域引領「消費分期付款」的潮流。
但記者注意到,目前杭銀消費金融APP上只看到「車位貸」的業務,尚未看到其他場景的業務。杭銀消費金融方面表示,「我司僅有『車位貸』一款較為成熟的消費分期貸產品。由於在國內企業經營誠信度較低以及個人徵信信息不夠健全的狀況下,國內消費分期業務的違約率普遍較高,因經銷商欺詐引起的風險事件也屢有發生。結合我司情況,同時參照同業機構經驗,我司在其他領域的消費分期業務拓展方面相對比較謹慎。」
連續兩年虧損
根據杭州銀行的年報,杭銀消費金融已連續虧損兩年。公司在2016年營業收入2300萬元 ,虧損999.3萬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為4991.04萬元,淨利潤虧損3459.84萬元。
相比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而言,杭銀消費金融的虧損成為了例外。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5月11日,共有34家涉足消費金融領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經營業績,其中29家實現盈利,淨利潤總計達到154.86億元,有8家公司淨利潤超過10億元。其中,銀行系的兩家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金、招聯消金在去年末的資產規模分別為398億元、470億元,全年增速分別為47.20%、151.19%;淨利潤分別為13.75億元、11.89億元,增速分別為9.85%、266.97%。
對於這兩年持續虧損的情況,杭銀消費金融對記者表示,「主要基於公司處於發展初創階段這一事實。一方面,公司在人力、營銷、系統、技術、風控等基礎建設方面投入較大,成本開支較高;另一方面,公司在前期毫無經驗可循的基礎上,在戰略定位、商業模式的探索與驗證上耗費了一定的時間和成本。」
其實,對於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而言,相比電商系、產業系消費金融公司更具資金優勢,可接受股東和銀行的存款,或者採用發行金融債券、享受同行拆借等方式解決問題,不僅資金來源廣泛,資金成本也比較低。其次,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在風控體系上也具有優勢,在央行徵信數據的基礎上,再加上銀行龐大的客戶數據,可建立起一套較為成熟的風控系統。再次,和其他類型金融形式相比,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相對較低,再加上有銀行信用背書,用戶容易對銀行系公司產生較強的信賴感。
對此,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銀行確實具有資金成本低、來源廣的優勢,如果有些跟信用卡重疊的用戶,其風控也是可控的。但相比而言,其脫離場景的風控則處於劣勢。此外,公司的管理團隊對於公司的發展也非常重要。」
新高管助力扭虧?
據了解,在去年年底,杭銀消金的原董事長應若飛、總經理馮世明均提出離職,銀監會網站也公示了杭銀消金新的三位高層的任職資格批覆,分別為貝瑜出任董事長、金毅出任董事總經理、羅伯特出任副董事長。
對於杭銀消金的高層的變更的原因,是否有新的戰略部署,杭銀消金對記者表示,「我司高層的變更屬於正常合理變動(一般情況下三年一屆),與公司的經營性虧損並無直接關聯。且新任董事長貝瑜具有銀行管理工作經驗,在其帶領下,寧波銀行杭州分行的零售業務在杭州地區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新任總經理金毅同志從基層的信貸員逐步成長為管理者,在零售信貸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務經驗。在兩位新任領導的帶領下,我司也將對標先進同業,打造金融科技,夯實『兩大基礎』(基礎管理和基礎業務),以『五個一流』公司(一流的產品服務、一流的風險管理、一流的科技支撐、一流的治理機制、一流的企業文化)作為目標。」
記者了解到,與官網顯示的過往業務不同,據杭州銀行2017年的年報顯示,杭銀消金目前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消費分期貸、綜合消費貸、數字微貸。2018年,杭銀消費金融的業務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大板塊,其中線上業務主要是以「微易貸」為主的數字微貸業務,線下業務主要是以線下推廣為主的消費分期貸和綜合消費貸業務。目前,線上、線下業務各自佔比50%左右。
其中,對於新添的數字微貸業務,杭銀消金對記者解釋,主要通過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布局購物、旅遊等消費領域與場景。目前,公司線上客戶主要聚焦兩類客群,一是信用卡客戶、繳存公積金、社保人士等特定人群;二是旅遊、租房、教育等具有真實消費場景的分期需求人群。根據兩類目標客群,按照名單制分類擇優選取合作渠道。
對於扭虧業務,杭銀消金表示,在2018年,公司將聚焦自動審批、系統優化、載體建設、AI學習,致力於將公司打造成為智能風控、智能系統、智能運營、智能管理等全位一體的「智能消費金融」體系。
對於智能消費金融的情況,一家以技術驅動型的消費金融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消費金融因為小額、分散、人群廣,不好像傳統金融機構去進行線下核實,所以,技術和消費金融天然就聯繫在一起。」但他同時指出,「公司需要注意三點,一是有專業的人才;二是因為技術是在不斷迭代,就意味投入成本得持續;三是面對新的技術出現,創新要在適度範圍,適合自己業務的才是最有利於公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