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大調整背後:杭銀消費金融自揭痛點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管理層大調整背後:杭銀消費金融自揭痛點

本報記者/鄭瑜/張榮旺/杭州/北京報導

消費金融公司高管變動潮仍在繼續。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從年初至今,全國26家消費金融公司高管任職資格批覆共計45條。值得注意的是,杭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銀消費金融」)是今年公示「迎新」最多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之一。

根據記者統計,從2019年10月17日至11月15日之間,杭銀消費金融共有2位副總經理、1位副董事長、1位董事、1位獨立董事先後獲批任職資格,且5則人員更新信息集中出現在近期一個月。

針對於人員變動,杭銀消費金融方面向記者表示,「此番調整主要是從公司戰略出發,我們非常希望能把傳統銀行的合規性與網際網路金融科技的創新性結合起來。至於股東引進因素或多或少會傳導到人員變動,但並非顯著影響。」

外資股東經驗難落地

有頭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人士告訴,業績達不到股東方要求有時會是公司高管人員變動的原因。也有銀行系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高管告訴記者,消費金融高管變動原因各種各樣,主要是股東變化、戰略變化、經營風險規避等情況。

依照銀保監會公布的信息,杭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初始註冊資金本金為5億元,今年4月增資至12.6億元。其中,第一大股東杭州銀行(600926.SH)增資3.2億元,新增股東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出資4.4億元,持股比例達34.92%,為目前杭銀消費金融第二大股東。原第二大股東西班牙對外銀行有限公司及其他股東均未按同比例增資。

對此,杭銀消費金融方面表示,在人才儲備方面,公司近些年廣泛吸納科技、風控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助力公司轉型發展,其中既有信貸經驗豐富的傳統銀行背景人才,又有具備網際網路和科技基因的科技人才。通過將傳統銀行的合規安全思維與網際網路公司的創新高效思維相互對接、相互融合,最終實現人才驅動公司可持續發展。「蔣燕青和成少勇擁有多年大型金融機構管理經驗。他們的加入既符合公司的人才理念,同時也是為了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相信他們的加入能更好地推動公司專業化發展。」

杭銀消費金融高管「大換血」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成立初始,公司在開展家居貸業務時碰到了一些問題。如今我們的業務模式已經進行了轉型升級。」杭銀消費金融方面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從2017年年底到目前來看,杭銀消費金融業績整體趨勢向上,在上一次高層變動以後,杭銀消費金融公司內部提出要重視科技方面的投入與風控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們開始側重金融科技、風控方面的人才引進。」杭銀消費金融方面告訴記者。

公開資料顯示,杭銀消費金融原董事長和總經理在2017年末提出離職,次年銀保監會批覆3位高層任職信息,新高管履職當年實現了盈利。

杭州銀行年報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杭銀消費金融淨利潤分別為-999.3萬元、-3459.84萬元、2040.33萬元、2688.97萬元。

「避免」與銀行的正面競爭

關於業務模式轉型升級的原因,杭銀消費金融方面也向記者坦言,最初切入的家居貸業務因落地的過程中無法達成規模、獲客成本偏高等原因,目前並非重點布局領域。

「外資股東為我們帶來了消費金融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在業務開展中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加以利用。雖然購置家具的客戶資質較好,但實際推廣過程中,我們發現國內有經濟實力的客戶貸款意願相對不強,所以無法達成一定規模,獲客成本高,效果不佳。」

有杭州地區網際網路金融從業者向記者表示,杭州家居市場商戶多與銀行有合作,購買家具可以免息貸款,僅需支付商戶一筆手續費,折合成「利息」來算,年化利率僅2%~3%。相比之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杭州的家居市場上幾乎沒有優勢。

「持牌消費金融與銀行的客群與服務是需要有差異度區分的。我們目前主要在發力各大消費場景,例如電商等,從審批等各個方面給客戶便捷的體驗,相對銀行來說金額較低。」杭銀消費金融表示,「公司立足錯位競爭,通過搭建全流程風控體系與場景的精準切入來實現與銀行的差異化發展。」

根據杭州銀行2018年年度報告,杭銀消費金融目前已形成線上、線下兩大業務板塊,其中線上業務主要為通過系統自動審批並實施發放的小額消費貸款業務;線下業務主打「尊享貸」,聚焦公務員、事業單位、優質企業在職員工等客群。

對此,杭銀消費金融方面解釋道,公司在產品定位上,更加深入挖掘傳統銀行覆蓋不充分的三四線城市。公司在電商等多個場景上有布局,尊享貸是公司的主打產品之一,消費金融公司與銀行的錯位競爭主要體現在:主營業務不一致,銀行業務範圍廣泛,以房貸等為主營業務,消金公司主要通過布局網上零售、電商、家裝、旅遊等垂直細分領域;客群定位不一致,銀行客群資質較優、收入相對較高,消金公司致力於為中低收入、年輕群體提供消費信貸服務;展業區域不一致,消金公司可在全國展業,相較於傳統銀行,區位下沉優勢更明顯。自營產品方面,今年上線了「輕享貸」系列產品,主要面向年輕白領群體。

不過,有互金從業者表示,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電商數據資源固然豐富,但在消費信貸市場僅有電商數據遠遠不夠,還需要協同發力。

西南財經大學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副主任陳文認為,從申請貸款的速度、便捷程度等方面來看,消費金融公司都比銀行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從風險定價角度來看,客群越下沉風險越高,收取的利率也相對較高,如果利率可以覆蓋風險的話,消費金融公司與銀行錯位競爭也就成為可能。不過,目前我們也看到消費金融行業中一些公司面臨壞帳高企的問題,因此強化自身的獨立風控一直都是消費金融行業需要重視的問題。對於城商行而言,其核心競爭力應是藉助對本地實體企業的了解,紮根於本地深耕本地產業鏈上的消費金融需求。」陳文說道。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引進網際網路人才,今年以來,城商行與網際網路背景的金融科技企業合作,尤其是股權方面的合作愈發頻繁。「這些合作為消費金融公司帶來了彌足珍貴的線上流量,以及線上風控、數據等各方面的支持。」陳文表示。

此外,留給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盈利空間正在進一步收窄。據了解,目前不少持牌消費金融已經開始主動將利率壓降在24%以內。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高管告訴記者,根據最高法審判案例,(年利率)24%內保本保息,36%內保本,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相關焦點

  • 杭銀消費金融發展形勢不斷向好,2019年業績增長明顯
    近日,杭州銀行2019年財報中披露了其控股企業杭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杭銀消費金融」)2019年的業績,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資產合計為156.71億元,負債合計為139.40億元,2019年杭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10.08億元,較上年2.92億元增長約245.21%
  • 杭銀消費金融獲評經濟觀察報「年度消費金融領航企業」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4日,由《經濟觀察報》、經觀傳媒發起主辦的「第六屆金融年會」在京舉辦,年會以「金築就-融未來」為主題,全面剖析金融業態,解讀當下熱點,為金融行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會上,杭銀消費金融憑藉2020年的靚麗表現,榮獲「年度消費金融領航企業」稱號。2020年是消費金融面臨變局的一年,在疫情後市場需求強勁復甦,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的背景下,居民消費金融需求不斷釋放,消費金融公司作為消費信貸專營機構,通過下沉客群、增加信貸供給,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擴容升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信貸不慎被罰杭銀消費金融戰略變陣
    據杭州銀行的財報顯示,杭銀消金於2015年11月25日獲批開業,總註冊資本為5億元。相對於大多數已經實現盈利的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探索兩年業務仍處虧損狀態的杭銀消費金融認為,公司虧損主要基於公司處於發展初創階段這一事實,在基礎建設及戰略定位、商業模式探索上耗費了一定的時間和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杭銀消費金融較為成熟的消費分期貸產品僅有「車位貸」。
  • 杭銀消費金融2019年業績曝光:淨利潤增長475%至1.15億元
    來源:WEMONEY研究室作者:曾仰琳4月29日,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9年財報,披露了其聯營企業杭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杭銀消費金融」)2019年的業績。2019年,杭銀消費金融營業收入10.08億元,較上年2.92億元增長約245.21%;淨利潤為1.15億元,較上年的0.20億元增長475%。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資產合計為156.71億元,負債合計為139.40億元。
  • 杭銀消費金融公司獲準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10月13日,杭銀消費金融發布公告稱,於近日收到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申請批覆,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這也是本月第二家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 10月10日,長銀消費金融也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 杭銀消金去年淨利1.15億元:實現營收超1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9%(附...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21家消金公司合計實現營收營收達578億元,合計淨利潤約68億元,日賺0.186億元。近日,上市公司生意寶發布2019年財報,其中披露旗下杭銀消費金融2019年財務數據。財報顯示,2019年,杭銀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10.08億元,較去年2.92億元增長約245.21%;淨利潤為1.15億元,較上年的0.20億元增長475%。截至2019年末,杭銀消費金融總資產為156.71億元,負債為139.4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9%。
  • 消費金融增速回歸平滑 高管變動為「常態」
    中郵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緊隨其後,分別是37.25億元、13.89億元暫居第四、第五位。淨利方面,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2019年實現淨利潤排名前三,分別為14.66億元、8.53億元、6.59億元。中郵消費金融緊隨其後,淨利潤為3.49億元;海爾消費金融淨利潤為2.05億元;湖北消費金融淨利潤1.11億元。
  • 蘇寧消費金融再現虧損 南京銀行萌生退意
    在銀監會披露的開業批覆中,蘇寧雲商集團與南京銀行分列其第一、第二大股東,其後是法國巴黎銀行個人金融集團、江蘇洋河酒廠以及先聲再康藥業,持股比例分別為49%、20%、15%、10%、6%。由上海銀行發起設立的尚誠消費金融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0.16億元,但其成立近一年,上海銀行半年報顯示其在上半年計提了貸款損失準備0.93億元。而2015年成立的杭銀消費金融,在本次披露的半年報中也已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613.02萬元,去年同期虧損473.64萬元。「這是帳面上的虧損,主要是風險撥備上較高。」
  • 消費金融和信用卡的區別 主要存在這幾大優勢
    隨著人們消費方式的多樣化,相信許多的朋友聽說了一個新名詞,就是消費金融。最近就有朋友問小編,消費金融和信用卡的區別是什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了解一下相關的情況。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傳統消費金融是指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無論從金融產品創新還是擴大內需角度看,消費金融試點都具有積極意義。
  • 消費金融「補血」忙!晉商、北銀增資 湖北消金再發7.5億ABS
    12月14日,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出資7500萬元參與北銀消費金融增資擴股。同日,湖北消費金融披露2020年第二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文件,將於12月21日發行7.5億元ABS。根據北京銀行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參與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的議案》,同意出資7500萬元參與北銀消費金融增資擴股。同時通過了《關於對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關聯授信的議案》,同意授予北銀消費金融授信額度60億元,具體業務品種由總行信用風險委員會核定,額度有效期1年;自董事會審批通過之日起生效。
  • 中信消費金融獲批籌建 金蝶中國、中信信託等參與設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穎馨9月14日,金蝶國際軟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蝶國際」)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簡稱「金蝶中國」)及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公司」)及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信信託」)合資籌建中信消費金融公司的申請
  • 金融開放持續推進 消費金融公司 積極引入境外股東
    陽光消費金融公司表示,王道銀行的加入,有利於滿足海峽兩岸居民在旅遊、消費等方面的金融需要。  目前已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中,境內外銀行共同持股的模式並不少見。天眼查信息顯示,中郵消費金融股東包括郵儲銀行(601658)、星展銀行;錦程消費金融股東包括成都銀行(601838)、馬來西亞豐隆銀行;蘇寧消費金融股東包括南京銀行(601009)、法國巴黎銀行個人金融;杭銀消費金融股東包括杭州銀行(600926)、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 招聯金融不當收費近8000萬、中原消費金融違規處理異議4家消費金融...
    在業內人士看來,嚴守底線、防範風險、強化合規一直是消費金融行業展業的核心問題。而今年以來,針對持牌消費金融業務經營亂象,嚴監管趨勢仍在延續。在此情況下,行業將更加有序、規範。嚴監管趨勢將延續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迅猛。隨著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唯品富邦消費金融等獲批籌建,消費金融公司數量已達到30家。但在入局者紛至杳來的同時,居高不下的投訴率與監管處罰,也引發各界關注。
  • 中國各大銀行「掌門人」直面金融發展痛點
    中國各大銀行「掌門人」直面金融發展痛點 2017-08-24 19中新社記者 張雲 攝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 王恩博)銀行業是中國金融體系的核心,隨著中國高層屢次強調金融安全,監管部門頻頻重拳出擊,各大銀行負責人日益重視解決自身及金融發展痛點。  在經濟全球化、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持續深化的背景下,中國金融體系複雜程度明顯提高。
  • 消費金融急「輸血」一周內3家機構獲準進入同業拆借市場
    進入10月份,尤其是從10月中旬開始,已經有3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得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準入資格,分別為長銀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以及金美信消費金融。截至目前,已經有17家消金機構獲得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準入資格。
  • 直擊消費痛點 得高防水地板持續升級
    在地板行業,針對地板的環保性、功能性問題,各種技術層出不窮,卻往往忽略了解決防水防潮方面的消費痛點。為直擊被人詬病已久的防水防潮性能所導致的地板黑縫、開裂、起翹等問題,得高地板從防水技術、穩定性、連接技術等方面「三管」齊下攻克防水難題。
  • 著眼「科技+風控」助力消費內循環 金美信消費金融榮獲「卓越金融...
    超過1000名政商界領袖、學界專家和知名媒體代表匯聚於此,就新基建機遇、科創引領、金融數位化、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作為長期致力於普惠金融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費金融受邀出席本屆峰會,並從一眾優秀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卓越金融創新獎」。
  • 有度消費打造良好消費金融生態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金融的長期需求潛力使其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新興金融領域,而近期最高法出手調整民間借貸利率最高司法保護上限,也使得相關領域業務調整受到熱議。此次分期樂提出「有度」理念,提倡理性消費,並開啟諸多用戶保護措施,符合新規發布之後行業發展所需。未來只有堅持向用戶提倡「有度」理念和理性消費的消費金融平臺,收穫高質量「有度」用戶信賴,最終才有望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 提振消費 科技賦能——中信銀行半年報背後的「金融責任」
    過往的金融行業,關注的是核心資本充足率,是貸款餘額,是壞帳水平。而如今,當金融如同醫療衛生一樣被看作社會基礎資源時,對金融機構的審視也應當有更新的視角。8月27日,中信銀行發布了截至到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報,除了基本的業績增長,該行信用卡在疫情之下的做法與思考成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研究樣本。疫情期間,中信銀行信用卡在保持增長之外,做了什麼?這背後又是基於怎麼樣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