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學會「說得有道理」方法,三步解鎖「孩子真會說話」技能

2020-09-20 德國育兒

昨天在購物中心,排隊等結帳時,聽到前面一個7-8歲的孩子在給媽媽講條件:「我回家後想去Leo家玩,一是因為我們已經三天沒一起玩了,二是我們要一起練習明天的英語對話,三是他的媽媽已經答應我今天可以去他家裡玩!」


他的媽媽全程笑眯眯的看著那個孩子,然後點點頭說:「好,到家後我就送你過去」,我這個吃瓜群眾也給了他一個大拇指:「你太會說服媽媽了,三個理由媽媽無可反駁啊」,小男孩很大方的說了「謝謝」!

三個孩子都在好好說話

一:三點,三個,三條的強大邏輯:

1,我們的心理習慣其實都很喜歡三,

因為日常萬物如果由三點構成,會很穩定。就像成語「三足鼎立」就很科學,家裡有三個孩子是很好的平衡,三個好朋友一起做事是很好的選擇,甚至三個臭皮匠比諸葛亮還厲害,這都說明「三」有著特殊的能量。


2, 什麼是好好說話?為什麼有些人不會說話?

說話的本質是:思想影響思想,也就是你要有說話的目的

會說話的標準:你說的話有效果,例如讓更多人認識你,或者說服別人,影響別人。

上乘的好好說話:就是結構化的自由表達,不緊張,不會亂,也不囉嗦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說話,尤其公開場合,原因也有三個:

不知道要講什麼(我是誰搞不清楚)

講的不知道對不對(聽眾是誰沒想明白)

怎樣講才能引起共鳴或讓大家喜歡?(觀點是什麼?怎麼證明觀點,都沒譜)


3,「三的鑽石邏輯」是萬用的:


大家可以試試把上面的「說話」,換成演講,講故事,寫作,包括寫劇本,策劃活動,小到拍一張照片,或者畫一幅畫,還有給孩子輔導作業,說服領導給你加工資,老公幫你更好的帶孩子。。。。生活,工作,育兒,或者個人成長,這個說話邏輯都可以萬用!


大家很容易發現,很多人喜歡說「我今天就講三點」,包括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最著名的演講,他說只講自己三個故事,我們古人也很喜歡「三」,例如三足鼎立,舉一反三,垂涎三尺等,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三」蘊含的鑽石邏輯。


孩子需要用「三條」來好好表達

二:平時帶孩子,也可以用「三」來加強你說話的邏輯性



1,What: 表揚別人要講三個優點


記得我們每次開畫畫班新課時,我們都會提前給助教講三點要求,第一點就是要點評大家的畫畫作業,先要想三個優點去誇獎,然後找一個小點去建議。


也就是說如果助教找不到一幅畫裡的三個優點,那麼你就不要批評同學們的不足!


這個硬性規定看似粗暴,實則特別溫暖!


2,Why: 為什麼要鼓勵別人?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我們接觸或學習新事物時,最有效的幫助是鼓勵「,也就是說方法和批評都沒用,給足夠鼓勵才能讓人有信心繼續學習!


就像很多媽媽來學習畫畫,讓她開心的愛上畫畫才是根本,得多給鼓勵,如果你用一通「都是為了你好,你看你的畫還有三個缺點」的大實話來轟炸她,相信她哪怕交了學費也有可能選擇退群或者再也不願意畫畫了!

孩子的會說話表現在方方面面

3, How 怎麼去鼓勵別人?


所以為了給大家更多「誇誇技能」,我們給了大家說話工具,例如大家最熟悉的點評一個同學的作業,可以誇她:


色彩很美!

抓形很準

構圖確當


這三點你要展開也有很豐富的內容,色彩很美,可以誇暈染很自然,配色很高級,層次很鮮明,色彩對比很明快,同類色很和諧等,你可以很專業的說出很多你喜歡這幅畫的理由,而不是張口就不負責的說:」你畫的真棒「


誇孩子也不要只用「你真棒」,可以說:

「你今天和鄰居主動打招呼了,您真有禮貌;

你今天幫助媽媽倒垃圾了,媽媽好開心;

你今天洗澡後把衛生間也收拾乾淨了,你越來越獨立了」,


也就是你不僅要表揚的具體,也同時在教孩子怎樣更邏輯的講話。


和娃好好說話,隨時隨地的做好示範


三:最後說說怎樣培養「就講3點」這個邏輯思考方式,可以從小和孩子一起練習


1:孩子說話太快,或者太慢,結巴,或者一生氣就嚎叫,媽媽要給說話的結構:


01,首先讓孩子平復心情,也就是不要帶著情緒說話

02,給足孩子耐心,讓孩子慢慢說

03,告訴孩子讓他說三點,三個理由,三個方法


記得迪哥有一次哭著從遊樂場回來,媽媽先給他一個擁抱讓他坐下來,

問他:「發生了什麼事?誰惹了你哭?你哭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喝口水說:「我們三個好朋友在遊樂場玩,然後Leo 用棍子打到了我的胳膊,然後我也打了他,我哭不是因為痛,而是Leo的媽媽不讓我們一起玩了!」


因為你提的問題就是三個,所以孩子可以清晰的回答:發生了什麼事,和誰發生的,結果是怎樣的!


讓孩子享受好好說話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說話訓練


2:孩子講話太過木訥,害羞,語無倫次等,媽媽要給孩子說話的信心


甜妞2歲時,她的閨蜜都開始說長句子了,她還只會往外冒單詞,我們沒有著急,但是給足孩子更多耐心,不管是媽媽還是家裡老人,只要孩子想說話,我們都會等她慢慢講,而且把她的詞彙重複成一個短句子:


娜娜是她的好朋友,當她說:「娜娜 哭」,我們就會問:「娜娜今天哭了,她為什麼哭啊」!

甜妞會說:「娜娜 趴地上,手流血」,我們就給她補充:「娜娜哭了,因為她摔倒了,她的手蹭流血了」!


差不多兩歲3個月時,她就能和閨密一樣開始說長句子了:)


例如開頭那個孩子就用三個理由說服媽媽讓他去朋友家玩兒!相信他的三個理由,是深思熟慮後的三個理由,同時是合理科學的理由,所以媽媽才能開心的答應!如果這裡媽媽想反駁,也得要找三個「不可以」來對應孩子的三個理由才行!


每個孩子都能學會好好說話

3: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三」的說話方式,媽媽可以引導孩子更加豐富的表達方式


很多小學生看圖說話,或者寫作文很苦惱,也可以給孩子提示:例如用三點講個故事,用三個單詞講個觀點等:」圖裡有三個人,圖裡有三個小動物,或者我有三個理由,我想到了三個辦法等」


就像我們家迪哥小時候,有段時候瘋狂的喜歡買玩具,為了給他降溫,也為了更好的訓練他的邏輯思考能力,我們每次規定他,如果想買新玩具,那麼請給媽媽三個科學理由,不然就不要談!


所謂科學理由,就是那種撒潑耍賴的理由不成立,例如:「我就想買,人家都買了,我太想玩了,我不買睡不著」,這些都是無理要求,不通過!


這種訓練很快孩子就能掌握,接下來你發現,他遇到問題先想到的就是找到合適理由,再來和媽媽好好說,而不是嚎叫,嘶鳴,或者哭喊!


三三結構,可用範圍很廣


PS:最後,今天這篇稿子,我用的文章結構就是萬用「三三結構」:

一篇文章有三大部分,

每一部分有三個小分論點,

每個小故都只用三句話。


大家也都可以試試,不好用的來打我:)


梟帆(外號大俠):親子育兒導師,原上海電視臺資深媒體人,中德自然教育研究院副主席。德國寫畫時光創始人。定居德國養兒育女13年,已經出版創意育兒暢銷書3本,在畫畫,寫作,個人IP成長,壕媽社區等有金牌影響力!

相關焦點

  • 千萬別幫你的孩子說話
    在國外的教育中,這是從幼兒園就開始灌輸的概念,在小學階段會讓孩子練習相關的技能,而到了中學,這已經是一種習慣了。你的孩子為什麼不會「為自己說話」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長大的孩子,坦率地告訴別人「我有什麼權利,我需要什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西方人眼裡,中國的形象也多是被形容為「溫順的、忍讓的」。
  • 什麼樣的家庭成就怎麼樣的孩子!說得很有道理!
    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的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沒有激情,任何偉業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有教養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怒開始。優秀」是一把雙刃劍!
  • 孩子說話頂撞懟人,沒大沒小,要怎麼教孩子學會尊重?
    ,這本來是讓人欣慰的事,但是煩惱也隨之而來,孩子解鎖了新技能,獲得了語言的力量,也會開始喜歡和大人「頂嘴」和「辯論」,你說上一句,他就頂下一句:你說寶寶你不可以這樣,他就說你不要管我!3,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當孩子發現用語言攻擊的方式來發洩情緒這件事很管用,就不免會形成路徑依賴,開始習慣這樣去做。就算你和孩子講道理說,這樣說話不禮貌,不尊重人,會傷害別人,孩子也能夠認同,但是他情緒一來還是會繼續頂撞人。
  •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會說「沒關係」,4步幫孩子化解危機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家長別只會說「沒關係」,4步幫孩子化解危機曾經看到過一個案例:一個人家的孩子,剛三歲半,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周末大人不上班,孩子還喜歡去玩,於是夫妻倆辦了一張遊樂場的會員卡,時不時地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可是在一次孩子玩耍的時候,驚險的一幕出來了!
  • Be Assertive:為什麼國外學校教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說話?
    舉些例子,班上有幾個同學老向她借書和文具,經常借了不還(或者忘了還),她不願意問別人要回;同桌小朋友上課弄出聲音,老師回頭把她連著一起批評,她也不為自己辯解,回來卻哭了 ...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我們很擔心孩子的溫順會成為她成長的阻礙,不會為自己說話,長大要吃虧的 ...
  • 管教方法不對,三歲孩子成「愛哭鬼」,父母不妨試試這種方法
    家家都有個愛哭鼻子的孩子,哭是孩子表達自己情感和心情的一種途徑,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餓了哭,醒了哭,無聊了哭,要求不被滿足了哭,反正只要稍不如意,他們就是哭。1-2歲的孩子哭的多,沒什麼壞處,還可以鍛鍊肺活量,增強體質,但如果2-3歲的孩子仍然動不動就哭,那父母就得想招來治一治了,此時哭已經從表達訴求的途徑演變為謀取玩具、零食等利益的手段了。
  • 孩子說話遲緩,把握語言發展期,三個方法教孩子學會表達
    導語:桃子今年2歲半,但是媽媽發現桃子跟其他相同年齡段的寶寶相比,有好多詞語不會運用表達,並且說話流利程度也有所欠缺,有一次桃子跟鄰居家的小妹妹進行玩耍,妹妹把自己的玩具拿走了,從桃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很焦急。但是嘴巴卻一直說不清楚,只能斷斷續續的聽到幾個字,&34;。這讓桃子媽媽心裡不免有些著急和不安。
  • 學會「三步」,讓你解決與孩子之間發生的矛盾不再難
    學會「三步」:一步來個緩衝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與孩子發生矛盾後,心裡不高興或者不舒服,總想找孩子好好說道說道,總想把心裡的怨氣「發出去」。這樣著急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段時間裡,父母也要好好想想自己哪個地方做得不太好,哪個地方說話不注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會反思自己的言行,雖然嘴「硬」不說,但是心裡也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出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 「你走開,我不跟你玩」孩子交友被拒絕,三步讓孩子學會接受拒絕
    他媽一邊給孩子擦眼淚,一邊用責備的眼神看著我媽,我媽一臉尷尬,這畫面……自己說自己那叫自嘲,別人說自己,那叫侮辱。我長得醜,我說自己長得醜沒事,你說一個試試?同理,別人的孩子有別人的父母管,怎麼管是他的事,急起來要罵,甚至上手也無不可,你罵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試試?我們沒有資格去管教別人的孩子,能管好自己家孩子算不錯了,再說那麼多熊孩子,你管得過來嗎?
  • 孩子學習新技能,總是半途而廢!兩招幫孩子堅持到底!
    作者:竹子愛學習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竹子愛學習,小編會持續輸出育兒乾貨。上一篇文章,我們分享了兒童技能教養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通過給技能起名字,也賦予了技能生命力。孩子在說技能名字的時候,仿佛就像是在聊自己的朋友。經驗已經證明,孩子們是非常喜歡給技能起名字的。那也許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起名字,我們可以給孩子做個引導:1、用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的名字孩子比較喜歡哪個卡通人物,而那個卡通人物正好有孩子需要學習的新技能。
  • 說話早的孩子智商高?你家孩子幾歲會說話的
    關於孩子說話早晚有這麼兩種說法,一種是「貴人話語遲」,也就是說說話晚的孩子好。還有一種是「說話早的孩子一般都很聰明」,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更有道理呢?我們可以先來看兩個例子。有兩家親戚表舅和姑姑的孩子都是同一年生的,表舅家的孩子在8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簡單的說幾個字了,一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人人都說這個孩子真聰明,長大以後肯定有出息。而姑姑家的孩子在兩歲零三個月的時候才會說「喝牛奶」,姑姑十分的焦急,孩子說話這麼晚會不會影響智商呢?結果表舅家的孩子只上了一個專科,而姑姑家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現在是大學老師。
  • 三歲孩子愛哭鼻子,哄也不是打也不是,父母不妨試試這種方法
    一味的哄只會縱容孩子,一味的打只會激起孩子更激烈的抵抗,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兩者結合。張老師的好辦法就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說這些話。「寶貝,遇到什麼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你可以哭,哭可以發洩你內心的不滿和委屈,媽媽不會阻止你哭,媽媽也會耐心哄你三分鐘,這是媽媽表達對你的愛。但你哭完這三分鐘,也要學會控制情緒聽媽媽給你解釋一些道理,如果你一直哭著不肯聽媽媽講話,媽媽也會心煩意亂的。如果媽媽也像你一樣,控制不住自己,那媽媽可能會動手揍到你冷靜下來聽到說話為止」。
  • 學會好好說話,只需掌握這三步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黃渤很會說話。在參加《魯豫有約》的時候,主持人魯豫調侃他,聽說你現在可以啊,很火是吧?黃渤這樣回答,那肯定是火,你想都坐在這兒跟魯豫聊天了,那還能不火嗎?學會好好說話,只需掌握這三步。
  • 家長說得再有道理孩子不聽等於零,三個技巧讓孩子口服心服
    所有的家長都愛孩子毋庸置疑,但是這種愛往往達不到愛的目的,甚至滋生出因愛傷人的結果,因為您說得再有道理孩子不聽等於零。 教育孩子需要方式方法。有些家長說:我完全是在跟孩子鬥智鬥勇,什麼方法都用盡了,就是不聽有啥法?
  • 為什麼你說東孩子就說西?四步方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兩個人之間進行眼神交流時,就會有一種約定感,說起話來也更有說服力。眼神交流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如果孩子正玩得起勁,他可能根本沒注意到你在跟他說話,而跟孩子進行眼神交流則可以讓他暫停手上的事,認真聽你說話。一旦和孩子有了眼神交流,你就可以告訴孩子怎麼做了。每位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方式都不同。
  •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沉默的孩子學習都很好?真有一定道理
    那些小嘴巴愛說個不停、非常活躍的孩子,學習成績則似乎很一般。 後來,從知名兒童教育家李玫瑾教授那裡聽到了類似的觀點。她說:嘴巴伶俐孩子成績都一般,相反,不喜歡說話和很少說話的孩子學習都很好。
  • 最好的道理,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玩給孩子看
    不管我們想向孩子傳遞什麼信息,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玩給孩子看。為什麼有用?孩子總是喜歡與大人對抗,這個遊戲用好玩的方式直接為孩子提供了合作的理由。孩子還會在遊戲中直接感受到和小夥伴統一陣線的好處和樂趣,比我們講多少道理都管用。
  • 孩子上課老愛說話怎麼辦?四個方法,幫爸媽解決孩子上課說話難題
    表現一:孩子上課愛插嘴原因:引起關註解決方法:父母給孩子更多關注有的孩子上課愛說話,表現是愛插嘴,喜歡接老師話茬。這樣的孩子,其實他上課的專注程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不是在專心聽著老師說什麼,怎麼能準確找到老師說話的「縫隙」,然後插嘴進去說點什麼,或者剛剛好能接上老師的話茬呢?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專注於「插嘴」呢?
  • 想要孩子快速學會一項新技能,爸爸媽媽們做到這些了嗎?
    作者:竹子愛學習歡迎大家點擊右上方「關注」竹子愛學習,小編會持續輸出育兒乾貨。上一篇我們分享了兒童技能教養法的第十步——廣而告之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兒童技能教養法的第十一步——練習技能第三步到第十步,我們都在為孩子能夠學習新技能做動力的激發。也許有些家長都等的不耐煩了,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如何「練習」新技能。
  • 想讓孩子早說話?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難
    現在每個父母都知道要給孩子早教,想讓孩子能夠多學習一點知識,打好基礎讓孩子能更有前途。對於說話這方面更是如此,每個父母都為自己孩子學說話而犯愁。想讓孩子早說話?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其實沒你想的那麼難!其實教孩子說話不單單是重複的念給孩子聽,重要的是讓孩子去理解,不然可能你說一年孩子都未必能有多大的進步。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活學活用」,不要以為孩子理解能力有多強,孩子大腦還沒發育好。也有的家長都會買一些認詞卡片,讓孩子知道蘋果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