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購物中心,排隊等結帳時,聽到前面一個7-8歲的孩子在給媽媽講條件:「我回家後想去Leo家玩,一是因為我們已經三天沒一起玩了,二是我們要一起練習明天的英語對話,三是他的媽媽已經答應我今天可以去他家裡玩!」
他的媽媽全程笑眯眯的看著那個孩子,然後點點頭說:「好,到家後我就送你過去」,我這個吃瓜群眾也給了他一個大拇指:「你太會說服媽媽了,三個理由媽媽無可反駁啊」,小男孩很大方的說了「謝謝」!
三個孩子都在好好說話
2, 什麼是好好說話?為什麼有些人不會說話?
說話的本質是:思想影響思想,也就是你要有說話的目的
會說話的標準:你說的話有效果,例如讓更多人認識你,或者說服別人,影響別人。
上乘的好好說話:就是結構化的自由表達,不緊張,不會亂,也不囉嗦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說話,尤其公開場合,原因也有三個:
不知道要講什麼(我是誰搞不清楚)
講的不知道對不對(聽眾是誰沒想明白)
怎樣講才能引起共鳴或讓大家喜歡?(觀點是什麼?怎麼證明觀點,都沒譜)
3,「三的鑽石邏輯」是萬用的:
大家可以試試把上面的「說話」,換成演講,講故事,寫作,包括寫劇本,策劃活動,小到拍一張照片,或者畫一幅畫,還有給孩子輔導作業,說服領導給你加工資,老公幫你更好的帶孩子。。。。生活,工作,育兒,或者個人成長,這個說話邏輯都可以萬用!
大家很容易發現,很多人喜歡說「我今天就講三點」,包括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最著名的演講,他說只講自己三個故事,我們古人也很喜歡「三」,例如三足鼎立,舉一反三,垂涎三尺等,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三」蘊含的鑽石邏輯。
孩子需要用「三條」來好好表達
1,What: 表揚別人要講三個優點
記得我們每次開畫畫班新課時,我們都會提前給助教講三點要求,第一點就是要點評大家的畫畫作業,先要想三個優點去誇獎,然後找一個小點去建議。
也就是說如果助教找不到一幅畫裡的三個優點,那麼你就不要批評同學們的不足!
這個硬性規定看似粗暴,實則特別溫暖!
2,Why: 為什麼要鼓勵別人?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我們接觸或學習新事物時,最有效的幫助是鼓勵「,也就是說方法和批評都沒用,給足夠鼓勵才能讓人有信心繼續學習!
就像很多媽媽來學習畫畫,讓她開心的愛上畫畫才是根本,得多給鼓勵,如果你用一通「都是為了你好,你看你的畫還有三個缺點」的大實話來轟炸她,相信她哪怕交了學費也有可能選擇退群或者再也不願意畫畫了!
孩子的會說話表現在方方面面
3, How 怎麼去鼓勵別人?
所以為了給大家更多「誇誇技能」,我們給了大家說話工具,例如大家最熟悉的點評一個同學的作業,可以誇她:
色彩很美!
抓形很準
構圖確當
這三點你要展開也有很豐富的內容,色彩很美,可以誇暈染很自然,配色很高級,層次很鮮明,色彩對比很明快,同類色很和諧等,你可以很專業的說出很多你喜歡這幅畫的理由,而不是張口就不負責的說:」你畫的真棒「
誇孩子也不要只用「你真棒」,可以說:
「你今天和鄰居主動打招呼了,您真有禮貌;
你今天幫助媽媽倒垃圾了,媽媽好開心;
你今天洗澡後把衛生間也收拾乾淨了,你越來越獨立了」,
也就是你不僅要表揚的具體,也同時在教孩子怎樣更邏輯的講話。
和娃好好說話,隨時隨地的做好示範
三:最後說說怎樣培養「就講3點」這個邏輯思考方式,可以從小和孩子一起練習
1:孩子說話太快,或者太慢,結巴,或者一生氣就嚎叫,媽媽要給說話的結構:
01,首先讓孩子平復心情,也就是不要帶著情緒說話
02,給足孩子耐心,讓孩子慢慢說
03,告訴孩子讓他說三點,三個理由,三個方法
記得迪哥有一次哭著從遊樂場回來,媽媽先給他一個擁抱讓他坐下來,
問他:「發生了什麼事?誰惹了你哭?你哭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喝口水說:「我們三個好朋友在遊樂場玩,然後Leo 用棍子打到了我的胳膊,然後我也打了他,我哭不是因為痛,而是Leo的媽媽不讓我們一起玩了!」
因為你提的問題就是三個,所以孩子可以清晰的回答:發生了什麼事,和誰發生的,結果是怎樣的!
讓孩子享受好好說話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說話訓練
2:孩子講話太過木訥,害羞,語無倫次等,媽媽要給孩子說話的信心
甜妞2歲時,她的閨蜜都開始說長句子了,她還只會往外冒單詞,我們沒有著急,但是給足孩子更多耐心,不管是媽媽還是家裡老人,只要孩子想說話,我們都會等她慢慢講,而且把她的詞彙重複成一個短句子:
娜娜是她的好朋友,當她說:「娜娜 哭」,我們就會問:「娜娜今天哭了,她為什麼哭啊」!
甜妞會說:「娜娜 趴地上,手流血」,我們就給她補充:「娜娜哭了,因為她摔倒了,她的手蹭流血了」!
差不多兩歲3個月時,她就能和閨密一樣開始說長句子了:)
例如開頭那個孩子就用三個理由說服媽媽讓他去朋友家玩兒!相信他的三個理由,是深思熟慮後的三個理由,同時是合理科學的理由,所以媽媽才能開心的答應!如果這裡媽媽想反駁,也得要找三個「不可以」來對應孩子的三個理由才行!
每個孩子都能學會好好說話
3: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三」的說話方式,媽媽可以引導孩子更加豐富的表達方式
很多小學生看圖說話,或者寫作文很苦惱,也可以給孩子提示:例如用三點講個故事,用三個單詞講個觀點等:」圖裡有三個人,圖裡有三個小動物,或者我有三個理由,我想到了三個辦法等」
就像我們家迪哥小時候,有段時候瘋狂的喜歡買玩具,為了給他降溫,也為了更好的訓練他的邏輯思考能力,我們每次規定他,如果想買新玩具,那麼請給媽媽三個科學理由,不然就不要談!
所謂科學理由,就是那種撒潑耍賴的理由不成立,例如:「我就想買,人家都買了,我太想玩了,我不買睡不著」,這些都是無理要求,不通過!
這種訓練很快孩子就能掌握,接下來你發現,他遇到問題先想到的就是找到合適理由,再來和媽媽好好說,而不是嚎叫,嘶鳴,或者哭喊!
三三結構,可用範圍很廣
PS:最後,今天這篇稿子,我用的文章結構就是萬用「三三結構」:
一篇文章有三大部分,
每一部分有三個小分論點,
每個小故都只用三句話。
大家也都可以試試,不好用的來打我:)
梟帆(外號大俠):親子育兒導師,原上海電視臺資深媒體人,中德自然教育研究院副主席。德國寫畫時光創始人。定居德國養兒育女13年,已經出版創意育兒暢銷書3本,在畫畫,寫作,個人IP成長,壕媽社區等有金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