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私信問我:肝囊腫和肝血管瘤是一回事嗎?
首先在這裡劉醫生明確告訴大家,肝囊腫和肝血管瘤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對於肝囊腫和肝血管瘤,都是非常常見的良性疾病,很多時候也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所以很多人往往對它們區分的不是特別清楚,今天劉醫生就和大家簡單科普一下這兩種疾病。
首先和大家講一講肝囊腫。
作為肝臟最為常見的良性疾病,肝囊腫的發生率可以說非常高,但其實,它幾乎不會對我們的人體構成傷害,因為它的本質主要就是水,有點和我們皮膚表面的水泡類似,外面一層囊壁,裡面則是包裹的水。
它可以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而平時很多朋友體檢發現的肝囊腫,其實都是先天性的肝囊腫;後天性的相對少見,可能由一些創傷、炎症或者腫瘤引起。如果是肝臟多發瀰漫性存在,那麼又稱之為多囊肝。
那麼肝囊腫的主要特點有哪些呢?首先是發病年齡:主要是在20—50歲這個年齡段多見;在性別上,以女性多見,大約是男性的4倍左右;在發生部位上,常常是在肝右葉多見;而至於囊腫的大小,則沒有太多特異性,小的可以只有幾毫米,大的卻可以達到10cm以上;
肝囊腫有症狀嗎?對於比較小的囊腫,一般都是沒有太多症狀的;而如果囊腫過大,那麼可能會壓迫到鄰近的組織臟器,從而出現一些腹部不適的症狀,比如可能會有隱痛、可能還會有噁心、嘔吐等;有的患者甚至可以自己摸到右上腹有腫塊;而如果自己都可以摸到的時候,那麼意味著囊腫已經是比較大了。
如果懷疑肝囊腫,都應該做哪些檢查呢?對於肝囊腫,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超聲檢查明確,它也是首選的診斷肝囊腫方法;除此之外,CT檢查也可以發現病變,在CT上它一般是表現為圓形的低密度結節或腫塊影;而增強掃描囊腫則是沒有強化的,無論是囊內還是囊壁都不會強化。另外,MRI檢查和CT檢查類似,也是可以發現和診斷肝囊腫的。
發現肝囊腫後應該怎麼辦?對於絕大部分的肝囊腫,常常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病灶實在比較大,出現了壓迫症狀,那麼可以進行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把囊液抽出來,囊腫縮小,這個時候就不會有壓迫症狀了。
再和大家聊一聊肝血管瘤。
肝囊腫是最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而肝血管瘤則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它主要是由肝內大量的動靜脈畸形血管團構成,和肝囊腫類似,常常也是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肝血管瘤有哪些特點呢?在發病年齡上,主要是以30—50歲最為常見,而在性別上,也和肝囊腫類似,女性多見,大約是男性的5倍左右;至於病灶的大小,也是可大可小,沒有特徵性。
肝血管瘤有症狀嗎?這個也和肝囊腫很類似,小的血管瘤一般沒有症狀,而如果病灶較大,同樣也是出現壓迫症狀,比如胃腸道不適、噁心等。
做哪些檢查可以診斷肝血管瘤呢?首先還是超聲檢查;除了超聲,另外一項比較重要的檢查就是CT增強掃描,在增強CT上,肝血管瘤會有比較明顯的漸進性強化,動脈期病灶邊緣斑片狀強化為主,門脈期強化範圍擴張,逐漸向中心填充,到了延遲期,可以發現整個病灶都強化。
在治療上,肝血管瘤如果比較小,沒有症狀,主要也是隨訪觀察,而如果病灶較大,有症狀,那麼則可以進行手術治療、介入治療等等。
二者如何進行鑑別呢?
這兩種疾病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從發病年齡、發病性別、發病症狀都非常相似,而想要鑑別這兩種疾病,最主要的方法還是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就是超聲和CT/MRI增強掃描;而以CT/MRI增強掃描鑑別最準確,在CT/MRI增強掃描上,囊腫始終不強化,而肝血管瘤會出現持續性的強化。
所以,如果想要篩查是否有這兩種疾病,建議可以進行超聲或CT/MRI增強掃描進行篩查和診斷。
以上就是劉醫生今天關於肝囊腫和肝血管瘤相關知識的科普,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什麼疑問,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我是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幫忙點個關注,關注我,學習更多健康、醫學知識。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