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體檢後都會被告知肝臟上有腫塊,要考慮血管瘤的可能,有些人就會不在乎,覺得是良性疾病沒有威脅,但也有人會擔心得寢食不安。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如何面對肝血管瘤。
什麼是肝血管瘤?
我們可以將常見的成人肝血管瘤,想像成肝臟上長出來的一個血包,是由於發育不好的動脈血管組成的血管團。這個血管團會比較鬆軟,切開後會發現表面有很多細孔,充滿了血液,就像吸滿水的海綿,所以也被稱為海綿狀血管瘤。
肝血管瘤一般情況下症狀並不明顯,大多都是B超檢查偶然發現的,但卻不能很好地分辨其性質。進一步明確腫瘤的良惡性,還得進一步檢查。
肝血管瘤有什麼危害?
目前認為肝血管瘤是一個良性的疾病,很少會惡變發展成惡性腫瘤。肝血管瘤的主要發現風險在於其不斷長大,或是受到外力導致破裂。由於是動脈血管組成,破碎後會引發大出血,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就會危及生命。
但也不用緊張,破裂的機率很低,肝血管瘤患者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現突發上腹疼痛,並伴隨大汗、虛脫、面色蒼白等症狀,就要及時就醫,排除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情況。另一個風險就是體積巨大的血管瘤,會導致血內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被破壞,患者就會出現出血、貧血的傾向,就會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肝血管瘤會引起哪些症狀?
肝血管瘤症狀並不典型,血管瘤體積增大會對肝臟具有膨脹牽拉作用,會引起上腹不適、腹脹、腹痛等胃腸道激惹的表現。過大的血管瘤會有上腹脹滿、墜脹感。肝臟巨大的血管瘤還會壓迫腸胃導致進食減少,飯後胃部會有壓迫感。
肝血管瘤患者出現的症狀,有一半多並不是血管瘤引起的,所以對於肝血管瘤患者的不適症狀,我們就要先排除是不是存在著其他的疾病,比如膽囊炎、胃炎、腸道痙攣等。
肝血管瘤必須要手術治療嗎?
肝血管瘤主要治療方法就是進行手術切除,還有採用介入治療,目前還沒有明確有效的口服藥物治療方案。大家都覺得,肝血管瘤破裂或是巨大想血管瘤引起的血細胞減少的情況才會西藥手術進行切除治療。但對於沒有這些嚴重問題的,對於多大的血管瘤都應該採取手術切除。
現代醫學認為,血管瘤是否需要手術切除,需要結合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首先要看體積是否相對巨大,位置表淺向肝外凸起膨脹或靠近重要組織結構。其次看患者是否有明確和血管瘤相關症狀的,最後就是看血管瘤是否每年都在持續增長的。所以手術判斷比較複雜,需要到醫院找外科醫生進行判斷,制定手術或隨診計劃。
如果不進行手術,該如何隨訪?
成人肝血管瘤患者常見於40-50歲之間,女性是男性的5倍,起源可能是一種先天性或損傷形成的血管畸形,但和先天嬰兒性的血管瘤不一樣。主要表現在成年的某個時期出現快速生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瘤發展的趨勢會各有不同。
有些血管瘤會隨著年齡的變化,長大到一定的程度就停止生長或是萎縮,只有持續生長的血管瘤才會造成各種症狀,導致繼發性病變,甚至是危及生命。所以暫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就需要注意定期地複查。
建議隨訪複查第一次在半年左右,隨後每年進行一次就可以。首選簡單經濟的B超檢查,必要的時候再進行增強的CT檢查。如果血管瘤有持續增長的情況或是有症狀出現,就要及時諮詢醫生,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