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為小編原創,整合方案也是小編的猜想不具有權威性,各位條友可圍觀,可評論,可猜想,但請勿噴,勿槓,謝謝!
贛州(本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贛州目前有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贛南科技學院,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獨立學院),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贛州職業技術學院,一共10所高等學校,其中前五所是本科院校,後五所是高職高專院校。而且瑞金市政府和四川希望教育集團也在籌建瑞金文化傳媒職業學院。是名副其實的江西高等教育第二城(共青城科教城雖然高校眾多,但是該市已劃歸贛江新區歸屬省直管,也就無關九江了)。
雙一流計劃的實施,江西只有南昌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江西理工大學的冶金工程為C+;礦業工程為C;馬克思主義理論、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和工商管理為C-。贛南師範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教育學為C;社會學為C-。贛南醫學院沒有參評。這樣的結果或多或少刺激了廣大江西高等教育第二城的贛南人民。而且贛州雖然高校數量高居江西城市第二位,但是沒有一所綜合類的高等院院校,也就是沒有一所叫「贛州大學」或「贛南大學」的高等學府。這是贛南人民好糾結的一件事。
江西理工大學紅旗校區主校門(本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近10多年來,高校的合併升格潮,一些高校通過合併升格後實力大增(其實是評價指標佔優勢然後排名蹭蹭往上漲),而且主要還是醫學類專業院校成了合併的主要對象;例如:中南工業大學和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學院)、長沙鐵道學院、長沙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成中南大學後實力反超湖南老牌名校湖南大學;又如華中理工大學和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科技部幹部管理學院合併成華中科技大學後成為了和武漢大學扳手腕的雙子星大學,誰說華中老大都被另一個嗤之以鼻。又如2002年洛陽工學院、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南科技大學,實力猛增至河南高校前四。於是這讓贛州人民覺得贛州的高校也應該走合併升格的道路打造一所能和南昌大學看齊的綜合類院校。
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鳥瞰圖(本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最近這幾年針對贛州高校也有網友們的各種合併建議,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江西理工和贛南醫學院合併組建江西科技大學,甚至想叫南方科技大學。理工類加醫學的合併形式很時髦,應該是參照了華中理工加同濟,上海交大加上海第二醫大,西安交大和西安醫科大合併的模式。
(二)江西理工、贛南師大和贛南醫學院合併組建綜合類贛州大學。這是大打包,想學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吉林大學;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四川聯合大學(後又改回四川大學);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併組建新的山東大學;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
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本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三)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贛州師專、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贛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併升格組建綜合類贛州(南)學院。這是要把贛州高職高專全部本科化。
(四)贛州師專、贛州職業技術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合併升格組建由贛州市政府主管的綜合類贛州(南)學院。
(五)贛南科技學院,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加上上述第四條。
以上建議有合理性的,也有可操作性的;但也有想當然的,操作難度大的或者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其中第(一)還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畢竟理工加醫學是目前比較常規的合併操作。第(二)就有點想當然的拉郎配了。第(三)也是可以,但該如何協調各級關係,省林業局和自然資源廳是否會放手。第(四)和第(五)只在贛州市層面可操作性還是挺強的,目前就是贛師科院還不明朗是轉設,還是撤銷。高校合併其實也是設計各方利益的複雜操作,弄不好就可能達不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還會挫傷合併雙方的積極性。
贛南師範大學黃金校區南大門(本圖來源網絡,侵刪)
駐地贛州的10所院校中,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和贛南醫學院是由省政府主管的省屬院校正廳級單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是由自然資源廳主管的副廳級單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是由省林業局主管的副廳級單位,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贛州職業技術學院是由贛州市政府主管的副廳級單位、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是由贛州市政府主管的正處級單位。理工應用科學學院即將轉設為贛南科技學院,也是由贛州市政府主管,前期應該也是設置為副廳級單位,師大科院也將稍晚會轉設,如果贛州市政府可以收回先期也應該是設置為副廳級單位。
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主校門(本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江西理工大學是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贛南師範大學是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也是江西省「十三五」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校。贛南醫學院是碩士學院授予權單位,與湖南中醫藥大學聯合開展中西醫結合博士研究生培養,與蘇州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聯合開展臨床醫學及基礎醫學博士研究生培養,並且正在積極申報更名升格大學工作。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2009年學校被確立為江西省首批示範性高職院校;2010年入選國家百所骨幹高職學院,躋身全國百強;2014年起開設應用技術型本科班。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國家優質專科高職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江西省高水平職業院校,也於2015年起開設應用技術型本科班。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院是由原贛南教育學院,寧都師範等成人或中職學校近年升格而來。贛州職業技術學院是由贛州技術學院、贛州農業學校兩所高技和中職去年升格而來。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都是由之前的贛州衛校升格而來,而且現在依然是一個單位掛兩塊牌子合署。
贛南醫學院黃金校區主校門(本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前面寫了那麼多,其實就是為接下來的內容做鋪墊。贛州高校無論是學校自身發展、促進贛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還是學校領導訴求,都希望能更上一層樓;的確可以進行一些合理有效的整合,贛州市政府應該和省政府積極協調配合,合理規劃有效整合,避免重複建設,讓教育資源更趨合理,塑造贛州高等教育品牌。高校整合會涉及到學校、學校上級主管部門、市政府、省政府、師生等各方利益,需要各級政府、校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充分溝通、協調各方關係,最主要的還是要回歸高等教育的發展理念,根據各校的專業實力合理組合,方能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打造更有利於學術發展的氛圍和機制。鑑於贛州如今的領導配置,兩級政府層面的溝通協調應該不會有太大障礙,各校方和師生的利益訴求如何最大化應該是重點。可以考慮如下方案。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手機自攝)
方案一、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贛州學院、贛南師大科技學院(民辦)、贛州職業技術學院
1、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贛南科技學院、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合併升格組建擁有除軍事學以外的12個學科門類的綜合類贛州學院,遠期升格贛州大學,而且環境學院和應用學院已經在辦本科了,升格更有實力和把握,由省府協調贛州市政府和省林業局、自然資源廳各方關係,升格為省屬正廳級單位贛州學院,個人覺得贛州學院的名稱會比贛南學院更好,這是從城市名和區域名的差異來看,前面說的要樹立贛州高等教育的品牌ID,所以冠名贛州學院。
2、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三大高校基本保持不變。這三所高校是省屬高校,都在江西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實力也不錯;江西理工大學如果有意向學大趨勢發展醫學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合併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這樣組建的贛州學院將會缺少醫學學科;贛南師範大學要摘掉師範的帽子太難,而且和江西師範大學南北雙雄未必不是好事;贛南醫學院現在是江西西醫教育的獨苗,保留甚好,且即將更名贛南醫科大學。
3、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為何單列。理工應用科學學院和贛師科院實質上都是由理工和師大舉辦的獨立學院,已經沒有社會資本參與其中了,但是在今年的獨立學院轉設中,只有理工應用科學學院轉設成贛州市政府主管的公辦贛南科技學院,而沒有贛師科院,個人感覺很有可能贛師科院會引入社會資本轉為村民辦高校或者併入母體學校贛南師大。轉設為民辦高校在省內已有先例,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移交撫州市後由市政府引入奧克斯集團舉辦轉為民辦高校。
4、贛州職業技術學院一定要保留。職業教育國家一定會重點扶持的。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校門(本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方案二、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範大學、贛南醫學院、贛州學院、江西環境工程學院+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贛南師大科技學院(民辦)、蘇區職業技術學院(假設名、贛州其他公辦中職升格而來)
1、前三保持不變同方案一第2條;
2、贛南科技學院、贛州師專、贛南衛職院、贛州職院合併組建擁有除軍事學、農學外11大學科門類的贛州學院。贛南科技學院已經有近20年的本科教育經歷,這樣能更快升格贛州大學;而且合併的資源都是贛州市政府主管的學校,只要贛州就能協調,無須和上級或其他平級政府部門協調,操作會更簡單。
3、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和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合併升格江西技術學院,或者各自升格本科院校。如果合併升格,應該保留冠名江西不能丟,校名需要更多斟酌。因為江西科技學院的ID已被佔用,省內又已經有了南昌工程學院,江西工業大學現在的南昌大學(江西大學和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南昌大學進當年的211工程)應該不會同意,可考慮江西技術學院,後期升格江西技術大學。合併升格則需要贛州市、省教育廳、省林業局、省自然資源廳協調。如果各自升格本科院校,那就直接去職業兩字為江西環境工程學院和江西應用學院就好,顯得有傳承。
4、蘇區職業技術學院(假設名)。為何還要一個職業技術學院,方案一第4條說了,主要由贛州主城區的其他中技類學校升格而來,至於名字也是要斟酌,畢竟無論贛南職業技術學院或贛州職業技術學院都被佔用過。
贛州職業技術學院(本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最後,網絡上還有種聲音,合併組建綜合類贛州大學,要幹倒南昌大學,其實大不必如此,而且也不現實;無論是各自發展,還是合併發展,最終都是希望各高校發展越來越好,學術科研實力增強,促進社會發展。如果贛州高校的發展僅僅是為了和南昌高校一較高下,那就顯得不夠胸襟寬廣和志向遠大,除非贛州大學(如若成真有了)和南昌大學都有了像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那樣的實力,在同省同城內較較勁也未嘗不可,但是目前顯然還不足以如此,贛州高校還是腳踏實地的走好自己的路,修煉好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