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古城古韻 山水客家情!

2020-12-18 騰訊網

乘車在贛南腹地行駛,高速公路兩旁是起伏的江南丘陵,茂密的植被將山地覆蓋,點綴其間的則是片片的臍橙樹苗。每逢初冬,漫山遍野的臍橙靜待採摘,然後從這裡被運往全國各地供人們饕享。贛南臍橙果大形正、橙紅鮮豔,果汁含量極高,早已經成為了這裡的一張名片。這個「甜蜜的標籤」屬於贛南,正如同景德鎮的瓷器、婺源的油菜花、廬山的書院之於江西一樣。低調的贛州用絲絲甜蜜抓住了人們的心,而來到這裡我才發現,贛州的魅力如同一張細密又巨大的網,網羅起了古今歷史,更網羅起了這個地區的未來肌理。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俗稱贛南。國土面積3.94萬平方公裡,人口983萬,國土面積、人口分別佔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設區市。贛州區位優勢明顯,是贛粵閩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門、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唐代即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如今正成為我國重要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擁有四省邊際區域最大的民用機場,直達北京等32個城市,國際航線正式通航,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昌贛高鐵通車運營。

贛州人文歷史厚重,距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贛州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0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1處、4A級旅遊景區32處,3A級旅遊景區19處,形成「紅色故都、客家搖籃、江南宋城、陽明聖地」四大旅遊品牌。

01

●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遊區·鬱孤臺街區

贛州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濱水城市,走進贛州古城如置身「宋城博物館」,故有「江南宋城」之譽。這裡有「江南第一石窟」—— 通天巖,有全國唯一的宋代銘文磚城牆,有沿用了近900年歷史、由100條木舟用鐵索連環而成的古代水上交通要道——古浮橋,有中國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統 —— 古福壽溝,有中國八景文化的發祥地八鏡臺、南宋詞人辛棄疾留下千古絕唱《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鬱孤臺等。

以鬱孤臺、八鏡臺、蔣經國故居等歷史建築為主景,以古城牆為吸引元素,以展現贛州宋代歷史風貌為主題,共同形成多層次、立體化、富有江南宋城特色的夜景氛圍,將文創、演藝、文化與商業融合,讓遊客參與沉浸式互動體驗,形成了一個個兼具白天和夜晚的網紅打卡基地,鬱孤臺街區正在形成集歷史人文體驗、商旅融合為一體的夜間經濟新集聚區。

02

● 贛州市龍南市南武當山景區

南武當山景區位於江西最南端——龍南市境內贛粵交界處,東接廣東和平縣,南鄰廣東連平縣,西至105國道,北起龍南市武當鎮,總面積13.5平方公裡,主峰海拔864米,風景區總規劃面積29平方公裡,距龍南城區40公裡,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江西省級森林公園、江西省級森林體驗基地,是贛粵、港澳以及東南亞等地熱門的旅遊景點。

南武當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以丹霞峰叢、峰林地貌景觀為特色,九十九座丹霞奇峰平地突兀,孤峰挺拔林立,形如利劍,直指天穹,沿105國道連綿十裡,群巖湧秀,一座座千姿百態的山峰,構成一幅「十裡畫廊」的山水壯美畫卷。在眾多的丹霞地貌中,南武當以緊湊行列式的分布,以及山頂植物「圓帽式」覆蓋的特徵,體現出挺拔雄偉、精緻俊秀的特點,補充了丹霞地貌的類型。晴天,巍峨壯麗,雨天,勝似仙境,寒來暑往,一年四季南武當皆是美景。

03

● 贛州市龍南市關西圍景區

關西圍景區位於龍南市關西鎮境內,距城區15公裡,景區包含關西新圍、西昌圍、鵬皋圍、田心圍、圳下圍、大書房等圍屋。

景區的核心景點——關西新圍,始建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該圍屋規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國內外發現保存最為完好、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圍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關西新圍,是龍南市關西名紳徐名鈞所建。與老圍「西昌圍」相對映,俗稱為「新圍」。關西新圍佔地總面積7426平方米,呈正方形,四角建有炮樓。其整體結構像個巨大的「回」字,中間是祠堂,圍內建築對稱布局,形成九幢十八廳的典型建築。圍內百餘間房屋布局科學、結構嚴謹,其採光、通風、排汙考慮周到。關西圍繪畫、裝飾之美也令人讚嘆,正廳大門前有一對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石獅;廳堂廂房都鑲嵌有龍、虎、麒麟等。

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不同時代的文化延續,一個見證歷史變遷的地方,穿越了無數風雨時代的變遷,關西圍依舊斑駁而閃耀,延續時代年輪,傳承客家文化。

04

贛州市安遠縣三百山景區

三百山,是安遠縣東南邊境諸山峰的合稱,是東江的源頭,粵港居民飲用水的發源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省級水利風景區、江西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019年全省優秀旅遊景區、2020江西避暑旅遊目的地、被評為江西省十大特色美景之一、全國首批保護母親河生態教育示範基地,也是全國唯一對香港同胞具有飲水思源意義的旅遊勝地。

景區總面積197平方公裡,核心景區面積58平方公裡,「源頭群瀑、三百群峰、峽谷險灘、高山平湖、原始林海、火山地貌」堪稱三百山六絕,擁有福鰲塘、蝴蝶大峽谷(九曲溪)、東風湖、仰天湖、尖峰筆等5大遊覽區域,由百餘處自然和人文景物、景觀組成。

05

贛州市龍南市虔心小鎮

虔心小鎮,位於龍南市臨塘鄉,距龍南城區20公裡,佔地面積10萬畝,是以茶、竹、土雞、油茶等生態農業產業為基礎,以「虔」文化為主題,結合豐富的山水茶竹資源打造的集自然美景、田園風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為一體的家庭休閒度假體驗式基地,是我省首個茶旅結合的生態旅遊特色小鎮。

2015年以來,虔心小鎮先後榮獲贛州市特色小鎮、江西省旅遊風情小鎮、江西省AAAAA級鄉村旅遊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示範基地、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5星級景區、國家AAAA旅遊景區等榮譽。

小鎮總體規劃面積10萬畝,包括6萬畝的竹林和1萬畝的茶園。平均海拔600米,年平均氣溫18.9℃,負氧離子高達每立方釐米110000個,高出城市15倍以上。擁有紅豆杉等40多種不同的珍稀植物,空氣清新,風景秀麗,被譽為贛南粵北地區的「天然氧吧」。

06

● 贛州市安遠縣東生圍圍屋景區

東生圍圍屋群景區位於安遠縣鎮崗鄉九龍山下的老圍村,距離安遠縣城南20公裡,2017年12月被評為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1236畝。東生圍俗稱老圍,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歷時26年,為當地「二品武功將」陳朗庭所建。2000 年7 月,東生圍被公布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生圍是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相傳,生於乾隆48年的陳朗庭,因陳氏家族從福建省遷徙至安遠縣鎮崗鄉而落地生根,少年的他是一個放牛娃,正是這位放牛娃建造了面積1萬多平方米的東生圍。裡面有199個房間,俗稱「九井十八廳」由七扇大門進入,七條街道由鵝卵石鋪設在圍內環繞相通,深入其中,四通八達。圍屋見證了陳氏家族的興盛,人數最多時五六百人居住。

07

贛州市全南縣雅溪古村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AAAA級鄉村旅遊點。2016年列入了中國美麗宜居鄉村、住建部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雅溪古村落始於明朝,全村陳姓。雅溪圍屋,穿越風雨仍氣韻悠揚。土圍又名曰「福星圍」,建於清朝鹹豐年間(1856年),內部建有客家民俗館,集中展示客家「非遺」、婚宴嫁娶、過年過節等傳統的習俗;石圍又名曰「雅鳳圍」,建於清光緒年間(1885年),素有「小家碧玉」之稱。內部建有二十四節氣展示館,將農耕文化、客家民俗文化和二十四節氣相融合,用聲光電的形式進行展示。同時,景區還有美食坊農家樂、酒館茶室咖啡吧、木屋別墅、星級民宿、文創館、戲臺書院,融合了客家文化、陽明文化、非遺文化,經過保護性開發,沉睡千年的古村煥發出勃勃生機。

07

贛州市全南縣天龍山景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天龍山峰插雲霄,桃江曲折環山繞,四季不凋青春色,人傑地靈出英豪」。全南天龍山因山巒昂首酷似巨龍騰飛而得名。山勢險要,奇特多姿,懸崖崛起,三面壁立,怪石崢嶸。如今的天龍山,規劃總面積3平方公裡,主題定位為「聖境天龍山,客家長壽谷」,分為全南驛站、禪修康養、客家田園、文化休閒、營地度假5大板塊;建有全南驛站、天龍八坊、飛龍索道、龍吟喊泉、環山棧道、玻璃橋、旱滑場、恐龍谷等。景區植入天龍八部IP,是贛州首個網紅景區。2019年,全長1.1公裡的飛龍索道已投入運營,同時也摘取了「贛南第一條客運架空索道」殊榮。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天龍山景區將成為贛州乃至江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全市客家文化旅遊區的核心景區。

贛州

Welcome to Ganzhou

贛州的美,在深度

一旦接觸,就再也離不開

贛州的美,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得清楚

贛州的美,只有你來了才知道

來源:江旅國旅

相關焦點

  • 江西贛州客家文化
    贛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佔95%以上,世稱「客家搖籃」。現有600餘幢神奇的客家圍屋,被稱為「東方的古羅馬」,保存完好、較具代表性的有龍南關西新圍、燕翼圍和安遠的東升圍等古老的客家圍屋城堡。
  • 江西贛州這座小縣,竟是客家的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客家搖籃的美稱
    石城縣位於江西東南部,是贛州市下轄的一座美麗的小縣城。這裡群山林立,處在閩贛交界處,境內「環山多石,聳峙如城」,故而得名。 由於石城獨特的地理因素,這裡成為了客家先民遷徙的重要中轉站,由此繼續遷徙到福建、廣東一帶,素有「客家搖籃」之稱。
  • 江西贛州五龍客家風情園,航拍視角下的國家4A景區,夏日風光很美
    五龍客家風情園對於贛州人來說還是很熟悉的,一個有山水風光地處城市中的景區。五龍客家風情園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沙河大道,距市區0.8公裡、火車站2公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東鄰貢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園區內山水環抱,風光秀麗,功能齊全,設施完備。
  • 江西贛州五龍客家風情園,夏雨中的客家圍屋,故鄉熟悉的老屋景色
    五龍客家風情園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沙河大道,距市區0.8公裡、火車站2公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東鄰貢江,與贛縣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園區內山水環抱,風光秀麗,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目前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五龍客家風情園佔地面積2000畝,其中水域300多畝,綠林800畝。圍屋,是客家先民在贛南廣袤大山裡留下的建築傳奇,銘刻著客家人的歲月滄桑。
  • 江西贛州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 築牢南方地區生態屏障
    航拍下的贛州城區日落時分,章、貢二水匯入贛江,向北奔流。(資料圖) 吳鵬飛 攝中新網贛州12月30日電 (記者 吳鵬泉)草木山林鬱鬱蔥蔥,青枝綠葉迎風搖曳,歲暮天寒時節,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文峰鄉上甲村卻綠意盎然。很難想像,昔日這裡水土流失嚴重,一度被稱為「白色沙漠」。「以前,我們村裡土地荒蕪。」
  • 江西贛州古城牆,藍天白雲下的江南宋城,夏日繁花盛開古韻很濃鬱
    贛州古城牆,始建於漢代,距今有二千年的歷史,後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長約13華裡,高大雄偉的城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建於北宋嘉佑年間,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牆,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牆之一。
  • 一卷客家鄉愁,千年宋城贛州
    贛州市位於江西南部,贛江上遊,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區。這裡是紅色的搖籃,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就是從贛州開始的;這裡是文化的沉積層,盎然古韻流露著人傑地靈的輝煌;這裡還是綠色的家園,自然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縱橫綠水青山的快意,帶來質樸純真的滿目蔥蘢。
  • 旅遊直通車首發 江西贛州力拓大灣區客源市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贛州客家情陽明遊初心路精品旅遊線路(廣州)推介會暨國慶遊贛州直通車首發儀式。
  • 贛州「潛力股」山水城,耗資6000萬元,被譽為「客家文化大觀園」
    贛州是江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贛州臍橙享譽國內外。而且贛州南部和廣東省接壤,是客家人有記錄的最早的棲息地,後來客家人南遷才逐漸發展到廣東省。客家人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內容,就是客家屋圍,而在贛州就有箱單豐富的屋圍建築留存。雖然客家文化興盛在廣東,但是發源地卻是江西。
  • 贛州「潛力股」山水城,耗資6千萬元,被譽為「客家文化大觀園」
    贛州是江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贛州臍橙享譽國內外。而且贛州南部和廣東省接壤,是客家人有記錄的最早的棲息地,後來客家人南遷才逐漸發展到廣東省。客家人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內容,就是客家屋圍,而在贛州就有箱單豐富的屋圍建築留存。雖然客家文化興盛在廣東,但是發源地卻是江西。
  • 江西贛州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治理 好生態助推脫貧
    江西贛州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治理—— 好生態 好產業 好生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野鴨戲水、水鳥覓食……走進江西贛州崇義縣過埠鎮境內的陽明湖國家溼地公園,你很難想到,這裡曾是泥濘不堪、臭不可聞的河堤灘涂。  改變發生在2016年底。
  • 贛州龜角尾公園,園內有客家第一紀念鼎
    贛州古城被章江、貢江和贛江三江環抱,再加上南邊的護城河,四面環水,被人稱作「浮州」。如果您從空中俯瞰,會發現贛州古城像一隻巨龜浮在水面上,南門是巨龜的頭部,北門是巨龜的尾部,因此這裡被稱作「龜角尾」。古城牆一側欒樹花開正豔古城牆龜角尾公園一景公園內的石像八鏡臺建於北宋嘉祐年間(1055--1063年),是贛州也是江西著名古蹟之一。
  • 贛州龍南縣的客家圍屋遊記
    先是看到這張機票,接著百度到贛州龍南縣有客家土樓圍屋,然後就決定邀請媽媽一起去參觀。在龍南縣到楊村鎮的路上,驚喜地看到路邊突兀的群峰美如畫卷。我和媽媽不約而同地想置身其中。楊村鎮的燕翼圍。距離龍南縣城10公裡的漁仔潭圍,也叫客家酒堡。裡仁鎮新園村的慄園圍。慄園圍是贛南圍屋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始建於明代弘治辛酉年 , 距今500多年的歷史。這個圍裡面就像個村莊,如今仍有不少人在此生活,裡面有八卦廣場、農耕區和戲臺等。
  • 江西贛州古城牆,蜿蜒的古老城牆貢江河畔的春日風光,美麗的贛州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贛江路旁的古城牆更是來贛州遊玩的打卡地。緊鄰贛州古城牆的是贛州的老城區這裡沒有幾十層高的樓房在一叢叢樹木的簇擁之下更彷如生活在如畫的景色中。蜿蜒的贛州古城牆旁一棵棵樹木開滿了各色嬌美的花朵長著嫩枝綠葉與古韻相交融。古城牆已成為許多人漫步的好去處沿河一棵棵古榕樹在古城牆旁歷經風雨。被綠樹相擁的贛州城是一座美麗的園林城市。
  • 客家文化發祥地:贛州的歷史與發展,愛蓮說的發源地
    西邊靠著湖南省的郴州市,北邊是江西省的吉安市和福州市,而我們說的贛州,最著名的事情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和我國的先進位造業的基地,也是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的之一,並且是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之一。而贛州也是古時客家的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也是我國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整個贛州市全市內客家人口佔了95%以上,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客家搖籃。
  • 江西贛州隱藏一條千年古巷,難得的靜謐古街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從眾的心理,對比較有名的古城古街巷總是有著不可理解的憧憬,但在中國,很多有名的古蹟都是人為設置收費站,創造門票經濟,提高當地的財政總收入,與人民並用還不清楚,但是有些集團來說價值還是非常高的。
  • 江西贛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紅色故都、客家搖籃、江南宋城、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世界橙鄉、是贛江的發源地,素稱「千裡贛江第一城」。擁有多個美稱,不愧是江西第二大城市 贛州,江西省省轄市,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
  • 了意汀州——古城印象
    長汀,古稱汀州,這是一座充滿古韻的城市。因為一條汀江,造就了古老的汀州府;又因為有這汀州府,造就了大名鼎鼎的客家民系。作為客家首府,一直想著有機會前來逛逛,其實動車過來也就三四個小時,只是你願不願意來的問題。當年的汀州府曾經為福建省七閩地、八閩府之一,漢代便置縣,唐代開元二十四年置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千年時間一直為州、郡、路、府治所在地。
  • 贛州龍南 客家文化最「風情」 了不起的贛州
    相約美麗贛州 助力全域旅遊#在贛州境內,乘著大巴穿行過道路兩側綠意撩人的公路,路過龍南縣幾條街道,客家圍屋便出現在眼前。褪了色的圍屋牆體斑斑駁駁,泛著歲月的記憶;灰白色的瓦片整齊排列,似在訴說古老的故事。
  • 一方山水 萬般風情 贛州等你來
    踏上紅土地,才知贛州美。紅井之甘,汩汩潤心;圍屋之奇,客家綿延;古城之雄,跨越古今;陽明之言,聞名中外…… 坐擁「紅色故都」「客家搖籃」「江南宋城」「陽明聖地」四張亮眼名片,贛州發展文旅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