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丨《住在樓上的貓》、《惡魔和傻大個》、《會飛的人》等四本書,一本書的錢獲音頻+紙質圖書!

2021-02-08 開心作文

開心作文聽書欄目上線啦!開心老師傾情播講圖書故事,聽有聲書即送配套圖書,讓孩子們可以一邊看一邊聽一邊跟著讀。

黑貓陪老奶奶住在樓上,等待著一封來自遠方的信。他們相依為命,但老奶奶去世了,黑貓很寂寞。幸好有一隻白貓願意陪伴黑貓,後來他們一起住在樓上,生下了一窩可愛的黑白小貓,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作者:王一梅,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籤約作家。作品入選人教版等小學語文課本,多部作品入選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圖書,國家「三個一百」圖書。

播講老師:開心作文小賢老師

一個小孩在一張紙上塗鴉了一陣後,一個「惡魔」誕生了。家裡的玩具們和這個剛誕生的惡魔打招呼,並告訴他惡魔這個名字的含義。惡魔大吃一驚,非常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是個壞角色。就在他越來越氣,真的要變壞的時候,小孩回來了,覺得這個可愛的「惡魔」根本不像惡魔,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傻大個」。於是「傻大個」立刻變回了那個善良的自己。除了這篇《惡魔和傻大個》,本書還包含了其他很多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

作者:管家琪,重要的華文兒童文學作家;臺灣兒童文學界出書較多的作家;在大陸出書較多的臺灣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多次獲獎,其中長篇少年小說《小婉心》獲1992年臺灣圖書金鼎獎,短篇少年小說集《珍珠奶茶的誘惑》獲1995年臺灣「好書大家讀」年度優秀少年小說讀物獎併入選1996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童書。

播講老師:佳佳老師

這是一本你從未讀過的民間故事集。這裡有《月亮塔的美少女》《約翰老爹講怪故事》《威利,他的媽媽和長毛人》《古怪的東西》《傑克和魔鬼》《最好等到馬丁來》《換取自由的謎語》《會飛的人》等故事緊緊抓住你的心。    
 

這些故事來自美國黑人的口口相傳,是他們相互之間表達希望的一種方式。作者以虔誠的態度收集了這些故事,並附上最翔實的資料,每個故事都有據可考。

雖然這些故事都是從苦難中產生的,但創造出它們的那些黑人,用他們的心靈和思想豐富了這些故事,讓它們變得如此吸引人,並傳遞給我們滿滿的愛和希望。這些故事,是對人類精神的一種慶祝。。

作者:維吉尼亞漢彌爾頓,林格倫、羅大裡、託芙·揚松……曹文軒,這些我們熟悉的兒童文學大師都是國際安徒生獎的獲獎者,但是還有更多的,能夠與他們比肩而立的兒童文學大師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卻不應錯過的。「國際安徒生獎獲獎作家作品」書系,旨在打開「國際安徒生獎」這座寶庫的大門。

播講老師:佳佳老師

《笨狼的故事(注音版):最棒的學生》,像繪本一樣精緻漂亮!打開它,每一頁都有生動的配圖;每個字、每句話都有準確的注音。你完全可以毫無障礙地閱讀,更可以自由地閱讀——翻開哪頁讀哪頁,因為頁頁都精彩,不是嗎?

作者:湯素蘭,一級作家,編審,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民進湖南省副主委,全國政協委員。創作出版兒童文學作品四十餘部,曾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大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張天翼兒童文學獎、湖南省青年文學獎和*文學獎等獎項。代表作有《笨狼的故事》《小巫婆真美麗》《小朵朵和大魔法師》《小朵朵和半個巫婆》和兒童小說「酷男生俱樂部」系列等。

播講老師:暴龍老師

也可閱讀原文進入

相關焦點

  • 最最最權威的文津獎pick了這九本書,你確定不看看嗎?
    如果第1輯不能解答,那麼你可以把第2輯也帶回家,從5個主題到10大版塊,全面補充「知識營養」,回答涵蓋聲、光、電、熱、宇宙、自然、腦洞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今年它的姊妹篇《迷人的液體》也躋身科普類推薦圖書名列中。作為材料學科普經典,這是一本零門檻的小白科普讀物。因為它提供了很多「實用」小tips:比如在機場候機廳,你實在想買醉,喝香水和喝伏特加的效果一樣……比如仔細品嘗,你會發現奶茶味道的變化真的取決於加入牛奶的先後順序。
  • 閱途課堂丨讀前導入,讓孩子在閱讀前就愛上這本書!
    想像一下,當你拿起一本書閱讀之前,你是直接翻到第一章開始看正文的嗎?當然不是,你會先瀏覽一下這本書的封面和梗概,或者封底的點評,了解一下這本書的類型、作者、主題和其他讀者的評價。如果這些內容引起了你對這本書的興趣,你才會翻開書開始閱讀。英文閱讀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課堂閱讀時,如果孩子對一本書或文章不感興趣,對書或文章的主題完全沒有概念,那麼他們閱讀和學習的效率將會大打折扣。
  • 新人寫作者,如何出版一本書?
    找到你心儀的出版社後,去書店翻一翻該出版社出版的和你寫的同類型的圖書,找到出版社的聯繫方式,打電話或者在網上諮詢。如果對方問你有什麼事,如實說你寫了一本和xxx相似的書籍,想找責任編輯/相關負責人聊一聊。翻書評:在豆瓣上找到心儀出版社出版的某本圖書,瀏覽該本圖書的豆瓣書評區。
  • 買了上百本書卻依然會觸雷,你注意過這個關鍵信息嗎?
    正如許多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選書時會認準「理想國」「讀庫」「新經典」等圖書品牌一樣,童書也有品牌。它出版的圖書質量上乘,比較小眾,愛者認為絕無僅有,不可替代。質疑者認為價格略貴,內容沒那麼有趣。啟發文化集四家之優勢,出版了大批世界一流、獲得多項國際大獎的兒童繪本,同時策劃出版了一系列集知識、樂趣和感動於一身的暢銷作品。
  • 扶心:以一本書的方式,來找尋對味的你(圖書漂流2000本)
    我在圖書領域,是個新人。而這,是我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書。我是個不怎麼謙虛的人,但我不認為我這本書是一本才華的結晶,從書名也能看見我的意思:嚼情,諧音,矯情。會看和會需要散文的人,存在;而中國之大,要想逐漸累積地引起這批人的注意,需要的只會是無窮盡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成本。散文本身講究安靜,而自賣自誇、折騰銷量的過程,實在也是有違散文寫作的初衷。
  • 這本書居然把《人民的名義》比了下去| 豆瓣熱門圖書
    「一周豆瓣熱門圖書」基於前一周豆瓣用戶對圖書條目的標記行為(想讀、讀過、評分等),推薦虛構類和非虛構類圖書各10本,為你呈現一周內熱門圖書的趨勢與動態。TOP 7satóru :書中大部分故事都是把人心的黑暗放大到變成妖怪的程度,讀著總覺得自己內心的妖怪也會隨時跑出來。
  •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入選中國十佳數字閱讀項目
    大會現場揭曉了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音像與數字協會共同評選的「2018年度中國十佳數字閱讀項目」,包括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在內的10個項目入選。此次入選「十佳數字閱讀項目」的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是由知識服務平臺得到App獨家首創的一款知識服務產品。該產品邀請專業說書人為用戶解讀經典好書、市場新書、冷門好書等各類書籍,轉化為人格化、口語化的音頻產品,讓用戶迅速了解一本書的精華和核心內容。
  • 堅持每天閱讀一本書200天,我到底收穫了什麼?(附書單)
    通過每天閱讀一本書200天,我把自己過去想看的書全部看過一遍,完成了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溝通表達、邏輯思維、寫作能力、投資理財、人物傳記等主題閱讀,這是為過去的少不更事而買單。圖書分為電子書和紙質書。很多熱愛閱讀的人非紙質書不能讀,但是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發現閱讀電子書,可以充分利用我們寶貴的時間,讓我們的時間效益最大化。
  • 世界讀書日:來送盲童一本書 點亮他們的世界
    「喜歡啊,掌握盲文會摸讀之後,接觸到課外讀物就喜歡了,大概一個星期讀一本書。」面對記者的問題,寧寧自信地回答,嘴角同時露出幸福而又有一絲靦腆的笑容,讓人忘了她是個視障孩子。對於今年14歲的寧寧來說,能閱讀是一件格外重要的事情。8歲入讀盲人學校之前,待在家裡的她只能和妹妹一起玩,「妹妹上學以後就只能一個人玩了。」
  • 讀完秒懂 | 如何出版一本書?
    我經歷的都是第一種情況,也是國內大部分作者的情況;第二種可能存在於商業合作出版內容中,譬如某企業需要找個作家代筆寫書,直接跟你談,多少多少錢。二、遇見有緣的出版社了解了關於稿費的問題,如果你還想要出書,那麼,首先要打動出版社,你最好有點名氣,或者有你自身的特點或者是某領域專家,比如你是美妝或博物大咖,或知名攝影師,這樣出版同行業的書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會容易得到認同。如果你想出版小說,最好在知名文學雜誌發表一些作品,或者獲一些知名大獎,比如韓寒郭敬明那種。
  • 2018中國十佳數字閱讀項目揭曉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入選
    大會現場揭曉了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音像與數字協會共同評選的「2018年度中國十佳數字閱讀項目」,包括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在內的10個項目入選。此次入選「十佳數字閱讀項目」的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是由知識服務平臺得到App獨家首創的一款知識服務產品。該產品邀請專業說書人為用戶解讀經典好書、市場新書、冷門好書等各類書籍,轉化為人格化、口語化的音頻產品,讓用戶迅速了解一本書的精華和核心內容。
  • 2018中國十佳數字閱讀項目揭曉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入選
    大會現場揭曉了由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中國音像與數字協會共同評選的「2018年度中國十佳數字閱讀項目」,包括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在內的10個項目入選。此次入選「十佳數字閱讀項目」的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是由知識服務平臺得到App獨家首創的一款知識服務產品。該產品邀請專業說書人為用戶解讀經典好書、市場新書、冷門好書等各類書籍,轉化為人格化、口語化的音頻產品,讓用戶迅速了解一本書的精華和核心內容。
  • 掌握四個層次的閱讀法,高質量閱讀一本書
    現在網絡信息發達,喜歡讀書的人可以在網上讀電子書,不過很多人還習慣於讀紙質書籍,一本好書不僅讀完就可以,還可以反覆看,書中的知識點在自己看完一遍後消化吸收,通過工作和生活還能不斷的領悟書中的內容,感悟書中的精髓。書再好,沒有掌握閱讀的方法,不僅不能領悟書的重點,還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 圖書:一本書是怎樣被出版製作出來的?
    圖書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文化產品,可以說,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書。那麼,一本書到底是怎樣被出版製作出來的呢?【作者寫稿】一本書的出版和製作必然離不開作者的編寫書稿,這是書的重要的內容原件。【作者將稿件投到出版社】一本正規的圖書必然需要經過出版社的出版,將稿件轉到編輯的手中。【審稿件】編輯收到稿件,需要三審稿件,判斷稿件是否適合出版,是否具有出版的意義。【編輯加工】在發稿之前,編輯需要對稿件進行編輯加工。【發稿】稿件審核通過,編輯也進行了選題申報,稿件就可以進入「發稿」環節,準備申請書號。
  • 一年內:天貓售出10億本書 閒魚回收240萬本書
    北京商報訊(記者王曉然 趙述評)書籍在電商平臺一直有著可觀的銷量,新一代消費者崛起,也讓圖書消費呈現出新特點。4月23日,天貓發布《中國人比你想像中愛讀書:2019天貓讀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95後」及「00後」以近26%的人數佔比成為天貓紙質圖書主力購買者。
  • 「特寫」低頭族的時代,出版社怎麼樣才能賣出一本書?
    無印良品在新浪微博的活動介紹上這麼說道,它還設置了其他不同的活動,來鼓勵消費者們打開一本書。MUJI BOOKS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但如今人們大家花在閱讀紙質書這件事上的時間變少了——以至於出版社和書店都在花費心思來鼓勵大家閱讀。
  • 每周一本書丨沿著進化心理學的路,解剖哲學
    我也希望在「每周一本書」系列裡,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心理水平,使生命更有廣度和厚度,更加多元化。而這本書,沿著進化心理學的脈絡,走進了哲學智慧裡,打通科學與哲學的人為界分。應該會非常有趣吧!《大西洋月刊》《紐約客》《時代》等雜誌的撰稿人,他的關於科學、技術和哲學的文章,曾多次獲國家期刊獎。主要作品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書、《財富》雜誌「有史以來最具智慧的75本專業書籍」之一的稱號。
  • 任性只賣一本書?探訪東京「一室一冊」書店
    他們覺得自己該讀書了,於是走進書店,面對類目繁雜的圖書,卻不知如何下手。  另一方面,每天有很多新作家出現,大量新書上市,品質良莠不齊。讀者經歷內心鬥爭,千挑萬選後買回家的可能是一本爛書。  【一周推一書 一書一世界】  從那時起,「一本書書店」的概念不時閃現在森岡的腦海中。
  • 朱贏椿用水,做成了一本書《半夏河》
    申老師所有的書都是朱老師設計的,獲「中國最美的書」的紀實文學《不哭》、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和「金陵文學獎」,被中國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向全國青少年推薦優秀圖書」的《逝者如渡渡》、「個人史三部曲」中「破損斑駁的舊書」《一個一個人》和「燒焦的書」《匠人》……每次都能給我們帶來特別的閱讀體驗。這次朱老師用水,做成了一本書。
  • 島內最新調查:四成臺灣人一年不看一本書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在人手一部手機的「滑時代」,臺灣人的閱讀能力堪憂。島內最新調查顯示,5個人中就有2個人一整年沒看過一本書。臺灣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尋找臺灣閱讀力」專題,其進行的「民眾閱讀行為調查」發現,即使將紙質書和數字閱讀均納入,且包括漫畫與雜誌,仍有高達21%的受訪者去年一年完全沒閱讀;若進一步限縮在書籍閱讀,更有高達近41%的人,去年一本書都沒看過,其中有四成是因為沒時間或看書太花時間,21%是因為本身不喜歡閱讀,其他原因還包括年齡/生理因素局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