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記者 胡信昌 通訊員 沈曉萱
還在抱怨天氣炎熱,不想做事情嗎?
這個暑假,全國許多大學,都有一群大學生早上五六點就起床,就為在圖書館佔個好座位,就算在排隊,也是不肯放下書本,爭分奪秒學習苦讀。
這群大學生,被稱為「考研一族」。
早上七點
圖書館門口已經排起長隊
這樣的學生,杭州也有。前兩天,記者去杭州的大學校園現場探訪。
清晨七點,位於下沙的浙江工商大學圖書館門口,已經排起長長的隊伍。不過排隊的,除了學生,還有書包、遮陽傘……這些物品的主人,正乘著早上涼爽,在圖書館門口廣場朗誦英語課文呢。
七點半,圖書館門口隊伍越來越長,來得晚的學生,怕沒有好位置,一邊舉著遮陽傘遮擋毒日頭,一邊看英語單詞。這些就是暑假留在學校,準備衝刺今年12月考研的學生了。
八點一到,圖書館門打開,大家排隊依次進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考研資料存放區,拿到自己的複習資料,不顧炎熱,迫不及待開始學習起來。
為了學習氛圍好
杭州姑娘留校備考
本科讀會計專業的安同學,今年打算報考上海財經大學的研究生,雖然家在杭州,這個暑假她也選擇了留校複習。
「考研是一個人的戰鬥,考研和中小學階段的複習不一樣,沒有人督促你,完全只靠自己自覺。在學校複習,身邊的人都是考研一族,學習備考的氛圍很好,學習起來也更有動力。」
安同學說,「我制定了每天學習的時間表,每天七點半到圖書館,趁著圖書館沒有開門在廣場上背一會兒英語,因為數學考試安排在上午,上午的時間就複習數學;中午食堂吃飯之後午休一會兒,下午繼續學英語和專業課,吃完晚飯也繼續學習直到圖書館10點閉館。」
「每天我就按照著時間表複習,和一起考研的同學一起複習,相互監督和鼓勵,一個月下來,覺得效果很好。我之前也試過回家複習,效率完全沒有在學校裡高,各種幹擾太多。」
至於為什麼要考研,安同學說,現在很多用人單位提高了門檻,招聘要求研究生學歷,研究生學歷能幫助自己有更好的就業前景。
起床困難戶
也加入早起隊伍
據說很多學生一進入大學,就會陷入晚上睡不著、早上醒不來的「困境」。
不過,對考研一族來說,這種「困境」是不存在的。
王同學本科專業是工商管理,正在備考英語筆譯專業的研究生。王同學說,「我其實是個『起床困難戶』,都是靠室友叫我早起,我也不會很早就去圖書館門口排隊,圖書館八點鐘開門我就八點鐘到。有一天稍微早去了一會兒,看到門口那麼長的隊伍,我震驚了。看來我努力得還遠遠不夠。」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考研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提升學歷。」王同學說,「不過這只是一方面,我考研也是因為我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在大學期間,我做過很多嘗試,我輔修了新聞學,但學了一段時間,覺得並不適合自己。考研,讓我能再次選擇自己的專業。」
說到暑期備戰考研遇到的苦難,王同學給了很簡單的回答——堅持不下去,每天誘惑太多了,畢竟大家都在玩,看看朋友圈大家都過得很瀟灑。
不過很快她也笑了,「也沒什麼辦法啊,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嘗試繼續堅持了。」
為考上研究生
浙大男生自習不帶手機
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準備考研的同學很多在教學樓自習室複習。學校東1教學樓專門開設了自習教室。
早上8點,每個自習教室坐了20多個人,課桌上,都壘著高高的書本,同學們埋頭在書堆裡。
自習室裡,有做數學、英語等試卷的學生,也有認真看書的學生。每個同學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頭也不抬。就連走出教室去倒水,都是輕手輕腳,唯恐打擾了同學。
記者在走廊上碰到了浙大生物專業的壽同學,這位看上去靦腆的男生,畢業於諸暨中學,他的目標,是考上復旦大學的金融專業研究生。
今年6月期末考試結束後,壽同學就進入了臨戰狀態:每天早上7點半到教室,晚上10點回寢室。中間除了吃飯,其他時間都在學習。這個節奏,要一直持續到今年12月考研。算起來,每天學習近15個小時!
壽同學說,浙大學生很多都保送研究生。因為他要跨專業考研,他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開玩笑說,自習室,就是他的戰場。英語書、專業書、數學書,每個門類都有七八本書。堆在桌子上,就是高高一疊,像是「戰鬥堡壘」。「我每天除了中飯和晚飯去食堂,就是埋頭苦讀。有時候晚上結束了複習,我還會去操場跑個半小時,畢竟健康的身體也是考研成功的保證。」
為了更好地學習,壽同學還給自己定了個規矩:不帶手機!
壽同學撓撓頭說:「帶了手機,容易老想著玩手機,學習效率會降低,所以我乾脆不帶手機。一開始有點不習慣,慢慢也就習慣了。這個做法,我打算一直堅持下去。」
騎車花10多分鐘
我都覺得浪費時間
採訪中,記者還遇到了很多第二次考研的學生。
廖同學今年打算考浙江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研究生,他只能在學校附近租房。早上,廖同學騎自行車過來,臉上已經蒙了一層汗。
「對我來說,第二次考研和第一次完全不同。我第一次考研是一種跟風行為,看身邊人都在考,我也想考考看。但我沒有認真備考,最終沒考上。這也是意料中的。第二次考研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心境,因為前一年備考耽誤了找工作,最終研究生也沒考上,我比同學落後了很多。我就索性再奮鬥一年,爭取考上研究生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提升。」
廖同學說,第二次考研,成本遠高於第一次考。「有的同班同學已經工作了,但我這一年是沒有任何收入的,租房的錢,這一年開銷,全靠父母,我心裡還是很愧疚的。現在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又怕考不上……所以我要比別人付出更多,自習室裡,別人有時候會稍微聊幾句放鬆下,我絲毫不敢懈怠。中午為節省時間,我也只在圖書館桌上趴著睡一會兒。畢竟騎車回出租房要十多分鐘,太浪費時間了。有時候,為了少上廁所,我也會少喝點水,所有時間都擠出來複習。」
第二次考研奮戰的
聚集在「考研村」
龐大的考研隊伍中,像廖同學這樣第二次考研的還有不少。因為不能去圖書館自習室學習,很多同學選擇「租教室」。
記者聯繫到浙江理工大學附近的一家小型考研機構,機構負責人說,他們是沿街商鋪,最外面是辦公區域,再往裡面走,就是個可供20人自習的教室,有衛生間,可以叫外賣,每個月租金200元,暑期考研複習的人很多,自習室已是滿員狀態。
在下沙大學城,還有專門機構開設「考研村」。在「考研村」,學生繳費後,就有了自己的教室和寢室,條件跟大學比要稍差一些,但因為價格比租房便宜,又有備考氛圍,很受二次考研學生的歡迎。
一位曾去過「考研村」的大學生說,走上「考研村」三樓,狹小的走廊上印著招牌,兩側走廊邊都是標著「考研村三教」、「考研村九教」門牌的自習室。牆上密密麻麻地貼著「長難句解析」、「2019考研村模擬考試規則」等公告。除考試信息外,還張貼著各種自習室制度和天氣小貼士。每個班級有管理員專門管理,學生的手機也要放在指定地點,學生每天學習到很晚。另外,在「考研村」,考生也可以報名參加各種考研課程,課程花費從1萬到10萬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