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語文總分100,作文30分;
中高考,語文總分150,作文50分。
如果作文分數太低,那總分肯定高不了。
昨天,我們去拜訪了一位從教多年的初三的語文老師,
請教他一篇好作文的標準是什麼?
主要有三個:立意、語言、結構
(一)立意
審題是寫作文的第一步。偏題就不及格,如果是離題就基本不得分,所以,孩子必須從小養成自己讀題、審題的好習慣。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偏題和離題的區別:
偏題,作文是讓孩子寫秋天的美景,結果一年四季都寫了;
離題,作文是讓孩子寫我最喜歡的動物,結果寫了我的爸爸。
這兩篇作文都是我批過的,印象比較深刻。
如果有更多的偏題和離題作文,歡迎留言分享。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在寫作文之前,一定要認真地讀三遍題目,看清楚題目的每個字。
怎麼才能檢查自己有沒有緊扣主題呢?
有個小技巧——數關鍵字出現的頻率
比如說,這篇作文講的是誠信,結果作文中沒有出現」誠信」這個詞語。
那就可能離題或偏題了。
(二)語言
如何讓語言更加優美?
1、運用修辭手法
(1)皎潔的月光照在荷葉和花上。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運用比喻能夠讓句子更加形象生動,分數會高。
(1)西沙群島的海裡有很多魚。
(2)西沙群島的海裡,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運用誇張更能夠突出西沙群島魚多的特點。
(1)可愛的小松鼠站在枝頭上。
(2)小松鼠有時候還到枝頭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來臨。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小松鼠的可愛。
除此之外,還有反問、排比、對比、反覆、頂針等,修辭手法的熟練運用是建立在反覆訓練的基礎上的。
2、引用名人名言、古詩詞
在寫說理的作文時,引用名人名言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立意。
如講多讀書有益處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如講讀書方法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如講助人為樂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如講誠信的,人無信不立。
在寫遊記的時候,可以引用描寫名山大川等詩句。
在寫看到XX美景,可以引用描寫對應美景的詩句。
名人名言,古詩詞,肯定都是通過背誦積累的,
但光背誦是不夠的,還要理解每一個句子的意思,
這樣才能正確地引用。
要是用錯了,不但不加分,還會扣分。
語言也就是表達方式,雖然你有好的想法,但是你必須掌握一定的表達技巧,才能讓他人能夠讀懂你的想法,從而認同你的看法。
(三)結構
1、結構以總—分—總最為常見。
這種結構的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深得閱卷老師的心。
(圖片來源:家長分享)
2、敘述有序
一般來說,我們描寫景物時,會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
(1)方位:從上到下 、從下到上、東西南北中
(2)時間:從早到晚 、一年四季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篇作文:
(圖片來源:家長諮詢)
這篇作文先寫了春天、夏天、冬天的美景,再寫秋天的美景,這樣寫其實不太符合邏輯,那可以怎麼改呢?
很簡單,可以把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對調,按照冬天、春天、夏天順序來寫。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8單元的填空作文已經全部更新了,填空作文主要作用就是幫助孩子構建一個寫作框架。在既定的主題和框架下,根據自己的詞彙積累把作文寫得更加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