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創建紅色文化網上教育館 打造教育新載體

2020-12-15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8日訊 (通訊員 張金泉 孔憲東) 今年,魯東大學積極推進 「網際網路+黨建」「智慧黨建」,結合VR信息技術手段,創建了「魯東大學紅色文化網上教育館」,採用師生特別是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他們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魯東大學一直傳承紅色基因,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把黨的建設作為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薪火相傳、砥礪前行。特別是二鄉師(魯東大學前身,創建於1930年6月)和膠東公學(魯東大學前身,創建於1938年8月)時期,學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立了招萊邊區的第一個黨支部、萊陽境內的第一個民先組織「二鄉師民先小隊」和第一個「抗日救國會」,湧現了一批堅守信仰、愛國愛民、傳播紅色基因的進步師生。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超越時空的強大吸引力和感召力,時至今日,仍然具有深刻而廣泛的教育意義。

「魯東大學紅色文化網上教育館」主要設紅色圖書閱覽廳、紅色故事分享廳、紅色文化教學廳、紅色音樂演播廳,分別展示《紅色魯東——魯東大學紅色記憶》教育讀本、膠東和魯東大學紅色故事、課堂內外紅色文化教育教學成果、大型紅色組歌(歌劇);另設校園紅色文化場館VR體驗(包括學校文學博物館、膠東公學歷史陳列館、王樹春書畫館、學校校史館)、該校的全國全省黨建「雙創」示範點、精品黨課、思政工作調研等四個版塊,作為對全校黨員和廣大師生開展日常教育的重要平臺,受到師生的廣泛好評。

相關焦點

  • 魯東大學創建「五個一」紅色教育平臺 深化愛黨愛國教育
    今年國慶節期間,將舉行《紅色魯東——魯東大學紅色記憶》新書首發式暨朗誦會,並免費發放給全校班級,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創建一套課堂內外大學生紅色教育體系開展紅色文化教學研究。
  • 魯東大學與十二學合作共建未來教育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
    、企業文化等進行了參觀了解,近距離感受到教育與網際網路的融合創新。十二學教育專注於高中、初中和小學開展網際網路+教育改革,重新定義教學、改變傳統課堂,這與魯東大學高度重視「教師教育」的內涵發展、推動師範生培養模式的改革不謀而合。雙方的合作恰逢其時,將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未來教育研究院為載體,在平臺、課程、教法、師資等方面開展全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新的、面向未來的一流教育高地。
  • 德陽市新時代公民道德教育館開館
    原標題:德陽市新時代公民道德教育館開館作為德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組織打造的全省首個新時代公民道德教育基地,2020年12月25日,德陽市新時代公民道德教育館開館。德陽市新時代公民道德教育館共有兩層,一層設有道德模範廳、文明互動廳、志願服務廳,二層設有文明創建廳、全域展示廳、道德傳承廳,通過圖文、影音、動漫、遊戲等形式,生動展現時代楷模、道德模範等群體的先進事跡。在道德模範廳,觀眾可通過觸摸3個智能觸控螢幕,了解全國、全省和德陽市道德模範評選情況及模範事跡。
  • 創新新時代紅色文化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寶貴財富,面對新時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努力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真正讓紅色文化滋潤人們心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創建載體提高廉政文化的影響力
    為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講好前輩們的紅色故事,臨洮縣深入挖掘革命先烈事跡,以連環畫的形式繪製完成了《臨洮英模英烈故事集》。第一輯共9本,深情描述了西路忠魂李彩雲、開國少將李化民、視死如歸的地下黨員楊儀等9名臨洮籍英雄兒女的典型事跡。
  • 各地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
    各地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文化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營造濃鬱的校園文化氛圍,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讓學生處處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感染,同時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
  • 泉港前黃:深耕文化「四張牌」 繪就鄉村「振興圖」
    近年來,泉港區前黃鎮以鄉村文化振興為目標,挖掘整合、用好盤活紅色文化、孝廉文化和傳統文化資源,打造文化載體,完善文化設施,全力建設文化特色城鎮,推進城鎮高質量發展跨越,繪就新時代鄉村「振興圖」。加強文物保護 打造文化「大載體」鄉村文化振興離不開文化載體的支撐,前黃鎮全力推進轄區內建築文物的保護修繕,已完成黃素石樓、閩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2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作,並以此作為鄉村文化載體,有效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 傳承合作初心 發揮陣地作用——民盟傳統文化教育熠熠生輝
    」,持續推進「追尋溫籍民盟先賢足跡」活動,積極創建盟員傳統教育基地、「盟員之家」。自2015年起,民盟溫州市委會開始探索教育基地創建工作,蘇步青勵志教育館率先掛牌中國民主同盟傳統教育基地,在全市基層組織及廣大盟員的共同努力下,現已建成6個民盟中央、省、市級傳統教育基地,蘇步青勵志教育館、溫州數學名人館(谷宅)等
  • 淮南3家景區入選安徽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中安在線訊 據淮南網報導,日前,省旅發委、省發改委等10家單位聯合印發了《安徽省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我市的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上窯新四軍紀念林、安徽第一面黨旗紀念園  我市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國家4A級景區上窯新四軍紀念林、國家3A級景區安徽省第一面黨旗紀念園等紅色旅遊景區。
  • 將紅色文化深度融入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對擁有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的湖南高校而言,深入研究和系統梳理紅色文化的歷史積澱與時代內涵,探索一條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是新時代傳承紅色文化、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的重要舉措。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 東至縣葛公中學:傳承紅色文化,打造三美校園
    安青網訊東至縣葛公中學大力推動紅色教育,打造三美校園,以黨建促教育改革,提升辦學品位,創建特色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強立德樹人教育,培養師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持續提高該校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整體水平。
  • 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
    江西是中國紅色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具有紅色文化得天獨厚的優勢。紅色文化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構成了江西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動力源泉,為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提供了豐富內容和多元載體。
  • 全國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與青少年犯罪預防研討會在魯東大學舉行
    李豫黔代表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對研討會召開表示祝賀,並介紹了近年來研究會建設全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積極構築全新、高效預防工作載體平臺,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人才培訓、調查研究和幫教關愛行動情況。他表示,魯東大學是全國唯一一所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管理博士人才培養單位,致力於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管理研究工作,深入開展問題青少年研究,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取得的成績在全國範圍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打造文化育人新模式——吉林工程職業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示範案例
    ,打造學校文化育人體系,營造廣泛開展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圍。2019年,以大力開展「黨建文化、紅色文化、廉潔文化、工匠文化、制度文化、傳統文化、農耕文化、行為文化」的「八大主題」文化育人建設為目標,著力構建「校、院、專業」三個層面文化育人體系、構建「四室一堂一館」六個領域文化育人模式、打造「美化、亮化、綠化」三個環境文化育人工程,結合「紅色文化浸潤」「踐行初心使命」「政治生日儀式」「助力精準扶貧、共築美好生活」「弘揚時代新風 創建文明校園」、「美麗校園 我們在行動
  • 以史為鏡擦拭初心 ,「聲」臨其境淬鍊黨性~這裡的誓詞教育館啟用!
    夏陽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把誓詞教育作為中心推進規範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在誓詞教育的直抵人心上下功夫,將中心約150平方米的場地,建設為誓詞教育館,把誓詞教育作為黨員自悟初心、自觀初心、自踐初心、自淨初心的生動實踐,打造「四史」學習教育新陣地。
  • 紅色電影《楊靖宇》在這裡點映
    荔枝新聞訊 昨天(9月6日)下午,紅色電影《楊靖宇》點映暨常州大學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開館儀式舉行。   為了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掘校內外的紅色資源,著力打造一個立意新、站位高、特而精、簡而全、集約型、立足高校、面向社會的具有多種教育功能的紅色宣傳教育基地,常州大學建立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
  •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中華文化教育館落成啟用
    鼓勵學生汲取中華民族文化精華  深圳特區報東莞3月30日電(記者 劉秋偉 通訊員 聶良知 葉宗諺)3月30日上午,佔地500平方米、以中華文明為核心價值的中華文化教育館,在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正式啟用。
  • 英雄城新添紅色文化經典符號
    「南昌艦」永久駐泊點、建軍雕塑廣場、牛行車站與南昌起義展示館構成「三點一線」,為南昌再添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載體  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軍隊的誕生地,也是全國唯一雙擁模範城八連冠省會城市。
  • 湘潭大學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依託紅色理論研究平臺,豐富文化育人內容。依託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等國家重點研究基地,積極推進紅色文化理論研究,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00餘篇,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聚焦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傳承紅色基因,推出了《毛澤東著作辭典》《毛澤東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等系列叢書。
  • 憑祥打造國門未成年人教育品牌
    (原標題)發揮獨特資源優勢 釋放特有資源潛力憑祥打造國門未成年人教育品牌憑祥訊 近年來,憑祥市立足「邊」的優勢,做足「邊」的文章,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創新工作方法,紮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進一步激發邊關青少年愛國熱情,國門特色品牌花開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