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第二屆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識競賽最小參與者年僅6歲
中國地質大學 2018-11-20 大 中 小
「描繪化石,演繹歷史。」11月10日,由湖北省古生物學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辦,面向全國高校學子及化石愛好者的第二屆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識競賽迎來決賽,選手除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還有一位年僅6歲的小學生張紹航;作為本次大賽的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殷鴻福教授,為他專門頒發了特別獎,給這個未來的小小地質學家加油鼓勁。
早在9月份,主辦方就向全國地質類大學的學生以及普通市民發出參賽邀請:兩人組隊,競選決賽名額,最終從數千名報名者中篩選出16支隊伍。決賽選手以判斷題、選擇題及識圖題等多種題型答題的形式搶答,採用兩兩抽籤淘汰制,最終決出冠軍隊。
獲得冠軍的隊伍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繆璐漪和李四光學院的程笑凡組成的「阿爾瓦雪茲龍隊」。值得一提的是,繆璐漪也是公園大課堂的常駐導師,作為地球科學學院「地學之光」科普講師團的成員,曾經多次在武漢中華奇石館帶領小學生認識恐龍化石,做自然觀察筆記。
最受人期待的,莫過於是來自紅領巾國際學校一年級的張紹航和他媽媽組成的「star星星戰隊」。母子二人披襟斬棘,進軍16強,並在決賽獲得優異成績。在頒獎典禮現場,殷鴻福院士為他頒發了特別獎,並贈送給他一把地質錘,還激動地說,「薪火相傳,未來可期。」
張紹航的媽媽曾經是一名大學數學老師,她最初是通過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了解到了這個比賽,在徵求了張紹航的同意後報名參賽,「小航從小就愛逛地質博物館,總是跟著講解員的身後聽講,這次參加比賽,是希望帶他接觸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獲得更大的進步。」
「化石裡藏著古老地球的秘密,認識它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地球。」作為本次大賽的組委會主要成員之一,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地學院的江海水老師,希望通過比賽普及化石及古生物知識,擴大地質學的社會影響。
從組委會處獲悉明年這項比賽還將繼續進行並擴大規模,歡迎廣大市民關注參與,共同體驗地球科學的奧秘。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