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說明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關於《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說明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2007-06-21  大 中 小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專業學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經研究和論證,擬在我國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一、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的必要性
    
    (一)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國家對外文化、經濟交流合作的迅速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翻譯專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已躍居世界前列。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已經逐步實現全球化的進程。對外經濟發展迅速,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不斷向前推進,在全球化經濟體系運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各類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翻譯工作是對外交流和國際交往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隨著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翻譯專業人才在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日顯重要,對外語及翻譯人才,尤其是具有專業水平的高級翻譯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多、更迫切。培養大批高層次的翻譯專門人才是我國對外改革開放、滿足社會需要的必然要求。
    
    目前,各種國際會議日益增多,國外資料大量引進,社會對翻譯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工業、科技、司法、環保、金融等領域國際交流與日俱增,對於翻譯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知識素養要求越來越高。另外,儘快培養大批高水平的翻譯人才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更具有特殊意義。一方面,國外的先進文化、先進科技不斷湧入,迫切需要將其轉化為我們自己的語言去了解、吸收和準確掌握。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地不斷掀起的「中國熱」,也迫切需要把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學、優秀文化介紹到國外去。因此,翻譯人才的緊缺,不僅在數量上,更在質量上。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翻譯市場還有待規範,主要問題是翻譯質量無法保證。人事部於2003年開始試行全國統一的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翻譯職稱不再實行評審制度,而實行全國統考制度,這一舉措被稱為「中國翻譯界近年來取得的最重要進步之一」。此外,《翻譯服務譯文質量標準》和其他標準的制訂,都將有利於翻譯產業的健康發展。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可以在翻譯職業化、翻譯市場規範化方面起到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
    
    由於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巨大需求,我國的翻譯數量和品種極大豐富,已經成為「翻譯大國」,但翻譯的總體水平不高,還稱不上「翻譯強國」,主要原因是翻譯人才,特別是高水平翻譯專門人才的匱乏。
    
    (二)翻譯的特殊性,決定了翻譯人才培養具有特殊性
    
    翻譯是一門科學,是一種認知活動、一種技巧、一種藝術,是一種專業的交流工具。翻譯人才的思維模式與一般外語人才有著明顯的差別,需要專門的職業技能培訓。過去往往把外語專業等同於翻譯專業,把外語人才誤認為翻譯人才,忽視了翻譯專業人才的專門性和特殊性。懂外語,不等於是合格的翻譯人才。
    
    專業翻譯分為口譯、筆譯兩大方向,口譯主要分為同聲傳譯和交替傳譯,可細化分為會議口譯、商務口譯、法庭口譯等。會議口譯,廣泛應用於國際會議、外交外事、會晤談判、商務活動、新聞傳媒、培訓授課、電視廣播等方面;法庭口譯,可分為權威性翻譯(如判決書的翻譯等)和非權威性翻譯。在涉及到兩種法律體系、多種文化、不同的法律觀念的複雜條件下,法庭口譯在各種國際訴訟、仲裁事務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國內這一領域的高級口譯人才幾乎是空白。
    
    筆譯分為外翻中和中翻外,按照應用領域可細分為文學翻譯、科技翻譯等。筆譯是書面譯文,必須經得起審查、琢磨和推敲,一般還要長期保存,尤其是一些政策性很強的政府或外交部聲明、領導人講話稿,或具有國際法律性質的公報、協議、條約、議定書、國際會議文件等,對筆譯要求更高,不僅要譯文正確、準確、完整、嚴謹,而且要通順、優美。
    
    翻譯的上述特點,決定了一個專業的翻譯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很高的素質和能力。首先,要熟練掌握中外兩種語言的語言規律及其相互之間的對應關係,必須具有紮實的語言基礎;二是要具備高超的翻譯技能。以會議口譯為例,既要在短時間內準確理解發言者的語意,又要精準地用另一種語言進行表述,對譯員的記憶能力、記錄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很高要求;三是隨著翻譯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從業者不僅要具備很強的語言技能,也必須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如計算機信息管理與翻譯、醫藥科技翻譯、傳媒翻譯、法律翻譯與科技翻譯、商務翻譯等;同時,翻譯人員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口譯人員不管在任何場合和面對任何人,都要如實、準確、友好地傳遞被翻譯者的意思;筆譯人員既要熟練地掌握翻譯技巧,還要具有較高的語言修養,更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研究精神。
    
    由於對翻譯專業人員素質和能力的特殊要求,世界各國在翻譯人才的培養上都採取特殊的培養模式。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培養專門的口筆譯實踐人員和翻譯理論研究人員,授予翻譯碩士和翻譯博士學位。翻譯人才的培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課程設置、教學要求、教師資格、評價標準等方面都以培養學生翻譯技巧和實際能力為重點,使之畢業後就能很好地從事各領域的專業翻譯工作。所以,翻譯工作坊、文學工作坊(閱讀原版外國文學作品)、非文學工作坊(訓練語言翻譯技巧)、機輔翻譯工具等教學方式,都以增強口筆譯實踐能力為主。同時,對師資有特殊要求,如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英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ers, 原文為法文: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terprètes de Conférence)認可的16個一類培訓機構中,11所高校聘用職業譯員授課,其餘5所高校也至少有80%的職業譯員授課。
    
    (三)我國現行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偏重於學術訓練,不利於高級翻譯人才的培養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外語院校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外語人才,其中一些成為了優秀的翻譯人才。但是,現行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在教育理念上偏重專業的學術性,對翻譯的專業性和應用性重視不夠。按照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各外語院系雖然也都招收翻譯方向的研究生,但其培養目標是高校教學和科研人員。在入學考試、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安排和學位論文寫作等方面,是按照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的,有些學校甚至完全忽視了翻譯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導致翻譯實踐能力較差,畢業後多數只能擔任生活翻譯。因此,這種模式不利於高級翻譯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不適應應用型、專業化翻譯人才的知識和能力需求。
    
    翻譯專門人才的培養與傳統外語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有根本不同:
    
    1、教學目標:外語教學目標主要培養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這裡的「譯」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語言教學手段,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外語語法、詞彙,或用來檢查學生外語理解和表達水平,作為增強學生外語能力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標。
    
    翻譯教學目標則是建立在學生雙語交際能力基礎之上的職業翻譯技能訓練。翻譯教學從職業需求出發,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語言知識、百科知識(尤其是國際政治、經濟、法律等)和翻譯技能訓練(包括翻譯職業知識)。
    
    2、教學內容:外語學習主要訓練學生學習語音、語法、詞法、句法等語言基本知識,基本不涉及語言的轉換機制,而只是用單一語言去聽說和表達。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能講外語的人,雖然能流利地用外語表達其本人的思想,但不一定能勝任翻譯工作的原因。
    
    翻譯教學則主要是訓練學生藉助語言知識、主題知識和百科知識對原語信息進行邏輯分析,並用另一種語言將理解的信息表達出來,這些專門訓練包括:譯前準備、筆記方法、分析方法、記憶方法、表達方法、術語庫的建立等等。雙語轉換機制還涉及到語言心理學、認知學、資訊理論、跨文化等多種學科。
    
    3、教學方法和手段:外語教學需要的是良好的外語交際環境,以便利用各種手段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翻譯教學需要的是雙語交際環境、特定的交際人、交際主題,包括翻譯用人單位的需求等。翻譯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能闡述或摻雜譯者自己的觀點,而是要忠實地表達講話人/作者的想法或信息。因此,需要利用各種可能的手段訓練用一種語言理解信息,用另一種不同的語言表達相同的信息。這些需要大量的翻譯實踐才能夠實現。
    
    翻譯作為一個職業(無論是兼職還是全職),專業化程度高,應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強。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紮實的中文基礎和至少通曉一門外語,還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學、翻譯學知識,同時還要具備廣博的其他學科(如經濟、管理、法律、金融等)知識和實際翻譯操作技能。因此,翻譯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是現行外語教學體制無法完成的,有必要在保留已有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引入專業學位培養模式,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二、我國設置和試辦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的可行性
    
    (一)國外和港臺地區成功的教育經驗可資借鑑
    
    關於翻譯專業人才的培養,國外和港臺地區已積累了較為成功的經驗,特別是歐盟的譯員培訓、英國的翻譯碩士、法國巴黎高級翻譯學校的口筆譯碩士和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可在教育理念、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和培養手段等各個方面,為我們提供可資借鑑的教育經驗。
    
    (二)已具備了良好的學科基礎
    
    目前,我國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有英語、法語等語種二級學科博士點37個、碩士點342個。20多年來,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學科支撐。
    
    (三)已有一支具有良好學術素養的專職師資隊伍和具有豐富翻譯經驗的兼職教師隊伍
    
    近年來,國內有關高校對翻譯學科越來越重視,設置了具有一定影響和教育特色的高級翻譯學院,開始由一般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向專業的高水平翻譯人才的培養模式轉變,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方面作了很多嘗試和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一支能基本勝任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專職師資隊伍。同時,在外事部門、對外文化交流部門、新聞及出版部門,以及經濟、科技、體育和社會各領域的職業翻譯隊伍,大多具有豐富的外事經驗、翻譯經驗和很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擔任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兼職教師。
    
    (四)廣泛的需求與充足的生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交流日益擴大,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文化交流,都需要大批具有廣博的學科知識、深厚的綜合素養和熟練的翻譯技能的高水平的翻譯人才;而且,隨著國家的社會、經濟與文化實力的不斷提高,對高水平翻譯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大。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定位明確、針對性強、特色明顯,社會一定會予以廣泛認可。大量的外語專業和非外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政府各部門和各級機構從業人員可提供充足的生源。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

相關焦點

  • 關於下達《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軍隊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 關於印發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通知
    關於印發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通知 http://kaoyan.eol.cn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    2010-05-11  大 中 小 關於印發金融碩士等
  • 關於下達《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
    關於下達《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學位〔200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軍隊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設置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現將設置方案印發給你們。
  • 關於下達《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
    關於下達《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學位〔2007〕10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軍隊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設置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 2011年考研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2007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 一、為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促進中外交流,培養高層次、應用型高級翻譯專門人才,決定在我國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 警務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會議審議通過了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在我國設置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警務、應用心理、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城市規劃、林業、護理、藥學、中藥學、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等碩士專業學位。
  • 穆雷:對設置翻譯博士專業學位的思考
    設置翻譯博士專業學位 (DTI) 需要反覆精心論證。本文通過考察我國其他專業博士學位在培養目標、學制、課程設置、師資建設、入學要求、實習實踐等方面的做法與特點,總結可資借鑑之處,以期為我國翻譯博士專業學位的設置提供參考。 關鍵詞:專業博士學位教育; 翻譯博士專業學位; 人才培養。
  •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設置方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專業學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國家統籌規劃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積極進行學科結構、人才結構及培養模式的調整和優化,積極、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大批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一、為適應我國現代文物與博物館事業發展對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一、為適應我國現代文物與博物館事業發展對文物與博物館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質量,特設置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
  • 關於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的通知
    學位辦〔 2009 〕 23 號 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 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教研 [2009]1 號)文件精神,有關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專家制定了《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分類別)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
  • 應用心理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應用心理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一、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心理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應用心理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應用心理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應用心理人才培養質量,特設置應用心理碩士專業學位。
  • 關於印發《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
    關於印發《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學位〔2014〕4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國人民解放軍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3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在我國獨立設置中醫專業學位,現將《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印發給你們。
  • 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2008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一、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決定設置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二、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的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Social Work」,英文縮寫為MSW。
  •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翻譯專業資格證書銜接
    關於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銜接有關事項的通知學位〔2008〕28號各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為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促進專業學位教育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緊密銜接,推動我國翻譯人才培養與評價工作的發展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
    關於印發《中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  學位[2014]4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國人民解放軍學位委員會
  • 關於設置和試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幾點意見
    同時,這種專業學位的設置將使我國的學位制度更趨完善,將推動我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多樣化,使學位制度進一步適應科學技術事業和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我國設置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試行培養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是十分必要的。
  • (專碩)體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
    成都體育學院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40520)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規範的學術訓練,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體育專業基礎知識
  • 獸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1999年5月1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一、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迫切需要,進一步促進我國獸醫事業的發展,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位制度,決定設置獸醫專業學位。獸醫專業學位分碩士、博士兩級。
  • 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研究生入學考試考試總綱總  則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在《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見學位辦[2009]23號文)中指出,MTI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口筆譯人才。
  • 外國語學院舉辦「中國人民大學申報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專家...
    8月20日上午九點,「中國人民大學申報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專家論證會」在明德國際樓501會議室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伊志宏會見評審組專家並致辭。外國語學院院長何其莘主持會議,並作了題為「培養有人民大學特色的職業翻譯人才」的工作匯報。何其莘院長從中國人民大學申報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出發點、基本思路、實施方案和基本條件四個方面向專家組做了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