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如何在梁山架空晁蓋的,成年男人必須明白的處世哲學!

2020-12-11 永遠的動漫

水滸傳中,梁山泊有108位好漢,他們的頭領是及時雨宋江。其實宋江也是半路來到梁山,在他前面還有一位晁蓋,晁蓋是梁山集團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兼第一任首領。可惜晁蓋在戰鬥裡中毒箭身亡,宋江就成了首領。而早在晁蓋身亡前,宋江就暗中一步步架空了晁蓋。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宋江如何架空了晁蓋,在現實生活中,人情世故錯綜複雜,我們也要提防像宋江一樣的人,避免自己被「架空」。

宋江的威望大於晁蓋

晁蓋被稱為託塔天王,在江湖上有一定的威望,很多人願意為他效力。宋江被稱為及時雨,平時樂善好施,專愛結交江湖好漢,實際上就是善於拉攏人心,在江湖上的威望遠遠超過了晁蓋。這就為架空晁蓋埋下了伏筆。

在生活中,讓一個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做下屬,本身就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如果這個下屬的人緣也比自己好,威望也勝過自己,那麼勢必會難以控制,甚至會發生易主奪權的一幕。

宋江一派的人佔據多數

雖然晁蓋來梁山更早,但梁山中屬於晁蓋派系的人並不多,只有最初劫生辰綱的六人和林衝,以及幾個排行靠後的小輩。宋江派系的人更多。晁蓋率人劫法場救下宋江後,把他請上了梁山,隨之而來的還有幾十位江湖混混,這些人都是追隨宋江的小弟。此時,梁山各派系的好漢數量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在生活中,領導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主人,其他的人都應該聽命於自己。如果某個下屬拉幫結派,很可能會對自己不利。古代皇帝也深深明白這一道理,所以才有了劉邦、朱元璋誅殺功臣,以及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事件。

宋江善於拉攏人心

宋江最大的特點就是情商高,善於拉攏人心,在人際交往中可以見縫插針,給別人一點好處,感動得別人對自己死心塌地。拉攏人心沒事,可宋江的拉攏都是以醜化晁蓋為基礎,這就導致很多人追隨宋江敵視晁蓋。

朝廷與梁山交戰時,梁山人馬往往能生擒朝廷的人,把他們壓到梁山後,晁蓋往往是毫不留情地要殺掉他們,每當這時宋江就出來打圓場,笑嘻嘻的說他們也是被逼無奈,不如在梁山留下來一起做兄弟。每回宋江都能就下他們,他們也必定會把宋江當恩人,把晁蓋當仇人。

宋江的領導能力更強

宋江的領導能力強。在每次軍事行動中,宋江都會親自參與,在梁山軍隊中扮演領導人的角色,與吳用一起指揮。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習慣性地認為宋江是自己的上司,在一次次的徵戰中,與宋江建立出生入死的兄弟情。

反觀晁蓋,他幾乎都是坐在聚義廳裡,等待將士們凱旋,幾乎不參與梁山的重要軍事活動。久而久之,晁蓋這個真正的大哥,就被兄弟們遺忘在了角落裡。在中期,晁蓋說話的分量明顯比宋江輕很多,宋江發話,一呼百應,晁蓋發話,場面尷尬至極。

後來,晁蓋也意識到自己逐漸被架空了,他想力挽狂瀾,卻發現為時已晚。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親自出徵,卻沒想到中了史文恭的毒箭,不久後身亡。從此,宋江光明正大的做了梁山第一把交椅,梁山眾人的命運也從此刻起被改寫!

相關焦點

  • 宋江與晁蓋誰更適合做梁山統領?一個是真領導,一個是真土匪!
    那麼如果真的如書迷朋友們所想,梁山不走詔安路線,跟隨著晁蓋每天打打殺殺,認認真真的幹著土匪路線,那麼迎來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比詔安更好一點?當然,人死不能復生,所以一切推斷都只是假設罷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晁蓋與宋江二人誰更適合做梁山首領。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共計一百單八將,為何沒有晁蓋?
    梁山集團108位主要員工的排名座次,由軍師吳用策劃,董事長宋江執行。除「前董事長」晁蓋未加入座次之外,「梁山集團」的新舊員工均榜上有名,晁蓋的落選看似合情合理,實則暗藏玄機。晁蓋人稱「託塔天王」,為人正直,忠義無雙。
  • 晁蓋沒死之前,宋江為何總是領兵下山?你看他安的什麼心
    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讎,你如何只要害我,三回五次,教唆蔡九殺我兩個!你既讀聖賢之書,如何要做這等毒害的事!我又不與你有殺父之仇,你如何定要謀我!宋江未曾料到,他在江州安心待大赦的計劃,被半路而出的黃文炳,全盤攪毀。試想當日江州牢城中,宋江大散金銀,使得獄卒、牌頭、管營皆點頭哈腰。
  • 水滸好漢:謎團最多的好漢,宋江和晁蓋的「剋星」,比鬼可怕
    如何知道梁中書押運生辰綱的路線和時間?為何找上了江湖地位不高且不行走江湖,也從未謀面的託塔天王晁蓋? 1、宋江 晁蓋等人上梁山泊安頓下之後,感激宋江報信的恩情,派劉唐前去鄆城縣送金子,以示感謝。 送金一事很順利,宋江收下書信以及一條金子,劉唐返回梁山泊。
  • 宋江為何害怕公孫勝?公孫勝為什麼會在梁山集團的鼎
    吳用是宋江的心腹,吳用尚且如此,宋江更是非常擔心,擔心自己的軍心被吳用擾亂了。其二,公孫勝當年很信奉晁蓋。其實當時宋江比晁蓋的名氣更響亮。可公孫勝千裡來投只為晁蓋,要給晁蓋送上一個大富貴。看重的也是晁蓋的義薄雲天,從此公孫勝唯晁蓋馬首是瞻。當宋江進入梁山大營後,聰明的公孫勝發現吳用與宋江沆瀣一氣,就以種種名義,逃離梁山。
  • 吳用為何離開晁蓋歸附宋江?| 第三隻眼看水滸
    吳用和晁蓋是髮小,有多年的友誼,晁蓋在經濟上給過吳用很大幫助,吳用也出謀劃策,幫助晁蓋智取生辰綱,上山後成為梁山二把手、晁蓋的大管家。而吳用和宋江此前並不認識,吳用怎麼會幫助宋江謀殺晁蓋呢?相見雖匆匆,宋江給三人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江給吳用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恩難忘,這是吳用最終歸附宋江的現實基礎。宋江幫了晁蓋,所以晁蓋才多次說要將第一把交椅讓給宋江,但越是如此,宋江越不能做不義之事,宋江取代晁蓋的方式只能是讓晁蓋離開梁山舞臺,這一點宋江和吳用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宋江被斷配江州,吳用和宋江第二次相見是在梁山下。花榮說,為什麼不給兄長開了枷?
  • 看看梁山軍師吳用如何叛變晁蓋的
    謀士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選擇「主公」為之效力從宋江第一次要上梁山就可以看出,宋江上山,就要有自己的絕對實力。假如第一次真的上山,宋江的勢力是可以和晁蓋勢均力敵的。第二次,宋江帶來了若干人馬,上山後馬上來了一個新舊頭領之說,而這新頭領除他宋江之外,竟然有二十七人。
  • 宋江是如何當上梁山第一把手的?走向「領導者」的三大要素
    宋江是如何當上梁山第一把手的?走向「領導者」的三大要素文/無計讀書在《水滸傳》中,宋江可謂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在當上首領後,以自己的膽略和才識,讓梁山上的好漢們信服,使梁山上的力量發展壯大。雖然,最後宋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即招安,但是,他的成功也是毋庸置疑的。
  • 水滸傳:宋江是最大的陰謀家,梁山的崛起和終結都因宋江的陰謀
    這一詞一詩被黃文炳發現,上報江州太守,將宋江抓獲。梁山眾頭領下山,劫了江州法場,救出宋江。宋江就此入夥梁山,做了第二把交椅。宋江入夥,看似被逼無奈,其實早有謀劃。黃文炳一事,只是讓他把計劃提前罷了。梁山泊上已經有人了,怎麼奪下?當然就是送自己人上去。送晁蓋七人上山,就是為此。當然宋江不會算到「火併王倫」這一出,如果沒有火併王倫,將來他上山之時,晁蓋幾人就是他的幫手。而晁蓋自己做了梁山之主,也就成為宋江的敵人。
  • 晁蓋打曾頭市,宋江吳用密謀害盧俊義,盧俊義實慘
    不過在水滸傳中這樣坑爹的事情很多,此時突然也能明白為什麼都說少不讀水滸了,這種為了一己私利就坑蒙拐騙的案例就是原因之一。不過要是細說盧俊義上梁山的過程的話,盧俊義家破人亡被坑上梁山,錯不止在宋江和吳用,盧俊義自己也有錯。在水滸傳中,最羨慕的除了大周皇帝嫡派子孫柴進以外,就是腰纏萬貫的盧俊義了。為什麼羨慕?
  • 晁蓋臨終遺言疑點,為何不把寨主傳給宋江?
    晁蓋之死,議在遺言。此遺言甚怪。夫在公,梁山為宋江,非晁蓋而是江也;私,蓋亦私於宋之不惡也。故晁蓋皆當傳寨長於宋江。而怪者,不唯無為,反謂能執射自殺,乃以為寨主。然文武勳高,五虎將之一秦明皆為所破。蓋言如故欲難之,不欲宋為寨主。
  • 晁蓋臨終遺言是21個字,卻被宋江改成16個字,於是宋江成功上位
    一說起水滸中的晁蓋晁天王,讀者都不禁為他惋惜,為什麼他會蹊蹺地被一支毒箭射死了?晁蓋臨終前留下了21個字的遺言:「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這裡的賢弟就是指宋江,晁蓋的意思也很明確,誰抓住了殺我的兇手,誰就可以當梁山寨主。
  • 《水滸傳》中晁蓋的死亡之謎
    而梁山又是派系眾多,想要在這裡坐把交椅多多少少都是要有點本事的,所以現在很多人會研究梁山的厚黑學,當然裡面也有很多令人費解的情節,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晁蓋之死,疑點太多,很多讀者都會認為晁蓋的死最大的內幕黑手就是宋江,或者說就是宋江讓人害死了晁蓋。 此宋江和晁蓋有梁山第一把交椅之爭。而且宋江和晁蓋聚義的目的不同。
  • 宋江為什麼要請盧俊義來當「二把手」?
    很多讀者都很奇怪,晁蓋死後眾位好漢都推舉宋江做寨主。宋江一再推辭,甚至還要讓位於盧俊義。山上有那麼多的好漢,為什麼不惜餘力的讓盧俊義上山呢?宋江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01晁蓋臨死之前都不想讓宋江坐上寨主之位宋江從江州上梁山後,晁蓋主動讓出寨主之位,宋江一口拒絕了。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在小說《水滸傳》中,晁蓋之死是至關重要的轉折,從那時起宋江才真正當上了梁山的寨主,而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宋江名義上都只是晁蓋的手下。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通過晁蓋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句話分明就只是在針對宋江,以阻止宋江當寨主。
  • 人送外號託塔天王,晁蓋當真無謀略,天罡地煞沒有倒也說得過去!
    這一時期的晁蓋與宋江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做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宋江的作用更像是一個梁山的對外辦事處負責人。宋江被抓,判了流放,路過梁山被請上了山,晁蓋勸宋江入夥,宋江不肯。這時候應該說晁蓋絕對是真心勸宋江的,他希望把山寨做大。但是這裡面能看出來一點,就是晁蓋這個人有士大夫的志向,卻沒有士大夫的遠見。
  • 吳用親眼見到史文恭就明白了:此人不會射箭,射殺晁蓋的另有其人
    晁蓋夜打曾頭市,混亂中臉上中了一箭,那箭頭上刻著史文恭三字,宋江為此大做文章,篡改了晁蓋遺言,把黑鍋甩到了史文恭頭上。晁蓋臉上那一箭到底是不是史文恭射的,吳用親眼看到史文恭那一刻,就什麼都明白了:晁蓋絕非史文恭所殺,此人連弓都沒有,又怎麼會暗放冷箭?
  • 晁蓋的綽號和名字,即是水滸最大伏筆,暗藏宋江等人宿命
    東溪村七星聚義,晁蓋梁山小奪泊,梁山大聚義的跌宕篇章就此拉開。於水滸來說,晁蓋是不可或缺的主角,然而,就是這位一力迎接宋江上山的第二任泊主,身在梁山,卻不屬於天罡地煞,而且「晁蓋」此名,即隱含水滸全篇最大的伏筆。晁蓋的綽號「託塔天王」,因何而來?
  • 此人和晁蓋是髮小,又是當地名人,卻不認識宋江,奇怪
    宋江與吳用的第一次見面,是在生辰綱案發之後。宋江為救晁蓋等搶劫生辰綱的疑犯,匆忙趕到東溪村晁蓋家中報信。因事情緊急,不便久留,交代幾句之後就急匆匆要趕回縣裡,免得別人生疑。宋江來晁蓋家報信,晁蓋順便介紹了一下留在家中的吳用、公孫勝、劉唐三人。只報其名,可能宋江連這幾人長得什麼樣子都來不及看清楚。這便是吳用第一次見宋江。兩人第二次見面是在《水滸》第三十六回。
  • 從梁山看管理
    在原著和影視資料中,梁山在招安後北朝廷派遣攻打方臘。與方臘一戰中,梁山直接戰死59名大將。班師回朝後,受奸臣迫害,最終得以善終者僅27人。不禁讓人唏噓。其實,從宋江上梁山開始,梁山好漢的結局就註定不會好。一、領導不齊心自宋江上山,他與晁蓋的情誼就已經走到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