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家長一看到寶寶出汗,就非常的擔心。難道是缺鈣缺鋅缺維生素D?還是感冒了?其實,一般正常的出汗是不需要任何擔心的,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家長多慮了。
一、相比成年人,寶寶更愛出汗
出汗是一種生理現象,是機體通過排出汗液來散發熱量,從而維持正常體溫的過程。出汗過多稱為多汗,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生理性多汗則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絕大多數嬰幼兒為生理性多汗從生理角度來說,寶寶的皮膚含水量比成人高,表層微血管分布也較多,新陳代謝旺盛,且活潑好動,因此比成人更容易出汗。
愛出汗的寶寶大多比較健康,通常比較活潑好動、飲食正常,運動時汗出得多,停下來汗也消得快,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不必擔心。
二、寶寶出汗的幾種狀況?
1、睡覺時出汗
有些孩子經常在睡眠時出汗,汗水浸溼了衣衫、枕巾,這種現象中醫稱之為盜汗。許多家長為此擔心,雖到處求醫,但仍然見效不大。很多家長一看到寶寶睡覺出汗,就會懷疑他是否缺乏維生素D。其實只要寶寶日常及時補充了維生素D,而且又有足夠的戶外活動,就完全不必擔心這種情況。
嬰幼兒調節汗腺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入睡後新陳代謝不能及時減慢,熱量就會以出汗的方式在短時間內釋放。如果沒有使用發汗的藥物,室溫適宜,衣被厚薄合適,通常入睡後1、2個小時左右(上半夜)的出汗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2、吃奶出汗
我們常常說「使出吃奶的勁兒」來形容用很大力氣,對小嬰兒來說,吃奶確實是一個體力活,需要用非常大的力氣。所以吃奶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小嬰兒除了頭部之外身體其他部位的汗腺發育不完善,所以出汗通常集中在頭部和頸部。就像我們平時用很大的力氣做事就會出汗,這是同樣的道理。
3、被子蓋太厚,衣服穿太多
如果氣溫較高、衣被過厚、劇烈運動等,都會導致寶寶出汗。所以基於這點,家長應該適當地為寶寶減少衣被。因為給寶寶穿蓋太多會導致大量出汗,如果沒有及時換掉被汗浸溼的衣被,讓寶寶用自己的身體暖幹,反而容易感冒。
家長往往習慣於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寶寶的過熱的刺激下,只能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
三、寶寶出汗,該如何護理?
1、勤洗澡,給寶寶穿透氣吸汗的棉質衣物。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不要讓風直接對著出汗的寶寶吹。
3、保持皮膚潔淨乾爽,一旦出汗要及時擦乾並換上潔淨乾爽的衣被。
4、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適當增加鋅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5、不要給寶寶穿蓋得太多,穿蓋適宜的標準是寶寶頸部、後背溫暖或有薄汗。
另外,對多汗的孩子要重視皮膚護理,勤洗澡或擦浴,更換內衣,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汗腺管阻塞發生汗疹或癤子,或者皮膚皺摺處糜爛,造成皮膚繼發感染。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呼呼媽媽)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