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事實與歷史,你真的了解這個民族嗎?

2020-12-25 騰訊網

地球上很少有國家比日本擁有更豐富多彩的歷史。

在亞洲史前薄霧籠罩下的日本移民中,日本見證了天皇的興衰,武士統治,與外部相互幹擾,在亞洲大部分地區擴張,失敗和重生。在20世紀初期,日本是戰爭最激烈的國家之聲一,如今,日本經常成為和平主義的聲音,並在國際舞臺上表現出克制。

首都和主要城市

首都:東京

主要城市:橫濱,大阪,名古屋,札幌,神戶,京都,福岡

政府

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現任天皇是明仁; 他幾乎沒有任何政治權力,主要擔任國家的象徵和外交領袖。

日本的兩院制立法機構由465個席位的眾議院和242個席位的參議院組成。

日本擁有四級法院體系,由15名成員組成的最高法院領導。該國擁有歐洲風格的民法體系。

安倍晉三現任日本首相。

人口

日本擁有約126,672,000人。今天,該國的出生率非常低,變成世界上發展速度的老齡化社會之一。

大和日本人佔人口的98.5%。另外1.5%的人包括韓國人(0.5%),中國人(0.4%)和土著阿伊努人(50,000人)。衝繩和鄰近島嶼的琉球人可能或可能不是大和人。

語言能力

日本常規公民(99%)以日語為主要語言。

但是,日語大量借用了中文,英語和其他語言。實際上,日語單詞中有49%是來自中文的借用詞,而9%是來自英語。

日本共存的三種書寫系統:平假名,用於日語日語單詞,變形的動詞等;片假名,用於非日語借詞,重點和擬聲詞;漢字,用來表示日文中大量的漢語借詞。

宗教

極少數人練習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錫克教。

日本的本土宗教是神道教,它是在史前時代發展起來的。這是一種多神論信仰,展現自然界的神性。神道教沒有聖書或創始人。大多數日本佛教徒都屬於大乘學校,該學校是六世紀從百濟韓國來到日本的。

在日本,神道教和佛教習俗被合併為一個宗教,在重要的神社中建造了佛教墳墓。

地理

日本領土包括3,000多個島嶼,總面積377,835平方公裡(145,883平方英裡)。從北到南,四個主要島嶼分別是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

日本多山多林,可耕地僅佔全國的11.6%。最高點是富士山,海拔3,776米(12,385英尺)。最低點是八郎門,它位於海平面以下四米(-12英尺)處。

日本位於太平洋火環附近,擁有許多熱液特徵,如間歇泉和溫泉。該國不斷發生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

氣候

日本從北向南延伸3500公裡(2,174英裡),其中包括許多不同的氣候帶。整個季節為溫帶氣候,共有四個季節。

1970年,庫欽(Kutchan)鎮一天之內就收到312釐米(超過10英尺)的積雪。那個冬天的總降雪量超過20米(66英尺)。

大約之下,衝繩南部島嶼為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0攝氏度(華氏72度)。島上每年約有200釐米(80英寸)的降雨。

經濟

結果,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日本的出口包括汽車,消費和辦公電子產品,鋼鐵和運輸設備。進口商品包括食品,石油,木材和金屬礦石。

在1990年,經濟增長停滯不前,但此後每年回升至令人難以置信的2%。日本人均國內生產總收入38,440美元;16.1%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歷史

大約35,000年前,來自亞洲大陸的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定居了日本。在大約一萬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一種叫做繩紋的文化得以發展。繩紋狩獵採集者製作了毛皮服裝,木屋和精緻的陶器。根據DNA分析,阿伊努人可能是繩紋人的後裔。

彌生人的第二次定居浪潮將金屬加工,水稻種植和編織帶到了日本。DNA證據表明這些定居者來自韓國。

在日本,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時代是科峰(Kofun,公元250-538年),其特徵是埋葬著大型土墩或古墓。科芬由一群貴族軍閥領導。他們採用了許多中國習俗和創新。

佛教在538-710年飛到日本的明日香時代,中國的書寫系統也如此。在這個時候,社會被劃分為氏族。奈良時代(710-794)建立了第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貴族等級練習佛教和中國書法,而農業村民則遵循神道教。

日本的獨特文化在平安時代(794-1185)迅速發展。朝廷證明了經久不衰的藝術,詩歌和散文。武士戰士等級也在此時發展。

1185年,被稱為「幕府將軍」的武士領主接管了政府,並以天皇的名義統治了日本,直到1868年。鎌倉幕府(1185-1333)從京都統治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鎌倉在兩次神奇的颱風的幫助下,擊退了蒙古無敵艦隊在1274年和1281年的襲擊。

一位特別強大的皇帝高代(Go-Daigo)試圖在1331年推翻幕府,導致南北競爭法院之間的內戰最終於1392年結束。在此期間,一班稱為「大名」的強大地方領主在功率; 他們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68年的江戶時代末期(也稱為德川幕府)。

那年,建立了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君主立憲制。幕府將軍的力量結束了。

他的慢性病使他無法解決任務,並允許該國立法機關進行新的民主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正式重啟了對朝鮮的統治並奪取了對中國北方的控制。

在昭和天皇裕仁,負責監督日本在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其投降,其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化國家的重生。

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裡非常感謝收看本期的小木歷史

喜歡的可以點讚,評論,轉發和分享,謝謝。

有任何疑問和建議可以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日本嗎?
    上次我們真的了解了一下朝鮮。很多同學希望真的了解一下我們身邊的另一個鄰居,那個麻煩的小日本。
  • 日本女性和服後面的包真的是枕頭嗎?有什麼作用和歷史淵源?
    文/小野妹子學歷史日本女性和服後面的包真的是枕頭嗎?有什麼作用和歷史淵源?今天我們來說說日本的和服,其實日本的和服和中國的旗袍一樣,都是屬於民族傳統服飾,而在日本,和服是每個女孩子的最愛,因為日本女人的身材不如歐美女人苗條,也不及中國女人的勻稱,所以她們比較喜歡這種揚長避短的美麗服裝。可令人奇怪的是,為什麼她們漂亮的和服後面都會背著一個包包?
  • 教老外學中文的你 真的了解漢語嗎?
    教老外學中文的你 真的了解漢語嗎?「漢語」這個概念,首先是指漢族的語言。「漢族」這個名稱當然是漢朝以後才有的,但是漢族作為一個民族則是遠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漢語是中國最主要的語言,使用人口最多,通行區域最廣,所以日本、韓國等地就把漢語叫做「中國語」,英國、美國也稱漢語為Chinese language,我們自己也往往把漢語和漢字統稱為「中文」。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試卷中的爭議題誰出的?你不了解歷史嗎?
    5月14日香港中學文憑歷史試卷中出現了一道這樣的試題:是否同意「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說法。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跟我們的高考是一個級別的。這樣的考試出題人需要有一定的資歷,還出的是歷史題!我想問問這位出題人,你學過歷史嗎?了解1900年到1945年期間都發生了什麼嗎?知道日本侵華都做了什麼嗎?
  • 歷史:日本否認侵略事實的文化根源
    它極力鼓吹"皇國精神"和"皇國之道",說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應當統治世界,並使這種充滿宗教迷信的理論,成為支配日本民眾的思想武器,為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對外侵略政策所利用。日本明治時期戰略文化的代表是福澤諭吉。他和普魯士的特賴奇克有異曲同工之處。被稱為"日本的伏爾泰"、日本近代文化的締造者的福澤諭吉,晚年成了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主張侵略朝鮮,進攻中國。
  • 你永遠不知道的名偵探柯南,這些動漫事實你真的知道嗎?
    這個在動漫中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們一直是不知道的,哪怕我們能夠看到黑衣組織的各種蛛絲馬跡,但是真正關於組織的核心利益,我們仍然是一無所知的,或者說對於柯南而言就是這樣。因為柯南知道的東西顯然我們已經是知道的,顯然柯南知道的,關於黑衣組織的秘密只是表面。那我為什麼名偵探柯南是你們不知道的動漫呢?這些動漫事實你真的知道嗎?
  • 18個事實告訴你:歷史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
    電影和各類雜書看多了,漸漸地你可能會對歷史上的人和事物產生各種不真實的想像。來看看下面這18個事實,你就知道你的想像有多離譜。有時候,歷史也許沒有你想的那麼誇張,但有時候,歷史比你想像的更五彩斑斕。3、拿破崙真的沒那麼矮。他的身高大約5英尺6英寸(1米68)。而這個身高差不多是那個時候的男性平均身高。4、如果你覺得復活節島上的雕像只是一個巨大的頭部的話,那你可就錯了。它們是全身雕像,只不過大部分的身體被埋在了山坡的土中。這是有意為之。
  • 馮學榮:透過歷史假象,看穿事實真相
    不但沒有石油,什麼鋼啊,鐵啊,鎢啊,煤啊,日本都是沒有的,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國,這些資源,它當時都是依賴西方的。當時的日本人想,要居安思危,長期依賴西方,靠的住嗎?靠不住的。所以,日本人經過勘探,發現滿洲(東三省)是一個天然寶藏,一旦佔有滿洲,就解決了日本人子孫後代的「工業自主」問題,再也不用看西方人臉色了。
  • 關於日本的8個事實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關於日本的8個事實的歷史往事。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日本古老的禮儀傳統,與引入西方生活習俗的完美結合。如果你在日本呆幾天,就會發現日本生活的多元化。事實一、在便利店和書店裡,一些日本居民長時間站著看漫畫和雜誌,這在日本很常見。
  • 日本課本上為何寫中國只有70年歷史?卻稱自己歷史有幾千年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直以來都是被世界人民普遍承認的。然而,在日本的課本上,他們居然赤裸裸地寫道,中國只有短短七十年的歷史!話說,另外的幾千年去哪兒了?日本人這樣寫,真的是忽視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嗎?還是說他們就喜歡篡改跟中國有關的歷史?原來,這與日本人的「特殊」的計算方式脫不了干係。
  • 日本副首相:我們是2000年單一民族國家!阿伊努人可以獨立了?
    日本和韓國在歷史上和中國頗有淵源,無論是文化還是國家制度,三者之間有諸多的相似之處。但是說東亞文化起源日本,亦或者是日本的制度優於上述國家,則有些夜郎自大。然而日本的一些精英卻一直活在自我設定的「童話故事裡」,拒絕回歸現實。
  • 大河劇,了解日本的一扇窗
    日本是一個很奇特的國家,你既可以說很熟悉他,但卻不敢說很了解他。日本是一個歷史相對比較悠久的國家,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深度上看,日本一兩千年的歷史根本不值得一提,不過,如果你放眼到世界,擁有一千多年歷史,並且延續至今的並不多。
  • 「民族國家」,一個源自日本的誤會?
    第二個階段,與反對表面化和形式化的歐化主義、主張維護髮揚日本優秀傳統的國粹主義運動(1888年—)同期開始。在這個時期,因為國粹主義雜誌《日本人》和報紙《日本》的宣傳,廣大日本人開始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再次發現nation。國粹主義認為國粹是一種源於獨自歷史和文化傳統的事實存在,作為它的具體體現提出了「民族」的概念。
  • 日本大阪府,了解日本的歷史,體驗日本的風情「大阪歷史博物館」
    導語:日本大阪府,了解日本的歷史,體驗日本的風情「大阪歷史博物館」!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喜歡大阪這座城市嗎?來「大阪歷史博物館」走一趟,會讓你更了解大阪這座古城的歷史。大阪歷史博物館於2001年開館至今,旁靠NHK電視臺大阪分局,鄰近大阪城公園,交通十分方便。館內共十層樓,其中七樓至十樓為常設展示樓層,六樓為特別展示室,要注意的是若要參觀特別展則需另外購買特別展門票。
  • 日本文化屬於中華文明圈嗎?日本民族究竟有著怎樣的起源?
    語言同時也是民族,這個定式換成中國,就是華夏儒家文明圈。日本文化它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它不接受儒家。中國自秦漢統一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無論現代人對儒家有多麼大的意見,中國兩千多年的大一統歷史,儒家都是毫無疑問處於官方地位的。
  • 南京師大學生懸掛日本旗引發熱議的背後,真的是日本文化好嗎?
    如,七年前韓國將我們自古以來的端午節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並且成功了,當這件事情成為事實之後,國人才幡然醒悟。我左思右思,這絕對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國人對本文化的不自信。唉,我們真的太窮了。當飯吃不飽的時候,我們首先想的是如何才能吃飽飯。當錢成為社會主體價值觀時,文化遺產顯得多麼落寞。
  • 閻洪:日本沒有左翼 日本整個民族就是右翼
    盧琛:中日關係如同易碎品,在任何的敏感領域一丁點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在中日民間掀起軒然大波,歷史認知問題和領土糾紛是最為棘手的兩大難題。在去年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華的時候,中方曾經顧慮到12月13號是日本佔領南京73周年,因故而延遲了訪華的日程,而最近名古屋的市長河村隆之一席話更是挑動了中日之間,民族感情最為敏感的神經。也揭起了這一塊傷疤。
  • 王明珂 | 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
    當代口述歷史學者常藉由當事人的親身經歷記憶,來補充歷史文獻記載之不足。對於追求「歷史事實」 的歷史學者而言, 這不失為一種歷史研究的新工具。然而由歷史記憶的觀點, 這樣的口述歷史只是為「典範歷史」增些枝節之末的知識而已。甚至它更進一步強化了反映男性、統治者、 優勢族群觀點與其偏見下的「典範歷史」,而使得「歷史」成為階級權力工具。
  • 「日本老兵」對抗日戰爭的評價,真的是字字誅心!
    「日本老兵」對抗日戰爭的評價,真的是字字誅心!文/夢追歷史抗戰八年是每個中國人都無法忘記的事情,那個時期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屈辱的時候。先輩們是無畏的,是具有民族大義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後人所敬仰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其實,不僅只是我們自己對先烈感到無比的敬仰,就連當時對戰的敵人也對我們的先烈心生敬佩之意。據了解,一位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日本老兵表示,當時中國士兵手中的武器實在是太落後了,日本士兵說中國士兵手中的武器很多都是日軍淘汰下來的武器。
  • 日本祖先真的是中國人?日本專家給出答案,與中國這個民族有關
    引言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自古以來與中國的關係就非常緊密。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了關於日本的記載,《後漢書》載:「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而關於日本人的祖先是否中國人也一直是大家熱衷於探討的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