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智的父母,在孕期,就開始預防「喪偶式」育兒
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則幾乎是絕對:自己育後會否遭遇「喪偶式育兒」。這,就是「喪偶式育兒」的前奏--在孕期時,丈夫對待妻子、腹中孩子的態度,所投射出來的,就是夫妻間的相處模式。回想一番,現正經歷著「喪偶式育兒」的我們,其實生活早就給了我們提示:產檢的時候,總是可以各種原因拒絕陪伴
-
讓男人背鍋的」喪偶式育兒」
現在很流行喪偶式育兒說法,一提起這個說法,固有的思想就是這個喪偶一定值得是育兒中爸爸的缺位,而不是媽媽的缺位。自從有了娃以後,重新思考了下這個詞,發現這個詞實際是讓男人背鍋了。回想一下,在中國式的家庭中,總會認為男人比較粗糙,帶小孩這種事男人做不來,笨手笨腳的,反而可能添亂,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幫忙更加。當爸爸插不上手的時候只能在一旁看電視刷手機,漸漸的越發在帶小孩這件事就沒有了成就感,哪天需要搭把手的時候,換個尿布溼可能都會手忙腳亂,此時如果老人或者老婆再沒耐心一點,男人就更受挫,更覺得帶娃這件事男人做不來。
-
「喪偶式育兒」,僅僅是爸爸們的錯嗎?
要想避免「喪偶式育兒」,一、永遠不放棄爸爸,二、要發揮爸爸在育兒工作中的獨特性。但是一味的批評,或者說一直強調「喪偶式育兒」,除了打消爸爸們的積極性、否認他們在家庭教育中的價值外,並不會帶來更多的積極變化,反而可能會讓爸爸們破罐子破摔,甚至以此為藉口:反正都喪偶了,所幸死透一點,不然還說我詐屍。所以,「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這些詞看似對爸爸缺席育兒這件事很有殺傷力,但對於媽媽或者說對於整個家庭來說,情緒是發洩了,結果卻可能適得其反。
-
拒絕「喪偶式育兒」,3招破開親子教育困局
大部分孩子都只親近一個家屬,並且有絕大部分孩子對爸爸有疏離感,其實這是一種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喪偶式」教育。朋友昨天和我說起了育兒的難題:「誒,現在我家孩子對他爸爸越來越疏遠,就怪孩子爸長年在外頭工作,在家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現在孩子見到爸爸都感覺非常生疏。」
-
老公對孩子不聞不問,喪偶式育兒是啥體驗?過來人的講述很戳心
老公對孩子不聞不問,喪偶式育兒是啥體驗?過來人的講述很戳心在前段時間,「喪偶式婚姻」是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也是目前很多夫妻所面的狀態,陳女士與丈夫就是其中之一。拒絕「喪偶式教育」,讓父親更多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吧陪伴育兒首先在孩子幼年童年的時候,父親主要應該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位女性資質平庸,家庭條件一般,老公常年出差在外,一個人面對孩子,深陷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的模式之中,辛辛苦苦的維繫這個得來不易的家。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好一點就是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而丈夫的工作是銷售,經常出差在外,一個月能回家兩三天的樣子。
-
改變「喪偶式育兒」,不妨從育兒假開始
參與立法的江蘇省婦聯負責人坦承,共同育兒假的目的是為了倡導男性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這一句話乍一看沒什麼問題,往深處一想又覺得哪裡不對,男性本來不就應該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嗎?是啊,本來應該,可現實卻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育兒:誰給你的勇氣在育兒路上裝聾作啞
喪偶式育兒指那種在家庭育兒方面基本是單方面的一個人搞定,育兒路上的另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處於沉默狀態喪偶式育兒誰都不想碰到,但是這件事婚前不一定能看出來,等恍然大悟的那天,卻發現為時已晚。喪偶式育兒模式中缺失的那一半,表現平平,屢屢逃避。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媽媽的煩惱,爸爸的困境
這種現象的名字叫喪偶式育兒。所謂喪偶式育兒是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支持,比如早出晚歸、孩子事情都不管、與孩子互動很少甚至無語言交流等情況。除去父母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的情況不談,考慮到現實中的大概率情況,嘻遊君想來說說家庭中爸爸缺席育兒的情況。
-
我是怎樣從「喪偶式育兒」的泥潭中爬出來的
當年我第一次聽到「喪偶式育兒」這個詞的時候,簡直倒吸一口涼氣——太狠(zhǔn)了!在這個詞出現之前,女人們也會半調侃半埋怨地提到一個近義詞——甩手掌柜。但在那時候,甚至男人們也會心無芥蒂地不時用這個詞自嘲,沒什麼心理壓力。而「喪偶式育兒」,即使是滿腹牢騷的女人們,真要把它面對面甩給自家老公,恐怕至少也還要在心裡掂量一番吧?
-
你的家庭是否也在承受喪偶式育兒?
聽到很多朋友抱怨說,自從生了孩子後,就體驗到了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孩子完全是給自己生的。在孩子的養育上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參與感也幾乎為零。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呢?1、被動式剝離育兒中的存在感朋友茜茜說,從懷孕開始,老公就在外地工作,一周回來一次,平常都見不到孩子。
-
「喪偶式」育兒,怎麼能帶出聰明孩子?
一聽「喪偶式」育兒,絕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一定是在家庭環境中男性缺失的結構。但是,不褒不批,「喪偶式」的家庭,爸爸角色的缺失和媽媽角色的缺失都是存在的。只不過,爸爸角色的缺失相對比較普遍。我們不是要批判哪一方,重要的是,如果已經處在「喪偶式」的環境中,如何能培養好孩子。
-
喪偶式育兒竟然敗給了詐屍式育兒!
家有小孩,每天圍繞小孩的吃喝拉撒,感覺夫妻,婆媳,家人之間是不是有彗星撞地球的感覺,家庭育兒永遠自帶流量,在育兒這條道路上學問太多,挑戰不少。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了,指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夫妻其中一雙在一起,但是有一方長期缺位,不參與育兒過程,什麼事情都是另一半獨立完成,這裡多半指爸爸的缺席。
-
我也經歷了喪偶式育兒
雖然說現在很多男性也都能夠明白女性的辛苦,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喪偶式的婚姻。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還是就是媽媽的責任。孩子生病了,孩子磕著碰著了,都是媽媽沒有照顧周全。孩子身高沒跟上拉,孩子某些東西沒有學會啦。
-
喪偶式婚姻是什麼意思?拒絕獨角戲的婚姻真的不難!
這些年來,很多的「毒舌」詞語都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比如說「喪偶式婚姻」、「喪偶式育兒」等等。喪偶式婚姻是什麼意思?這個詞語通常是作為已婚的人描述自己的婚姻狀態時的。顧名思義,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在婚姻存續期間,另一方不能給你提供任何幫助,有這個人跟沒這個人沒什麼兩樣。
-
喪偶式育兒頻發!這幾大原因值得思考
喪偶式育兒方式因為現在有很多是喪偶式的育兒方式,新手媽媽們都被逼成了女漢子所以說&34;這個詞的產生是為了譴責的是那些有孩子後和沒孩子時一樣瀟灑、自我,對養娃育兒漠不關心,把所有育兒任務撒手給媽媽的爸爸們。 當「喪偶式育兒」這一種現象出現時,爸爸們的任務引起討論。
-
江蘇擬立法反對"喪偶式"育兒:拒絕輔導孩子或被記入徵信,網友吵翻了
亮點2:反對「喪偶式」育兒,父母應共同履行家庭教育義務很多媽媽經常吐槽「喪偶式」,覺得爸爸分擔不夠,照顧孩子太少。《條例(草案)》明確,父母雙方應當共同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義務,不得以離異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一方開展家庭教育,另一方應當予以配合。記者看到,《條例(草案)》還規定了一些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家庭教育中不得出現的行為,比如放任孩子輟學,用侮辱、虐待、實施家庭暴力等方式開展教育,放任孩子吸引、曠課、沉迷網絡、校園霸凌等等情況。
-
「喪偶式育兒」的3大特徵,你中招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我聽說了一個新詞,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的寶媽會有3個特徵,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帶孩子就是女性的責任,所以導致很多家庭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的寶媽會有最後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現代人,千萬不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帶孩子也不是女性一個人的責任,良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父母對育兒方式有明確的共識
-
「我的老公是個隱形人」——那些喪偶式育兒的媽媽們
什麼叫做「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指的是長期在家庭分工中不存在的一方,在中國普遍是爸爸們。爸爸們或多或少忙於工作而長期的不在家導致家庭角色中只有媽媽的存在,活生生新娘熬成了老娘。為什麼會有喪偶式育兒的情況出現?社會快節奏,生存壓力太大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重複繁雜的工作被替代。現在社會競爭更加激烈,特別是25歲左右的年輕父母,本來就處於事業的上升期然後自己又生了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