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誠知2020年是不平凡的。之於我平庸的生命史,這一年必將因其斑讕而耀目,因其深重而銘心,因其壯慨而蕩氣,因其沉鬱而濺淚。值此跨年之際,歸探之期,興感良多。駒隙鴻飛,無問西東。概略行跡,一以回顧深省,一為展望弘毅。
以我弱肩負重行——服從學校工作安排,工作足量。猶記4月裡入疆,醫學觀察期間我即應要求認真出制了一份期中語文試卷。以30年教齡教師上半年承擔了高二語文周正課時14節、不同梯級的兩個班教學任務。咽炎復發也始終堅持。高三開學前的網課階段,我應備課組長和幾個同事所請,提供了作文、詩歌鑑賞等共享網課,有時圍觀人數達二萬。下半年我擔任高三3班語文教學,周正課時8節外有早讀、三個多小時的晚自習。另有青藍工程指導老師以及協助相關通訊文案之責。因我此前傷病初愈(髖關節骨折),曾離開教學一線較長時間,對於以上工作,也曾有過怯意,但即使在我最艱難的時刻,也始終把教師對學生的責任放在第一位,從未曾缺課。
以我勤溉催花開——教書育人為本,成績可期。為完成援疆老師最核心的教學工作,我認真了解學情,備教材,教學中精選題案,講練結合。3班在學校分層教學體系中處於第三層級,學生分屬於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東鄉族、漢族等民族,通用語起點不一,水平參差。我努力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在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上下功夫:舉行班級「秋風流韻」詩歌朗誦會,組織小辯論,言傳身教,分享閱讀與創作的體驗。為達成「親其師信其道」,我主動做無記名問卷調查學生滿意度和建議,能動調適。針對高三學生致力於學科素養接受高考選拔這一目標,強化訓練,注重效用,分析語文即時成績參照系中的動態軌跡。比如此刻,聯考成績較之期中的上升相對回落,已在預料之中,原因複雜而清晰地在腦中一一呈現——我想起那句「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即使在高三緊張的教學中,我仍然努力保持語文藝術美哲思美的濡染,以期助力學生打下終身閱讀與觀照社會的基礎。教育教學的同時,作為語文老師,勤於閱讀、寫作、思考,努力提升專業素養。以教育援疆生動的實踐激發文藝創作的靈感,為文化潤疆作點滴貢獻。兩個多月來,我在自己的公眾號「一枝向北」上隨筆,詩文手記在「海安微教育」、「江蘇援疆伊犁」、「新華社客戶端」公眾平臺上發用,《文學教育》也已採稿。提升自己的同時,在一定範圍內對語文學習,文藝創作,文旅宣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影響。
以我竭誠攜手進——「傳幫帶」熱誠互尊,開放交流。作為援疆團隊的一分子,雖然才疏學淺,人微力薄,但我一直以最大誠意踐行「傳幫帶」的「輸血」理念。無論是在微信上還是在辦公室裡,凡有所問,我都認真作答,有疑難,我也積極幫助查詢;與青藍結對的老師,互動聽課,日常討論。在本學期第二周為大家提供了作文複習研討公開課——《素材效用最大化——作文備考策略之素材積累》;從上學期至今,我先後為二中積極觀摩的語文老師孟慧榮、麥迪娜、張春霞、李櫻等多人次提供包括散文鑑賞、詩歌鑑賞、作文講評等內容的常態課十幾節;在交流高三複習、教育教學論文寫作及學生思想教育的各個方面,我也坦誠提供觀點。平時主動學習,本年級所有甚至跨年級教研課、新疆第五屆青年教師成長比賽優質課,「同課異構」活動,我都認真聽課、議課並認真吸納。
以我泛愛多親善——把對「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理解上升為自覺意識。通過學習黨的政策、新疆發展史,我對「民族團結」的意義有了更明確的認識。而我本人與生俱來的悲憫心和後天習得的平等、和平理想與共情力使我對「民族團結一家」有著本能與自覺雙重的踐行欲望。比如在工作中與各民族同事相互尊重,互相學習,開展文化交流,坦誠直率;又比如主動參與「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雖然因我不在要求之列沒有上報材料,但我持續認真地在3班學生間推進該項工作,早在中秋節前我特意買了南通特產西亭脆餅與月餅深入學生宿舍看望學生,進食堂,常在班級。與回族學生馬如霞、東鄉族學生馬燕虎等數名學生結親交友。並利用休息日應邀走進學生馬梓欣、馬如霞的家中拜訪家長,所行不計路途之遠,至而打的亦往,且皆略備薄禮。真誠的交心訪談,增進了師生、家校和民族情誼。即使對偶遇的本校上一屆某學生,我也因見其家境不裕而予以微助。援疆以來對每一次捐款倡議,從未袖手;對遇到的每一個人,心未設籬。
以我微力助抗疫——新冠疫情防控之役,人人有責。入疆前後,我始終自覺遵守各級防疫令,執行家居、出行、隔離的各項具體要求。敬重身邊抗疫工作人員的辛勞。我曾參與學生放學導護以體驗二中教師的辛苦;在教師節表彰活動中我為抗疫先進寫了頒獎詞並把對他們的敬意寫進手記;我在208辦公室主動擔負每周一的抗疫消殺日常事務與值日工作,為此每周一早上我都是乘援疆職高點第一班車在早讀課前到辦公室,開窗通風,灑掃打水,風雪未阻。
以我愛家愛二中——二中的和諧與發展時時關心。於此萬裡塞外的唯一歸所,我的情感世界裡已然視之如家。春去冬來,在二中的日子裡,流連校園,記下美麗與感動,對微憾也曾提出建議。對可能給二中發展帶來榮譽和機會的每一個活動,我都願意竭誠效力。在學校幾次接待領導調研工作中,我參與語文組主備課現場籌措,提供公開課教案、導學案等交流材料,並準備現場發言;我積極主動參與校園文化氛圍營構;我為援疆展板及相關標語題圖文案竭以心智,幾組展板上也文思留痕。2020年二中的光影裡,我沉思默然,我歡心欣然。晨昏匆匆,亦主亦客,純良時遇,溫暖常在,心有恆持,不必人地皆宜。只可惜逝去光陰不會再回頭。
圓滿完成支教使命,是我行前至今向上蒼唯一的祈求。年來所為,若有得,不過是在時代宏炬和各地同仁精神感召下的粒粟微光;若有失,不過是理想主義、浪漫情懷擁吻生活時的固執與笨拙(容我自嘲)。我之援疆徵程過半,勒馬回眸,奮蹄再前,踏雪放歌,春光不遠。
作者:丁雪梅
作者簡介:丁雪梅,江蘇省海安市人,援疆教師。派送學校:海安市立發中學;受援學校:伊寧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崔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