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法先生

2020-09-07 趣聞全搜羅


以技術開闢法律服務新局面 —— 法先生

全流程智能法律服務平臺

致力於以科技改造法律行業

推動法律服務行業革新

2020年 9月3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在法先生舉行。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大煒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法先生是法學院一個新的嘗試,有別於此前的公檢法機構及律師事務所。

希望通過此次與法律科技平臺法先生的合作,引導學生密切關注前沿法律科技,了解法律行業革新的方向,切身體會未來法律的新形態。

圖|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大煒

法先生創始人吳飛表示,中國政法大學在我國法律人才培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法先生希望以人才基地為起點,不斷深入與法學院的合作,攜手開啟新一代法律服務。

圖|法先生創始人 吳飛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力、院教科辦主任劉澍分別介紹卓越法律人才由來及相關培養制度,法先生合作律師王國華、李素素、法先生合伙人馬堯、祁瑞、法先生法律部總監林曉銜、銷售部總監趙承鈞、市場部總監張寬等出席了本次揭牌儀式。

圖|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張力

圖|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科辦主任 劉澍

圖|法先生合作律師、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王國華

圖|法先生合伙人 馬堯

圖|法先生合伙人 祁瑞

圖|法先生法律部總監 林曉銜

會上,法先生創始人吳飛先生介紹了公司經營理念、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願景,並表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治天下、學問古今」的思想理念以及學科發展方向與法先生戰略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契合。

希望以此次合作為起點,進一步探索多樣的合作形式,共同推進法律+科技的研究與實踐,攜手開啟新一代法律服務。

圖|會議現場

劉大煒書記介紹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基本情況,並表示法先生「法律+科技」的業務模式,符合當下司法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趨勢,是目前法律服務行業的創新模式,也是法學院的學生需要接觸了解的新模式。

劉書記表示,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要不斷加強高校與實務部門的合作。要把實務部門的優質資源,引入到高校當中。

經總書記的指示,政法大學法學院正在積極建設學生實習基地,堅持教師規模的建設,此次與法先生共同建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也是法學院在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的框架下,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他指出法先生的業務模式及發展願景,與法學院人才培養方向及內容很契合,希望以本次合作為基礎,不斷拓寬合作渠道,創新合作方法,為培養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的法學人才而共同努力。

隨後,雙方共同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揭牌。

圖|揭牌儀式

劉書記親自為法先生合作律師王國華、陳飛、王泥、李素素及法先生法律部總監林曉銜,頒發導師證書。

王國華律師

林曉銜總監

李素素律師

圖|受聘儀式

導師代表王國華律師在發言中表示,與法先生合作由來已久。感慨於法先生不斷發展壯大,越發成熟,並且持續為律師提供更多優質的案源和高效的服務。

法先生的模式代表了未來法律發展的新模式,未來律師的獲客及基礎性重複性工作將由法先生完成,律師將專注於案件的出庭、談判、協商等高度法律專業的部分,此舉措極大的解放了律師的工作。

法大的實習生來法先生實習,可以密集的接觸前沿法律科技,大量參與網際網路情景下的案件全流程辦理,將對未來的法律理論學習和法律職業實務,有極大的幫助。

圖|法先生合作律師、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王國華

導師代表林曉銜表示,法先生目前專注於網際網路法律訴訟領域,案件高度流程化、標準化、智能化,並建立了完善的實習指南、指引手冊,能夠幫助實習生迅速了解和掌握電子證據取證和電子證據卷宗的整理工作。

法先生平臺處理的案件量比較大,實習將會讓學生深度參與到網際網路訴訟業務中,將自身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由「法律+科技」的創新模式,讓學生感受接觸更多的新知識,真正學有所獲,感受法先生的專業與溫度。

圖|合影

隨著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的正式落地,法先生將不斷加強與高等法學院校聯繫,共同培養具有創新視野的法律人才,共同開啟新一代法律服務,未來法律。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法先生
    2020年 9月3日下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在法先生北京辦公室舉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大煒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落戶法先生是法學院一個新的嘗試,有別於此前的公檢法機構及律師事務所。希望通過此次與法律科技平臺法先生的合作,引導學生密切關注前沿法律科技,了解法律行業革新的方向,切身體會未來法律的新形態。法先生創始人吳飛表示,中國政法大學在我國法律人才培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與煒衡杭州律師事務所共建卓越法律人才聯繫...
    2020年12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小建、黨委委員張勁、教務辦公室主任劉澍一行到煒衡杭州律師事務所,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卓越法律人才聯合培養基地」進行合作籤約儀式。   薛小建表示,高校和律所同屬一個法律共同體,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非常重視法治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通過建立律校合作,能夠利用學校的學術學科優勢開拓雙方在理論研討和課題項目中的合作,同時也能將校外優質的實務資源引進校園,協同發展,共同為培養卓越法律人才貢獻力量。   雙方籤署合作協議,薛小建代表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向煒衡杭州律師事務所授牌並頒發聘書。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六年製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實驗班」10年探索,打造卓越法律人才2.0版
    《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法學大類畢業生就業率排名倒數第二,僅法學一個專業的失業人數就在全部本科專業小類中排名第一。與此同時,許多業內人士呼籲,法律人才的單一培養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多元需要,傳統的法學教育亟待改革。2011年,21世紀第二個10年之初,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開始承辦「六年製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實驗班」(以下簡稱「實驗班」)。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焦洪昌:一切皆有可能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2年法大撤系建院以來,法學院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萬名優秀法治人才,比如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先生是朱維究教授的弟子;四川省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王雁飛先生是廉希聖教授的弟子;全國最大律師事務所——大成律師事務所主任、獲評建國70年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物的彭雪峰先生,是法學院79級院友;法學院副院長,法大最年輕的教授、博導雷磊,是舒國瀅教授的弟子
  • 2016財經類大學的法學院排名
    法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其國際法絕對是國內前三,優勢學科還有經濟法和民商法。1984年學校設立了國際經濟法系。順應中國改革開放大業對涉外經貿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於1995年在原國際經濟法系的基礎上,成立了法學院。這裡有著曾經全國最著名的國際商法大家沈達明先生、馮大同先生。他們開創了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國際商法學科。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2019年第四屆 法律精英人才夏令營招生通知
    歡迎國內知名高校本科應屆畢業生申請參加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院2019年第四屆法律精英人才夏令營!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的 「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 「雙一流」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2017年公布全國法學學科評估結果,中國政法大學居於榜首。
  • ...優勢培養複合型人才 ——訪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華小鵬...
    目前,該校法學學生4874人,現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9個二級學科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12年、2018年,該校法學專業分別獲評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2012年,該校獲批河南省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基地;2019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培養基地。
  • 西北政法大學反恐怖主義法學院揭牌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任海泉出席中國首個反恐怖主義法學院揭牌儀式。該學院在西北政法大學成立,旨在構建多層次、多類型的反恐怖主義人才培養體系,滿足不同領域對反恐怖主義法治人才的需求。       本報訊(張信) 1月16日,中國首個反恐怖主義法學院在西北政法大學正式揭牌成立。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舉辦法律精英人才夏令營,風華正茂,激昂青春
    為全面提升我院研究生生源質量,吸引和選拔全國各大高校精英法律人才到我院攻讀碩士學位,7月5日至7月7日,法學院舉辦了2019年第四屆法律精英人才夏令營。7月5日上午,法學院舉行了開營儀式暨師生見面會。法學院副院長雷磊,各專業導師代表王新宇、崔林林、陳徵、王成棟、張勁、李強、席濤、陳宜、李紅勃、馬宏俊、王青斌及研工辦主任陳維厚出席活動,深入介紹了法學院研究生教育概況以及各專業、方向的學科建設、師資力量與研究生培養等情況,促進夏令營營員全方位、深層次了解法學院研究生教育。7月6日上午,法學院組織了專業課筆試,同學們竭盡全力,認真複習,以期在筆試中脫穎而出。
  • 吉林大學法律碩士培養實踐基地落戶瀛慶
    孟軍主任代表瀛慶所對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認同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瀛慶律師事務所高度重視與高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高度重視對青年法律人才的培養與選拔,積極與各大法學院建立法學實習基地,開展院所之間全方位、多維度的深度合作。
  • ...發揮優勢,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涉外法治人才 | 法學院
    陳雲良:廣外法學院從發軔之初就定位為培養涉外法治人才,充分發揚廣外「專業+外語」的傳統和優勢,始終踐行「明德尚行,學貫中西」的校訓,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參與國際事務的涉外卓越法治人才,形成國際化法治人才培養特色。2018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國際法治面臨嚴峻挑戰。中國參與國際治理需要更多高層次涉外法治人才。
  • 培養服務浙江法治建設人才 ——訪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
    人物名片: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著力發展法治理論、環境法、國際法等學科方向,服務浙江法治建設,如今已成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執業技能人才培養實驗區」「浙江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
  • 準備到政法機關發展的考生應重點關注這些大學
    法學學科建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和「2011計劃 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東北亞法律研究中心」「全面依法治國研究中心」等高規格學術研究平臺。首批入選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實施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法學會的「東北亞高端法律人才培養基地」也落戶本學科。
  • 2020中國政法大學法碩考研分數線匯總
    (非法學)專業;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招收法律碩士(法學)專業。下面小編分別為法碩考研的同學介紹一下中國政法大學招收法律碩士的各個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成立於2005年,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以培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人才為目標的專門學院。自建院到2018年,培養畢業生近五千人。2011年,學院獲批教育部「法律碩士教學改革試點項目」;2015年,獲批教育部「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項目」。
  • 華東政法大學的傳承:東吳大學法學院的遺產
    蘭金是一名在上海租界開業的律師,他希望除了在中學工作外,還可以為東吳大學做些其他有益的事情。時值辛亥革命取得勝利,清王朝被推翻不久,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成果需要一系列法律規範來鞏固,憲法要編寫,各類法律條文要起草,新建的政府需要設立各級法院並配備法官、檢察官,還要有大批的律師為社會各界提供法律服務。由於當時的中國法律人才奇缺,儘快培養中國的法律人才是當務之急。誰來擔當培養這些人才的工作呢?
  •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成功舉辦卓越財經法治人才培養論壇
    2020年8月5日,中央財經大學卓越財經法治人才培養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分為兩個單元,由「央視社會與法」新媒體平臺提供全程直播支持。   第一單元為財經法治前沿問題探究,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六位教授分享了中國法治實踐中的熱點問題並回答了觀眾的提問。
  • 2017中國十大人氣最高法學院,你猜對了嗎?
    【中國十大知名法學院巡禮】西南政法大學中國重慶 | 2012年西南政法大學,位於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改革開放後全國首批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 大學系列|中國政法大學
    總理強調,國家要將中國政法大學建設成三個中心,即培養法律人才的教育中心、重大社會問題的法律研究中心和國家立法諮詢與決策中心。2008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在學校會見了來華訪問的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
  • 山東大學法學院概況
    2004年1月,梁慧星先生繼續任法學院院長,蓋玉強同志任院黨委書記。2004年3月,山大法學院北京校友聯絡站成立,這是我院省外第一個校友聯絡站。2004年8月,我院與韓國全北大學法務大學院建立友好合作關係。2005年,《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對全國高校法學本科教育作出評價,我院憑藉人才培養特色教育被評為A++等級。
  • 東吳大學法學院百年華誕 10位校友參與東京審判
    來自東吳大學法學院的校友代表、蘇大法學院的校友代表以及全國兄弟高校法學教育界專家學者共350多人齊聚蘇州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10位校友參與東京審判並立下汗馬功勞的輝煌往事得到了校友和專家學者們的強烈關注。東吳大學法學院1915年9月創建於上海,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因而又稱「中華比較法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