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臺中霧峰林家:日據時期爭恢復中國國籍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近日,臺灣知名導演李崗(李安之弟)為正在籌拍中的大型紀錄片 《霧峰林家》,帶著文史研究員陳先生親赴廈門查資料(右圖),特地造訪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老先生,希望可以獲得更多關於霧峰林家在廈門、在鼓浪嶼活動的史料。而為使廈門讀者搶先了解這個發跡於臺灣的望族當年在廈門的活動,洪卜仁嚮導報獨家披露了許多新近發現的珍貴史料。

  其中,最為「搶眼」的是,有關林祖密恢復中國國籍的相關文書,以及一份近百年前新加坡《振南報》對該事的新聞報導。

  祖孫三代一門忠烈

  霧峰林家,是臺中霧峰的望族,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臺灣五大家族。按照導演李崗的話說,這是一個題材豐富、故事諸多的大家族。

  「林家巔峰時期,一家三代都是愛國人士。」洪卜仁進一步說,從清末的林文察到林朝棟,再到民國時期的林祖密(又名林季商),三代人都是為國犧牲。

  作為林家愛國先驅的林文察,是霧峰林家第五代,曾經擔任清軍將領,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曾國藩對林文察評價很高,稱:「閩中健將,文察為最,光復邵武、汀州,皆獨立打仗,不避艱險。」

  洪卜仁指出,林文察的兒子林朝棟更值得頌揚,他是抗法英雄。1884年,法軍入侵臺灣,林朝棟率部隊奮勇抵抗,捍衛家鄉,享有「只知有國,不知有家」之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夫人楊氏,也親自率領子弟兵,協助丈夫抗擊入侵的法國侵略者,抗法有功而被朝廷封為「一品夫人」。

  「有這樣的祖父和父親,孫輩林祖密更給林家增光。」洪卜仁說,從小就隨父親過著軍旅生活的林祖密,在父親逝世後,乘奔喪之機遷回鼓浪嶼,隨即開始參加抗日運動。洪老說:「想了解林祖密,一定要去鼓浪嶼看看。」至今在鼓浪嶼的三丘田與四樅松之間(今鼓新路67-69號)還保留著一座「宮保第」,被人們稱之為「林公館」,就是當年他組織軍事、經濟活動的基地。

  恢復國籍 林祖密獲「許字第一號」

  拿著自己在新加坡發現的史料,一張已經斑駁的許可證文書複印件,洪卜仁強調,林祖密是日本佔領臺灣期間,第一個恢復中國國籍的臺灣人。

  洪卜仁指出,日本佔據臺灣後,凡是沒按時間規定離開臺灣的臺胞,就自動變為日本國籍的公民。而孫中山開創的中華民國成立後,林祖密對祖國的信心更加堅定。民國二年(1913年)春天,他決定將家產留給同父異母的弟弟,回大陸呈請恢復中國國籍,1913年11月18日他獲得北京國民政府內務部發給的恢復中國國籍執照。

  據記載,林祖密90%的家產都被日本政府沒收或是以低價收購了,但他毫不後悔。在他那份恢復中國國籍的執照中清晰寫著:「內務總長為許可事,茲據日本臺籍人林季商依中華民國國籍法及施行規則呈請復籍。核與本法及施行規則相符,合行許可發給執照為憑。」在該文書上,導報記者依稀看到蓋有內務部的印章,落款處還有「許字第一號」的字樣。

  按照洪卜仁考證歷史的習慣,任何史實必須有多份史料互證,不能孤證。而對於林祖密恢復國籍一事,洪卜仁除了找到「許字第一號」的文書外,更在1915年10月25日的新加坡《振南報》上找到「林季商脫籍」的新聞報導。洪卜仁指出,這份文書證明,過去雖然也曾出現過,但並沒有其他材料,而這一次新加坡報紙的出現更有力地證實,林祖密是臺灣淪陷後申請恢復中國國籍的第一個臺胞。而後來,陸續又有諸多臺灣同胞恢復中國國籍,連戰的祖父、著名史學家連橫就是其一。(《海峽導報》 記者 張燕娟 實習生 王豔君 文/圖)

相關焦點

  • 閩臺都有一座宮保第——探訪臺中霧峰林家
    走一趟臺中霧峰林家宮保第便可得到答案。  從臺中高鐵站乘車近一個小時抵達霧峰,這個位於臺灣中部曾經被叫作「阿罩霧」的地方就是臺灣霧峰林氏的聚居地。入口處,一幅面積很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人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順著主建築群外圍走一圈就有一公裡之長。如今的林家老宅綠意盎然,三院落、五進深、十一開間的宏大規模仍可見當年的興盛。
  • 百年臺灣世家 中國心恆不變——訪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
    新華社臺北8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 王愛華)日落時分,夕陽透過古厝屋角,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照亮了歷經百年滄桑的霧峰林家古宅。風雲變幻,青山不改,林家幾代人心向祖國的赤誠之愛薪火相傳。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因其發跡於霧峰(今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又因家族幾代人保臺衛國、接續抗日而歷史留名。
  • 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一行參訪臺中霧峰林家(圖)
    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一行參訪臺中霧峰林家(圖) 2010年02月03日 23:5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北京複製完工 臺中縣長將剪彩
    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北京複製完工 臺中縣長將剪彩 2010年04月23日 15:3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特寫: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修復落成記(圖)
    中國臺灣網1月9日消息 臺灣霧峰林家第九代傳人、《北京日報》資深記者林為民今天投稿中國臺灣網:《特寫:「五桂」發新枝 一樓兩岸情——記臺灣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修復落成儀式》,講述了五桂樓這座別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的傳奇故事,以及它寫就的一段兩岸情深的佳話。  原文如下:  臺灣的冬日,很像北京秋天,風和日麗,天高氣爽。
  • 臺中霧峰林家花園
    在距這裡不遠的地方,還有蔣經國的陵寢與之相望,守護著這裡在兩蔣時代,蔣介石的塑像曾遍及臺灣,據不完全統計,全臺有大大小小的蔣介石塑像達4萬餘座,以臺灣3.6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計算,平均每0.8平方公裡就有一座蔣介石塑像。隨著政杈的更迭,大部分塑像或被破壞,或被搬遷。
  • 霧峰林家:任滄海百年 家國情不改
    近日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的霧峰林家歷史特展,通過翔實的史料和圖片,講述了滄海變遷中這個「百年臺灣世家」的不變情懷。兵馬從戎,守鄉衛國霧峰林宅是臺灣現存最龐大、最精緻的古建築群。展廳中,一幅規模宏大的霧峰林宅分布圖,讓北京觀眾一窺這個家族曾經的基業。
  • 探訪臺中霧峰林宅:一棟林家宅半部臺灣史
    臺中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向記者介紹家族史。本報記者 馮學知攝建築是活著的歷史,若要在臺灣找一處近代臺灣歷史的見證,位於臺中霧峰的林家宮保第園區應該再合適不過了。作為昔日臺灣第一望族,林家的興衰與近代臺灣緊密相連,讓這座全臺最龐大、最精緻的私家建築群成為臺灣近代史的「活化石」。
  • 臺灣霧峰林家故事:位居五大家族,八代傳人是地下黨壯烈犧牲
    霧峰林家左:霧峰林家一隅 右:霧峰林家戲臺臺灣省臺中市霧峰區知名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霧峰林家花園)聞名。
  • 滿門忠烈,幾代人投身抗日,臺灣霧峰林家是真名門望族
    1936年,林正亨的母親與林正亨(左三)等六名子女在霧峰林宅合影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麼他的愛國情懷有期限嗎?臺灣霧峰林家用幾代人身體力行的實踐給出了答案。在近代史上,霧峰林家資藉豪富,極盛時期擁有田地幾千公頃,可謂門庭顯赫。在臺灣被稱為「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臺灣世家」。林正亨,臺灣臺中人,1915年8月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臺灣名門望族霧峰林家的第八代傳人,是著名愛國志士林祖密將軍之子。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報考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三十六軍軍部見習軍官。
  • 臺灣「霧峰林家」老宅重見客 再展傳奇家族史(圖)
    臺灣「霧峰林家」老宅重見客 再展傳奇家族史(圖)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花費7億多元新臺幣重建的臺中霧峰林家宅園,將於本月27日起逢周日對遊人開放。
  • 走訪"臺灣第一家"霧峰林家:不沉迷過去 看向未來
    臺中縣霧峰鄉,有一處臺灣最大的清代官宅,它的主人是曾被稱為「臺灣第一家」的霧峰林家。霧峰文史工作者謝仁芳帶著新華社記者,一起探訪了霧峰林家花園。源於乾隆年間的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並列為臺灣兩大望族。在多次臺灣抵禦外敵的戰爭中,林家名將輩出,載入史冊。時至今日,其後代族人仍活躍於政商兩界。
  • 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臺灣光復後,我們又做回祖國子民
    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作為臺中霧峰林家的後人,年近七旬的林光輝對這個重要日子懷有特殊的感情。霧峰林家是近代臺灣的名門望族,家族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林家幾代人接續保臺衛國、抵禦外侮,在兩岸留下歷史美名。如今,霧峰林家是全臺保存面積最大的古建築群,每年吸引眾多旅客前來參訪。
  • ——訪臺灣霧峰林家...
    ——訪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新華社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祁星「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
  • 臺灣霧峰林家五桂樓重現風華 馬英九揭牌
    臺灣霧峰林家五桂樓重現風華 馬英九揭牌 2011年12月18日 19: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平和有個古村落埔坪村 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村監委主任林永傑同志2014年11月被五寨鄉授予「種植經濟帶頭人」榮譽稱號;武舉人練功石  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是臺灣霧峰林家之本源 林氏家廟洋溢著海峽兩岸一家親的濃濃深情。霧峰林家的開臺始祖林石,是埔坪開基祖林子慕的第十四裔孫。自林石渡臺後,臺灣林氏族親與五寨埔坪宗親就經常往來,世世代代不曾中斷。林祖密之後,由於歷史原因,兩岸林氏交往不那麼頻繁。
  • 臺海記憶: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
    —— 林鴻東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霧峰林家,祖籍在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清代乾隆11年(1746)開臺祖林石渡臺,數十年間開拓有成。後(乾隆53年,1788)在其子林遜遺孀黃端娘帶領下,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裡杙(今臺中市大裡區)移居阿罩霧(今霧峰區),重新展開生活而再次富裕興旺。
  • 霧峰林家花園——是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與造園藝術的古蹟之一
    這座園林邸宅與臺北板橋林家花園並稱為臺灣舊式邸宅的兩大典型,是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與造園藝術的古蹟之一。其面積較之臺北板橋林家花園略小,但豪華程度卻不遜於後者。園內有景薰樓、蓉鏡齋、宮保第、二房宅第、萊園、祠堂、墓園等建築群。其中宮保第規模最大,有三個庭院,房舍眾多,所有石料、木料等都從大陸雲南、福建運去,精工部們均出自大陸的名匠之手。
  • 臺中的疼痛
    我們由臺北前往臺中,一路由林先生陪同。     林先生名林銘鐔,是霧峰林家的後人。霧峰林家是臺灣知名的望族,曾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100多年。臺灣在日據時期,民眾自發組織的詩社雨後春筍般出現,這種特殊的文化景觀,是抒懷也是教化,以文抗日。其中最有影響的莫過於棟社,而棟社的創始人就是林朝崧。     林朝棟之子、霧峰林家第七代子孫林祖密,名資鏗,是臺灣著名的革命烈士,最以反日愛國著稱,是林家的抗日代表。
  • [視頻]臺中縣霧峰林家花園有望列入大陸遊客觀光景點
    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以臺中縣霧峰林家古宅為題材拍攝的《滄海百年》連續劇,在大陸創下回放四次紀錄,引起大陸民眾對林家好奇,許多人都想來臺看看林家古宅。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等一行人14號參訪了霧峰林家花園,表示會把霧峰林家花園列入大陸遊客來臺觀光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