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高新區張衡街道:破解腸梗阻,告別行路難!

2020-12-23 白河潮聲

近日,南陽張衡街道辦事處堅持人民至上,群眾至上的執政理念,多方籌措資金20餘萬元,在三傑盛世城區間道安裝了隔離護欄,讓附近居民告別行路難。

三傑盛世城區間道位於三傑盛世城小區西邊,長600米,寬8.0米,為水泥路面,兩側人行道各寬3.0米,由彩色滲水磚鋪成,2015年初建成。為附近三傑盛世城1、2、3、4期,四季花城3期和藏瓏小區現有近3000戶居民的必經之路。建成以來,為附近居民通行提供了很大便利。但隨著附近居民不斷增加,區間道逐漸成了部分居民的停車場。整治前,兩邊各停一排車,中間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平時,勉強可以通行,早晚高峰期,經常堵死,尤其是消防車、救護車進不來,出不去,堵住的不僅是路,更是生命通道。對此,群眾意見很大,通過多種方式向政府反映、投訴。

為了解決該區間道通行難,張衡街道辦事處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張貼違章停車告知單,對違停進行勸阻,但效果不明顯;二是和三傑公司協調,開放部分地下停車場,改單純出售為出租+出售,解決了部分車輛停放;三是和城管、交警部門會商,提出多種整治方案。最終,選擇了中間加兩排隔離護欄的解決方案,並自我加壓,將時間節點定在2020年底前。12月18日,護欄安裝完成,護欄內為雙向5米機動車道,護欄兩邊各為1.5米非機動車道。

相關焦點

  • 「南陽五聖」分別是誰 為何姜子牙範蠡張衡張仲景諸葛亮出自南陽
    南陽在中國位置圖南陽地形圖河南南陽為中國楚漢文化和三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綿三山而帶群湖,枕伏牛而登江漢」自古為四方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城和山水名城,自古以來這裡就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聞名於世。「靈山秀水,南都古城」賦予了南陽茲茲不絕的靈氣,讓南陽誕生了眾多在華夏歷史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這些傳奇人物以「南陽五聖」為代表。
  • 河南籍歷史名人 南陽五聖之一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 南陽中心城區拆牆透綠工作9月份排名通報
    依據考評辦法,四區及所轄街道辦事處拆牆透綠工作(九月份月排名)如下:中心城區四區排名▼四區排名第一名臥龍區第二名 宛城區第三名高新區、示範區街道辦事處排名▼臥龍區第一名臥龍崗街道辦事處第五名新華街道辦事處第六名東關街道辦事處示範區第一名姜營辦事處第二名白河辦事處第三名新店鄉政府第四名棗林辦事處高新區第一名中關村街道辦事處第二名張衡街道辦事處第三名百裡奚街道辦事處依據考評結果,市拆牆透綠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對在本次排名中位次靠前的臥龍區人民政府
  • 全省累計修建7.1萬公裡農村公路 告別「行路難」 實現「村村通」
    甘肅鄉村快速告別山水阻隔,「行路難」漸成歷史。甘肅省交通運輸廳介紹,近5年來,甘肅平均每年建成農村公路1.4萬公裡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省農村公路裡程達12.09萬公裡。預計到今年底,全省農村公路裡程將達13萬公裡。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村組為網點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已經初步形成。甘肅省山大溝深,交通基礎設施極為落後,長期以來「行路難」是阻礙農村脫貧的一大攔路虎。
  • 南陽雷鋒廚師營2019年工作年會圓滿結束
    鄧州編外雷鋒團副政委王建新、副團長嚴文雷,北京大好河山集團董事長黃國林,原市人大副主任秦俊,南陽市文明委副主任馬藹玲,市文聯副主席文華, 原新鄉軍分區參謀長殷明全,原南陽市臥龍區公安局政委牛金明,張衡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袁祖雷
  • 南陽最新公交線路圖41條
    4路:南陽機場—光武路長江路口—楊官營(播愛老年公寓)—魏營—白河鎮衛生院—白河街道辦事處—長江路溧源路口—長江路溧源路口西—長江路經十路口—長江路獨山大道口—長江路獨山大道西
  • 南陽國家高新區重點項目奠基引電氣企業入駐
    前幾天,南陽國家高新區2012年1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奠基儀式在高新區隆重舉行。南陽防爆集團公司領導魏華鈞、白照昊、田忠義率領50多名著裝整齊、精神抖擻的南防員工參加了奠基儀式。  開工奠基儀式現場,鑼鼓喧天、花團錦簇、彩旗飄揚、人山人海,各種不同寓意的標語異彩紛呈。
  • 突發腸梗阻休息幾小時 85后街道書記堅守一線
    原標題:突發腸梗阻休息幾小時 85后街道書記堅守一線長沙晚報11月16日訊 連日加班加點,他突發腸梗阻緊急住院,但他僅休息了數小時,又出現在工作一線,他說:「基層一把手就該帶頭做表率。」他是芙蓉區火星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正華,一位85後基層幹部。「這裡有瓷磚脫落,得及時處理。」
  • 張衡是如何發明地動儀的?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 張衡表示:沒有我爺爺就沒有地動儀
    郭沫若筆下的張衡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張衡字平子,是東漢時期的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理學家以及文學家。
  • 快訊:2020年南陽中心城區小學學區範圍劃定,招生辦法出爐!
    第五完全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校本部:信臣路以北,大屯村東區間道(漢冶街道辦事處界)以西,杜詩路和京宛大道之間規劃路(5號路)以南,高新區大莊區間道(規劃中的A9路)以東。 第五完全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馮樓校區:馮樓行政村。 第五完全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邊莊校區:邊莊行政村。
  • 地區文化 | 南陽旅遊攻略: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來了讓你流連忘返!
    地區文化 | 南陽旅遊攻略: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來了讓你流連忘返!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那麼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哪一個讓你流連忘返呢?01老界嶺
  • 地區文化|南陽旅遊攻略:南陽好玩的五大景點,來了讓你流連忘返!
    南陽,古稱宛,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
  • 南陽高新區法院召開八月份審判執行質效講評會
    2020年9月7日下午,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為進一步提升案件質量、效率、效果,實現案件質效均衡發展,召開了八月份審判執行質效講評會。會議由高新區法院分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肖新徵主持,高新區法院全體幹警參加會議。
  • 打通村社監督「最後一米」丨蕭山南陽街道:讓社區治理多些「火辣味...
    南陽街道小區清廉長廊「我們小區的物業服務項目採購流程不規範,能不能請你們來監督下?」「地下車庫車位亂停現象嚴重,是不是應該整改下?」……在杭州市蕭山區南陽街道潮都社區微信監督交辦群裡,老百姓問題細小繁瑣、五花八門。「我們24小時關注群裡問題,線上答覆,方便快捷。」潮都社區工作人員高林楓總是拿著手機,他笑言:「除非睡著了,不然一個小時內肯定答覆。」高林楓是潮都社區的監督員。幾年前,該社區成立了「微信監督交辦群」,暢通反饋渠道,及時高效處理,讓社區治理多了許多「火辣味」。
  • 南陽中心城區小學、初中招生辦法出臺
    第五完全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校本部:信臣路以北,大屯村東區間道(漢冶街道辦事處界)以西,杜詩路和京宛大道之間規劃路(5號路)以南,高新區大莊區間道(規劃中的A9路)以東。第五完全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馮樓校區:馮樓行政村。
  • 南陽中心城區中小學新生網上報名指南
    第五完全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校本部:信臣路以北,大屯村東區間道(漢冶街道辦事處界)以西,杜詩路和京宛大道之間規劃路(5號路)以南,高新區大莊區間道(規劃中的A9路)以東。第五完全學校教育集團小學部馮樓校區:馮樓行政村。
  • 南陽,你好!
    人生最好的時光是省糧校(南陽糧校)渡過的,當時南陽本地學生多,有十一二個,其他都分布在全省各市縣,基本上一個縣一個學生,南陽是主場,班裡的南陽籍同學很友好,也很熱情好客。我當年的寢室裡就有史繼庚,史永遷,孫同雷三位南陽同學,晚上睡覺時,九四年沒手機,洗漱完畢就躺在床上拍話(南陽方言),從南陽同學嘴裡我了解了許多南陽人文地理,什麼醫聖張仲景,科學家張衡,躬耕南陽的諸葛亮;現代名人馮友蘭,文學大家二月河, 周大新的《香魄女》,連南陽道情也略知一二,更有趣的是在孫同雷帶領下竟能將
  • 南陽通報各縣市區工地揚塵治理工作排名(含鄧州市)
    【南陽連線網】南陽市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大氣汙染防治「六查六治」施工 工地揚塵治理專項檢查情況通報!三、施工工地揚塵治理「紅黑榜」本次檢查中揚塵汙染防治措施落實較好,列入「紅榜」的施工工地17個,分別是:臥龍區七一街道東正頤和府工地、臥龍區南陽市高級技工學校工地、宛城區仲景街道南陽華清源美林名著工地、宛城區五裡堡街道金科集美晴洲一標工地、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棗林街道南陽興達瓏興銘苑工地、鎮平縣楊營鎮縣醫院遷建項目工地
  • 河南南陽:東漢帝鄉,文化明珠,一座著名的歷史名城!
    南陽地處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中心。東依桐柏,西屏武當,北靠伏牛,南瀕漢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北控汝洛,南蔽荊襄,西通漢中,東連江淮,自古為四方交通衝,兵家必爭之地。南陽古稱宛,西周為申伯國地,城始建於西周宣工時期,距今已有2800餘年歷史。戰國時為楚國重邑。西漢時,南陽被稱為全國三大灌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