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07:46 |浙江新聞客戶端 |魏婷婷 王慧青
南陽街道小區清廉長廊
「我們小區的物業服務項目採購流程不規範,能不能請你們來監督下?」「地下車庫車位亂停現象嚴重,是不是應該整改下?」……在杭州市蕭山區南陽街道潮都社區微信監督交辦群裡,老百姓問題細小繁瑣、五花八門。
「我們24小時關注群裡問題,線上答覆,方便快捷。」潮都社區工作人員高林楓總是拿著手機,他笑言:「除非睡著了,不然一個小時內肯定答覆。」
高林楓是潮都社區的監督員。幾年前,該社區成立了「微信監督交辦群」,暢通反饋渠道,及時高效處理,讓社區治理多了許多「火辣味」。
潮都社區成立於2017年11月,共分為4個小區,現有居住人口6500餘人,大多為村社拆遷安置戶和拆遷租戶,包括來自南陽街道的15個村莊,人口來源複雜,特別是「農民變居民」適應難現象突出,改變難、融合難等治理難題層出不窮。
為更好地推動社區治理,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潮都社區推出了「七式治理」工作法,其中創造性融入了「監督式治理」理念,通過開闢線上「清廉潮都」板塊、創建社區微信監督交辦群等,暢通社區居民反映和監督渠道;線下則成立了以業委會主任和居民業主代表為成員的居民監督工作小組,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模式,破解社區治理難題,讓「家門口的煩惱在家門口解決」。
「沒想到這麼快速又給力,真是出乎意料……」2018年,小區剛成立不久,有居民在潮都社區微信監督交辦群裡試著反映,潮上雲臨南苑小區健身場地高低不平,可能存在硬化工程施工質量問題。
得知該問題後,高林楓第一時間前往工地現場實地踏看,同時立馬約談施工單位負責人,短短一周時間,工程問題得到妥善處理。當他把這一消息發至群裡,群裡老百姓紛紛叫好。此後,一旦發生問題,大家都愛到群裡反映。
隨著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高效解決,社區居民的認同度越來越高。「有這個群在,我們的利益有保障,連附近的社區都羨慕我們。」現在,老舊小區華麗蝶變,網紅安置小區持續刷屏,居民群眾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主動加入『群聊』,讓群眾反映問題更方便,是我們的初衷。」南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制度化建設、平臺化運行、聯動式監督,潮都社區解決了群眾「家門口的事」,形成了社區和居民的良性互動局面,將持續探索打造社區治理的樣板示範。
1608162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