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村社監督「最後一米」丨蕭山南陽街道:讓社區治理多些「火辣味...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2-17 07:46 |浙江新聞客戶端 |魏婷婷 王慧青

南陽街道小區清廉長廊

「我們小區的物業服務項目採購流程不規範,能不能請你們來監督下?」「地下車庫車位亂停現象嚴重,是不是應該整改下?」……在杭州市蕭山區南陽街道潮都社區微信監督交辦群裡,老百姓問題細小繁瑣、五花八門。

「我們24小時關注群裡問題,線上答覆,方便快捷。」潮都社區工作人員高林楓總是拿著手機,他笑言:「除非睡著了,不然一個小時內肯定答覆。」

高林楓是潮都社區的監督員。幾年前,該社區成立了「微信監督交辦群」,暢通反饋渠道,及時高效處理,讓社區治理多了許多「火辣味」。

潮都社區成立於2017年11月,共分為4個小區,現有居住人口6500餘人,大多為村社拆遷安置戶和拆遷租戶,包括來自南陽街道的15個村莊,人口來源複雜,特別是「農民變居民」適應難現象突出,改變難、融合難等治理難題層出不窮。

為更好地推動社區治理,在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潮都社區推出了「七式治理」工作法,其中創造性融入了「監督式治理」理念,通過開闢線上「清廉潮都」板塊、創建社區微信監督交辦群等,暢通社區居民反映和監督渠道;線下則成立了以業委會主任和居民業主代表為成員的居民監督工作小組,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模式,破解社區治理難題,讓「家門口的煩惱在家門口解決」。

「沒想到這麼快速又給力,真是出乎意料……」2018年,小區剛成立不久,有居民在潮都社區微信監督交辦群裡試著反映,潮上雲臨南苑小區健身場地高低不平,可能存在硬化工程施工質量問題。

得知該問題後,高林楓第一時間前往工地現場實地踏看,同時立馬約談施工單位負責人,短短一周時間,工程問題得到妥善處理。當他把這一消息發至群裡,群裡老百姓紛紛叫好。此後,一旦發生問題,大家都愛到群裡反映。

隨著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高效解決,社區居民的認同度越來越高。「有這個群在,我們的利益有保障,連附近的社區都羨慕我們。」現在,老舊小區華麗蝶變,網紅安置小區持續刷屏,居民群眾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主動加入『群聊』,讓群眾反映問題更方便,是我們的初衷。」南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制度化建設、平臺化運行、聯動式監督,潮都社區解決了群眾「家門口的事」,形成了社區和居民的良性互動局面,將持續探索打造社區治理的樣板示範。

1608162364000

相關焦點

  • 44米秒丨東營廣饒推進便民服務標準化 打通社區服務站點「最後一...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7日訊 今年以來,東營市廣饒縣積極推進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建設,實施村(社區)便民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實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 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 福州象園街道連輝社區: 「三社聯動」匯聚治理合力
    當前,基層社會治理面臨社區服務供給、能力和資源不足與居民多元化需求脫節的問題,如何破解這一社區治理難題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新任務。  晉安區象園街道連輝社區以近鄰黨建為引領,大力傳承弘揚「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通過社會組織連結社區、社工、社區志願者等社會資源,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睦鄰文化活動,並探索由社區發現需求、社會組織承接項目、社工人才提供服務的「三社聯動」工作機制,形成「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新格局。
  • 暮雲街道打通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暮雲街道打通鄉村治理「神經末梢」黨員「星級化」管理激活「紅細胞」華聲在線12月1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福芳 通訊員 李樂)長沙市天心區暮雲街道蓮華村桐梓坡組路段一些大樹長得茂盛據了解,今年來,暮雲街道以「共治共建共享」為立足點,探索推行黨員「星級化」管理,激活「紅細胞」,辦實「小民生」,打造基層黨建「強磁場」。「星級化」管理分為科學定「星」、公開評「星」、廣泛亮「星」、動態管「星」。
  • 城陽街道:爭做青島社區治理的品牌擔當和創新樣板
    由於物業服務企業自身發展建設和項目管理服務中存在諸多不足,加之各方監督無力、群眾訴求多元化等諸多因素,導致物業投訴數量不斷攀升。如何妥善處置如此多的矛盾和訴求,這是對城市社區,特別是對城陽街道城市社區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驗。
  • 加強網格化管理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基於新街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的...
    通過網格化管理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運行,進一步提升了新街街道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深化了各村社區村民居民自治,村社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更加」。  一是信息溝通更加暢通。街道「四個平臺」綜合信息指揮室通過及時收集網格員上報的信息問題,並篩選流轉、處置辦結,拓寬了信息採集渠道,便於街道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 白銀路街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管家」服務社區 居民生活更精彩
    「三社聯動」獲一致好評  白銀路街道正寧路社區自2019年起開始以「黨建共享家」為平臺,以「三社聯動」為載體,針對轄區居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以及社區建設、發展中面臨的諸多社會治理突出問題。不到兩年的時間獲得了社區住戶的一致好評。  什麼是「三社聯動」?
  • 成都斑竹園街道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後一公裡」
    7月30日,成都新都區斑竹園街道廖家灣社區便民服務室窗口工作人員帶著慰問物品和相關辦事指南,準備前往社區重度殘疾革命老復員退役軍人吳大爺家開展上門服務。這是新都區行政審批局和斑竹園街道主動破除服務壁壘,積極為退役軍人、軍烈屬、革命傷殘軍人現場解難題、送政策,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後一公裡」的又一創新舉措。
  • 煙臺高新區打通村級公權力監督「最後一米」
    專門基地教育監督。專職人員「貼身」監督。高新區紀工委監工委從農村黨員、村民代表、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包村幹部中聘請了21名政治過硬、作風過硬的村級廉 情監督員,賦予廉情監督員建議權、詢問權、檢舉權、監督權四項權力,通過列席村黨支部、村委會會議等方式,對農村幹部履職過程進行「貼身 」監督,打通村級公權力監督 「最後一米」。
  • 麗晶國際、泰富廣場、港匯中心…蕭山這些樓宇、村社警情高發!
    2020-12-02 11:51 |蕭山公安
  • 樓社共融,柯橋華舍街道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現代城市中,商貿樓宇和城市社區似乎是兩個各自為營的空間,自成一體,獨自繁華。但是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紹興市柯橋區華舍街道在「戰疫」中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  這種探索樓社單治相加大於雙治效益的「1+1>2」模式,極大推進了華舍街道城市現代化建設。
  • 打通「最後一公裡」 成都新都區創新推進「跨區通辦」試點
    目前,在石板灘街道木蘭便民服務中心進行試點,三地研究建立了跨區域線上線下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機制,以「跨區域同標準通辦」模式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後一公裡」。石板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城市服務領導小組組長彭柳源介紹,試點以來,已經先後為企業群眾辦理業務474件,不但提升了行政審批效率,也極大縮短了企業群眾跨區域辦理業務的地理距離,真正拉近了區域群眾的心理距離。
  • 郵政快遞進村 打通農牧區最後一公裡
    自2018年國家郵政局開始實施快遞進村工程以來,如今開發區周邊已實現農村快遞下鄉全覆蓋,打通了農牧區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每天一大早,沙圪堵鎮納林村的街道上,村郵員郭昊傑駕駛著郵政快遞車緩緩駛入,看到郵車的到來,村民們紛紛前來領取快遞。
  • 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紅色服務」書寫基層治理優秀答卷
    (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辦事處供圖) 周 韜 邢 驍 正處於城市化進程中的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域內有村也有社區,科研院所、企業交錯,流動人口多,社情民情複雜。近年來,街道以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強化基層組織功能,靈活理論宣講方式,推行「民情快遞員」制度,開展「一門式」服務,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紅色服務」正書寫基層治理優秀答卷。 民情「快遞」有速度更有溫度 社會治理不是街道社區的「獨角戲」,而是必須唱響全民共治的「協奏曲」。
  •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湖島街道向群眾交出滿意答卷
    這一切,只為給轄區居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黨建引領民生服務帶頭跑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18年,湖島街道聯繫轄區單位建立起街道、社區、駐區單位等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體系。
  • 自貢大安區推行紀檢幹部「12340」工作法 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
    為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自貢市大安區開展紀檢監察幹部「走遍大安」活動,落實「12340」工作舉措,充分發揮區、鎮街兩級紀委班子在聯繫、服務群眾中的帶頭和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全區紀檢監察幹部為民服務意識,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拓寬群眾反映情況、表達訴求、尋求解決問題的渠道和途徑,打通基層治理
  • @蕭山人,2020年社會評價開始啦,請為蕭山打call
    1 住有所居紮實推進安置房建設和回遷安置工作,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提質提速,百餘個村社、棚戶區完成改造,居民生活環境大大改善。一座座農村文化禮堂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落地,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精神文化家園;跨湖橋文化、浙東唐詩之路等文化遺產的傳承與文化創意產業推陳出新擦亮蕭山文化名片;積極推動亞運社區和七彩社區創建,打造未來社區「蕭山樣板」;布局一批高能級市政設施
  • 杭州村社組織換屆全面鋪開吹響「衝鋒號」
    村與社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基石。2020年是村社組織換屆之年,面對「全面推行『一肩挑』」「任期三改五」等新形勢,從今年7月開始,我市8個試點區縣11個鄉鎮(街道)的190個村社全面啟動換屆試點工作,並已於9月14日圓滿結束,高質量落實了「一肩挑」要求。
  • 自貢大安區:組級事務「唱票公開」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裡」
    這得益於去年以來,大安區創新推行組級事務「唱票公開」機制,在全區1562個村(居)民小組開展院壩式、樓宇式組級事務「唱票公開」,讓「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提高群眾對村(居)組級事務知曉度,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助推該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大安區委負責人表示,全區幹部要深度踐行「察民情、順民意、解民憂、化民怨、得民心」的工作要求,積極回應群眾新期待。
  • 寶塔區蘭家坪社區:「愛心聯盟」助力服務社區居民「最後一米」
    圖為:「愛心聯盟」志願者服務隊近年來,延安市寶塔區寶塔山街道蘭家坪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大黨委作用,積極整合社區內外資源,以黨建結對、「愛心聯盟」為載體,積極開展黨員「愛心約定」幫扶、村社聯動「一對一」、爭做陽光居民特色服務等活動,讓資源在各方「聯盟
  • 上海臨汾路街道:黨建網格+「數字駕駛艙」讓社區治理更智慧
    新華社上海9月21日電 題:上海臨汾路街道:黨建網格+「數字駕駛艙」讓社區治理更智慧新華社記者郭敬丹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辦事處一間大辦公室內,一個「數字駕駛艙」的幾塊大屏佔據牆面。超過1000萬條民生數據在「艙」內打通,並在社會動員、服務找人、應急救援等8個領域拓展出57類應用,使「站在數字上治理社區」成為可能。據介紹,「數字駕駛艙」是臨汾路街道與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智慧城市研究所一起打造的社區治理智能系統,集深度分析、智能應用、輔助決策等功能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