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才能有效避免悲劇發生?

2020-09-03 月亮說心理與生活


高考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事。

學生們日復一日的刻苦學習,就是為著通過高考來完成遠大理想,實現人生價值。

家家戶戶都有學生,家裡學生考試的事情,又會成為萬千家庭之中的頭等大事。


考前焦慮,幾乎是每個考生都會出現的問題。

那麼,我們針對家中子女的問題,探討父母和家長如何開展教育工作,才能跟孩子有效溝通,從而最大限度避免高壓之下的悲劇發生。



高三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17、18歲,成人外形下的孩子。

一方面,17、18歲,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齡,生活剛剛開啟,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又美好。

18歲不同於12、13歲,外形上的快速發展,使得身高體重都已經接近成人水平,這使得這個時期的孩子逐漸產生成人感,慢慢的遇到問題嘗試自己解決。

往往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並沒有像外形那樣,還帶著稚氣,還是缺乏實戰,遇到事情還是手忙腳亂,尚且需要周圍的成年人進行幫助和指導。

漸漸萌發的成人感和實際處理問題的生疏感,在心理上會產生落差,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積極的關注,不能盲目打壓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積極性,在孩子需要幫忙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避免教條式的生硬說教。

另一方面,高三是特殊的時期,學生面臨即將到來的重大考試。月考、模擬考的考試成績,直接影響家中學生的心態,稍微的成績下滑波動,就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產生焦慮、自我否定、自卑等問題。

新疆高考 考前的學生。2020年7月1日,新疆烏魯木齊,高考前的學生校園

針對高三學生,年齡和所處敏感時期這兩個突出特點,對待孩子的態度尤為重要。

從幼兒園到高中大學,每隔幾年學習的環境都要發生變化,但是貫穿始終的是,來自家庭的教育和影響。近幾年,國內外教育學者紛紛提出了正面管教的家庭教育理念。


負責任的家長總是會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


對孩子正面管教,要求父母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和善又堅定。

首先,要平等對待孩子。

很多家長會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孩子沒有與我們一樣的知識經驗,如何跟我們平等相處。

其實並不難,平等相處就是要求我們給孩子尊嚴和尊重

其次,犯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時機。

一個人從小到大,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通過後天學習得來的,除非什麼事情都不嘗試,否則錯誤絕對不可能避免,人們習慣性的因為犯錯誤而感到羞愧。孩子身上犯的錯誤,是因為家長沒有付出足夠的關注、教育、和鼓勵,但是錯誤又給了家長來彌補和改正的機會。

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不能想當然,要核實孩子確確實實感受到了來自父母和家長的愛。

只要這樣做,引導孩子用溝通的方式來解決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才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信念。

只有這樣,關注到孩子成長中的每個過程,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相關焦點

  • 十四歲女孩墜樓身亡,該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
    一個家庭被毀了,一個女孩鮮活的生命也消失了。生命對於逝者來說已歸於沉寂,對於生者來說卻依然要繼續。我們撇開這件事情暫且不談,先來談談該如何讓孩子遠離遊戲,及孩子在發生了這種事情的時候如何進行心理疏通,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 怎樣才能使悲劇不再發生
    9月28日12時28分許,湖北仙桃市一高中學校發生了一起刑事案件。一名高中男學生 因為前幾天和一名女學生生發生爭執。心生怨恨。把一把刺刀藏在雨傘中,偷偷帶入學校。將與其發生矛盾的女生刺死。另外一名女生趕過去制止。也被這名男生刺死。此事造成兩名高中女生死亡,行兇者也被被控制。
  • 如何避免青少年發生自殺悲劇?心理幹預和家庭關注才是正確的道路
    據傳,對於女生輕生的原因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學習鋼琴並不是女孩本意,被逼學琴才造成的悲劇,另外一種說法是女孩因為自己的成績原因和家人發生矛盾才導致了悲劇。女孩母親表示,女孩是先患上的抑鬱症,在事發前就曾住院治療過。鋼琴也是孩子主動提出想要學習,才購買回家的。
  • 13歲女童被八旬老人侵犯:如何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更悲劇的是,侵害周風的,遠不止一個。同村另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和汪習清是同夥,案發後一起被羈押,後被檢查出患有愛滋病。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發現了更為殘酷的事實,不只是周風,周風的母親(也是智障人士)同樣也被性侵犯了。
  • 記者專訪:李心草溺亡前發生了什麼?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01李心草溺亡前發生了什麼?  2時5分19秒,昆明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後指令就近的警力出警搜救,同步通知盤龍江沿線派出所和市消防救援支隊開展搜救,並通知120參與救援。20餘名警力、消防隊員以及現場群眾迅速開展搜救工作,由於天黑、水流較急,未能發現李心草。
  • 父母應該懂得與孩子有效、積極地交流,避免悲劇的發生
    一場悲劇的誕生有著其複雜的原因,而直接的導火索便是母親對於親子溝通的無知和粗暴方式。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有效這樣只會給孩子留下一個毫無希望、被遺棄、被壓制的絕望印象,直接引起悲劇的發生所以,要教育孩子之前,父母們最好自己先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手段,真的有效、正確嗎?【育兒知識每天更新,請點個關注吧!】
  • 應採兒抗壓性教育獲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力?避免悲劇發生!
    對很多爸媽而言,家有「玻璃心」孩子成了最大的親子教育難題:孩子說不得,打不得,罵不得,遇到批評就不高興,遇到挫折就抗拒逃避,遇到失敗幾乎承受不了。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孩子「玻璃心」並不是孩子單方面的問題,真正要為頻繁發生的悲劇負責的,是家庭教育。應採兒談抗壓性  孩子剛出生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孩子的思想是空白的。
  • 北侖82歲老人被一塊餈粑噎死 如何避免悲劇再發生
    悲劇是怎麼發生的?市民們碰到類似情況該如何處理?相關人群該怎麼避免這類意外的發生?記者採訪了劉醫生。  這位不幸去世的老人是北侖人,今年82歲,平時身體還算硬朗。事情發生在前天早上7點。當時,老人像往常一樣起床吃早飯,吃的是他最喜歡的餈粑配豆漿。沒吃幾口,老人就一下子站起來,張著嘴,說不出話,臉也漲得通紅。  「不會是噎到了吧?」
  • 看了《人生》,才能避免人生悲劇
    《人生》這本書富有諸多現實意義,它仿佛就是我們自己人生命運的一個縮影,暗含著具有悲劇性的哲理意義,高加林的悲劇人生讓我們警醒,《人生》這本書讓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想好未來的每一步該如何走,該如何做出選擇,如何走完短暫的人生道路卻又能留下一地輝煌與不悔。讀懂《人生》,思考我們自己的人生,終將不悔人生。
  • 【熱點】記者專訪:李心草溺亡前發生了什麼?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01李心草溺亡前發生了什麼?  偵查期間,昆明市公安局邀請多名全國刑偵、技術專家到昆指導,縝密開展現場勘驗、走訪調查、屍體檢驗、電子數據勘驗及審訊等工作。檢察機關同步對案件偵查開展法律監督。06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 怎麼避免下一個「殺子騙保」式的悲劇?
    只有突破「大病只能靠親人幫扶」的路徑依賴,才能避免親人的態度成為重症患者唯一的「救命稻草」。如何對楊某發定罪論罰是一個法律問題,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話題。當楊某發為「家庭負債80萬」耿耿於懷的時候,「殺子騙保」也就有了額外一層深意:止損回本。世上的喜劇大多無關金錢,但在太多悲劇中,我們卻總能看到金錢的影子。與其說這是「窮病」,不如說是因為貧窮,往往會削弱個人乃至家庭對風險的抵抗力。對於那些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家庭成員身染重病不僅意味著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意味著親情陷入巨大考驗。
  •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不讓悲劇發生
    在父母的責怪下,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她趁父母不在家時,想要跳樓自殺,恰巧被鄰居發現,制止了悲劇的發生。中學生談戀愛,成為社會所關注的話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家長的態度對孩子至關重要,如果這時去責怪孩子,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壓力,她對生活就會失去信心,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釀成悲劇,這是每個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 悲劇如何避免?
    一個在學校裡犯了錯的男孩選擇用決絕的方式跟這個世界告別,類似的悲劇應該如何避免呢?對此,家庭教育專家張光年也有自己的觀點。張光年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看到這個新聞,我非常痛心,也讓我再一次感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14歲男孩被扇耳光跳樓身亡:如何與孩子溝通,避免悲劇的發生?
    孩子從不知道如何哭泣。他住在完全的樂土。 他之所以流淚,並不是沒有緣故。 雖然他那可愛的小臉兒上的微笑,繫著媽媽熱切的心,然而他因小小麻煩發出的啜泣,卻變成了憐與愛的雙重牽絆。,很難想像這個男孩在走廊默立的兩分鐘裡,內心經過了怎樣的掙扎,同時這件事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的認為這位家長的做法過於粗暴,實在不應該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育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這樣做真的很傷孩子的自尊心。
  • 家長該如何有效對孩子開展性教育,才能避免傷害
    近年來,隨著媒體和網絡的發展,信息和新聞的傳播速度飛快,我們會經常在各種媒體上看到女童遭性侵事件發生,讓我們心痛的同時又很無奈,孩子的性教育的培養勢在必行,卻又因為各種原因停滯不前。很多人對性教育都存在誤解——認為性教育就是性行為的教育,也正是如此,才會不斷的爭論諸如「性教育會不會誘發青少年過早性行為」、「教會孩子使用安全套會不會導致性行為增多」,如果性教育就是社會上人們認識的那樣,那麼前面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二、完整的性教育是怎樣的? 完整的性教育應是人格教育、生活教育。
  • 當看護人走投無路:人倫悲劇該如何避免?
    這類人倫悲劇的反覆發生,從直接原因來看,是因為老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看護者身心重壓,並反映出日本在社會援助、護理保險、醫療保險等制度體系存在的缺陷或者說不足。但正如日本的社會學家、醫療和護理專家所指出的那樣,即便上述制度體系得到了有效改善,補足了缺陷,比如向現今不符合資格條件的受援家庭提供受照料者日託、全天託護的更長時長服務,但所剩的居家看護對於已經年邁或者也已病重的看護者來說,也是沉重的精力負擔。
  • 榆林產婦跳樓,絕望的時候該怎麼辦,明白這三點可以避免悲劇發生
    這些問題,網上討論很多,我不再贅述,重點想談談孕婦本人為什麼會絕望,悲劇如何可以避免。產婦跳樓的原因不是單一的疼痛,有可能在孕期得不到細心地照顧,也可能是家庭關係不和諧,也可能擔心自己產下的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這些誰也無法準確判斷,但她得不到家人和醫護人員的理解和支持,感覺無助和無奈這是肯定的,種種原因導致產婦對這個世界產生絕望,才發生了一跳的悲劇。
  • 浙江小男孩在家寫作業被油罐車爆炸波及身亡,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活著的人應該思考如何才能避免悲劇的再一次發生,首先,罪魁禍首是油罐車,相關部門應該對油罐車不斷的更新,檢查是否漏油或者安全隱患,建立油罐車巡邏隊,其次,小孩在家一定要關好門窗,有監護人陪同,生命是可貴的,每個人只有一次,珍愛生命,人人有責,全社會應該加強合作,行動起來,讓我們平平安安度過平平凡凡的一生!
  • 又一悲劇!息縣家長注意!河溝都滿了!暑期避免再發生...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2020年第2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舉一反三,多措並舉,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防溺水工作,把工作做實做細,盡最大努力防止此類事件發生。一、把宣傳教育落到實處。通過家訪、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多種渠道,開展經常性的家校互動活動,督促家長切實落實監護責任,加強對子女的防溺水教育和監管,引導家長密切關注未成年人在課餘、周末和節假日的活動,禁止孩子聚集性到沒有安全防護的水域遊玩,切實遠離危險水域,最大限度避免溺水事件發生。四、把督導檢查落到實處。
  • 生命教育 | 為什麼自我傷害的悲劇頻頻發生?是什麼切斷了孩子對未來的嚮往?
    這是最近發生的一起悲劇:9月17日,武漢的初三男生張某銳因為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母親到達學校後,在五樓走廊扇了張某銳兩個耳光後轉身離去,之後,悲劇發生了……悲劇太過慘烈,我們都不忍複述。但關於悲劇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我們不應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