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古典音樂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小澤徵爾,他是世界級的指揮大師,與鄭明勳和祖賓·梅塔並稱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
10年前的今天,是小澤徵爾75歲的生日。
那時的他,剛確診食道癌沒多久,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當他重新站上舞臺時,臺下的樂手們給他準備了一份突如其來的驚喜……儘管小澤徵爾已經虛弱到都得坐在椅子上,指揮時都不能把胳膊抬高,但還是能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情,以及那顆孩童般的心。當《生日快樂歌》響起時,老人家坐在臺上蹬腿的樣子太可愛了!
不過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小澤徵爾後面說的那句「75歲迎來了第二個人生有點晚啊」。75歲對於大多人來說都是安樂享福的古稀之年了,而對他來說,僅僅是邁入下一個起點而已。因為他想做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
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小澤徵爾的身體就已經很不好了。剛跨過食道癌這道鬼門關,又相繼被腰疾、心臟病、肺炎纏身。可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斷來往於病床與舞臺之間。病了就修養,好轉了就再為音樂戰鬥。
2016年10月,81歲的小澤徵爾不顧周圍人的反對,依舊站到舞臺上,和另外一個著名指揮家祖賓·梅塔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演出。比起75歲生日那次,他的頭髮更白了,後背更彎了,甚至走路晃晃悠悠的需要被攙扶著,可當《雷鳴電閃波爾卡》的樂聲響起,我們似乎又看到了當年那個飽含激情的他。雙手無法盡情揮舞,心卻依舊澎湃飛揚。身體裡的藥物和病痛,無法阻止他想表達音樂的熱忱。而當初成就小澤徵爾的,恰恰也是這份不懼困難的熱忱。
在話語權被西方把持的古典音樂圈,小澤徵爾能混出名堂是非常不易的。當初,剛完成學業的他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坐了63天的貨輪到達法國參加貝藏松指揮大賽,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參加比賽的日本人,並且獲得了冠軍。
光有榮譽哪夠啊,小澤徵爾還想走得更遠。處女座的他勤奮又能吃苦,住臨街的地下室、夏天在廉價電影院蹭空調過夜、堅持背下每個人的譜子……直到現在,他還堅持著凌晨4點爬起來看譜彈琴的習慣。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有幸師從卡拉揚、伯恩斯坦、明希三位指揮大師,磨練出卓越的專業技能,並且在38歲擔任了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並連續執掌30年。
在他之前,該樂團還沒出現過這樣年輕的音樂總監,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也未曾有過執棒的亞洲人。
雖然小澤徵爾指揮的時候很誇張瘋狂,但私底下的他可愛得要命,完全就是個老頑童的模樣。
這是小澤徵爾和柏林愛樂樂團合作的演奏會現場,圓號首席來了段日語版貫口《地理圖》,小澤徵爾無奈扶額的反應萌到不行!大概是因為太熱愛舞臺了吧,他把所有的情緒都獻給了這裡。有勇敢向上的激情,有悽婉細膩的悲傷,也有這笑容滿面的天真。
今天,小澤徵爾已經85歲了。為了慶祝大師85歲生日,Decca唱片公司在前幾天發布了一張小澤徵爾與齋藤紀念管弦樂團錄製於2016/17年音樂會現場的專輯,專輯收錄了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和《萊奧諾拉》第三序曲。
巧的是,今年正好是貝多芬的250周年誕辰。隔著百年時空,兩位與病魔抗爭又不放棄對音樂的摯愛的大師,也完成了一種精神共鳴吧。或許年邁的小澤徵爾,能登上舞臺的機會越來越少,但相信他會以另外一種形式來繼續傳達對音樂的愛。
畢竟,老爺子常常對人說:「音樂就是落日」。他不止要自己登頂看落日,還要帶領著大家一登頂看落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