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古典音樂界有很多享譽世界的大師級的人物,如格拉夫曼,小澤徵爾,郎朗,哈農庫特,祖賓·梅塔等。但當這些大師相互合作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情境呢,小編盤點了大師遇見大師之間的幾種類型,指揮大師小澤徵爾的行為一定最讓你意想不到。
持續升溫型
2018年9月中旬,郎朗在阿姆斯特丹大會堂音樂廳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合作演出拉開了2018-2019樂季大幕。而在9月13日郎朗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會彩排後,世界著名指揮家穆斯特在臺上跟觀眾說:「我第一次見到郎朗的時候他才15歲,在當時我就已經被郎朗的才華所震驚。現在,郎朗彈奏莫扎特的水平已經達到了頂級水平」。
圖為郎朗與穆斯特後臺合影
「還記得第一次和郎朗合作的時候,在蘇黎世歌劇院,第一次見郎朗的時候是他剛剛對彈奏莫扎特有一點領悟的時候。但有一件事令我記憶非常深刻,那天上午我和他一起彩排,我發現了他彈奏有一些小小的問題,於是我們就一起探討。到了晚上我在音樂廳裡指揮莫扎特的歌劇《魔笛》的音樂會,他便在後臺觀摩學習,用後臺的鋼琴開始練習。到了第二天,郎朗竟然把《魔笛》裡面的所有角色都演奏的惟妙惟肖,晚上他演奏的協奏曲就像把《魔笛》彈奏出來了一樣,我當時非常的震驚同時就在心裏面對郎朗嘖嘖稱奇,覺得變化也太大了,覺得他一定是個鋼琴天才。」
視頻來自觀眾拍攝的郎朗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出現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惺惺相惜型
裡卡多·夏伊是古典音樂界目前世界上前五名之一的指揮,卡拉歌劇院的總監。在前不久的琉森音樂節上,夏伊與郎朗合作在排練時,夏伊指揮就已感嘆郎朗彈奏的莫扎特總是令他不可思議,每一次合作,音色的變化都令他神魂顛倒。這次也是,音色的變換,在鋼琴上能做出各種色彩的細微變化以及各種銷魂的輕音再一次令他十分震驚。
圖為夏伊與郎朗後臺合影
同樣是在琉森音樂節彩排間隙,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哈農庫特的工作人員也來拜訪了郎朗,並向郎朗轉達了在哈農庫特去世前對郎朗的評價「郎朗是我合作的所有鋼琴家中我最喜歡的一位,他是絕對真正的鋼琴家,藝術家。他對於音色的控制簡直超乎想像,並且他音樂的見解力和才能也是令人稱讚的。人生中能聽到這樣水平的鋼琴演奏非常值得」。
圖為指揮大師哈農庫特與郎朗
經典定格型
說到指揮大師,怎能缺少小澤徵爾。這位在東西方世界各地都享譽盛名的指揮大師與郎朗之間有太多太多惺惺相惜的舉動。而2008年兩人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上的合作中,小澤徵爾的一個意外行為,足以讓兩位古典音樂大師的這一瞬間被寫入古典音樂史冊。
圖為郎朗與小澤徵爾親切交流
2008年的第一個夜晚,中國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了兩位享譽國際的音樂家:小澤徵爾和郎朗,他們合作演出新年音樂會的壓軸曲目《貝多芬(聽歌,貝多芬吧)c小調合唱幻想曲》。兩位大師的合作沒有讓觀眾失望:樂曲中迸發的激情,低吟的傾訴以及對歡樂、自由的歌頌全部被展現在舞臺上,令人血脈賁張,感慨萬千。小澤徵爾的一頭狂發猶如發怒的雄獅,在他的瘋狂指揮下肆意舞動,他的全身好像充滿了活躍的音符和節奏,在樂隊和觀眾面前盡情揮灑。而郎朗更是讓觀眾們大飽耳福:他手下的貝多芬充滿了戲劇性的強烈對比,硬朗鮮明的旋律線條、華麗細緻的經過句、熱烈充沛的情感都顯示了他超群的演奏技術和無以倫比的內心控制力;他的演奏從容、熱情,音樂充滿了動感和張力,就像一團火燃燒在黑白色的鍵盤上,然而他有時又像一個思想者,用精練的音樂語言與樂隊進行對話,用如歌的聲音表達細膩的感情,讓人們充分領略了鋼琴藝術的魅力。
圖為演出現場
音樂會中最經典的一幕出現在返場。由於這次是有多位音樂家共同參加的新年音樂會,所以返場的「機率」很小,兩人演出完畢馬上有音樂廳工作人員上臺蓋了琴蓋,兩人的演出早已徵服了觀眾,觀眾顯示出了「不返場誓不罷休」的架勢:強烈的掌聲和此起彼伏的「郎朗」,以及 「One more(加演)」 聲把這位鋼琴家又「拉」了回來。小澤徵爾這位年過古稀的指揮大師拉著郎朗返場,並親自為郎朗打開了琴板與琴蓋,隨後自己坐在一邊認真聆聽。該是怎樣的惺惺相惜,才有了古典音樂史上如此經典的一幕!
圖為郎朗與小澤徵爾在現場演出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