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遇見大師(上)| 小澤徵爾讓人很意外

2020-12-20 郎朗2925

在當今古典音樂界有很多享譽世界的大師級的人物,如格拉夫曼,小澤徵爾,郎朗,哈農庫特,祖賓·梅塔等。但當這些大師相互合作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情境呢,小編盤點了大師遇見大師之間的幾種類型,指揮大師小澤徵爾的行為一定最讓你意想不到。

持續升溫型

2018年9月中旬,郎朗在阿姆斯特丹大會堂音樂廳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合作演出拉開了2018-2019樂季大幕。而在9月13日郎朗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會彩排後,世界著名指揮家穆斯特在臺上跟觀眾說:「我第一次見到郎朗的時候他才15歲,在當時我就已經被郎朗的才華所震驚。現在,郎朗彈奏莫扎特的水平已經達到了頂級水平」。

圖為郎朗與穆斯特後臺合影

「還記得第一次和郎朗合作的時候,在蘇黎世歌劇院,第一次見郎朗的時候是他剛剛對彈奏莫扎特有一點領悟的時候。但有一件事令我記憶非常深刻,那天上午我和他一起彩排,我發現了他彈奏有一些小小的問題,於是我們就一起探討。到了晚上我在音樂廳裡指揮莫扎特的歌劇《魔笛》的音樂會,他便在後臺觀摩學習,用後臺的鋼琴開始練習。到了第二天,郎朗竟然把《魔笛》裡面的所有角色都演奏的惟妙惟肖,晚上他演奏的協奏曲就像把《魔笛》彈奏出來了一樣,我當時非常的震驚同時就在心裏面對郎朗嘖嘖稱奇,覺得變化也太大了,覺得他一定是個鋼琴天才。」

視頻來自觀眾拍攝的郎朗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出現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惺惺相惜型

裡卡多·夏伊是古典音樂界目前世界上前五名之一的指揮,卡拉歌劇院的總監。在前不久的琉森音樂節上,夏伊與郎朗合作在排練時,夏伊指揮就已感嘆郎朗彈奏的莫扎特總是令他不可思議,每一次合作,音色的變化都令他神魂顛倒。這次也是,音色的變換,在鋼琴上能做出各種色彩的細微變化以及各種銷魂的輕音再一次令他十分震驚。

圖為夏伊與郎朗後臺合影

同樣是在琉森音樂節彩排間隙,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哈農庫特的工作人員也來拜訪了郎朗,並向郎朗轉達了在哈農庫特去世前對郎朗的評價「郎朗是我合作的所有鋼琴家中我最喜歡的一位,他是絕對真正的鋼琴家,藝術家。他對於音色的控制簡直超乎想像,並且他音樂的見解力和才能也是令人稱讚的。人生中能聽到這樣水平的鋼琴演奏非常值得」。

圖為指揮大師哈農庫特與郎朗

經典定格型

說到指揮大師,怎能缺少小澤徵爾。這位在東西方世界各地都享譽盛名的指揮大師與郎朗之間有太多太多惺惺相惜的舉動。而2008年兩人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上的合作中,小澤徵爾的一個意外行為,足以讓兩位古典音樂大師的這一瞬間被寫入古典音樂史冊。

圖為郎朗與小澤徵爾親切交流

2008年的第一個夜晚,中國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了兩位享譽國際的音樂家:小澤徵爾和郎朗,他們合作演出新年音樂會的壓軸曲目《貝多芬(聽歌,貝多芬吧)c小調合唱幻想曲》。兩位大師的合作沒有讓觀眾失望:樂曲中迸發的激情,低吟的傾訴以及對歡樂、自由的歌頌全部被展現在舞臺上,令人血脈賁張,感慨萬千。小澤徵爾的一頭狂發猶如發怒的雄獅,在他的瘋狂指揮下肆意舞動,他的全身好像充滿了活躍的音符和節奏,在樂隊和觀眾面前盡情揮灑。而郎朗更是讓觀眾們大飽耳福:他手下的貝多芬充滿了戲劇性的強烈對比,硬朗鮮明的旋律線條、華麗細緻的經過句、熱烈充沛的情感都顯示了他超群的演奏技術和無以倫比的內心控制力;他的演奏從容、熱情,音樂充滿了動感和張力,就像一團火燃燒在黑白色的鍵盤上,然而他有時又像一個思想者,用精練的音樂語言與樂隊進行對話,用如歌的聲音表達細膩的感情,讓人們充分領略了鋼琴藝術的魅力。

圖為演出現場

音樂會中最經典的一幕出現在返場。由於這次是有多位音樂家共同參加的新年音樂會,所以返場的「機率」很小,兩人演出完畢馬上有音樂廳工作人員上臺蓋了琴蓋,兩人的演出早已徵服了觀眾,觀眾顯示出了「不返場誓不罷休」的架勢:強烈的掌聲和此起彼伏的「郎朗」,以及 「One more(加演)」 聲把這位鋼琴家又「拉」了回來。小澤徵爾這位年過古稀的指揮大師拉著郎朗返場,並親自為郎朗打開了琴板與琴蓋,隨後自己坐在一邊認真聆聽。該是怎樣的惺惺相惜,才有了古典音樂史上如此經典的一幕

圖為郎朗與小澤徵爾在現場演出謝幕

相關焦點

  • 作為日本人,世界級大師小澤徵爾,為何將母親骨灰埋在北京四合院?
    所謂高山流水遇知音,學會對音樂的鑑賞讓我們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還能從音樂中汲取到莫大的力量,讓我們獲得心靈的平靜。樂隊是一群音樂家的狂歡,他們一起合作演奏音樂,將音樂的魅力最大程度地展現出來。而在樂隊之中,指揮家是他們的靈魂。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優秀的音樂者,能將音樂傳達到人心中,撥動心弦之餘感慨一句美妙動聽。故最是樂聲撫人心。 古今中外,樂隊不乏,而樂隊中,一個指揮家可謂是靈魂一般的存在,他們掌握節奏,牽動表演。日本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小澤徵爾便是指揮界的佼佼者,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師,他卻將自己母親的骨灰撒在了中國,這是為何?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日本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小澤徵爾便是指揮界的佼佼者,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師,他卻將自己母親的骨灰撒在了中國,這是為何?童年的中國歲月小澤徵爾出生於1935年9月1日,他雖然是日本人,卻出生在中國的瀋陽。在上小學之前,小澤徵爾腦海中皆是對於北京的記憶,當無奈返回東京之後,他亦未曾忘卻這段記憶,並且內心深深熱愛著中國這片土地。而當時年少的小澤徵爾已經初初顯露了自己的音樂天賦。小澤徵爾的母親是一個十分具有音樂天賦的人,她在其年幼之時便會吟唱許多彌撒曲,待他稍長之後,便會引導他一同合唱。
  • 日本世界級音樂大師小澤徵爾,功成名就後,把母親的骨灰埋在北京
    因此,他連兒子的名字都用策劃「九一八事變」的兩個關東軍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為小澤徵爾。然而這位好戰的日本醫生根本想不到,這個兒子日後不僅成為日本世界級的音樂大師,還把他母親也就是自己妻子的骨灰撒在了中國。1936年,他們全家搬到北京居住,一直到1942年才返回日本,可以說小澤徵爾的童年時期是在中國度過的。
  • 俞潞:最接近小澤徵爾的寧波指揮家
    事後,她只能將此歸功於廚藝高超的丈夫:懷胎10月,家裡餐桌上,丈夫總能花樣不斷地變換出美味佳餚。「意外」接踵而來,長到3歲時,夫婦倆驚喜地發現兒子對家裡新添的音箱產生了濃厚興趣,一放《梁祝》,他那胖嘟嘟的小手就會和著音樂節奏,一揮一舞地打起拍子。    俞潞的學前班和小學是在家附近的寧波荷花莊小學度過的。校長發現俞潞的音樂天賦後,讓俞潞媽媽定製了一套小禮服。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對北京有特別的感情,將母親的骨灰撒在中國
    很多人國人第一次認識他,是因為2005年維也納音樂會,在音樂會上,他在所有人的驚訝中用中文說了句新年好。此人就是日本世界級指揮家小澤徵爾,不管在什麼時候,他都不忘對中國友好,雖然此舉遭到日本某些勢力的威脅,但小澤徵爾始終如此。
  • 小澤徵爾:必須跪著聽的樂曲
    此時,似乎有一股清新、清純、清脆、高亢、嘹亮的太和元氣從中空而至,讓人感覺似乎有臨風飄舉的拈花仙子、淨瓶侍者冉冉而至!然後是婉轉、悠揚、時舒時徐、時快時促的橫笛細吹,讓人們感覺似乎正置身陽光明媚、鶯歌燕舞、草長鶯飛的春天;又讓人感覺,仿佛有仙子正飄舉雲端!
  • 小澤徵爾85歲了:人生70才開始,我會試著走下去
    熟悉古典音樂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小澤徵爾,他是世界級的指揮大師,與鄭明勳和祖賓·梅塔並稱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10年前的今天,是小澤徵爾75歲的生日。當他重新站上舞臺時,臺下的樂手們給他準備了一份突如其來的驚喜……儘管小澤徵爾已經虛弱到都得坐在椅子上,指揮時都不能把胳膊抬高,但還是能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情,以及那顆孩童般的心。當《生日快樂歌》響起時,老人家坐在臺上蹬腿的樣子太可愛了!不過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小澤徵爾後面說的那句「75歲迎來了第二個人生有點晚啊」。
  • 日本著名音樂指揮家小澤徵爾訪華,為何兩次跪地?感動國人
    1935年,他媳婦在奉天生下兒子,他從板垣和石原2人名字中各取一個字,為兒子起名叫小澤徵爾,以示紀念。這就是小澤徵爾的前傳,他的老爹,雖不在軍部,卻幹著和軍部侵略一樣性質的罪惡。因為遺傳其母親的音樂天賦,小澤徵爾在樂團指揮這條道路上走得很暢快,一直師從名家名校。24歲時,他就赴法國藝術殿堂留學,並在那裡參加世界指揮比賽,獲冠軍,一夜聞名歐洲。此後,他一發不可收,連摘國際性大賽指揮桂冠,並被當時3個國際指揮大師收為弟子。
  • 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患食道癌
    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患食道癌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1月07日21:10   新華網東京1月7日電(記者劉贊)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7日向外界證實,他患上了食道癌
  • 遇見大師|娃追著要讀「幾十上百遍」的繪本,都出自這些匠心大師
    「遇見大師」這個系列,我已經被大家催了太久了。>隨便舉兩個例子,很有名的《30000個西瓜》、《脫不下來啦》繪本,大人一眼看過去覺得「這是什麼鬼」,結果娃看了認真的說自己就是書中這麼想的……還有上一篇遇見大師掰五味太郎的時候
  • 遇見更好的自己】Workshop大師課(上)篇
    遇見更好的自己】Workshop大師課(上)篇 RICHDANCE WORKSHOP 大師課(上篇)
  • 20世紀小澤徵爾被譽為東方卡拉揚,他是怎樣成為著名音樂指揮家的
    20世紀小澤徵爾被譽為東方卡拉揚,他是怎樣成為著名音樂指揮家的?20世紀,日本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小澤徵爾,被譽為「東方卡拉揚」,他與印度的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暉,同時被譽為"世界3大東方指揮家",對此,有人說小澤徵爾是幸運的,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因為他是20世紀3位指揮大師明希、卡拉揚、伯恩斯坦的真傳弟子,而被稱為"新卡拉揚"。
  • 中央音樂學院歌德學院聯手辦國際室內樂大師班
    目前任德國弗萊堡音樂學院教授.日本音樂家原田禎夫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東京四重奏「樂團的創始人及樂團成員, 同時還作為大提琴獨奏家,重奏家和教育家活躍在世界舞臺上. 目前任德國圖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教授.  這次由中央音樂學院,西門子音樂基金會和歌德學院(中國)共同舉辦的室內樂大師班的目的在於促進中央音樂學院在室內樂教學方面與國際上的學術交流, 增進相互了解,推動室內樂在中國的發展.
  • 林秀玲 當音樂白痴遇見音樂大師
    當音樂白痴遇見音樂大師文 / 林秀玲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不久,我揮別了大師,離開了盲校。☂ 爾後,從事啟智教育陸續遇到幾位大師級人物。音樂好似有無邊的魔力,能安撫他們躁動易怒的情緒,而他們絕佳的音感也常叫人嘆為觀止。音樂帶給他們快樂、豐富他們的學習,我卻沒有能力帶給他們音樂。有一回,在學園看到「自閉症音樂治療」的招生海報,鼓勵家長報名之餘,我也徵得主辦單位的同意讓我旁聽。
  • 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這個時代似乎有很多「大師」,但其實最缺真正的大師。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符合「大師」這個稱號?1931年,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在就職演講中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真正的大師,一定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為人類的知識和智慧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9月8日,到訪裡格177的這位98歲高齡的老先生就是如此。相信很多人已經在央視的《朗讀者》節目中認識了他。他就是中國翻譯界泰鬥、「詩譯英法唯一人 」許淵衝老先生。
  • 一個世界級的指揮大師,只來過中國7次,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一個好的指揮家不僅僅要了解音樂創作者,還要引領者演奏者,小澤徵爾就是一位世界級指揮家,他獲得了美國音樂屆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跟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和新加坡指揮家朱暉一起被譽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擁有極高榮譽的小澤徵爾,為什麼會將母親的骨灰撒在中國?
  • 《約會大作戰》:摺紙大師那些事,論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在整個《約會大作戰》中,在各個場合中給人即視感最強的莫過於一二九組合。這三隻精靈個個都是整部作品中有名的老司機,而在這當中,要數誰是隱藏最深,表裡不一的那個,那就必須是大師鳶一摺紙。在學校之中,摺紙在遇見士道之前還是一個冰上美少女,學習優異,體能無敵的女神形象,但自從遇見士道之後,摺紙內心的一面就毫不保留地展現出來。可以說,為了能進入士道的視線成功佔據正宮位置,大師是用盡全力來吸引士道。而在這過程,戀愛經驗不足的摺紙自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下面來看一下大師是怎樣鍛鍊出來的。
  • 裡格177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這個時代似乎有很多「大師」,但其實最缺真正的大師。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符合「大師」這個稱號?1931年,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在就職演講中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真正的大師,一定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為人類的知識和智慧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9月8日,到訪裡格177的這位98歲高齡的老先生就是如此。
  • 《文藝熱搜榜》:DECCA推出小澤徵爾85歲紀念專輯
    演出部分將呈現謝欣獲中國舞蹈家協會「培青計劃」的作品《一撇一捺》,」一撇一捺「是「人」字的拆解,作品從不同層面去分析、解構人的組成,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產生思考。下半場的舞蹈論壇打破劇場中觀眾與演員之間的屏障,邀請社會學家、舞蹈家、歷史學家、教育家參與討論,讓觀眾從多個角度中發現舞蹈之於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