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孩子塗鴉而生氣?你應該高興才對。

2020-08-26 所長老鄭

潔白的牆面又被孩子塗鴉了。在可觸達的高度,孩子已經將自己的傑作布滿牆面,甚至他還想站在椅子上繼續畫。

你可能會不由得火冒三丈,但是又聽說:禁止孩子塗鴉會破壞孩子的創造力和藝術天賦。

這真讓人左右為難,也許你會很疑惑:

為何孩子要塗鴉?塗鴉對孩子真有好處嗎?我們該如何引導?

所長老鄭就帶你從心理學的角度深入了解這個讓你惱怒但又無奈的行為,揭開這行為背後的秘密。

先說結果:

塗鴉是孩子心理髮育良好的表現,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塗鴉背後秘密大:

1、看似亂塗亂畫,其實是思維在發展:

如果你身邊有孩子的塗鴉作品,所長老鄭帶你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現在請細心觀察孩子的畫,然後對畫的內容分分類,你家孩子的塗鴉是什麼樣子?

A、 主要是一些線條,比如鋸齒形的線;

B、 主要是一些圖形,比如圓形、正方形,偶爾還有一些類似於X、+這樣的符號;

C、主要是不同圖形的組合,比如一個圓加幾筆線條就是「人」了;

D、 畫作開始和現實比較像,比如畫的人,有鼻子有眼;

不同年齡孩子的繪畫有不同的特點

接下來,有趣的時刻到了,驗證一下:孩子是在這個年齡階段嗎?

如果你選擇A,你的孩子可能是2歲左右;

如果你選擇B,你的孩子可能是3歲左右;

如果你選擇C,你的孩子可能是3-4歲;

如果你選擇D,那麼你的孩子可能4-5歲,甚至更大。

(註:以上年齡劃分只是一種劃分方式,不作為成長標準,不可以此判斷孩子個體能力。)

你也可以拿孩子之前或以後畫的畫對比一下:孩子的塗鴉在不同的年齡是不是在變化?

這其實是心理學家在分析了孩子的塗鴉後發現的規律:孩子的塗鴉在經歷一系列階段(不同的心理學家的劃分會略有不同)

不同年齡孩子塗鴉的特點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階段?

因為這一變化的背後是思維的發展。

所長說:

孩子能夠越畫越像,是因為思維不斷成熟,對事物認識的越來越深刻。塗鴉的變化只是思維發展的一種表現。

2、看似是在畫畫,其實是在發展語言:

除了思維,塗鴉的背後也是語言在發展。

我們再看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場景一: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畫的是什麼。

場景二:孩子告訴你,畫中的這個是爸爸,那個媽媽,媽媽穿著花衣服,類似這樣的內容。

場景三:孩子告訴你,畫中是爸爸上班回來了,給寶寶買了玩具,媽媽在給寶寶做好吃的,類似這樣的故事。

每幅塗鴉都有一個故事

看到了嗎?

孩子的語言在逐漸豐富(當然,這也有思維發展的功勞),從簡單的詞彙到複雜的故事。其實,孩子每個塗鴉的背後,都有著自己要表達的故事,年齡越大故事越豐富。

心理學研究也發現:繪畫和語言從本質上都是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存在著雙向促進的作用!

所長說:

塗鴉繪畫能夠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二、 塗鴉帶來好處多:

其實,塗鴉不僅和語言、思維發展有關,還對兒童的各方面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塗鴉能為孩子寫字做準備:

還記得小時候寫字因為歪七扭八而被家長批評嗎?如果有,那麼,你真的被冤枉了。孩子小時候寫字歪七扭八一般都是因為精細動作能力發育不足導致的,並非故意不好好寫。

塗鴉會對未來寫字有幫助。

這個精細動作能力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大腦控制身體做出一些精細的動作的能力,比如手部動作、舌頭的動作。這部分能力發育較晚,所以,要靈活應用比較難。

舉個例子:你去學開車,剛學會開車的時候,在平坦的大路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倒車這件事情並非那麼容易,可能倒很多次都不行。這是因為平坦大道上不需要很精細的動作控制,而倒車卻需要。

再回到孩子的大腦,相對比走路,手指上的動作更加精細,需要更長時間發育,才能夠靈活掌握。

所長說 :

小朋友進行塗鴉,會幫助他們提升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對未來學習寫字等能力更有幫助。

2、 塗鴉有助於孩子行為的自我調控

除了能夠提升手部的精細動作能力,還能提升孩子行為的自我調控能力。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來看孩子如何畫畫的:

最初的時候孩子畫畫,拿起來就畫,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完全沒有章法。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開始思考要畫什麼,這叫&34;;

計劃的同時還要抑制自己隨心所欲的衝動,這叫&34;;

孩子在畫的過程中和結束後,會調整修改,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叫&34;。

這些就屬於孩子行為的自我調控,隨時調控自己的行為,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塗鴉有助於孩子行為的自我調控。

所長說:

孩子的繪畫並非隨意行為,而是在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達到目標。這樣的能力在未來學習、工作中也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3、塗鴉有助於孩子情緒的表達:

這一點就不必多言,我們都知道藝術是可以表達情緒的,對孩子來講也是如此。孩子的快樂、憤怒、不安、焦慮都能夠在繪畫中表現出來。更重要的是,孩子也能夠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情緒宣洩和內心療愈。

塗鴉也是情緒的表達與宣洩,會讓孩子更積極。

在兒童心理諮詢與治療中,繪畫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正是因為這看似隨意的塗鴉,其實暴露出來孩子真實的內心。

所長說:

繪畫是表達情緒的一種途徑,在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尚且不足的時候,也是非常好的調節情緒方法。

所以,現在看來,你家孩子愛塗鴉,你還生氣嗎?是不是應該高興呢?

三、我們能做什麼?

1、 雖然塗鴉很重要,但是不要隨便畫:

孩子愛塗鴉,不代表孩子就可以到處亂塗亂畫,所以,給孩子立好規矩很重要。好的規矩不僅要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怎樣做才能得到鼓勵。

所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塗鴉專區,方便孩子塗鴉繪畫(站著、趴著、坐著……各種姿勢),讓孩子在一個允許的地方進行作畫,養成一個好習慣。

為孩子準備一個方便的塗鴉專區

2、 孩子愛塗鴉,更愛交流:

陪著孩子一起塗鴉,更重要的是:陪著孩子一起聊聊畫中的故事,不僅能夠促進親子關係,還能促進語言、思維等各方面的能力。

和孩子們一起交流畫中的故事

3、 記錄塗鴉成果:

如果可以,將孩子的塗鴉成果記錄下來,這會讓您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長,也能夠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


所長最後說:

塗鴉是孩子心理髮育的正常表現,鼓勵孩子大膽進行塗鴉,並與孩子多一些交流互動,會對孩子的心理髮育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在鼓勵創作的同時,也要立好規矩,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千萬不要亂塗亂畫哦。

願每一個小神獸們都有一個快樂而幸福的童年。


部分參考文獻:

1、Robert S. Feldman 著 蘇彥捷 等譯. 兒童發展心理學: 費爾德曼帶你開啟孩子的成長之旅 : 第6版[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5.

2、李甦, 李文馥, 楊玉芳. 兒童繪畫與語言關係的發展研究綜述[J].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3, 1(3):205-208.

相關焦點

  • 孩子亂塗鴉,對媽媽畢業證「下黑手」,爸爸:別生氣,已經在打了
    孩子亂塗鴉,對媽媽畢業證「下黑手」,爸爸:別生氣,已經在打了小宋的孩子最近就進入了這個神秘的時期,好像從爸爸送了孩子一盒彩筆之後,孩子就愛上了塗鴉繪畫這件事情,平時家裡的家具上全都是彩筆留下的線條,每次小宋都要清理很久,惹得小宋頭疼不已。
  • 幼兒園門口瑪莎拉蒂被孩子肆意塗鴉,車主不生氣,卻一臉的淡然
    導讀:幼兒園門口瑪莎拉蒂被孩子肆意塗鴉,車主不生氣,卻一臉的淡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亂塗鴉家長該把畫筆收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孩子確實喜歡畫畫,拿著畫筆和畫本愛不釋手,袁女士見狀很高興。&nbsp&nbsp&nbsp&nbsp有一次,袁女士看見兒子乖乖地在畫畫,就忙著做菜去了。等袁女士做完飯菜從廚房出來,她驚呆了,孩子拿著畫筆在白色的牆壁上塗鴉,牆壁被畫得五顏六色,沙發也沒有逃脫孩子的「魔爪」。袁女士當時非常生氣,一把將孩子手裡的畫筆奪走,並教育了孩子一番。
  • 孫儷放任孩子在牆上「塗鴉」,孩子塗鴉益處多,哪個是你沒想到的
    作為父母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那就是,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似乎就非常喜歡畫畫,家裡的牆面就是他們的畫板。當每次都要辛苦的弄乾淨牆面,相信父母心裡都會動搖,到底應不應該讓小朋友在牆面上畫。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小朋友喜歡塗鴉是一個很好的行為,父母不僅不能責罵他們,更是要鼓勵,因為其中的益處是很多。曾經孫儷就在自己的社交軟體上說過,自己家裡的牆面就是小朋友的畫板。
  • 孩子總愛在牆上亂畫,是到了「塗鴉敏感期」父母應該這樣做
    孩子總愛在牆上亂畫,是到了「塗鴉敏感期」父母應該這樣做許多兒童從2歲起就進入了對塗鴉敏感的時期,在此期間,他們可能開始隨機或點畫線條當孩子3、4歲的時候,塗鴉已受到視覺控制,並逐漸意識到筆尖的存在。 這時如果父母能繼續鼓勵孩子塗鴉,繪畫能力就會發展出很大的優勢。他們會四處用畫筆來描繪他們內心的小小、精彩紛呈的世界,這些&34;裡隱藏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 你還在阻止孩子塗鴉行為嗎?丨也許你正在抹殺他的創造力
    正確認識孩子的塗鴉行為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在牆上亂塗亂畫,破壞牆面、弄髒衣服就限制孩子的塗鴉行為。往往這類的孩子好奇心比較強,不僅在畫法上變化,而且會嘗試在不同材料的「畫板」上作畫。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左右腦能力發展的表現。父母要給孩子嘗試的機會,為孩子營造寬鬆的繪畫環境。
  • 孩子打你、抓你,你應該高興
    所以,家長被孩子打了之後,任何形式的懲罰都無助於改善這時候的情況,反而會加劇孩子的挫敗感,同時還給孩子傳遞了「不耐煩是可以被接受」的錯誤信息。三 被孩子打,家長應該高興才對!帶孩子去一個安靜的地方帶著一個生氣的孩子去一個安靜的地方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如果家長不這麼做,孩子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感受就不容易消失。更何況,如果當時是在一個公共場所,孩子和家長都會被路人「圍觀」。
  • 為孩子埋下「美」的種子,培養幼兒繪畫啟蒙從塗鴉開始
    這其實就是孩子最早的塗鴉。一歲的孩子進行塗鴉創作,是以肩部為軸,進行塗鴉創作。這個時候繪畫動作極其笨拙,會畫出很多點。一歲半的孩子以肘部為軸,用手進行繪畫。不要在孩子進行塗鴉創作的時候打擾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家長要有耐心,等孩子完成塗鴉作品之後,由孩子主動告知畫的是什麼。這個時候才適合孩子「說」畫的最好時機。在和孩子「說」畫的過程中,家長要先聽完孩子表達,然後再進行回應。
  • 當孩子衝你發脾氣,你應該高興才對!
    而他卸下偽裝,毫無保留的撒潑,這種方式雖然不好,卻也在向父母傳遞一個求救信息:我心裡不舒服,請你幫幫我。作家雷布斯說過:孩子衝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高興才是。只是有多少孩子,一次又一次向父母發出了求救的信號,換來的卻是刺骨的暴力?
  • 生氣的爸爸,高興的娃
    雖然覺得在自家小區裡,孩子應該不會丟,但是仍然不敢有任何放鬆,因為無論是誰都無法面對那個萬一。瑞瑞呢,這個時候在幹嘛?雖然他藏的很隱蔽,但是大家喊他的聲音他都能聽得到。只是他忽略了這些聲音中的焦慮和擔心,完全沉浸在&34;的喜悅情緒中。大家越找不到他,就說明他玩的越好。所以他壓根沒想要自己走出來。又是半個小時過去了,小區裡的燈都開始亮了起來。
  • 孫儷放任孩子在牆上塗鴉,你太不知道在牆上塗鴉的好處了
    由此可見,鄧超很注重孩子的藝術靈感,靈感是一瞬間的事,阻止了之後就沒了,但牆紙是可以換的,明顯是前者更重要。很多網友既佩服孫儷鄧超的忍耐力,又吐槽你家有錢隨便怎麼造,我們是受不了孩子在牆上塗鴉,太心疼牆了,這都是錢啊。
  • 如果孩子朝你大聲的說「不」,不要生氣,高興才是你應有的姿勢
    恰恰是他們堅定的對你說「不」,才表明他們是真實而坦然地表達自我,清晰分明地劃清界限:是/不是,要/不要,愛/不愛。圖片來自網絡這樣的孩子,才不應該被粗暴地冠以「不好」、「不乖」、「不懂事」的罪名,更不該一味的對他們進行否定
  • 如何避免孩子一誇獎就高興,一否定就生氣?
    一個孩子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評價孩子的人,因為心智的不成熟,往往會出現只要被人誇,孩子就高興得不得了,但是一旦有人對孩子負面評價,孩子就表現得一臉不高興,甚至一整天都悶悶不樂。先說說這種孩子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我們基本可以肯定,這樣的孩子屬於人格還不獨立的人,所以非常依賴外界評價。
  • 孫儷放任孩子在牆上「塗鴉」,孩子塗鴉的好處,父母們知道多少
    孫儷和鄧超的這種育兒方法其實是非常科學的,因為塗鴉的好處非常之多,很多父母還不知道孩子在牆上塗鴉的好處,只會對著被塗得亂七八糟的牆面和家具,衝著孩子大吼大叫......01.孩子為什麼喜歡塗鴉十一假期,我們一家三口去了婆婆家。才進門就聽到兄弟媳婦在吼她家3歲的兒子。
  • 孩子不願去串親戚,你生氣嗎?
    第一位家長在電話上這樣問時,我心裡默默地說「生氣」,當第二位第三位又提起這個話題,我想也許應該聊聊,和這個問題保持一定距離的聊聊,以免和大家一起只是生氣而已。這些很實際,但孩子們自己也覺得說了沒什麼用,家長會說「又不是天天見面,那些話聽聽也沒壞處,人家都很關心你的!」所以,他們一般都解釋為有學習任務。
  • 知愈心理:當孩子衝你發脾氣,你應該高興才對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願每一個發脾氣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堅定平和的成長。近來很多家長被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困擾,其實孩子願意在你面前哭鬧、發脾氣,說明他願意與你做正面情感的交流。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哈哈大笑」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
  • 孫儷放任孩子在牆上塗鴉,多少父母還不知道孩子在牆上塗鴉的好處
    ,讓孩子在塗鴉中,靈感得到了自由的發揮,創作更有了動力。才進門就聽到兄弟媳婦在吼她家3歲的兒子。「再讓我看見你到處亂畫,看我不打你屁股!什麼孩子啊,看牆上讓你畫的......」都3歲了,還在牆上、衣柜上、床單上到處亂畫。也不知道畫的什麼東西,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的,擦都擦不掉,真的煩透了!
  • 《菲菲生氣了》:孩子的情緒認知魔法
    繪本作者作者莫莉·卞1943年出生於美國的新澤西州,曾到日本教授英文,也擔任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專屬畫家及顧問,遠赴亞洲及非洲的一些偏遠城市,還曾為健康手冊繪過圖。正是這些經歷才有了作者對孩子的理解,以及對孩子情緒的洞察和獨特的見解。
  • 孩子塗鴉對寶媽畢業證「下黑手」,寶爸「慚愧」告狀:混合雙打吧
    小玲出門後,老公早就把看孩子的事情忘到腦後了,給孩子的玩具擺了一地,提著孩子的衣服將孩子往玩具堆裡一放,找了一個自己喜歡的電影喝著冰啤酒優哉遊哉的看了起來,一個電影結束,孩子爸爸才想起來孩子還在玩呢,低頭一看,孩子已經不在客廳了,玩具也弄得滿地都是。
  • 孩子愛塗鴉父母很麻煩?這對孩子是一種成長!
    有一個家庭,媽媽下班回家,進門後發現家裡白色的被單、黃色的沙發……都是塗鴉!「肇事者」——她的女兒正坐在沙發吃餅乾,手上除了餅乾,還有各種顏色的顏料,臉上、衣服上都是顏料!看到被單和沙發被「毀」,這位媽媽頓時氣暈,質問孩子:「你為什麼畫得到處都是?」「不是我,是爸爸!」孩子的爸爸在房間裡,他聽到妻子不高興的聲音便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