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加快連樟樣板區建設 打造全國城鄉融合發展樣本|清遠日報-清遠...

2020-12-22 清遠日報


一片竹葉能做什麼?不少人一下子都答不上來。而在連樟村,一片竹葉的價值遠不止於此,通過精深加工,它還可以做成竹葉茶、竹葉酒和竹葉化妝品等。將鄉村隨處可見的「葉子」變成了「票子」,得益於2019年8月啟動的連樟村碧鄉生態茶葉深加工項目,打造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綜合型茶葉產業鏈。目前項目廠房主體工程已完工,茶葉加工設備已進廠安裝調試。預計帶動周邊200人以上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平均每年向連樟村、塘旺村小組集體分紅35萬元。


作為連樟樣板區重要一部分,如今連樟村,不僅有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扶貧車間,各種產業項目遍地開花,這從一片竹葉的深加工可見一斑。英德連樟樣板區2019年12月納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英德市圍繞黨建引領、交通先行、產業帶動、文旅農旅融合、環境提升等五大方面,全力推動連樟樣板區的建設和改革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連樟樣板區的產業項目建設累計投入資金約1.74億元,帶動7199戶農戶實現就業和增收。


產業項目多點開花

建設步伐凸顯「英德速度」


連樟樣板區涉及連江口、黎溪、下3鎮13個行政村(社區)和鐵溪林場,共238個自然村,戶籍人口42510人,面積471.62平方公裡,連樟村、恆昌村、黎洞村、高洞村等4個行政村為省定貧困村。


如今的連樟村,猶如一個大工地,到處如火如荼,一片繁忙充滿生機的景象。


淡地村龍船渡田園綜合體(野渡谷)項目,是將「綠水青山」變為村民長久依靠的「金山銀山」。該項目成功將一片因水庫建設而搬遷廢置的空心古村,打造成一個原生態精品民宿群落,並率先將連江片區砂糖桔產業轉型為種植澳洲堅果,種植成功後帶動周邊的農民一起種植,助力整個片區的產業轉型發展。


總投資680萬元,位於連江口鎮下步村的老茶園生態茶園、茶葉加工廠及電商中心項目,2019年初動工,目前,生態茶葉基地已完成320畝的高標準茶園種植,茶葉加工廠及電商中心已建設完成,正常運營。茶葉加工廠配備現代化高科技茶葉深加工設備,電商中心內設參觀走廊,供遊客、商戶直觀英德紅茶機械化生產工藝和流程。項目預計年產值達1000萬元,可帶動周邊90人以上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收入3萬元,同時帶動連江口鎮及周邊鄉鎮茶葉種植產業發展。該項目將建設高標準茶葉生產基地320畝。


此外,由英德市連樟家食品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興建的英德麻竹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項目,已於2019年8月啟動,項目建設主要包括麻竹筍高效育苗基地和現代化加工中心,並設有產品體驗中心,供遊客、商戶參觀英德麻竹筍的生產加工流程。目前,廠房已完成主體及外牆的搭建,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周邊設施建設。項目實施主體通過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增強了產業園農業產業化帶動能力,與周邊農戶籤訂了收購協議,按照超過市場20%的價格收購當地麻竹筍,並與合作社採取「保底+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項目有效帶動連江口鎮及周邊鄉鎮麻竹筍種植及加工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連樟示範村三期項目———連樟村商業街目前也已初具雛形,該項目位於連樟中心村內,由碧桂園集團負責規劃建設,計劃建設商鋪、休閒餐吧、廚房、外觀景平臺及復興庭、水塘等設施。項目建成後,將為村民就業、促進村集體創收提供新渠道,是助力連樟村鄉村振興的又一示範點。


強化黨建引領

圍繞「五大方面」有序推進


自2019年廣清接合片區被列入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在中央省市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連樟樣板區納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後,英德市圍繞樣板區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注重頂層設計,高位推動,集全市之力推進樣板區的發展。


目前,英德已成立由英德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連樟樣板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抽調骨幹人員在連樟村集中辦公,並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連樟樣板區土地改革和「一村四社」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等具體任務。領導小組成立後,迅速開展相關工作。英德市委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深入連樟樣板區調研,部署推進樣板區規劃建設和試驗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行「每周一例會、半月一調度、每月一聯席會議、每兩月向常委會匯報」的工作機制,統籌做好樣板區建設指揮協調、情況匯報、問題梳理等工作,督導有關部門和鄉鎮加快項目建設。連樟樣板區建設重點圍繞五個方面開展。


黨建引領方面,以連樟村打造為全國基層黨組織示範點為核心,全面協調推進連樟樣板區基層黨建引領促進各項事業發展。圍繞示範目標要求,制定了連樟樣板區黨建引領年度工作方案,建立市鎮村三級黨建業務聯絡機制,摸清基礎信息並形成《村情、黨情、幹情、民情資料臺帳》,為工作開展提供信息基礎;通過搭建三級黨建網格、實施黨員評星定級紀實管理模式等途徑,夯實黨組織堡壘作用和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目前連樟黨校已正常運營,掛牌成為省委、清遠市委黨校教學點,是傳播英德經驗的重要窗口。樣板區通過打造黨建品牌,實現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質,推動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交通先行方面,省道S382線段路面改造工程已完工;S382線塘旺橋改建項目已完成方案調整,繼續深入優化建設方案,待優化設計後再次提交評審,計劃2021年底前完工;古驛道拓寬項目已完工,全線瀝青鋪築完成,交付使用;黎溪香爐峽至白水寨農村道路路面改造工程全線4.5公裡目前已鋪築水泥混凝土路面2.5公裡,計劃12月中旬完成主體工程(含新增的瀝青路面);X379線黎溪火磚樓至連江口南坑村段擴建工程已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網,開標日期在11月10日,計劃於2021年春節前完成主體工程。


產業帶動方面,按規劃,連樟樣板區三年規劃完成產業帶動項目25個,其中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為20個。目前,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等17個項目已基本完工。油茶加工廠、連樟村果蔬農產品加工廠、生態茶葉加工基地等項目正在加緊施工。


文旅農旅融合方面,連樟樣板區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已啟動建設;連樟村文旅項目、吳光亮故居修繕工程、南粵古驛道修復工程等項目基本完成;連樟村商業街正式開工建設;湞陽峽風景區、大樟沙灘、鐵溪小鎮、亞婆田·白水寨等景區升級改造項目有序推進。


環境提升方面,環境提升方面,92個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累計完成村道建設15.73公裡,完成農村巷道硬底化61.98公裡;117條村納入美麗鄉村建設,達到整潔村以上的70個;黎溪鎮區經鐵溪村至連樟村沿線、S382連江口鎮區至英佛路口沿線20個村莊的房屋外立面改造已全面啟動,目前已有190戶完成改造;黎溪陸家灣至大圍段碧道工程正進行綠道及景觀點前期設計;完成連樟供水項目主體工程、主管鋪設、制水設備安裝,現正進行工程收尾工作,建成12個5G基站,組立電桿615根、鐵塔46基,架設導線90公裡,完成工程總體形象進度70%。


創新探索改革試驗

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樣板」


日前,連樟樣板區土地改革工作有序推進。編制了「三鎮一場」國土空間規劃(初稿);初步開發了英德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起草了農村產權交易制度(初稿)。「一村四社」體系取得突破。黎溪鎮大圍村、福龍圍村和連江口城樟社區淡地組「一村四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舉行了揭牌儀式,這是廣清結合片區連樟樣板區首批「一村四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式開業運營,標誌著清遠市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改革試驗有了新進展,進入新階段。


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中廣清結合片區連樟樣板區的重要試驗內容,大圍村、福龍圍村、淡地組的「一村四社」體系,緊緊圍繞「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等改革試驗任務,同時立足該村實際需求,通過將農民組織起來,資金、資產、資源整合起來,產權交易起來,實現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東,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實驗目標。


「一村四社」體系建設只是連樟樣板區改革試驗的創新探索之一。納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是國家賦予英德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是英德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英德將按照中央、省和清遠市的部署要求,堅持一手抓改革試驗,一手抓項目建設,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任務,補齊短板,抓出成效,為全省乃至全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新鮮經驗。


清遠市委常委、英德市委書記吳耿淡指出,連樟樣板區的改革試驗探索任務之一,就是要著力破解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問題。要圍繞連樟樣板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進城落戶農民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體制機制、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改革探索,實現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提升城鎮帶動鄉村的能力,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打造「連樟標準」,形成「英德經驗」,為全市乃至全省、全國鄉村振興提供「樣板」。


近日,吳耿淡一行深入黎溪大圍村調研,聽取了相關市領導和單位負責人工作情況匯報,針對中存在問題,作再動員再部署。對如何抓好全市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樣板區城鄉融合發展工作明確了三點要求。


「要發揮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改革中大膽試驗、創新,善於破解難題、總結好的經驗,邊試邊改,以點帶面帶動英德全市發展。」吳耿淡表示,英德將通過壓實責任、嚴明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為項目推動做好保障服務,做到資金保障到位、指標保障到位、機制保障到位,舉全市之力推進連樟樣板區改革發展,確保不折不扣完成改革試驗任務。


文/圖:鍾履雙 通訊員 黃振生 

相關焦點

  • 清遠英德:加快連樟樣板區建設 打造全國城鄉融合發展樣本
    自2019年12月英德市連樟片區被納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英德市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連樟樣板區納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是國家賦予英德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今日連樟村 英宣供圖  據悉,英德目前已成立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連樟樣板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引導,抽調骨幹人員在連樟村集中辦公,並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連樟樣板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一村四社」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等具體任務,有序推進全面建設工作。
  • 統籌整體推進建設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通過整合各方資源,高起點統籌規劃,高標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英德市委、市政府已將連樟村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也因此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參觀遊覽。截至2020年10月,連樟村共接待遊客50萬人次,帶動當地農土特產品、蔬果採摘等項目消費157萬元。
  • 清遠「粵書吧」·連樟書屋正式掛牌
    記者今天獲悉,由清遠市圖書館建設的「粵書吧」·連樟書屋正式掛牌,面向村民和遊客開放。這是廣東省首批、清遠市第二間文旅融合的「粵書吧」試點書屋。 連樟書屋同時嵌入旅遊推介和諮詢服務,被打造為集「閱讀+文旅+休閒」於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文旅閱讀服務空間。 據了解,連樟書屋建設項目被省文旅廳列入全省公共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課題。
  • 清遠書寫新「清遠經驗」
    近年來,在廣清一體化戰略推進中,清遠全面「入珠融灣」,主動對接廣州及珠三角產業轉移,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米袋子」「水缸子」工程建設,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徵途中大力開展創新探索,實施城鄉聯動,立體突圍振興鄉村,譜寫新「清遠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清遠書寫新「清遠經驗」
    大洋網訊 近年來,在廣清一體化戰略推進中,清遠全面「入珠融灣」,主動對接廣州及珠三角產業轉移,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米袋子」「水缸子」工程建設,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徵途中大力開展創新探索,實施城鄉聯動,立體突圍振興鄉村,譜寫新「清遠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
  • 「粵書吧」連樟書屋啟用
    南方日報訊 (記者/陳詠懷 通訊員/黃小梅)日前,由清遠市圖書館建設的「粵書吧」連樟書屋在英德連樟村掛牌揭幕,面向村民和遊客開放。該書屋是廣東省首批、清遠市第二間文旅融合的「粵書吧」試點。連樟書屋在為村民和遊客提供休憩與借閱服務的同時,嵌入旅遊推介和諮詢服務,致力打造一個集「閱讀+文旅+休閒」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型鄉村文旅閱讀服務空間,有望成為連樟村的又一網紅打卡點。連樟書屋建設項目獲得了省文旅廳的立項,被列為全省公共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的一項課題。
  • 立足定位 全力打造「一場一區兩地」
    清遠市委常委、英德市委書記吳耿淡表示,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保持戰略定力,深刻領會省委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任務要求,把握當前新機遇,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這一定位,繼續聚焦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英德「一場一區兩地」建設為抓手,堅定不移走穩走好高水平保護下的高質量發展路子。
  • 形成可複製推廣的 「連樟標準」
    南方日報訊 (記者/鄧文燕)日前,英德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英德市貫徹落實〈清遠市創建全省農村基層黨建示範市工作方案(2020—2021年)〉工作舉措》(下稱《工作舉措》)。英德提出,將用兩年時間,以將連樟村打造為全國基層黨組織示範點為核心,全面協調推進連樟樣板區基層黨組織建設並取得示範成效。
  • 清遠市委書記殷昭舉到英德調研
    9月18日,清遠市委書記殷昭舉到英德市,深入鄉村、園區、企業進行調研,強調要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著力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積極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時代「清遠經驗」
  • 離土不離鄉 照樣奔小康——清遠連樟村探索鄉村振興模式
    離土不離鄉 照樣奔小康——清遠連樟村探索鄉村振興模式金羊網  作者:陳強、黃振生  2020-10-29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清遠市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這個省定貧困村
  • 連樟鄉村振興學院 再添新牌
    11月9日,國務院扶貧辦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碧桂園連樟村)培訓基地揭牌暨首次開班儀式,在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鄉村振興學院舉行。學院創新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模式,為貧困地區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建設強基層組織,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 清遠再獲「點讚」!丨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對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之一的廣清接合片區,報告也稱其為「從被動幫扶到主動共建,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建設廣東省破除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的先行地。今昔對比強烈調研組長感受清遠翻天覆地變化「百城千縣萬村」調研組組長由羊城晚報首席記者馬勇擔任,他與清遠的「緣份」自清遠建市之初就已開始。
  • 打造廣東職教高地 清遠培養「大國工匠」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清遠的高職教育實現從無到有,並在近十年實現跨越式發展。建設省職教城,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廣清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探索, 是加快培養「大國工匠」、落實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抉擇,也是廣東實施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
  • 英德市全力抓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10月15日清遠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10月16日上午,清遠市委常委、英德市委書記吳耿淡率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羅振宇,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侯之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遠忠,副市長羅偉權等一行,深入該市黎溪鎮黎洞村、大圍村調研,就如何進一步做好當前英德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等作再動員再部署
  • 清遠兩會 | 給無房家庭補貼、扶持縣級醫院、打造全域旅遊...代表...
    從長遠來看,除了發展傳統的農業,還要發展深加工,產業振興才有希望。「三坑鎮的農業主要有水產和種植,目前來看,產業規模是不夠大、產業特色也還不夠鮮明。」他表示,接下來將借力鄉村振興樣板區建設,通過政策引導,整合多方資源,推動三坑鄉村產業發展。
  • 清遠城市化進程加快 城鄉處處換新顏
    盤點清遠「十五」期間的城鄉建設成就,大家有目共睹。這幾年清遠市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鄉的變化可以說一年上一個新臺階,每年都有新面貌出現。   市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吸引了大量外來資金、社會和民間資金投資置業,引得商機無限,尤其房地產業長足發展加快了市區城市建設步伐。
  • 打拼在廣州,放鬆到清遠!30條精品線路值得收藏
    近年來,清遠全力推動以鄉村旅遊為重點的生態旅遊發展,打造鄉村「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產業體系。「老廣清遊」系列主題活動將清遠的特色旅遊景區與鄉村串點成線,融合鄉村美景、餐飲、住宿等旅遊配套,打造廣州周邊48小時「旺+淡+村」過夜遊組合產品,以期把旺地做高、淡地做旺、深入鄉村,帶給市民個性化、深度化休閒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清遠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近年來,「廣清一體化」戰略不斷推進,廣州清遠聯手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美美與共」,成果十分顯著。
  • 英德紅茶冠名第四季《最美茶藝師》正式啟動|清遠...
    啟動儀式上,副市長雷玉春表示,通過開展《最美茶藝師》選秀活動,將推動「英德紅茶」品牌升級,擴大「英德紅茶」在國內外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推動我市茶葉產業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幫助我市特色農產品進一步走向大灣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 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清遠南大門,佛岡打造溫泉旅遊度假天堂的機遇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十八部委、相關金融機構聯合下發《關於開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的通知》,將包括廣清接合片區在內的11個片區列為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包括廣州市增城區、花都區、從化區,清遠市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英德市連樟樣板區。
  • 英德連樟鄉村振興學院揭牌
    3月31日上午,英德連樟鄉村振興學院落成揭牌。 連樟鄉村振興學院位於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佔地約60畝,探索創設具有連樟特色的培訓課程,努力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英德連樟村茶產業深加工高科技園區是獲得英德市連樟村果菜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財政獎補的項目,首期預計4月底建成投產。清遠市委書記郭鋒在為連樟鄉村振興學院落成揭牌時強調,農業一定要走深加工的路子,以科技、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業發展,推動一二三產融合,進一步健全完善脫貧攻堅長效機制,讓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創稅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