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伊和烏素蘇木希日摩仁嘎查什拉烏素小聚居的廣場上,熱火朝天的上演了一幕湖羊子羔的銷售暨推廣活動。
湖羊子羔長得白淨,身量苗條,溫順又可愛。養殖戶們雖然不舍,可因為價格太吸引人了,都躍躍欲試。50天增重到50斤的子羔,挽著紅綢,打扮得格外吸引人。主人李樹則自豪地站在自己的羔羊邊,給來客介紹他的飼餵方法。周邊牧民們好奇又羨慕。當這個羔羊被金草原集團以1200元的高價回收後,牧民中間唏噓聲一片。「50天的羔子賣1200?」「50天咋能長到50斤?」各種疑問其實從2019年湖羊進駐伊和烏素蘇木開始就從未間斷過。
湖羊不是個傳說
伊和烏素蘇木希日摩仁嘎查是個奇怪的地方。有個老楞豁子是這個嘎查和另一個嘎查的分界線,豁子那邊下雨,豁子這邊的希日摩仁嘎查卻只見雲彩不見雨。牧民們玩笑間常說,惹下老天爺了,老天不眷顧希日摩仁草原了。可牧民們不知道,自己養的心愛的山羊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46萬畝生態脆弱的草場,放養著近8萬頭只的山羊。山羊對草場的破壞性已經無數次被專家論述,卻沒引起這裡人們的重視。除了八十年代羊絨大戰曾經給這裡的牧民帶來過極為短暫的榮光,以後的20年裡,草原噩夢纏身。草場退化、牧草減少、地表裸露、地溫增高、地下水位下降。整個草原的承載能力降低到了臨界線。草原開始無法富足地養育自己的兒女了。隨著絨、毛市場的縮減,牧民養殖山羊的利潤極薄,就算是消費扶貧打開銷售的通道,也無法為養殖山羊破壞草原買單。養殖品種優選優化成了草原上迫在眉睫的大事。湖羊,就是這個時候,來到了伊和烏素。
2019年3月,希日摩仁嘎查駐村第一書記吳玲帶著對草原的擔憂,找到當時嘎查「百企幫百村」的包聯企業杭錦大眾村鎮銀行董事長趙俊良。兩個人第一次談話,觀點居然出奇的一致:草原必須要換品種了。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草原自身的需求,品種是必須要更換了。那什麼樣的品種既適合草原又是市場需要呢?趙俊良和眾多企業家有著信息上的對接,他在無數提供過來的信息當中,精準地選擇了湖羊。
湖羊早在國家現代肉羊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旭日幹的著作《中國肉用型羊主導品種及其應用展望》第三章中就被錄入肉用型綿羊良種。湖羊是我國特有的綿羊品種,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白色羔皮品種和多羔綿羊品種。繁殖力高、具有多胎基因、泌乳多、母性好、羔羊日增重在0.88斤、飼草料消耗遠遠低於寒羊,是寒羊的二分之一多,是繁育母本的最佳選擇。湖羊膽子小、喜群居,最是適合高密度圈養。湖羊的特性,正好契合了品種和模式雙轉換的要求。品種轉換牧民可以增收,模式轉換草原能夠休養生息。於是,駐村工作隊和包聯企業開始聯手推出湖羊。
換品種就是換腦子
一個接一個的會議,成了駐村工作隊和大眾村鎮銀行推廣湖羊的工作常態。2019年3月份開始,開了嘎查三委會議,三委委員雖然有不同意見,但願意把這個事拿到村民代表會議上討論,接著全體村民代表會議召開,提出了換品種、換養殖方式,村民代表們表示不理解、不接受。各種層級的會議都是一個結果:不敢試、不願試。這一拖就是五個月。
八月份,嘎查黨支部書記蘇雅拉在三委無人願意擔保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家的牧家樂做質押,爭取回來大眾村鎮銀行50萬元的無息貸款,購買湖羊100隻,寒羊50隻開始試養。蘇雅拉說:「不試試,咋能知道行不行了。既然大家都不敢試試,那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個支書,為了群眾利益、為了保護草原,就我來試。也必須是我來帶頭,群眾以後才會相信。」蘇雅拉買回趙俊良幫助聯繫好的湖羊基礎母畜的當天夜裡,支書、駐村第一書記、銀行董事長三個黨員坐在一起,鄭重發誓,不僅要換品種,更要把鄉親們的思路換過來,只有改變,才是出路,才有希望。
產業帶你進新居
2019年8月26日,蘇雅拉支書開始與寒羊對比試養湖羊。2019年的12月,湖羊產羔,每胎隨隨便便就是三羔、四羔。飼草料吃的沒有寒羊多,飼餵成本不高。蘇雅拉樂的合不攏嘴。蘇木黨委書記格日勒圖和蘇木長趙永軍聽說後,帶著嘎查裡所有的異地搬遷戶們到了蘇雅拉家。這些異地搬遷戶都是集中安置的國家級貧困戶,因為沒有合適的後續產業配套,戶子們一直沒有住進集中安置點。蓋得漂亮的房子打動不了他們,不是房子不好,實在是住進去活不了。這次看完蘇雅拉的湖羊,大伙兒都說要去新居養湖羊。駐村工作隊擔心大家是一時興起,就挨家挨戶家訪,詢問養殖意願、養殖數量、貸款額度,並讓戶子在自己的意願上簽字壓手印。確保每一個異地搬遷戶不再有理由反悔不作數。這樣,希日摩仁嘎查的兩個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終於因為湖羊,迎來了自己的主人。
2020年3月14日,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希日摩仁嘎查就從巴彥淖爾市金草原集團陸續開始往回調第一批1010隻湖羊。
村子戶子齊有錢
異地搬遷戶們在大眾村鎮銀行低息貸款260萬元的支持下,買上了湖羊,住進了新居,開始了新生活。這些深深地打動了同步搬遷戶。集中安置點的同步搬遷戶們主動開始與村裡對接,也想養殖湖羊,搬進新居,可他們沒有國家配套的養殖棚圈。無法像異地搬遷戶一樣直接買羊進圈。
棚圈如何解決,解決什麼樣的棚圈成了一個困擾大家的難題。這時候,杭錦旗旗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峰正好掛帥督戰伊和烏素蘇木的百日脫貧攻堅戰,他在聽取了工作匯報後,實地踏查,入戶調研。並與工作隊一起認真研究,大到棚圈運營模式、標準化棚圈設計,小到水槽樣式、隔斷距離的細節處理,楊峰在什拉烏素集中安置點簡陋的辦公室裡夜以繼日工作幾個月。終於找到了同步搬遷戶棚圈的解決方案。
希日摩仁嘎查依託巴彥淖爾市金草原集團,採取「黨支部+龍頭企業+杭錦大眾村鎮銀行+村集體經濟+農牧戶」的模式。黨支部負責產業項目的協調、管理、監督等工作;龍頭企業主要負責提供定胎基礎母畜、養殖技術、羔羊回收等服務;杭錦大眾村鎮銀行以湖羊為質押物,向養殖戶發放專項貸款(基準利率),並與養殖戶、嘎查籤訂三方共管協議,作為養殖主體,全程參與管理,確保銀行資金的安全性,降低養殖戶貸款的風險;村集體通過建設養殖棚圈、儲草棚、飼草料加工車間,為養殖戶提供全流程服務保障,按出欄一個羔羊50元的標準向養殖戶收取費用;農牧戶租用集體棚圈養殖湖羊,獲取養殖利益。新模式通過村集體資產盤活,利用各方力量,年可為嘎查增收20-50萬元。同時,也徹底解決了同步搬遷戶的養殖棚圈問題。
2020年6月20日,什拉烏素湖羊養殖基地新的標準化棚圈建成,同步搬遷戶全體入住,養殖湖羊。集中安置點入住率終於完成100%。
做個產業的大文章
標準化棚圈建成、同步搬遷戶入住、湖羊3000隻進圈、飼養有序進行。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可由於今年特殊的市場行情,飼餵成本居高不下。每隻母羊日成本平均高達2.8元/日,大大地蠶食了養殖戶的淨收益。吳玲再次發揮自己擅長整合資源的能力,通過各種方式,與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副院長,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金海先生對接,順利拿到了金海團隊的低成本營養配方,把湖羊母羊的飼餵日成本降低到1.5-1.8元/日之間。至此,標準化的設施、優良的品種、合理的管理、嚴格的防疫、全面的營養,湖羊設施養殖集成體系的五個部分形成完整的閉環。雖然只是剛起步,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拉烏素湖羊養殖基地歷經所有發展中遇到的波折,卻把自己產業發展的體系順利建成。就在湖羊產業雛形形成之際,杭錦旗黨委政府送來了及時雨,凡是養殖湖羊的戶子,一戶補貼12000元,用來大力發展湖羊產業。49戶養殖戶因為黨和政府的貼心舉動群情激動。旗委書記金廣軍、政府旗長王羽強就湖羊產業的發展都做了專門指示。正確的思路必會引領正確的方向,小湖羊不僅會是草原上致富的法寶,更會是草原生態環境的守護者,杭錦草原上小湖羊的大產業甚可期待。
黨旗飄揚在草原上
2020年7月31日,什拉烏素集中安置點迎來了第一批湖羊子羔的出售儀式。當天售出符合收購標準的子羔200隻。出生50天的湖羊羔羊最高價賣到1200元/只,最低價賣到850元/只,均價887元/只。第一批易地搬遷戶的1010隻初產湖羊共計產活1800隻,銷售額預計達160餘萬元。戶均收益11.4萬元。僅僅四個月的時間,數據驗證了養殖湖羊的經濟收益,打臉了質疑者、不敢行動者。今冬,這些經產母羊更將會為易地搬遷戶們帶來2.3-2.6%的高產驚喜。
從蘇雅拉為群眾選擇以身家抵押試養湖羊;趙俊良為百姓爭取低息、無息貸款;楊峰化身村集體模式的創建者;格日勒圖、趙永軍精心布局易地搬遷戶的後續產業配套;吳玲爭取各方力量對嘎查產業發展的支持開始,黨員這個光榮的稱號就把大家緊密的團結在一起。為了保護草原,保護母親河,為了在北方生態屏障的築建中完成我們的份額,黨員們將在高揚的黨旗下,率先垂範,直到把小湖羊做成大產業。在杭錦旗傳統畜牧業向現代高效畜牧業的轉型中寫下自己最亮麗的篇章。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