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春節要貼春聯,放鞭炮,有誰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2020-12-19 喵喵歷史君

春節是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月朔日,所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源於殷商時期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紛紛貼春聯、放鞭炮,並祭奠祖先、除舊布新。

傳說在東海的度朔山上有顆大桃樹,桃樹下住著神荼、鬱櫑二神,每當有鬼物作怪,二人便出手相助。後來在民間,人們就常常在桃符上畫像以驅避鬼怪。五代時期,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這也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明代的時候在太祖朱元璋的帶領下開始盛行起來。

放鞭炮也是過年習俗之一,南北朝時期,過年放爆竹就已經形成了習俗。《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闢山魈惡鬼。」 出於迷信,人們認為鞭炮跟春聯、桃符一樣,都是用來驅邪避兇,保佑家人平安的。至於為什麼要貼春聯、放鞭炮?那也是有個傳說的。

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種叫「年」的兇猛怪獸,平時住在深海,每到逢新舊歲之時,「年」就會出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除夕這天,人們都會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但是有一次「年」被一家門口晾曬的紅衣服嚇走了,到了另一處的時候,又被燈光、響聲嚇得狼狽而逃。於是人們掌握了「年」怕紅色、響聲的弱點,所以就在除夕這天貼上紅色的春聯、並燃放爆竹。

而過年熬夜守歲也是必不可少的,指在這天夜裡不睡覺,一直熬到天明,俗稱「熬年」。這也有個有趣的小故事,相傳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夕」,生性兇殘,專門吃一些飛禽走獸,從瞌睡蟲一直到大活人,無一倖免。後來人們掌握了「夕」的規律,原來「夕」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會出來一次,而且通常都是天黑的時候。

算準了日期,人們便把一年最後的一夜叫做「年關」。每到這天,人們都會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並且家家戶戶都做好晚飯,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吃飯前還要祭祀祖先,保佑平安。這一夜誰都不敢睡覺,坐在一起聊天壯膽,以後漸漸就形成了除夕熬夜守歲的習俗。在南北朝時期,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相關焦點

  • 春節不讓貼春聯?老百姓:不放鞭炮可以理解,為什麼不讓貼春聯
    隨著這幾年國家對環保以及安全的重視度提高,過年不讓放鞭炮已經形成常態,特別是在一些一、二線城市,春節鞭炮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繼不讓放鞭炮後,又禁止貼春聯?網友:乾脆禁止春節
    2019年馬上要過去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在忙著買車票,趕著回家過春節。作為我國傳統節目,春節總是有著各種歡樂,除了家家戶戶忙著殺豬宰羊,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來歡度一年一度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已延續上千,宋朝詩人王安石曾寫了這樣一首詩來描述春節熱鬧場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寓意是古人們每逢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熱熱鬧鬧迎新年,貼門神春聯是為了闢邪除災、辭舊迎新的象徵。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讓這個特殊節日變得更加喜慶。然而,如今為何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年味了?
  • 貼春聯、放鞭炮...這些春節傳統習俗你知道用英語怎麼說嗎?
    ⊙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春節到啦!先祝大家新年快樂!你收到多少紅包了呢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些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吧~past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貼春聯過年當然少不了貼春聯啦,春聯上的字句寄託了我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couplet /ˈkʌplɪts/ n.對聯,那「春聯」就是在對聯前面加上「春節」啦。
  • 過年的時候為什麼要貼對聯兒放鞭炮?有什麼深遠的意義嗎?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柒文社),最近很多網友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過年的時候為什麼要貼對聯兒放鞭炮?有什麼深遠的意義嗎?以其它方式慶祝不可以嗎?為什麼春節有固定的日子?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嗎?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現在過春節貼對聯,放鞭炮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民俗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都在問,以前是為了驅趕年獸,現在年獸已經不再出沒了,為什麼還要貼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呢?
  • 春節還是禁止貼春聯了?春聯鞭炮都沒了,網友:還過年嗎?
    這馬上就又帶了春節了,這個時候,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了,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放鞭炮吃餃子,貼春聯。但是後來,為了環保,鞭炮也不讓放了禁止了,這樣年味就淡了很多了,但是為了環保,這也是人們樂意接受的,但是誰想到,連貼春聯都不讓了,我們來看看怎麼回事吧。我們能看出來,這是給一些商戶的廣告,表示不能貼春聯了,很多網友都覺得很不能接受,什麼都不讓幹了,還過什麼年呢,這可是傳承了很多年的東西呀。
  • 放鞭炮、貼春聯這些過年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
    不管是在何地的遊子,只要有時間,都會不辭辛勞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親人,團聚在一起,因為春節這個節日蘊含的是每個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在過年時,一家人在一起貼上春聯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樂融融的吃年夜飯。當然春節的習俗可遠不止這些,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每個地域都有它們的特色和習俗。尤其到了過大年時,各地的習俗非常有特色。
  • 繼不讓放鞭炮後,呼市禁止貼春聯,百姓:乾脆禁止春節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習俗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中國人對於春節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其他節日,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 不過如今很多人感嘆,現在過年都沒有年味了,以前跟春節過年有關的很多傳統習俗現在都被取消了。 比如說,處於環保和安全問題,在一線、二線等大部分城市中,燃放煙花爆竹都被禁止了下來。
  • 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大家知道,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貼春聯就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做的一件事,特別是在農村特別的熱鬧,大家知道貼春聯,也是為了祈求來年的美好寓意也表示了人們對於生活的一份嚮往,所以貼春聯,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重要的是一個春節裡必要的一個工序。那麼在農村貼春聯,到底有什麼境界呢?什麼時間貼春聯是最好的呢,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繼不讓放鞭炮後,又開始禁止張貼春聯?難怪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其實,現在很多的習俗都被禁止了,比如貼門神早就已經消失了,甚至很多人對於這個習俗活動都不清楚,還有一個就是禁止放鞭炮,大家都是有印象的。其實很多城市現在都被禁止放鞭炮了,其實關於鞭炮很多人都是兩種觀點,一種是為了保護環境,畢竟對人體也有傷害,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鞭炮。還有一種人表示不讓放鞭炮,那麼過年還有什麼意思呢?
  • 貼春聯、放鞭炮、將漢語定為法定語言,又一個「巴鐵」誕生了!
    貼春聯、放鞭炮、將漢語定為法定語言,又一個「巴鐵」誕生了!大家都知道,我們一直都追求和其它國家相處和諧,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更是十分的好,所以大家都知道巴鐵,我們不僅在軍事,經濟合作在各個方面都是很好呢,所以中國和巴基斯坦關係是非常好的了。但是最近在網上卻流傳著一波消息,該消息稱,下一個巴鐵快要誕生了!
  • 貼春聯在春節被禁嗎?不放鞭炮,網友:你還在過年嗎?
    這將帶來這也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這時,大家都會放鞭炮吃餃子,貼春聯。後來,為了環保,不允許燃放鞭炮,因此過年的味道就淡了許多,但是為了環保,人們願意接受他,但是誰認為連貼春聯是不允許的,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
  • 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 不變的棗莊年味
    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這些包含著濃濃年味的習俗更是彰顯了過年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新年還未來到,街上都是採購年貨、走親訪友的市民。時間在改變,過年的方式也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濃濃的年味和濃濃的親情。  年夜飯 健康吃  記者在採訪途中遇到了家住立新小區的「90後」劉傑,據他介紹,他家祖孫三代,對年夜飯都有著不同的感受。
  • 為什麼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呢?其中有什麼迷
    為什麼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要貼春聯呢?其中有什麼迷春節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到了春節除了可以享受假期之外,還能夠一家人團圓,是一個闔家歡樂的節日,春節的時候除了大家見面的時候要互相拜年之外,家家戶戶門口都會貼上紅紅的春聯,而且每家春聯的文字都不一樣,可以說春聯上的文字,就是這家人對於新一年的期望,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嗎?
  • 今年臘月二十九是絕日,貼春聯要在28貼,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春節臨近,又到了貼春聯的時候,滿大街紅紅火火的春聯,喜慶的節日氣氛在春聯的烘託之下,顯得那麼的熱烈,貼春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像在我們這的農村貼春聯更是無所不至,像庭院裡面要張貼:春光滿園,水缸之上要貼:清水滿缸,床頭上面要貼:夢見周公,出門對面牆上要寫:出門見喜,也被笑稱:出門見喜,跌倒不起,起來再爬,摔掉你的狗牙,過年春聯真的是裡裡外外無所不在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做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每一次貼門神都啟示著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在門神的守衛下,家和萬事興。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 原來青海人放鞭炮有5個重要講究,這些你們知道嗎?
    又是一年新春到,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貼窗花,貼對聯,放鞭炮,做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然後大家歡歡喜喜過個團圓年。其實春節期間的風俗習慣非常多,而且各地都不是完全相同,但有一項風俗幾乎各地都會去做,那就是放鞭炮,那麼放鞭炮有沒有什麼講究呢?
  • 春節將至,傳統習俗貼春聯有啥說頭,這些你都知道嗎?
    春節將至,傳統習俗貼春聯有啥說頭,這些你都知道嗎?現在我們距離2019年的春節已經沒有了多長時間,而到了春節,我們就有一大波的流程等著我們一件件來處理,首先便是放爆竹,貼對聯兒,吃餃子,僅僅是在貼對聯上就有很多講究。
  • 春節將至,在農村是什麼時候貼春聯?有什麼講究嗎?
    春節貼春聯很有講究,貼春聯的時間,位置,人員甚至包括內容都有講究。我老家在東北,所以這裡我就說說東北貼春聯的具體講究吧,也許每個地方的講究都不一樣。現在,農村寫春聯的沒有了,或者說很少了,過年的春聯大都從從集市上買,都是印刷的,品類也不少。貼春聯要在除夕早上,早上起來打點漿糊,放上一個小桌子,一般貼春聯需要三個人,一個人磨漿糊,一個人帖,還有一個人負責指揮貼的位置,也是挺熱鬧的。
  • 如果過年不放煙花爆竹,不貼春聯你能接受嗎
    還有就是今年過年有很多地方不讓放鞭炮,而有些地方甚至連貼春聯都不允許了,真是難以理解。我們現在的人總說年味變淡了,沒意思了,從前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的辦年貨,鞭炮放的噹噹響,家家戶戶都掛燈籠,貼春聯,這是傳統,也是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