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不讓放鞭炮後,又開始禁止張貼春聯?難怪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2020-12-19 旅行即事

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前進。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春節,這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在無數人的口頭傳承後,至今還都在換發著精彩。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春節在中國成為了一個有趣的節慶日,只不過相比其它節日,還是春節這個節日最為精彩。在這幾天的前後時間春運開始,交通非常繁忙。對於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唯一一次能回家跟家人團聚的時間,所以非常寶貴,人們也都期待著春節,畢竟這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並且還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說貼春聯、貼門神、吃餃子以及放煙花等等,因為地區不同,還是稍微有點區別的,但是這幾樣幾乎國內每個地區都是一樣的。特別是小時候我們印象中煙花炫目的場景,依舊是自己對過年最深刻的回憶,只不過是在時代的發展中,這樣的場景和記憶在逐漸的減少。其實,現在很多的習俗都被禁止了,比如貼門神早就已經消失了,甚至很多人對於這個習俗活動都不清楚,還有一個就是禁止放鞭炮,大家都是有印象的。

其實很多城市現在都被禁止放鞭炮了,其實關於鞭炮很多人都是兩種觀點,一種是為了保護環境,畢竟對人體也有傷害,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鞭炮。還有一種人表示不讓放鞭炮,那麼過年還有什麼意思呢?不知道大家是哪一種看法,雖然說禁止了,但是很多的鄉村還是會放的,如果說鞭炮被禁止了是對的話,那麼為什麼張貼春聯還要被禁止呢?這個規定實在是讓人不能理解。很多老百姓表示:若是也不讓貼春聯,那麼乾脆禁止春節吧!難怪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張貼春聯的事情其實是最近幾年被報導出來的,並且這樣的新聞也越來越多。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呼和浩特的「貼聯禁令」,之前在呼和浩特的賽罕區就出現過,禁止在道路兩旁主幹道貼春聯,這件事當時引起了很多網友熱議和討論。城管表示,春聯會被吹破掉在大街上,會增加清潔工的負擔,所以影響市容。但是這個答案明顯老百姓不買帳,一個小小的對聯能夠對城市的市容有什麼影響?這樣的規定都要執行,那麼乾脆不要過春節了吧,畢竟鞭炮都不讓放了。

其實這樣的事情不止在呼和浩特發生過,在濟南也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城管把沿街的對聯都清理了,人們剛貼上轉眼就被撕下來,實在是讓人很生氣。春聯都不讓貼,怪不得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樣的事情讓越來越多的人們表示不滿,為什麼繼不讓放鞭炮之後,還要禁止張貼春聯?這樣的事情不禁讓人們開始思考,做法真的對嗎?

很多網友表示,現在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小時候關於春節的記憶永遠是最好的春節。不知道大家對於這件事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你們認為張貼春聯影響市容嗎?你們都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期待你們的留言,感謝閱讀!

期待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旅遊即事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相關焦點

  • 年味不再?繼不讓放鞭炮後,呼市禁止貼春聯,百姓:乾脆禁止春節
    不過如今很多人感嘆,現在過年都沒有年味了,以前跟春節過年有關的很多傳統習俗現在都被取消了。 比如說,處於環保和安全問題,在一線、二線等大部分城市中,燃放煙花爆竹都被禁止了下來。甚至很多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表示,這輩子都沒在過年過節時看到放鞭炮、放煙花。
  • 年味不在!繼不讓放鞭炮後,又禁止貼春聯?網友:乾脆禁止春節
    2019年馬上要過去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在忙著買車票,趕著回家過春節。作為我國傳統節目,春節總是有著各種歡樂,除了家家戶戶忙著殺豬宰羊,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來歡度一年一度春節。寓意是古人們每逢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熱熱鬧鬧迎新年,貼門神春聯是為了闢邪除災、辭舊迎新的象徵。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讓這個特殊節日變得更加喜慶。然而,如今為何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年味了?相比以往來說,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平時也能吃上大魚大肉,穿新衣服,小孩也缺紅包錢。所以很多有關春節的風俗都被限制或取消了。
  • 春節不讓貼春聯?老百姓:不放鞭炮可以理解,為什麼不讓貼春聯
    隨著這幾年國家對環保以及安全的重視度提高,過年不讓放鞭炮已經形成常態,特別是在一些一、二線城市,春節鞭炮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年味不再!繼不讓放鞭炮後,又禁止貼春聯?網友:禁止過春節嗎?
    不過如今很多人都感嘆沒有了年味,還有的上班族感嘆「春節七天樂」,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春節那回事吧。春節的習俗小編的老家,一般從臘月開始,就已經有了年味了,家家戶戶出門工作的人,也都是會陸陸續續的回家和親人團聚,還有就是臘月十幾號的時候,家家戶戶會把家裡裡裡外外的打掃一遍等等。
  • 禁貼春聯,禁放鞭炮,究竟是誰偷走了我的年味?
    過年過節本是件熱鬧開心的喜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亦或是時代的發展,大家都一致認為越來越缺少了一些年味。01印象中過年的樣子,應該是由貼春聯、守歲、大掃除、換新衣、壓歲錢等構成的一副喜慶洋洋的畫面。同樣的,這就是組成年味的一部分。有人說,春節這一傳統節日需要以現代化方式度過。而事實上,這很尷尬。2月3日,呼爾浩特發布關於主幹道商鋪禁貼春聯的通知,讓許多商戶想貼對聯卻不敢貼,有人說街上看著顯得冷清,毫無氣色。禁止張貼對聯的理由是擔心影響市容,雖然後面呼爾浩特市政府對通知進行了相應的解釋。
  • 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 不變的棗莊年味
    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這些包含著濃濃年味的習俗更是彰顯了過年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新年還未來到,街上都是採購年貨、走親訪友的市民。時間在改變,過年的方式也在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濃濃的年味和濃濃的親情。  年夜飯 健康吃  記者在採訪途中遇到了家住立新小區的「90後」劉傑,據他介紹,他家祖孫三代,對年夜飯都有著不同的感受。
  • 趕年集買年貨、貼春聯、放鞭炮、磕頭拜年、走姑家……記憶中的年味
    人到中年,依然沒有了現在過年的年味,但是每到春節,兒時的年味回憶起來越來越濃!家鄉是沂蒙山區的一個小山村,自記事起至今家鄉一直是一個200多人的小山村。雖然小,但是家鄉的村民很淳樸、厚道,有著沂蒙山的樸實!
  • 春節還是禁止貼春聯了?春聯鞭炮都沒了,網友:還過年嗎?
    這馬上就又帶了春節了,這個時候,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了,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放鞭炮吃餃子,貼春聯。但是後來,為了環保,鞭炮也不讓放了禁止了,這樣年味就淡了很多了,但是為了環保,這也是人們樂意接受的,但是誰想到,連貼春聯都不讓了,我們來看看怎麼回事吧。我們能看出來,這是給一些商戶的廣告,表示不能貼春聯了,很多網友都覺得很不能接受,什麼都不讓幹了,還過什麼年呢,這可是傳承了很多年的東西呀。
  • 為了市容春節禁止貼春聯,市民:過個錘子年
    其實大家要是毛筆字寫得好的話,可以自己買回來書寫春聯。還記得以前村裡隔壁的一個老爺爺,他就擔當著村裡很多家庭的春聯,那個毛筆字寫得是真的好看。年味變淡,繼禁止放爆竹後,春聯也要被禁止?傳承千年的春節,在現代依然還有很多的習俗,例如祭祖、穿新衣、吃年夜飯、放爆竹等,而貼春聯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可是現在的年味逐漸消失不見,就像是放爆竹、燒香點蠟燭等。
  • 不讓貼春聯?難道,這是打算禁止過春節嗎
    從保護環境和安全考慮出發大叔覺得還能接受但是,如果連春聯也不讓貼大叔不僅想問難道,這是打算禁止過春節嗎>再過幾天,就到了我們傳統的節日春節了這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到了這一天,所有人都會放下手上的工作回家團圓儘管現在年味越來越少但是放鞭炮,貼春聯依舊是春節的傳統習俗
  • 如果過年不放煙花爆竹,不貼春聯你能接受嗎
    時間過得可真快,春節就這麼過去了,再過幾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一般來說十五過後那麼這個春節就算真正意義上的過完了,大家開始新的一年的奮鬥和生活了。所以說現在理論上來說還屬於過年期間,所以大家還可以暢所欲言的來聊一聊這個春節你是怎麼度過的,你最難忘的一瞬間是什麼時候?
  • 淮南:貼春聯,去年春聯嶄新;禁放炮,年味越來越淡
    大年三十貼春聯。貼春聯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當中重中之重的一項儀式。不過,在安徽淮南很多小區的單元樓裡,出現了一種略微有點尷尬的現象,拿著嶄新的豬年春聯準備張貼時,卻發現門上的狗年春聯,依然油光發亮、熠熠生輝。不知不覺,狗年春聯在大門上度過了365天;轉眼間,豬年春聯又要接替狗年春聯的位置。這真是春聯依舊在,鬢間添白絲。為什麼說有點尷尬呢?
  • 寫春聯,抹不去的一縷鄉村年味!
    山溝兒農村小王原創作品,禁止平臺抄襲,謝謝合作!家家戶戶貼春聯,新天新地譜新篇,歡天喜地過大年!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來臨,作為百節之首的「春節」在每個中國人心裡有著特殊的意義,煮餃子、團圓酒、拜新年、放鞭炮,每一道程序都承載著濃濃的鄉村年味氣息,而貼春聯更是拉開春節序幕的一個重要傳統民俗活動。
  • 寫對聯、掛燈籠、放鞭炮,記憶中的年味漸行漸遠
    在這個「年味」漸失的時代,人們對於春節總有一種歡騰熱鬧中的悵然若失零散的記憶,抹不去的年味,記憶猶新。小時候的年味是寒假,所以天天盼著過年,過年就有新衣服穿、過年就可以放鞭炮『過年就有肉吃……下面我們一起去追尋,回憶,我們心中的年味。
  • 農村過年放鞭炮,到底是傳承還是禁止,鞭炮之路還能走多遠?
    隨著現在很多的農村,都在慢慢地城市化,鞭炮的身影,在農村裡越來越少。並非是農村不想放鞭炮,都想放,而想放的地方,並不一定能夠放。別說是農村裡,就是繁華的都市,不論是過年還是過節,都想借鞭炮的氣勢,沾沾喜氣。可是就在城市,就有明文禁止燃放鞭炮,對噪音、空氣汙染、衛生,一直控制控制再控制。只要有人違反,必定有人會去管理。
  • 貼不貼春聯,也歸城管來管?
    這是北宋王安石的詩句,說的正是貼春聯的事情。不過,今年呼和浩特市區的商戶卻在糾結到底還能不能貼春聯。近日,有網友反映,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禁止在主幹道貼春聯。2月2日,呼和浩特市城管局回應稱,確實禁止在市區主幹道兩側建築物外立面張貼春聯,這樣要求是為了避免往年出現的節後春聯破損影響市容市貌問題。
  • 農村年味越來越淡,專家不理解,農民痛斥:鞭炮和土灶缺一不可
    不過,在農村,雖然快臨近春節了,但是始終找不回曾經的年味,即便很多農民工已經返鄉,但是農村以前那種熱鬧的年味現在似乎很難感受到,有的人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返鄉的時間越來越晚,也有的人現在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回家過年,確實如此,我也清楚的發現,現在不少農民工不願意回家的理由也是比較多,或許每個人也有著自己的無奈,而也有不少專家對於農村目前年味變淡的原因也是難以理解,甚至覺得是農民觀念在發生轉變
  • 貼春聯在春節被禁嗎?不放鞭炮,網友:你還在過年嗎?
    這將帶來這也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這時,大家都會放鞭炮吃餃子,貼春聯。後來,為了環保,不允許燃放鞭炮,因此過年的味道就淡了許多,但是為了環保,人們願意接受他,但是誰認為連貼春聯是不允許的,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
  • 農村春節習俗,吃餃子,放鞭炮,看看農民如何過年
    農村春節習俗,貼春聯,放鞭炮,你還記得嗎?在安徽亳州流行這樣的俗語:「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在皖北農村,農民朋友剛進入臘月,村民們就開始籌備豬肉、雞肉、魚肉等年貨。到了臘月二十三之後,鄉村集鎮上街頭巷尾,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忙著挑選年貨,形成一沠繁忙的景象,大人們開始炸饊子、炸麻葉,成為小夥伴們的最愛的美食。貼春聯也是過春節不可缺少的環節,貼春聯又稱貼門對、貼對聯、貼對子等,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了農民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每逢春節,在皖北城市或者農村,每家每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新春佳節增加一份喜慶的氣氛。
  • 放鞭炮、貼春聯這些過年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時間如白駒過隙,一年的時間眨眼而過,我們揮別2018年,迎接2019年。在過年時,一家人在一起貼上春聯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樂融融的吃年夜飯。當然春節的習俗可遠不止這些,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每個地域都有它們的特色和習俗。尤其到了過大年時,各地的習俗非常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