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過年放鞭炮,到底是傳承還是禁止,鞭炮之路還能走多遠?

2021-03-02 說三農噠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說三農噠」,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從古至今有之,給年增添喜氣,可是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城市的發展,鞭炮的價格,也越來越貴,放鞭炮地區也被受到了限制,過年的時候,也只有在農村,才能夠體會到放鞭炮的那種氛圍。而在城市裡,帶著火藥味的空氣,還真的難以找到,多的也是汽車尾氣。

就農村過年而言,鞭炮到底是放,還是不放?農村過日子,日覆一日、面覆一年,日子過的平常無奇,很難辨別出是平日還是過節。鞭炮,最大的作用就是弄出聲響。過年過節,紅白喜事都離不開它,響聲的作用就是能夠引人注意。

隨著現在很多的農村,都在慢慢地城市化,鞭炮的身影,在農村裡越來越少。並非是農村不想放鞭炮,都想放,而想放的地方,並不一定能夠放。別說是農村裡,就是繁華的都市,不論是過年還是過節,都想借鞭炮的氣勢,沾沾喜氣。

可是就在城市,就有明文禁止燃放鞭炮,對噪音、空氣汙染、衛生,一直控制控制再控制。只要有人違反,必定有人會去管理。

而農村,就和城市大不一樣,對於燃放鞭炮這事,在管理上也不是特別嚴格,現象放鞭炮,也只有在農村可以放,但也只有農村裡的年味更濃一點。放鞭炮也是過年中的必要一項。

現在農村裡的年輕人,隨著年齡的越來越大,對於過年、放鞭炮的事情,也就少了幾分熱情。

現在人們過年,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生活壓抑大的人群中,年味就變得越來越淡。小孩子就盼過年、大人就想賺錢,對於這過年,無疑就是吃吃喝喝,今天你家,明天他家,天天大魚大肉,上桌就是一桌子的油膩,還真的就想吃點青菜。

生活使得很多家裡支柱,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壓抑。就這樣的一個群體對於放鞭炮,根本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現在不比過去,沒有太多的封建思想去約束,很多都是自願去選擇。

現在各個城市,都出臺了相應的定點銷售鞭炮,價格也要比過去翻了十倍,也要大家在點燃鞭炮的同時,高興過後又有點後悔,幾百塊錢的鞭炮,就在十幾分鐘裡,一切都被化為灰燼。

鞭炮,是提倡放,還是提倡禁止?現在農村裡,很多打掃衛生都是「自掃門前雪」,都樣對於讓了農村的清潔工來說,勞動量要少很多。可就噪音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鞭炮禁止,才能夠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

不放,千百年來的傳統一直到今,鞭炮的聲響,能夠還年帶來喜氣,過年就是要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那樣冷冷清清,一點聲響也沒有,過年就好像少了點什麼。

放吧,不止是噪音,還有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衛生!出太陽還好一點。要是下雨,紙屑滿地都是,雨水一淋溼,佔在地上掃地都掃不起來。

鞭炮面對於這樣處境,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會選擇去買,也有一小部分的人不願意去放。如果是您,你們會怎樣選擇?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往期回放:

1、3份雪糕樣本檢測陽性,2747箱已售出,鍾南山提醒國人當心

2、瀋陽尹老太后續,病情危重,家人道歉發聲:放過我們吧

3、農民工想返鄉,要求再加碼!沒有「返鄉通行證」,家難回

4、「拉尼娜」發威,2021年上半年要出大事兒?農民早做準備!

5、2021年起,農村將新增這三項補貼,只有1974年之前出生的才能領

相關焦點

  • 在農村,過年的時候為什麼都在12點準時放鞭炮?有什麼寓意嗎?
    每年到了臘月三十、大年初一這兩天都有好多放鞭炮的,其實也不僅僅光在這兩天,整個正月裡邊,沒出正月十五之前,都有好多放鞭炮的。集中放鞭炮主要是在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點以後,也就是大年初一零點以後,敲了12點的鐘聲,鞭炮齊鳴,震耳欲聾,吵的人根本睡不著覺。
  • 農村過年放鞭炮有很多講究,非常的熱鬧,你們的家鄉有沒有呢?
    文/隨風飄散農村過年放鞭炮有很多講究,非常的熱鬧,你們的家鄉有沒有呢?隨著時代的發展,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的風俗是非常多的吧,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煙臺招遠北鄉農村過年放鞭炮的風俗,對於很多人來說放鞭炮應該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些農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就喜歡放鞭炮,但是在招遠北鄉這些都是有講究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瀋陽中心城區禁止放鞭炮,你們是支持還是反對?
    眼瞅著就要過年了。過年了就意味著很多活動的開始,其中有一個就是放鞭炮。但是今天是瀋陽中心城區的人們最後一次愉快的放鞭炮了!、儲存、運輸和燃放煙花爆竹因為開始的時間是2020年3月1號,所以今年春節是最後一個可以愉快放鞭炮的春節了。
  • 農村春節什麼時候放鞭炮合適,其中有什麼講究?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春節什麼時候放鞭炮合適,其中有什麼講究?近些年裡國家對環境進行了重點的督查,為的就是減少汙染的出現。對於那些產能落後且汙染比較大的工廠,多半都會責令其改造或者關閉。而對於農村中的環境治理中,也都會重點督查那些汙染性的企業,為的就是讓環保更好的開展。當然對於那些糞便的排放也會重點管理,避免養殖上出現一些汙染的現象產生。當然很多地方已經禁止在村裡養上一些家畜,而在幾年前就已經不讓燒秸稈了。其實之所以有這麼多的限制,還在於保護著環境,這樣才能讓大美的鄉村及早的到來,也能夠讓村容變得更加整潔,空氣更加的清新。
  • 農村過年放鞭炮5大重要日子 原來有這些神秘講究 您做對了
    農村老話:十裡不同俗,更何況中國這麼大,不同地域規矩自然不同。煙臺招遠北鄉農村過年放鞭炮的風俗習慣。 一、年三十下午上墳送吊子請祖宗回家過年,墳上放鞭炮。 農村人,村裡都有統一的「義地」,村裡去世的人,只要沒有特殊問題,都會埋進義地,進入祖墳地。
  • 農村新年放鞭炮的日子還有講究,主要是這五日,你知道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今年過年,農民都有一件不太開心的事,那就是現在不讓農民放鞭炮了,以前過年事一定要放鞭炮的,這樣才有過年的味道,現在連鞭炮都不讓放了,很多人覺得這年過得越來越沒有意思了,很多年輕人現在過年都不願意回家了,還有農村新年放鞭炮的日子還有講究
  • 春節還是禁止貼春聯了?春聯鞭炮都沒了,網友:還過年嗎?
    這馬上就又帶了春節了,這個時候,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了,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放鞭炮吃餃子,貼春聯。但是後來,為了環保,鞭炮也不讓放了禁止了,這樣年味就淡了很多了,但是為了環保,這也是人們樂意接受的,但是誰想到,連貼春聯都不讓了,我們來看看怎麼回事吧。我們能看出來,這是給一些商戶的廣告,表示不能貼春聯了,很多網友都覺得很不能接受,什麼都不讓幹了,還過什麼年呢,這可是傳承了很多年的東西呀。
  • 除夕之夜要燃放鞭炮,啥時候放鞭炮最好呢?老農這樣解釋的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春節的腳步慢慢的臨近,又要聽到除夕之夜整宿整宿的鞭炮聲,除夕之夜燃放鞭炮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誰家的鞭炮響亮、響的時間長,都被認為是一件很吉祥的兆頭,雖然有一些地區現在禁止燃放鞭炮,但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很多地區還都是可以在過年期間燃放的,對於鞭炮燃放的時間還真的沒有什麼具體時間規定,也會根據地域不同,燃放時間也會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對於幾點開始放鞭炮也是如此
  • 繼不讓放鞭炮後,又開始禁止張貼春聯?難怪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春節,這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在無數人的口頭傳承後,至今還都在換發著精彩。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春節在中國成為了一個有趣的節慶日,只不過相比其它節日,還是春節這個節日最為精彩。在這幾天的前後時間春運開始,交通非常繁忙。
  • 過年了我們全家一起放鞭炮
    一家人一個夢想臨近過年,一張環衛工老夫妻舉著「年輕人,少放點鞭炮!讓我老伴早回家過年!」心形牌的照片開始在朋友圈接力傳播。我已經過了放鞭炮的年齡,當然不再會像小時候那樣把壓歲錢都拿去買各種煙花炮竹,我也很懷疑我的朋友圈裡那些同齡人,他們以及他們的朋友,以及年齡更小的、更喜歡在年夜飯時捧著手機和平板的孩子們,還有多少人仍然推崇「過年必須放炮」的民俗。因此,環衛工老夫妻的照片出現在80後、90後為主流人群的朋友圈,是否能夠起到真的讓放炮量減少的效果,很可疑。
  • 繼不讓放鞭炮後,又禁止貼春聯?網友:乾脆禁止春節
    作為我國傳統節目,春節總是有著各種歡樂,除了家家戶戶忙著殺豬宰羊,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來歡度一年一度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已延續上千,宋朝詩人王安石曾寫了這樣一首詩來描述春節熱鬧場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寓意是古人們每逢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熱熱鬧鬧迎新年,貼門神春聯是為了闢邪除災、辭舊迎新的象徵。
  • 農村春節習俗,吃餃子,放鞭炮,看看農民如何過年
    農村春節習俗,貼春聯,放鞭炮,你還記得嗎?在安徽亳州流行這樣的俗語:「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在皖北農村,農民朋友剛進入臘月,村民們就開始籌備豬肉、雞肉、魚肉等年貨。每逢春節,在皖北城市或者農村,每家每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新春佳節增加一份喜慶的氣氛。到來臘月二十四之後,在鄉村民間,農民們開始清潔大掃除,及時清理房屋內、院子裡的各種雜物,乾乾淨淨過新年。現如今,在農村依然流傳著「臘月二十七,裡外洗一洗。臘月二十八,家裡的物品擦一擦。臘月二十九,髒土全部要搬走」的諺語。
  • 春節放鞭炮有什麼意義
    >春節放鞭炮有什麼意義2017-01-27 00:24:5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鞭炮與桃符、春聯一樣,最早是用來驅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過年時候燃放爆竹就已經形成了習俗。春節放鞭炮有什麼意義呢?這就要從「年」的來歷上說起了。
  • 貼吊錢,放鞭炮,天津人怎麼過年的?
    貼吊錢,放鞭炮,天津人怎麼過年的從清代到民國,天津人一年到頭最重視的就是過年。一進臘月,宮南宮北大街就開啟了春節模式,臘月十五年貨登場。臘月廿三,灶王爺上天,祭灶要請灶王爺買糖瓜。臘月廿四掃房子要買窗花!除了宮南宮北大街娘娘宮,老城裡的城南南關老街也是年貨市場。
  • 寫對聯、掛燈籠、放鞭炮,記憶中的年味漸行漸遠
    小時候的年味是寒假,所以天天盼著過年,過年就有新衣服穿、過年就可以放鞭炮『過年就有肉吃……下面我們一起去追尋,回憶,我們心中的年味。殺過年豬,臨近過年,村裡家家戶戶也開始忙活起殺過年豬,一頭頭大肥豬趕出圈,三五個大漢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其擒拿宰殺,最有意思的是還得燒紙放鞭炮進行禱告。完事後,叫上隔壁鄰居、要好的親朋好友一起坐席,吃上殺豬菜也是其樂融融。買過年貨。
  • 農村過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有必要嗎?為何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每到過年總少不了煙花炮竹的聲音,似乎這成了一種年的象徵,中國有句老話「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燃放鞭炮也預示著新的一年來臨,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就連過年也禁止了煙花爆竹,為什麼禁止農村燃放煙花爆竹呢?一、農村過年不讓放炮誰提出的?
  • 農村年味越來越淡,專家不理解,農民痛斥:鞭炮和土灶缺一不可
    春節這個節日在中國人心目中埋藏的不單單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還是一種信仰,春節在我國不分民族不分老幼,他們都對春節充滿了期待,隨著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很多遠在他鄉的人也陸續踏上返鄉旅途。不過,在農村,雖然快臨近春節了,但是始終找不回曾經的年味,即便很多農民工已經返鄉,但是農村以前那種熱鬧的年味現在似乎很難感受到,有的人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返鄉的時間越來越晚,也有的人現在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回家過年,確實如此,我也清楚的發現,現在不少農民工不願意回家的理由也是比較多,或許每個人也有著自己的無奈,而也有不少專家對於農村目前年味變淡的原因也是難以理解,甚至覺得是農民觀念在發生轉變
  • 「放鞭炮」英文怎麼說?
    過年了,「放鞭炮」啦那麼,「放鞭炮「英文怎麼說?放鞭炮 set off firecrackersfirecracker 鞭炮鞭炮還可以說 bangere.g: As a child, I had a lot of fun setting off firecrackers
  • 過年放鞭炮 寶寶被嚇到了怎麼辦?
    鞭炮聲聲辭舊歲,擂鼓喧天鬧新春!當我們歡天喜地的醒來新春佳節時,有那麼一部分群體卻要經歷鞭炮的驚嚇。是的,就是我們最可愛的寶寶們,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他們有沒有受到驚嚇呢?明月初一一大早,就專門拜訪了幾位寶媽!
  • 繼不讓放鞭炮後,呼市禁止貼春聯,百姓:乾脆禁止春節
    不過如今很多人感嘆,現在過年都沒有年味了,以前跟春節過年有關的很多傳統習俗現在都被取消了。 比如說,處於環保和安全問題,在一線、二線等大部分城市中,燃放煙花爆竹都被禁止了下來。甚至很多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表示,這輩子都沒在過年過節時看到放鞭炮、放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