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放鞭炮...這些春節傳統習俗你知道用英語怎麼說嗎?

2021-02-18 滬江英語

⊙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

春節到啦!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你收到多少紅包了呢

但即使是過年也不能夠耽誤學英語哦!

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些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吧~

past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貼春聯

過年當然少不了貼春聯啦,春聯上的字句寄託了我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couplet /ˈkʌplɪts/ n.對聯,那「春聯」就是在對聯前面加上「春節」啦。

paste /peɪst/ v.粘貼,我們一般都會用paste來表示「貼」這個動作。我們常說的「複製粘貼」就是"cut-and-paste"啦~

春聯又分為上聯(the first line/the upper scroll)、下聯(the second line/the lower scroll)還有橫批(the horizontal scroll)

set off firecrackers 放鞭炮

放鞭炮可能是很多人美好的童年回憶吧~

這裡的「放」用的是set off,有「引爆」的意思,是不是一下子就很有畫面感呢~

firecracker /ˈfaɪərkrækər/ n.鞭炮;爆竹

要注意有一個跟它很像的詞哦,firework /ˈfaɪərwɜːrk/ n. 煙花。如果你想說「放煙花」的話,就是set off fireworks啦~

▷People will set off firecrackers on New Year's Eve, listening to the bombing sound. 

人們會在除夕放鞭炮,聽鞭炮齊鳴。

have New Year's Eve meal 吃年夜飯

「年夜」指的就是除夕夜啦,所以就是New Year's Eve。

除此之外,很多時候「年夜飯」也可以用reunion dinner來表示,也就是「團圓飯」~

▷The number of searches for "New Year's Eve meal" on an online food-ordering platform this year is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在線訂餐平臺上「年夜飯」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同期上漲了4倍。

其他春節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

穿新衣:put on new clothes

拿壓歲錢:get lucky money

看春節晚會:watch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TV

發紅包:hand out red envelopes

買年貨:special purcha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英語翻譯入門課程】

免費領取

↓ 掃描二維碼 ↓

適合對象:

1.對翻譯感興趣,希望未來從事該行業的學員

2.希望提高筆頭翻譯能力

學習目標:

1. 培養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技能

2. 能較好地處理日常工作上遇到的文書翻譯

更多免費好課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領取

↓↓↓

相關焦點

  • 放鞭炮、貼春聯這些過年習俗背後有哪些故事?
    不管是在何地的遊子,只要有時間,都會不辭辛勞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親人,團聚在一起,因為春節這個節日蘊含的是每個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在過年時,一家人在一起貼上春聯和「倒福」,放鞭炮,吃年糕,其樂融融的吃年夜飯。當然春節的習俗可遠不止這些,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每個地域都有它們的特色和習俗。尤其到了過大年時,各地的習俗非常有特色。
  • 繼不讓放鞭炮後,又禁止貼春聯?網友:乾脆禁止春節
    2019年馬上要過去了,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在忙著買車票,趕著回家過春節。作為我國傳統節目,春節總是有著各種歡樂,除了家家戶戶忙著殺豬宰羊,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來歡度一年一度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已延續上千,宋朝詩人王安石曾寫了這樣一首詩來描述春節熱鬧場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寓意是古人們每逢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熱熱鬧鬧迎新年,貼門神春聯是為了闢邪除災、辭舊迎新的象徵。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讓這個特殊節日變得更加喜慶。然而,如今為何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年味了?
  • 大家都知道春節要貼春聯,放鞭炮,有誰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春節是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月朔日,所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源於殷商時期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紛紛貼春聯、放鞭炮,並祭奠祖先、除舊布新。五代時期,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這也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明代的時候在太祖朱元璋的帶領下開始盛行起來。放鞭炮也是過年習俗之一,南北朝時期,過年放爆竹就已經形成了習俗。《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闢山魈惡鬼。」
  • 如果過年不放煙花爆竹,不貼春聯你能接受嗎
    時間過得可真快,春節就這麼過去了,再過幾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一般來說十五過後那麼這個春節就算真正意義上的過完了,大家開始新的一年的奮鬥和生活了。所以說現在理論上來說還屬於過年期間,所以大家還可以暢所欲言的來聊一聊這個春節你是怎麼度過的,你最難忘的一瞬間是什麼時候?
  • 春節將至,傳統習俗貼春聯有啥說頭,這些你都知道嗎?
    春節將至,傳統習俗貼春聯有啥說頭,這些你都知道嗎?現在我們距離2019年的春節已經沒有了多長時間,而到了春節,我們就有一大波的流程等著我們一件件來處理,首先便是放爆竹,貼對聯兒,吃餃子,僅僅是在貼對聯上就有很多講究。
  • 貼春聯是我們的傳統習俗,它起源於何時?什麼時間貼比較恰當?
    春節一到,民間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的別稱有許多,分別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對我們現代人來說,貼春聯主要有以下3層意義:1、繼承傳統習俗因為春聯它具有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學特徵,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的風俗也就代表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
  • 繼不讓放鞭炮後,呼市禁止貼春聯,百姓:乾脆禁止春節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習俗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中國人對於春節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其他節日,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 不過如今很多人感嘆,現在過年都沒有年味了,以前跟春節過年有關的很多傳統習俗現在都被取消了。 比如說,處於環保和安全問題,在一線、二線等大部分城市中,燃放煙花爆竹都被禁止了下來。
  • 春節不讓貼春聯?老百姓:不放鞭炮可以理解,為什麼不讓貼春聯
    隨著這幾年國家對環保以及安全的重視度提高,過年不讓放鞭炮已經形成常態,特別是在一些一、二線城市,春節鞭炮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春節的傳統習俗之貼春聯
    以上是春聯的來歷,那麼春聯貼法有什麼講究嗎,什麼時候貼春聯呢?  北京民諺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大字」,這是說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可以寫春聯了。至於什麼時候貼春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會略有差別。有諺語說,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貼倒酉——這是說陰曆二十八九貼春聯。
  • 豬年貼春聯,那「貼春聯」用英語怎麼說?你們那過年貼春聯嗎?
    英語、英語、英語,每天學點英語,腦子真是開心吶!每年春節咔咔家都要貼春聯,看著喜氣洋洋。昨天跟老媽出去轉悠買了一副春聯,然後拍照P圖炫耀給Adam看。Adam反手就發了下面這個對聯給我,喲!老外也有春聯。Adam還跟我說:「你知道這副春聯在國外特別受歡迎嗎?」,我含糊了一下,因為這怎麼看著像打油詩呢?大家不妨看看,是不是還挺押韻。嘻嘻。
  • 繼不讓放鞭炮後,又開始禁止張貼春聯?難怪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其實,現在很多的習俗都被禁止了,比如貼門神早就已經消失了,甚至很多人對於這個習俗活動都不清楚,還有一個就是禁止放鞭炮,大家都是有印象的。其實很多城市現在都被禁止放鞭炮了,其實關於鞭炮很多人都是兩種觀點,一種是為了保護環境,畢竟對人體也有傷害,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鞭炮。還有一種人表示不讓放鞭炮,那麼過年還有什麼意思呢?
  • 過春節貼春聯只是一種習俗?這種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你了解嗎?
    過春節貼春聯只是一種習俗?這種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你了解嗎?過春節大家都會貼春聯,這也是我們的一種傳統文化,春聯也是我們歷史發展留下來的文化。很多膾炙人口的春聯積澱成的優秀文化。春聯文化是從桃符文化的演變而來,春聯的內容是律詩的頸聯和頷聯的演變而得來的,這也成了春聯的主要特徵。對聯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仗工整,用簡潔的語言,就可以描繪客觀事物,也可以表達人的一種思想情緒,這也是特殊文學藝術形式。對聯也是一種文學體裁,也是一個通過演變的綜合藝術形式。對聯起源沒有確切的時期。
  • 春節貼春聯,那麼春聯的來歷,你知道嗎?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像這樣的春聯每當我們過年的時候都能看到,各家各戶都會貼春聯,那麼你知道它的來歷和他的寓意嗎?直到宋代,桃符由木板改為紙張「春聯紙或者是春聯」,這一習俗也就開始了。
  • 農村春節習俗,吃餃子,放鞭炮,看看農民如何過年
    農村春節習俗,貼春聯,放鞭炮,你還記得嗎?在安徽亳州流行這樣的俗語:「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在皖北農村,農民朋友剛進入臘月,村民們就開始籌備豬肉、雞肉、魚肉等年貨。貼春聯也是過春節不可缺少的環節,貼春聯又稱貼門對、貼對聯、貼對子等,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了農民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每逢春節,在皖北城市或者農村,每家每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新春佳節增加一份喜慶的氣氛。
  • 不讓貼春聯?難道,這是打算禁止過春節嗎
    從保護環境和安全考慮出發大叔覺得還能接受但是,如果連春聯也不讓貼大叔不僅想問難道,這是打算禁止過春節嗎>再過幾天,就到了我們傳統的節日春節了這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到了這一天,所有人都會放下手上的工作回家團圓儘管現在年味越來越少但是放鞭炮,貼春聯依舊是春節的傳統習俗
  •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在中國有很多古時候留下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豐富的歷史淵源。春節這個節日算是最大的一個。在春節當天舉國歡慶,家家團圓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樂不思蜀。然而在春節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年夜飯、拜年、守歲等等,當然貼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那麼大家對貼春聯的習俗又了解多少呢?貼春聯又是起源於何時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兩側,貼上大紅春聯,寓意著喜慶吉祥。說起春聯的起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而來的。
  • 春節到,如何用英語表達春節、春聯、拜年等
    下面小天把學習到的有關春節、對聯和紅包等的英語表達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春節用英語怎麼說?離春節只有一周了。例2:How do you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在中國,你們是如何過春節的?春聯用英語怎麼說?
  • 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春節貼春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間貼春聯最好,你知道嗎?大家知道,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貼春聯就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做的一件事,特別是在農村特別的熱鬧,大家知道貼春聯,也是為了祈求來年的美好寓意也表示了人們對於生活的一份嚮往,所以貼春聯,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重要的是一個春節裡必要的一個工序。那麼在農村貼春聯,到底有什麼境界呢?什麼時間貼春聯是最好的呢,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過春節貼春聯,是傳統習俗,但「春聯」的由來卻鮮為人知?
    其實,過年貼春聯這個習俗距離我們並不是很遠,從第一幅春聯的產生、普及到今天,也就幾百年的時間。「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歷史記載的第一幅桃符春聯,是由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所作。到了宋代,王安石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由這句詩我們可以得知:在我國的宋代是沒有紙質春聯的,那時的人們用的還是桃符。
  • 春節還是禁止貼春聯了?春聯鞭炮都沒了,網友:還過年嗎?
    這馬上就又帶了春節了,這個時候,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了,因為這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放鞭炮吃餃子,貼春聯。但是後來,為了環保,鞭炮也不讓放了禁止了,這樣年味就淡了很多了,但是為了環保,這也是人們樂意接受的,但是誰想到,連貼春聯都不讓了,我們來看看怎麼回事吧。我們能看出來,這是給一些商戶的廣告,表示不能貼春聯了,很多網友都覺得很不能接受,什麼都不讓幹了,還過什麼年呢,這可是傳承了很多年的東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