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阿里的員工,介紹同事賣外匯,為何被判非法經營罪?

2020-12-14 曾傑律師

作者:

曾傑,金融犯罪辯護律師,廣強律所合伙人暨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

盧捷培,廣強律所非法集資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期有媒體和公眾朋友討論一個案件,阿里巴巴一個員工周某,2004年入職,在阿里上市後,其相繼持有阿里的港股和美股,2014年經人介紹認識杭州吉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王某,2015年其想將自己持有的近3萬股的美股、15萬股的港股賣掉,將交易所得的美金兌換成人民幣用來裝修、買房,故聯繫王某進行兌換,陸陸續續換了人民幣3000萬元,方式就是對敲,外幣在國外交易,人民幣在國內支付。

之後王某主動聯繫周某,其表示吉某公司在境外投資需要美元,問周某阿某集團有沒有員工需要兌換美元的,周某便在公司釘釘群裡問有無員工需要兌換美金,如果有員工沒出美股後有美金需要兌換成人民幣,周某可以介紹售出。周某一開始是幫忙介紹,後來就開始收「手續費」,陸陸續續向地下錢莊的換匯金額達到3.2個億人民幣,最後檢方認定的涉案金額是2.9個億人民幣,周某的手續費,賺了200多萬。

最後,杭州當地法院判定周某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周某為什麼會被定罪?

這個案件,是2019年2月1日最新司法解釋《兩高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頒布施行後判決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根據刑法及該司法解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結合筆者的辦案經驗,非法買賣外匯,如果構成非法經營罪,行為模式是「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而周某之所以被定罪,就是因為其幫助王某公司介紹相關同事出售美元,賺取手續費,這種行為,就屬於一種以牟利為目的的,實施與倒買倒賣類似的轉賣行為,從中賺取差價的營利性犯罪行為,而這類非法經營實際上也屬於一種非法集資類犯罪,而周某通過公司的釘釘群發布購匯信息,這種群針對的對象本質上是一種不特定的公眾,因此也會被法院認定為一種經營行為,涉案金額(一般是交易金額)如果達到500萬人民幣以上,就可以定性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本案中,收購美金的王某是否被定罪?出售美金的員工是否被定罪?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向周某及其相關同事收購美金的王某,他們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在案件中是以證人身份接受「詢問」(被告人是接受「訊問」),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這是因為,雖然他們是美金的最終收購方,但是,他們的行為,並不屬於最新司法解釋中規定的倒買倒賣,他們購買美元是為了公司經營所需,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在規定場所外買賣外匯,屬於典型的行政違法行為,但是由於他們購買美元是為了自用,而不是通過轉賣行為賣出獲利,因此這種行為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

而類似的,出售美金給周某的相關員工,也是以證人身份接受的調查詢問,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因為從行為特徵來看,他們出售美元給周某,其美金來源也不是來自於轉買,而是用的自有資金出售,這種行為,也和倒買倒賣行為有本質區別,也是屬於一種違法但是不構成犯罪的行為。

為什麼換匯金額是3.2個億,為什麼涉案金額是2.9個億?

根據本案的判決書,周某與王某的換匯流水為人民幣3.2億元,但為什麼檢察院指控的涉案金額是2.9個億。

其實理由和前面的王某等一樣。

這是因為,根據目前的司法認定,周某和地下錢莊的換匯金額3.2個億中,有3000萬是自有資金,這部分資金,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轉賣或者介紹倒賣行為,使用自有的資金換匯只屬於一種違規的場外交易,但是介紹他人向地下錢莊換匯的2.9億元,這種介紹本身就構成一種倒賣獲利性質,因此,本案中看出,使用自有資金的換匯行為,不會被視作非法經營罪的涉案行為,相關數額也不會納入犯罪金額評價。

涉案金額2.9個億人民幣,為什麼判決只有三年多?

根據目前的量刑標準,涉案金額也就是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千五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就屬於非法經營罪中的「情節特別嚴重」,量刑就在五到十五年之間。但是周某為何最終被判三年六個月?

這是因為,法院最終認定被告人周某自動投案,歸案後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予以從輕、減輕處罰,且被告人周健案發後主動退出違法所得,這些情節,讓他獲得的降一檔量刑的處罰。

(本文為個人辦案研究和經驗總結,意在為司法實踐提供有價值的思考,行文倉促,如有錯別字和觀點疏漏,敬請指出和諒解。廣強律所曾傑非法集資金融犯罪辯護團隊寫於2020年2月3日,編輯:助理樂吾、沐夏)

相關焦點

  • 變相買賣外匯8億元,22人團夥被判非法經營罪
    新京報記者4月9日從廈門思明區法院了解到,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該團夥22人5年9個月到緩行不等的刑罰。根據法院查明,林某燕、賴某明分別是不同團夥的主要成員。2018年上半年,林某燕團夥與賴某明合作承接了某銀行「內保外貸」客戶境外歸還到期外幣貸款業務。
  • 「營利目的」是非法買賣外匯入罪的關鍵要素
    準確判斷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是否構罪,須全面分析行為人是否具有「營利目的」「營利目的」是非法買賣外匯入罪的關鍵要素在我國刑法第225條規定非法經營罪後,1998年12月29日通過並實施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和2019年2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
  • 非法經營罪的認定
    遂於2013年12月9日作出終審判決,撤銷姜某犯非法經營罪的判決,對姜某宣告無罪。簡要分析:非法經營罪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一個罪名,也是與市場監管行政執法密切相關的一個罪名。隨著《刑法》及相關規定不斷修改完善,非法經營罪的變化比較大,認定難度也比較大,實踐當中經常容易出現偏差。
  • 外匯類非法經營罪,新舊司法解釋對「情節特別嚴重」規定的區別
    關於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案件,最新的司法解釋是2019年2月1日起施行的兩高《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中第三條對非法買賣外匯的量刑標準作了新的規定,故1998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騙購外匯、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20號)第三條規定的量刑標準不再適用。
  • 「3D彩票」自創開獎玩法 北京一男子賣山寨彩票被判非法經營罪
    釋法從這三起案件看,彩票規則都有賭博性質,為何以非法經營罪處罰?法制晚報訊(記者 周蔚)看似賣的是3D彩票,但實際上,彩票站是山寨的,根本不是彩票中心審批的正規網點。大興法院連續審結了三起這樣的案件,法院認為被告人未經國家批准擅自發行、銷售彩票,擾亂市場秩序,以非法經營罪分別對其量刑。查獲3起非法銷售彩票案 2014年7月21日,民警在北京一出租房內查獲了一起涉嫌非法出售彩票案件,正在店內銷售彩票的郭某被帶走。
  • 防止非法經營罪成為口袋罪一文;在說王一平非法經營案
    2萬左右的拍攝費用,當場兩位水廠老闆表示一家一萬,就這樣後來朱春天來到費縣我介紹他們一起認識吃個飯,因為我是介紹人又是臨沂頭條文化傳媒公司的法人代表,這2萬塊錢打到我銀行卡,我給了朱春天1萬2千多點,剩下的7200我代表水廠老闆安排朱春天來調查的吃飯住酒店,期間還唱歌花了不少,期間朱春天來費縣無數次我就請他吃飯關於桶裝水的拍攝編輯發布我完全不知道情況,到了後來朱春天在網絡上發布了。
  • 判了!非法經營罪,有期徒刑六個月!
    2月17日,雞冠區人民法院對王某某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犯罪案件進行了公開宣判,被告人王某某犯非法經營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四萬元。這起案件是全省 6個基層法院對6起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犯罪案件開展集中宣判中的一起。
  • 無證經營柴油,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
    最近遇到一個非法經營案件,所以對非法經營罪稍作研究,發現實務中,大多對無《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成品油零售經營批准證書》等證照經營汽油構成非法經營罪爭議不大,但對無證經營柴油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是有爭議的
  • 兩男子引誘數十人炒外匯 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
    聲稱「投資炒外匯可得1.5%的高額返利」,景某和馬某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誘惑46名投資者投資200餘萬元炒外匯,直至炒匯網站關閉事發。記者12月25日獲悉,景某、馬某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2014年7月至9月,在朝陽區建華南路長安驛公寓內,景某和馬某兩人以投資「英國CLD外匯基金公司」可獲高額返利為誘餌,非法吸收宗女士等46名投資人資金200餘萬元。兩人讓投資人看網站和報紙,還播放PPT介紹該外匯基金。兩人將會員投資分為7000元、21000元、35000元、70000元共4等,承諾每天按匯款錢數的1.5%返利。
  • 《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
    為便於司法實踐中正確理解和適用,現就《解釋》的制定背景、起草中的主要考慮和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一、《解釋》的制定背景與經過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98年12月29日頒布了《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規定非法買賣外匯,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 案件|自建私賣墓穴920座,獲利870萬,三兄弟因非法經營罪獲刑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後,對這三起案件分別作出了一審判決。期間,由於上海的墓地價格一路上漲,他們認為其中有利可圖,於是開始自建私賣墓穴。法庭上,兄弟三人都表示認罪悔罪,並願意交出全部非法所得。年逾七旬的汪某強表示,自己曾經勇鬥持刀劫匪,衝進火場救人,卻因為缺乏法治觀念而「晚節不保」,十分後悔。
  • 《魔道祖師》作者因非法經營獲罪,她到底踩了哪些法律底線?
    最近,喜歡看劇的朋友們被一個消息給整懵了,《陳情令》的原著小說作者墨香銅臭,前幾天因為非法經營罪而獲刑。一時之間,紛紛猜測出爐,也有人拿出去年浙江掃黃打非辦公布的袁某某夥同淘寶店鋪售賣淫穢書籍被刑拘的消息,認為她應該就是因為這件事獲刑的。事情真的如此嗎?
  • 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案中,違法所得和犯罪金額,如何計算?
    而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外經濟交流愈加頻繁,地下錢莊的「主要業務」領域,集中在倒買倒賣外匯和支付結算領域。在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中,為什麼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的行為模式,從1998年司法解釋規定的「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到2019年,最新的司法解釋則變更為「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
  • 富友支付員工為非法平臺提供支付通道被判刑 公司:對經營沒有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有媒體報導稱「納某被判緩刑後仍在富友支付上班,富友支付高管對此解釋稱系員工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等還在朋友圈發表看法引發爭議」。中國網財經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富友支付,該公司回應稱:「此案件已完結,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公司高度重視,排查可能存在欺詐風險的商戶並關停,同時不斷加強公司內控制度。」此外,該公司表示「涉案員工已解除勞動關係。
  • 10人非法買賣外匯千萬元 收取點費獲利被判刑
    > 【摘要】 短短幾個月時間,來自甘肅、寧夏等地10名被告人,非法買賣外匯逾千萬人民幣。
  • 龍泉警方打掉一個非法經營外匯保證金團夥
    ■通訊員 鍾李佳 季鵬飛日前,經過近3個月的縝密偵查,龍泉警方在山東、廣東、廣西、四川、上海、重慶等8個省市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偵破公安部督辦的一起從事非法外匯保證金交易的跨境非法經營案,打掉一個非法經營團夥,抓獲以馮某、饒某、修某、崔某等人為首的團夥成員26人,凍結資金1.2億餘元,扣押車輛3臺,查獲電腦、手機、銀行卡等作案工具247件。
  • 原創 | 虛擬幣交易,哪種模式涉非法經營罪?
    近期虛擬幣圈裡的朋友,從海內外發來私信詢問:在中國,哪些虛擬幣交易的模式會被當做非法經營罪處理?就這個問題,颯姐做簡要回復,請大家務必注意法律紅線,不要以身試法。這是虛擬幣在中國還能夠有生存空間的前提條件。目前,有兩種涉虛擬幣的業務模式是合法的。一是虛擬幣錢包業務,即維護虛擬幣的安全,提供阻擊黑客攻擊的解決方案等;二是OTC,以幣交換幣。由於這兩種模式是合法的,因此,為這兩種模式提供信息中介服務或其他技術服務在法律上是容忍的。
  • 南充首例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案件一審宣判,9人獲刑最高判15年!
    法院審理後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董某、王某、鄒某等9名被告因違反國家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期貨業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特別嚴重,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至3年不等。短短半年時間,犯罪嫌疑人王某、董某等人便在全國範圍內吸納700餘名會員在私自搭建的期貨交易平臺非法從事黃金、原油、外匯等期貨交易,涉案金額達1000餘萬元,非法獲利30餘萬元。
  • 這樣犯了非法經營罪!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第六十七條第一、三款、第七十二條第一、三款、第七十三條第二、三款、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之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人小寧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十五日,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 從43起案例看外匯違規新特點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又通報了25起外匯違規案例,這是今年以來外匯局第三次集中通報外匯違規案例。從通報的處罰結果看,包括企業、個人甚至是銀行,都因從事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而被處罰,有的處以上千萬的天價罰金,有的甚至被司法機關判以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