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自建私賣墓穴920座,獲利870萬,三兄弟因非法經營罪獲刑

2020-10-25 法治聲音

文丨胡正博

責編丨陸慧


自2012年起,家住浦東合慶的汪家三兄弟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挖穴豎碑,並以每座墓穴人民幣1萬元至2萬餘元不等的價格對外銷售,共計出售新建墓穴約920座,累計經營額達人民幣約870萬元。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後,對這三起案件分別作出了一審判決。

公訴機關指控,兄弟三人分別自2012、2013和2014年起,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合慶鎮勝利村浦東運河、張家浜交叉口東南側地塊挖穴豎碑,並以每座墓穴人民幣1萬元至2萬餘元不等的價格對外銷售。經查,汪某國共計出售新建墓穴650座,累計經營額達人民幣600餘萬元。汪某其出售新建墓穴約140座,累計經營額約人民幣140萬元。汪某強共計出售新建墓穴130座,累計經營額約人民幣130萬元。


據三兄弟中的大哥汪某強供述,涉案所在地原本是村內幾家大戶的祖墳,上世紀三十年代,他們的父親來到合慶勝利村成為這些大戶人家的守墓人,父親去世後,墓地就交給了三兄弟打理。期間,由於上海的墓地價格一路上漲,他們認為其中有利可圖,於是開始自建私賣墓穴。


法庭上,兄弟三人都表示認罪悔罪,並願意交出全部非法所得。年逾七旬的汪某強表示,自己曾經勇鬥持刀劫匪,衝進火場救人,卻因為缺乏法治觀念而「晚節不保」,十分後悔。


上海浦東法院經審理後認為,三名被告人違反國家規定,非法經營墓穴,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依照《刑法》相關規定,已構成非法經營罪,應當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公訴機關指控三名被告,犯非法經營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三名被告在到案後均能如實供述罪行,可以依法從輕處罰。同時,被告人都在家屬幫助下退繳犯罪所得,可以酌情從輕處罰。但是,鑑於三名被告的犯罪情節和社會危害性,不宜適用緩刑。


據此,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對汪某國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五個月,罰金人民幣六百萬元;對汪某其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罰金人民幣一百四十萬元;對汪某強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罰金人民幣一百三十萬元。


法官說法

本案審判長王衛民表示,本案中,被告人汪某強、汪某其、汪某國三兄弟分別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非法經營墓穴,違反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且根據三名被告人非法出售墓穴的時間、非法出售墓穴的數量、非法出售墓穴的經營額,其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符合非法經營犯罪的構成要件,應當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分別應當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另三名被告人的犯罪所得,應當予以追繳。

相關焦點

  • 上海守墓三兄弟自建私賣墓穴約920座,牟利870萬元獲刑
    由於墓地價格一路上漲,家住上海浦東的汪家三兄弟開始自建私賣墓穴。自2012年起,汪家三兄弟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挖穴豎碑,並以每座墓穴人民幣1萬元至2萬餘元不等的價格對外銷售,共計出售新建墓穴約920座,累計經營額達人民幣約870萬元。10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院經審理,汪家三兄弟獲刑一年十個月至二年五個月不等,罰款130萬元至600萬元不等。此案受害人自行購置墓地後遷走。
  • 墓地價格上漲 上海浦東三兄弟自建920座墓穴出售獲刑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對自建墓穴出售的一家3兄弟涉及的3起案件進行了一審宣判。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對汪某國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五個月,罰金人民幣六百萬元;對汪某其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罰金人民幣一百四十萬元;對汪某強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罰金人民幣一百三十萬元。
  • 公墓管理員「借墓生財」:私建28座墓穴,賣外地人獲利40餘萬
    在當公墓管理員期間,她夥同丈夫徐某某在公墓內私自修建墓穴13座,出售給當地戶籍以外的人。同時,夫妻倆還私自在公墓附近「關山灣」林地和自留山林地內修建15座墓穴對外出售,一共獲利40餘萬元。11月5日,綿陽市安州區法院作出判決,二人均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並各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 《陳情令》原著作者因非法經營罪被刑事判決
    然而這兩部大IP背後的作者墨香銅臭,近日卻因非法經營罪而被刑事判決中國裁判文書網11月10日發布了《楊暘、袁依楣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但是判決書內容並沒有沒有公開。不公開的理由是: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網際網路公布的其他情形。
  • 「漁具店」賣非法圖書,義烏4人獲刑!
    境外委託印製的圖書,本應按規定一本不留出關發到境外,卻被掛在「漁具店」內銷售;「非法圖書」幾經輾轉,竟出現在國內30多個省、市的尋常百姓家中;一本「非法圖書」利潤最高超過50元,累計不法獲利超36萬元…… 近日,義烏市公安局聯合義烏市新聞出版局聯合偵辦的一起非法經營案件宣判,
  • 「有償刪帖」非法獲利近25萬元,兩名「網絡水軍」獲刑
    「有償刪帖」非法獲利 「網絡水軍」獲刑 「一般情況下,刪一個帖子500殊不知,這種「有償刪帖」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構成非法經營罪。 近日,義烏法院審理並宣判了一起涉及網絡「有償刪帖」的案件。馮某某(女,1989年出生)、黃某某(男,1994年出生)因犯非法經營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十個月、三年,均被處罰金22萬元及沒收個人違法所得。
  • 《魔道祖師》作者因非法經營獲罪,她到底踩了哪些法律底線?
    最近,喜歡看劇的朋友們被一個消息給整懵了,《陳情令》的原著小說作者墨香銅臭,前幾天因為非法經營罪而獲刑。一時之間,紛紛猜測出爐,也有人拿出去年浙江掃黃打非辦公布的袁某某夥同淘寶店鋪售賣淫穢書籍被刑拘的消息,認為她應該就是因為這件事獲刑的。事情真的如此嗎?
  • 哈爾濱李氏三兄弟「涉黑」團夥被端:非法獲利34億購135套房,36名...
    李氏三兄弟 裙帶關係壟斷經營違法辦案的是時任哈爾濱公安局民警李某某,現在他因涉嫌隱匿銷毀會計憑證和非法持有槍枝被刑事拘留。就在專案組準備開始調查李建的時候,哈爾濱市紀委監委的辦案人員找上門來,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將李建的哥哥李偉、弟弟李桐等人違法犯罪重要線索移交給哈爾濱市公安局。
  • 無證經營柴油,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
    最近遇到一個非法經營案件,所以對非法經營罪稍作研究,發現實務中,大多對無《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成品油零售經營批准證書》等證照經營汽油構成非法經營罪爭議不大,但對無證經營柴油是否構成非法經營罪是有爭議的
  • 非法經營香菸獲利1萬餘元 男子獲刑一年零二個月
    2016-08-17 09:40:56 | 來源:中國法院網金溪法院 | 作者:左祿山   國家鼓勵自由經商,但對於專營專賣的菸草,個人是不可以私自經營的
  • 江西吉安破獲非法經營成品油案件,三人獲刑並罰款!
    江西吉安破獲非法經營成品油案件,三人獲刑並罰款! 2019年底,由吉安新幹縣公安局、商務局、縣石油公司等單位組成的成品油市場整治領導小組根據所掌握的信息開展聯合執法,成功查獲一起由鄧某、陳某、陳某某三人組織的非法經營成品油銷售案件
  • 這樣犯了非法經營罪!
    2019年1月初,小陳在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工作期間,接該公司刪帖業務轉手給小航刪帖處理,小航再轉交他人刪除網絡信息,收受網絡信息刪除費28000元,兩人平分各獲利10000元。小西於2019年7月非法經營刪帖業務2單共收1000元,獲利500元。2019年8月至案發,小西和小陳合作非法經營刪帖收入20000元。
  • 利用pos機替人「養卡」,十堰一家3人因非法經營罪獲刑
    12月1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區分局了解到,該局從打掉的一起涉嫌開設賭場的涉黑惡犯罪案件中,深挖細查,牽出一個一家三人利用pos機替人」養卡」、以卡養賭的案件。
  • 團夥擅自售賣電子菸獲利 濟南首例非法經營電子菸案判了
    8月18日,由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濟南市首起非法經營電子菸案作出一審宣判,涉案金額累計達60餘萬元,被告人費某剛、劉某偉、凌某濤、王某義、李某傑5人分別獲刑並被處罰金。  該院在仔細梳理案件材料時,發現王某義還可能存在其他上線,建議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王某義主動揭發李某傑出售給其煙彈的犯罪事實,偵查機關立即立案偵查。最後,李某傑於2019年10月23日被抓獲歸案。  至此,這條非法經營電子菸的犯罪鏈被成功破除。
  • 防止非法經營罪成為口袋罪一文;在說王一平非法經營案
    但是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拿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掐頭去尾顛倒黑白的來判決,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奇妙掐頭去尾判決王一平所謂的非法經營,原文如下;被告人朱春天 王一平以營利為目的,利用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經營。因此王一平獲刑1年5個月。
  • 非法倒賣鼓浪嶼船票獲利300多萬 廈門一惡勢力犯罪集團獲刑
    央廣網廈門8月27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楊長平 陳毅燕)廈門一惡勢力犯罪集團長期盤踞碼頭,非法倒賣鼓浪嶼船票獲利300多萬元,而且為了擴張地盤和勢力範圍,通過暴力威脅、毆打等方式,迫使無證導遊(俗稱「野導」)和倒賣船票人員(俗稱「黃牛」)服從他們的組織管理,並收取「保護費」。
  • 有償刪帖半年獲利76萬獲刑5年半
    【網友提問】有償刪帖半年獲利76萬獲刑5年半【律師解答】可能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別人找上門來自己收費刪帖是不違法也不構成犯罪的,只有自己找到別人或者別人請求刪帖時這種認知是錯誤的,根據《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擾亂市場秩序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就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應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 這名阿里的員工,介紹同事賣外匯,為何被判非法經營罪?
    最後,杭州當地法院判定周某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周某為什麼會被定罪?這個案件,是2019年2月1日最新司法解釋《兩高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頒布施行後判決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 容留、介紹賣淫罪非法獲利數額如何認定?
    因犯罪行為而獲得的非法利益稱之為違法所得,該金額的認定與犯罪行為所應收到的定罪量刑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容留、介紹賣淫罪中,認定為情節嚴重與否的條件之一就是非法獲利金額,因此,本罪名的非法獲利金額的認定,在近日的一起案件審理中產生了爭議案情:鄭某租賃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某房屋,夥同他人通過微信發布賣淫信息、制定收費標準、制定和小姐的分成比例、提供給賣淫場所等手段,容留、介紹多名小姐在該房屋內從事賣淫活動,在鄭某從事該容留介紹賣淫行為期間,鄭某和同案犯楊某支付寶和微信帳號非法收入共計
  • 「空包刷單」涉嫌非法經營 蒼南查獲涉嫌非法經營刷單案件
    日前,蒼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根據這些廣告語順藤摸瓜,最終查獲一起通過銷售空包快遞單號為他人網絡虛假交易提供便利的案件。目前,該案已被移送公安機關作進一步調查處理。據悉,這是溫州市首例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移送公安機關的刷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