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院首席專家惠東:電力儲能中的安全問題及應對技術

2021-01-20 索比光伏網
 中國電科院首席專家 惠東表示:恰恰出現大量的儲能電站事故基本都是三元電池,某國1000多個儲能電站,從去年到今年發生26起還是28起,其中10兆瓦以上儲能電站有20個,毫無例外的都是三元型電池。是不是磷酸鐵鋰很安全?這些指標磷酸鐵鋰比三元指標性能優得多,正極材料是一部分,理論上磷酸鐵鋰也不是絕對安全,只能是相對安全。

東西還沒有徹底出來,實際上我們安全相關的檢測性工作開展得不是特別足,我今天想發言的題目是:電力儲能中的安全問題及應對技術。

四方面,一是電力儲能的安全問題。

電力儲能安全問題有很多,今天會把話題變得更窄一些,儲能安全可能有電氣安全、化學安全、機械安全,說得更窄一些,跟火災或失火相關的安全。大家看一張圖,美國早期應用比較多,也出了很多問題。美國特別在2013年以後,當然美國的標準等一會兒樂首席會講,安全這塊美國比較重視,專門做了美國標準的技術路線圖。到2017年,有關開發、設計、安裝、運維、事故升級,甚至到教育擴展,美國都開始有相關的有條理的、有體系的對安全問題的布局。

我們對安全問題,儲能電站的安全事故,往往都是在預警缺失或滯後的情況下,電池,重點說是鋰離子電池本身失控引發出來的,包括蔓延。現有消防措施並非對火災配置,陸續出現一些火災。包括最終演變為大火災,整個事情的發生。

說起來電池風險的根源,鋰離子比較多,電激源、熱激源、機械激源,還有電池自身、系統內其他部件、環境原因。

從安全原因來講,內因肯定鋰離子自身的問題。無論如何,現有的鋰離子怎麼改變,由於鋰離子電池是有機電解液體系這件事情發生,這是它的根源。存在溫度過高或過充電時,電解液表現分解是核心原因。

如果是電池內部出現某種,由於內短路或製劑各方面引起,如硫酸鋰發生反應,進一步發熱,其他電化學反應可能發熱量更大,更大時,會在一定溫度上釋放氧氣。我們點汽油,汽油一定會著。但把汽油的氧隔絕一定會滅,電池一旦著起來,還要自吸氧。這是鋰離子電池的原因。

可能因為過充過熱產生一系列的原因,不僅帶來熱量,可能後期過程中還會釋放氧氣,使鼓掌放大產生爆炸,這是放熱副反應,有工藝問題、材料體系問題,也有應用問題,包括低溫充電、大電流充電、負極性能衰減過快,振動、跌落等。

圍繞這樣一些東西,有安全性整體對應的東西。一是從電池那塊去解決,我不是做電池的,那塊的事進不太清楚。對儲能本體應用,一般有四種措施:一是通過檢測技術,去甄別這個東西能不能使?另外有預警技術、防護技術、消防技術。

事實上,在2018年發布的《電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國標來看,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關於熱失控的檢測,這是目前來講,關於電力儲能應用中間,對於電池安全的。第一,我們是有標準的,第二,是有檢測機構來做這件事。這是第一關,比較重要的熱失控是有嚴格步驟和規定做這件事。除了單體還有模塊相應的測試方法和步驟還有要求。

這種要求我們做了相當多的試驗,也有人到相關部門到相關質檢中心做了相關檢測,真有相當多的電池沒有過,出現熱失控,沒有過這條標準。最近發生了幾起事故,我們知道最近發生一到兩起磷酸鐵鋰小範圍的事故,後來調研,這些東西都是在我們這做檢測沒有過的。不能說過了一定怎麼樣,確實我們聽說的是沒有過的這些東西。而這個標準,現在來看,對很多三元的電池是很難過去的,現有三元型電池做儲能很難過去,不是有歧視性,這個標準是做大量試驗做出來的。

恰恰出現大量的儲能電站事故基本都是三元電池,某國1000多個儲能電站,從去年到今年發生26起還是28起,其中10兆瓦以上儲能電站有20個,毫無例外的都是三元型電池。

是不是磷酸鐵鋰很安全?這些指標磷酸鐵鋰比三元指標性能優得多,正極材料是一部分,理論上磷酸鐵鋰也不是絕對安全,只能是相對安全。

剛才講了,通過安全檢測並不一定代表使用過程中間就非常安全,就不需要安全防護,其實安全只是一個概率問題。而且現有的我們檢測的方法,是現在有逐步的檢測方法,但第一個檢測方法,是不是目前一定是終極的檢測方法,我們還要探討,因為電池在不斷改進。第二,即使檢測方法發布了,相關的東西在入網條件或組成條件上,是不是採用一定相關標準測試,這個也有待於加強考核。

電池一旦局部開始著了,如果未能得到及時的抑制,顯然會不斷蔓延。蔓延有幾種方法,一是整體的去滅火,還有一個針對性的滅火,在它初期造成對它補救比較大。

從防止蔓延角度來講,電池的安全到底有沒有那麼恐慌?回頭還要談論這個問題,單純從工藝上能不能解決?剩下還有這些防護:第一,預防。前一段檢測入網是更高層面的預防,那些東西不讓它進來,一旦進來以後,從安全預警、安全防護、消防滅火這三方面形成整個安全問題的應對措施。

從安全預警角度來講,現有的,電池內部電化學這件事,從已有的東西來看,判斷電池異常,包括這幾個層次來看,來進行分級,我們想這樣去做。另外,希望預防能達到對熱失控的預判,這是我們從對預防的情況來看。第二,能對故障電池位置有效識別。

從防護來看,我們希望能夠防止電池的電濫用、熱濫用和機械濫用。最後機械濫用在儲能電站發生概率比較低一些,更多是電濫用、熱濫用較多。防止絕緣性降低造成閃弧短路等,這是從防護需求來看。

從滅火需求來看,其中比較重要的,與電池、火災相匹配的滅火技術,另外良好的滅火效果,快速滅火還有長時間抑制這件事。與電池相匹配的技術來看,像電化學、電池這種滅火,帶有自吸氧反應的活動。滅火的介質,一是快速降溫能夠帶走熱量,二是能抑制相應的自吸氧反應的方式。

我們也有相關工作,對於電池的預警做過,如對電池過充、過放、過熱、內短路、破損、絕緣性降低都有相應辦法。有很多預警系統做在相關的裡面,這裡面可能有很多,對電池預警還是帶有經驗性的,我感覺對於電池能夠做成預警,現在來看,這是火災前的現場,這個預警帶有一定的發生。事實上氣體感,現在來看對氣體感可能的手段,對電池發生事故現在的預判技術不是特別成熟。

關於防護,主要考慮幾方面:防爆的設計,電池本身這塊。熱失控的阻斷,電池的結構設計,從這裡面做預防。這就要求我們採用吸熱材料,或定向散熱方式,一方面形成熱隔離,另一方面形成熱疏導,這兩個看似矛盾的事情。

另外,消防技術。消防技術針對滅火,現有比較多的,對於電化學系統六氟丙烷、七氟丙烷等。最近做了很多實踐,七氟丙烷還是有抑制作用的,初期抑制能針對性做了,還真是有一定技術。現在七氟丙烷使用方式問題比較大,漫灌式,通過阻隔箱裡氧氣含量滅火。這是不對的,如果七氟丙烷管道式的噴灑,短期帶走一部分熱量,七氟丙烷畢竟是氣體。如這件事認為七氟丙烷對滅火效果不太好,這實際上是使用方式的問題。

1230是無色無味殘留氣體,1230具有極好吸熱性,降溫到滅火效果做實驗,也是在初期。1230沸點只有49度,很容易揮發。即使當時起到滅火作用,是不是還有復燃問題?氣溶膠,確實有電化學氣象抑制作用,但降溫不太好,所以附帶抑制也有一定的作用。

因為我是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首席技術專家,我所在的團隊近年來做了很多電池安全相應的工作,不是今年應景把我們的成果拿出來給大家講。在電化學安全上,國網真是不差錢,從2011年、2012年起,每年國網至少布局300萬到500萬的課題,每年都有這個課題,從各個方面,從最簡單的東西起。我們這些人是不是特別專業不好講,但我們做的工作承擔得多。我在西山炸掉的電池有500萬元,至少我們努力做了相關工作。

首先我們做了很多對於燃燒爆炸過程和現象的分析,這裡涵蓋易燃性、釋熱性等。包括相關的結論,安全性的定點熱失控臨界點判定,這個項目是國家重點研發機構,大容量鋰離子這件事工作中的一部分相關工作。

對於整個過程的燃燒,電池的熱特性這件事,我們做了很大的相關工作。剛才說溫感、氣感、煙感等混合式開發了一些相關裝置。

此外,針對儲能關於防護的問題上,利用EPDM為主的材料,加入功能添加劑,做了防治工作,這種防治對熱失控蔓延有比較好的作用。另外對組熱仿真平臺建設,而且仿真過程中實施驗證性工作。

在這個基礎上,設計電管理、熱管理和安全防護的樣機,開展相關試驗,如樣機過程包含比較好的,一是把熱過程進行仿真,包括對防護進行相關設計。從開展實驗來看,沒有發生有意地觸發電池。周邊來看,以這個技術,熱失控效果比較好。並不是一個圖片代表技術解決了,確實做了大量相關工作,對裡面技術、參數配置這些問題已經摸得很清楚。

另外,滅火技術。剛才講有幾種滅火劑,剛才講六氟丙烷、七氟丙烷、1230等。最近結合煙感報警裝置集合到一起,最近找到一種氟系列液態滅火方式,採用氣液複合滅火劑,六氟丙烷、七氟丙烷、1230都是氟系列產品,因為氟比較穩定,氟系列帶走熱量比較大。氟系列液體性的東西帶走熱量是六氟丙烷700倍以上,使表面溫度獲得大大降低。另外氟系列對阻止吸氧反應效果比較明顯。基於此,做了相關東西,這是我們做的消防滅火的裝置系統。

這是氣液滅火負荷當年的容量。這在西山做了N次實驗,國家消防質量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是裝置自動響應時間為0.5s,滅火用3.5s,可以抑制24h不復燃,這真等了24h做相關滅火工作。

如2兆瓦甚至以上規模,如一個貨櫃可能配置80到150L的東西,事實上80L可以對付這個東西,為什麼配150L,為防止復燃還有東西噴過去。有中型的、小型的。

針對不同的東西,它的布局結構都有要做的內容性的工作。目前看,下一步會有相當多的地方,示範項目中間開始率先得到使用。目前來看,滅火這件事可能最終,如果我們能形成這種閉環,當然能把問題解決是最好的,真正說到火災擴展到爆炸燃燒中,顯然採取外部措施。一個大型水電站還是要和消防進水結合起來,那是最後一步,防止次生災害外一步來看。從現在做的實驗來看,能夠越在早期控制燃燒,針對性地控制燃燒,所需要的劑量比較小、控制成本比較高。最大問題對現有電池吸氧影響做了改變,直接把管道噴到模塊裡,當時滅了就完了,需要的液比較少,這和傳統目前已經有的標準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我看到有別的國家在做局部性這種方式,它這種方式只是用六氟丙烷、七氟丙烷這樣做效果比較好,初期得到抑制,確實燃燒了。

我的報告就到這。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國電力系統安全行政命令或將影響中國儲能產品出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外媒報導,行業專家建議美國的儲能市場參與者應該對其供應鏈的安全性進行評估,並根據美國政府最近發布的命令採取措施,通過限制購買國外的設備來保護其電網安全。美國貿易代表於2019年9月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用於固定式儲能系統的鋰離子電池徵收關稅。而美國儲能協會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5月初籤署了一項關於確保美國電力系統安全的行政命令,該命令為禁止使用國外競爭對手提供的電網設備奠定了基礎。這些行動引發了限制與中國相關的某些儲能設備進口問題。
  • 中國儲能&光伏創新與技術峰會2018召開獲得圓滿成功!
    在《儲能白皮書及全球市場調研報告》中,在儲能行業中儲能高成本限制其發展,另外儲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有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安全規範。德國萊茵TUV是最早投身光伏領域的第三方機構,深耕可再生能源30多年。憑藉專業的技術服務、權威的認證評估、完善的質量保證,確保客戶的儲能方案、儲能產品、儲能系統長期保持市場領先。
  • 儲能國際創新論壇2019在南京隆重召開
    來自國家院士、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業內頂尖企業高管、專家學者及媒體代表等共聚這場行業盛會,就近年來儲能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熱點(安全)、難點話題展開深度研討,一同探討儲能技術與市場的未來發展之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科院名譽院長、總工程師周孝信就儲能發展與應用方面做了新一代電力系統的技術特徵與關鍵技術的主旨發言,表示綠色發展和數字革命是新世紀以來推動電力系統發展模式轉換的兩大驅動力
  • 日本橫河電機與中國電科院開展儲能技術交流
    8月16日,日本橫河電機株式會社相關人員到訪中國電科院電工與新材料研究所,雙方圍繞光纖溫度傳感器、氣體分析儀等共內容開展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交流中,橫河電機株式會社人員介紹了基於拉曼散射原理的分布式光纖溫度傳感器、分布式光纖應變傳感器、電網維護中的測量技術和氣體分析儀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並對上述技術進行了工作原理和實用驗證的詳細闡述。
  • Cadenza Innovation公司在紐約電力管理局總部部署電池儲能系統
    中國儲能網訊:據外媒報導,美國規模最大的國有電力公司紐約電力管理局(NYPA)日前在其總部部署了一個具不同尋常意義的電池儲能系統。雖然50kW/ 250kWh電池儲能系統的規模並不大,但其電池採用了消除火災隱患的設計。
  • 加拿大最大電力企業進軍儲能市場
    (EVLO),專門從事安全、高效和可持續儲能系統的設計、銷售和運行。  這些儲能系統主要面向電力生產商、輸電提供商和配電商,以及中型和大型儲能的商業和工業市場。由於採用了模塊化設計,這些系統可通過增減模塊來滿足多種不同需求。EVLO系統還包括電源控制和能源管理軟體。  魁北克水電公司總裁兼執行長Sophie Brochu表示:「儲能將在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
  • 中國電科院英文學術期刊被SCI收錄
    中國電科院英文學術期刊被SCI收錄 作者:宋鼎 張東嶽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8-11-28 11月23日獲悉,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承辦的英文學術期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與能源系統學報(英文)》(《CSEE
  • 電科院虛假檢測報告再起波瀾
    內蒙電力是自治區直屬國有獨資特大型電力企業,負責建設運營自治區中西部電網,供電區域72萬平方公裡;蒙能招標是內蒙電力下屬的招標公司,每年負責內蒙電力幾十億元的招標工作。   而在2018年的內蒙電力招標中,電科院的報告已無法通過資格預審了,這對於可以出具各類檢測報告的電科院來說無疑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 2021年中國儲能技術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具體如下圖所示: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市場規模及應用電化學儲能技術在中國同樣連續多年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CNESA的統計,2015-2019年,中國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由0.00GW增加至0.75GW。
  • 超過100GW光伏、風電面臨這項電力考核 技術改造已勢在必行!
    究其原因,隨著我國光伏、風電裝機的不斷攀升,新能源在整個電力系統中的佔比也逐步提高,「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發電因直接受到天氣變化影響,發電很不穩定,相較於火電、水電等傳統發電,這是極大的弊端」,國能日新一次調頻技術專家告訴光伏們,隨著新能源佔比越來越高,大電網中這種輸出電量波動將越來越明顯,給電網維持供需平衡穩定帶來極大挑戰,同時傳統的調頻電站將很難響應這種頻發的
  • 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原院長邱宇峰:柔性交直流輸電和儲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現在電網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方向和挑戰就是「雙高」電網,「雙高」即高比例清潔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裝置。這需要兩大技術作為支撐,一個是柔性交直流輸電技術,這緣於各種分布式的能源接入電網也需要電網具備更好的友好性、靈活性;另一個是儲能技術,沒有儲能技術,我們沒有辦法大規模的利用清潔能源。
  • 鋰電池熱失控問題引發儲能行業關注
    日前,在合肥舉行的「聚焦儲能安全,護航產業發展」主題論壇上,與會專家一針見血指出鋰電池安全性問題的本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段強領認為,鋰電池電池由正極、負極和電解液等材料組成,並在使用過程中通過鋰離子嵌入和拖出釋放能力。一旦鋰電池使用過程中存在不穩定因素,比如過充、高溫、碰撞等,就可能誘發電池內部的熱化學反應,導致熱失控發生。
  • 中科院物理所李泓:十四五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機遇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泓9月28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在青海西寧舉辦「2020中國儲能西部論壇」,會議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滲透率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發展路徑探討」,圍繞國內重點區域特別是青海支撐可再生能源消納的輔助服務現有機制,研討支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及低碳能源轉型的輔助服務機制的發展路徑。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李泓在會上分享了十四五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機遇。
  • 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
    【展會背景】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太陽能光伏作為清潔的低碳能源在我國能源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太陽能光伏產業中國最大,新增裝機量連續多年排名全球第一,「十三五」是我國能源轉型關鍵期,也是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期。能源消耗與環境汙染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十九大報告為未來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線。
  • 中國碳中和目標下儲能關鍵支撐作用
    12月12日,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國家領導人短期內在多個重大場合就碳減排進行表態,彰顯了中國在應對氣候問題上的雄心壯志和堅定決心。
  • 標準嚴重缺失監管無章可循 電池儲能產業敲響安全警鐘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業內專家指出,如何在產業快速發展和提升經濟性上尋求平衡,進一步提高電池儲能系統的安全性,是行業當前面臨的緊迫課題。  據了解,對於儲能的安全規範,當前全球範圍內尚不存在一個完善的標準體系。"我國儲能還在大規模應用的初期,電化學儲能電站還有很多關鍵問題亟待解決,目前,與電動汽車的100多項國標相比,儲能領域的國標還不足20項,建設監管方面沒有規範可尋,同時,在相應的安全制度與監管方面也沒有建立標準。"陶船表示。
  • CESE2019 第四屆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
    原標題:CESE2019 第四屆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CESE2019第四屆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4th China Energy Storage Exhibition2019年10月10日~12日,深圳會展中心八號館
  • 儲能崛起,3大應用領域,11種儲能方式,25家儲能上市公司業績,你了解...
    看點1三大儲能領域:電力系統、汽車與家用在電力系統能源管理領域,儲能首選技術為抽水蓄能,化學電池中液流可能最先具有商業化條件,其次是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還需在技術上進一步提高性能,而鈉硫電池長期被日本壟斷,在我國的商業化應用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 「新一代安全可控的數位化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成果...
    日前,經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成果鑑定辦公室授權,相關專家對國網山東電科院牽頭完成的「新一代安全可控的數位化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進行詳細質詢和認真討論後,一致認定:「成果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