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協議班:招教培訓機構新「套路」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高額協議班:招教培訓機構新「套路」  

  隨著教師資格、教師編制、特崗教師統考政策的全面推行,我國教師從業門檻逐漸提高。在此背景下,招教培訓行業近年來可謂異軍突起,迅速成為繼公考之後的熱門培訓市場。華圖、中公、京佳等公考培訓「大鱷」紛紛入圍跑馬圈地。

  然而,記者通過連日來的調查發現,相比於此前「套路」滿滿的公考培訓,招教培訓市場作為新興領域,雖仍未引起大眾過多關注,但業內潛規則絲毫不遜色於公考培訓。動輒過萬元甚至數萬元的學費,同樣令人咋舌。

  此前,公考培訓市場中天價包過培訓班風靡一時,市場亂象曾多次被媒體披露。輿論監督下,如今打著「包過」噱頭的「天價班」在公考、培訓市場已經鮮有一見,取而代之的是「不過退費」的高額協議班,尤其在處於公眾關注「死角」的招教培訓市場備受推崇。

  那麼現實中,培訓機構承諾的「不過退費」真的能輕鬆退還嗎?又有哪些新「潛規則」值得學員警惕?

  現實操作「協議退費」套路多

  記者在網上搜索「招教培訓協議班」等關鍵字發現,山香、華圖、中公、教師網等各大培訓機構和網校推出的筆試、面試、筆面無限學等各類型「天價」協議班鋪天蓋地,協議價格大多在萬元以上至數萬元不等。

  其中,教師網推出「教師招聘面試協議班」,承諾包含面試基礎課程和專項突破課程,以及一對一個性化指導,可為學員量身打造面試個性化輔導方案,學員也可根據個人情況約課、上課、輔導,考試不過退費。

  而通過向多家培訓機構的在線客服諮詢,記者了解到這些「協議班」,幾乎都承諾協議產品包含本機構所謂的一對一個性化輔導方案;基礎課程和專項突破課程無限學;頂級師資配置等VIP服務。客服表達的意思給人的第一感覺大概是:「只要報名,就能享受到本機構最好的培訓資源,最靈活的學習時間,保你筆面無憂,關鍵是考不過還能全額退還學費。」

  然而現實操作中,客服原本的承諾,往往都變了味。今年5月份,河南應屆大學畢業生小祝和同學一起在省會鄭州的華圖教育招教分校報考了價格為10800元的特崗教師筆面協議班。三個月後,小祝未能如願通過筆試,拿著協議想申請退費時,卻發現「退費簡直是難上加難!」

  「客服當時解答疑問時迴避了很多東西,真正的協議內容,細看之下有很多條條框框,學員寥寥幾條的幾項權利之外更多的是要履行何種義務。」小祝說,「跟華圖籤的協議裡,僅退費約定就多達13條之多,其中,如果學員筆試未通過要求退費時,需要提供的各項材料更是多達20餘項,而且要在至少參加兩次教師招聘考試均未通過後,方可在2017年12月1日後向培訓機構提出退費申請。」

  這意味著,一旦協議籤訂後,學員實際退費時,將面臨複雜的退費流程和苛刻的退費要求。最終就算能退也不可能全退,而稍有不慎或突發情況,高額學費就打了水漂。

  「高學費」並不意味「高配置」

  而最讓小祝和其同學不滿的是,原本客服口頭承諾的「高學費,高配置」在協議中並沒有明文體現,現實培訓中對於「名師上課」也只是「奢求」「碰運氣」。「高峰期,給我們上課的老師看起來比我們大不了兩歲,一打聽大都是培訓機構招來的應屆研究生,培訓一段時間就來教我們,無任何經驗可談。」

  這一情況,在記者的調查中,也得到印證。一名曾在河南地區供職於多家招教培訓機構的教師向記者坦言,目前一些大的培訓機構,比如山香、華圖等,確有個別名師撐著門面,以展現師資力量強大。但協議班師資配置也只能說稍有傾斜,因為每逢高峰期,各大培訓機構師資都面臨嚴重缺口,大培訓機構需要各地分校互相抽借,小培訓機構則依靠兼職教師度日。「這種情況下,能有人上課就不錯了,哪還顧得上師資力量達不達標。」

  另一方面,該教師還透露,當前招教培訓機構的師資崗位入職門檻並不高,研究生經過短期集訓後直接擔任筆試主講,甚至本科生經過十天半個月的集訓後擔任面試助教的情況,在業內屬於常態。

  「拆東牆補西牆」「參差不齊」的師資配置自然很難保證協議班的培訓質量,培訓效果往往也並不樂觀。

  靠博「自然通過率」即可盈利

  就今年的河南特崗教師招聘而言,不少培訓機構的「協議班」學員反映稱,很多地區筆試的實際通過率甚至還達不到30%,少有地區能突破50%。但即便是如此低的通過率,培訓機構也並沒有做虧本買賣。

  有學員給培訓機構算了筆帳,收費萬元以上的「協議班」,如有三成人通過,除去透明的成本,盈利不言而喻。「這根本就是一個靠博『自然通過率』就能穩賺不賠的買賣。」

  而現實中,部分沒有通過筆試、面試的考生,培訓機構往往並不會輕鬆「放人」。多名在華圖教育報考2017年特崗教師「協議班」的學員向記者反映,在未通過考試後向培訓機構表達申請退費的意願時,被建議自願轉成價值15800元的2018年筆面試無限學「非協議」課程,不再退費,而新的誘惑是不用再補交差價。

  高額協議班看似你情我願的市場定價行為,本質上還是一種營銷噱頭,暴露出當前培訓市場存在的不規範。考生和家長在培訓市場得到有效監管前,報名各類「協議班」,一定要細看協議條款,特別是涉及自身權利和退費問題的相關內容,理性選擇,否則一旦陷入維權糾紛,將十分被動。

相關焦點

  • 公務員面試將進行 8天1.88萬「協議班」底氣何在
    昨天,本報記者以預報名學員的身份,進入某培訓機構的1.88萬元協議班,體驗了一把。  現場旁聽   面試題解,互動少  浙江省委黨校作為辦公地,培訓機構一下子變得「高端」。如果某公務員崗位只招1人,那麼,「不管辦多少期,我們這個崗位只招一個學員。」一般來說,面試資格比為1:3。也就是說,某崗位只招1人,筆試前3名獲得面試資格。  那麼,這一名學員的成績是否有講究?「你排第幾名」、「你與筆試排名名次內與最後一人相差多少」這是培訓機構問的最多一句話。這直接影響到培訓機構是否為你發放「協議班」的通行證。
  • 公務員培訓機構和私人家教為何大行其道?
    自治區公務員局發布的消息說,自治區人事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從未開辦任何形式的公務員考前培訓班,也沒有委託任何機構開辦針對公務員考試的輔導班或培訓班。 培訓機構大行其道 「公務員考前培訓班,試聽一節課只要2元錢。」半個月來,在烏魯木齊市小西門成功廣場附近,總有一名女士手託公務員考前培訓班的牌子,向路人宣傳、售票。
  • 公考培訓機構之大亂象?中專也能教申論?
    隨著我國經濟邁入新常態,服務行業增長比重已經遠遠超過第二產業增量。隨著國家政府、企事業單位人才引進機制越來越嚴格,「逢進必考」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催生了大量因公職考試培訓而吸睛的機構。面對種類繁多、良莠不齊的培訓機構,消費者若是不擦亮眼睛,很可能就被他們洗腦式的市場宣傳而蠱惑,進而瘋狂氪金,最終成績慘澹,職財兩空。
  • 揭秘天價協議班招生把戲!協議班
    開辦協議班的機構均號稱自家培訓產品力度大,效率高,更重要的是「不過包退」。記者以計劃參加2021國考為名,諮詢某機構協議班情況。輔導顧問力推一個在北京地區開辦,專門針對國考的46800元班型。「線下課預計9月份開,線上課現在已經開了兩周,都可以回看,不影響你的進度。」
  • 多省公務員報考人數創新高,萬元協議班是虧是賺?
    而非協議班最貴為31000元、最低為8800元,無論考試是否通過,都不予退款。但協議班的退費,也有眾多限制,一旦違法約定,則可能造成矛盾與糾紛。什麼是協議班?經歷了疫情,失業數月的李瑩瑩決定放棄北漂生活,回到河北老家考教師公招,這是她最後一次有資格報名參加市裡的教師公招考試。
  • 揭秘IT培訓機構招轉培前世今生以及套路
    1所謂招轉在2018年以前,招轉培(內部叫做招轉)是很多IT培訓機構的主要招生手段,在這裡,胡老師和大家就細說下招轉培的前世今生吧。招轉培大概是在2011年左右興起,受益於當時IT的火爆,信息的不透明化,招聘網站的無序化,當時以某內等機構,在當時國內排名數一數二的招聘網站上明目張胆的打廣告,在首頁,內頁上很直接的以名企的名義打招聘廣告,當時基本上一個月,可以以這種形式招到60個學生。
  • 別讓公考培訓在監管盲區「跑野馬」
    記者深入公考培訓機構調查發現,當前火爆的公考培訓背後,暗坑著實不少。(8月11日《半月談》)公考報考一直火熱,而今年尤甚,這也讓公考培訓市場火爆了起來。但公考培訓機構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不少公考培訓機構套路滿滿,在高額利潤驅動下,「坑你沒商量」。如公考競爭激烈,考生落榜概率大,讓不少考生尋求「上岸」的確定性。
  • 中公市值翻近兩倍後,千億公考市場能否持續依靠協議班起飛
    強需求、高單價、短周期、低獲客成本、中心化的研發團隊和專業的銷售團隊,讓招考培訓行業從商業模式上就具備了諸多的運營優勢和盈利條件。過去五年,協議班是公考培訓機構的法寶在公考培訓機構提供的產品中,放眼望去,有一大半都是所謂的「保過班」,即協議班。
  • 百萬考公大軍來襲,萬元協議班是虧是賺?
    什麼是協議班?經歷了疫情,失業數月的李瑩瑩(化名)決定放棄北漂生活,回到河北老家考教師公招,這是她最後一次有資格報名參加市裡的教師公招考試。李浩報名的VIP定製協議班,每組只招6名學員,經過10天10晚的集中培訓,他來到了面試考場,相較於培訓前,對於面試的模式他已做到心中有數。不過,李浩沒能如願通過面試環節,考場失意的他,來到培訓機構申請退學費。「申請退學費有些麻煩,要等到招聘環節結束,確定沒有被補錄才可以退。」
  • 玩噱頭,賭概率,部分公考培訓倒像賭場暗坑
    瞄準這一需求,一些公考培訓機構適時推出所謂的「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等保證協議。「如果考不上還能收回學習費用,相當於買份保險。」一名公考考生說,公考培訓班主要分協議班和非協議班兩種,約定「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的是協議班。如果考生未通過考試,公考培訓機構會根據協議條款全額退款,或扣除部分學雜費後再退款,以彌補考生損失。
  • 百萬考公大軍來襲:多省公務員報考人數創新高 萬元協議班能報嗎
    李浩報名的VIP定製協議班,每組只招6名學員,經過10天10晚的集中培訓,他來到了面試考場,相較於培訓前,對於面試的模式他已做到心中有數。不過,李浩沒能如願通過面試環節,考場失意的他,來到培訓機構申請退學費。「申請退學費有些麻煩,要等到招聘環節結束,確定沒有被補錄才可以退。」
  • 玩噱頭、賭概率、欺詐營銷……公考培訓背後暗坑多
    瞄準這一需求,一些公考培訓機構適時推出所謂的「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等保證協議。「如果考不上還能收回學習費用,相當於買份保險。」一名公考考生說,公考培訓班主要分協議班和非協議班兩種,約定「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的是協議班。如果考生未通過考試,公考培訓機構會根據協議條款全額退款,或扣除部分學雜費後再退款,以彌補考生損失。
  • 玩噱頭,賭概率,欺詐營銷…… 說是公考培訓,倒像賭場暗坑
    瞄準這一需求,一些公考培訓機構適時推出所謂的「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等保證協議。 「如果考不上還能收回學習費用,相當於買份保險。」一名公考考生說,公考培訓班主要分協議班和非協議班兩種,約定「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的是協議班。如果考生未通過考試,公考培訓機構會根據協議條款全額退款,或扣除部分學雜費後再退款,以彌補考生損失。
  • 玩噱頭,賭概率,欺詐營銷…… 說是公考培訓,倒像賭場暗坑
    一名公考考生說,公考培訓班主要分協議班和非協議班兩種,約定「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的是協議班。如果考生未通過考試,公考培訓機構會根據協議條款全額退款,或扣除部分學雜費後再退款,以彌補考生損失。在不少考生眼裡,即使協議班學費比非協議班高出不少,他們也認為協議班「性價比更高一些」。2019屆畢業生劉昊去年參加東部某市的事業單位考試,毫不猶豫地報了標價3萬多的「封閉面試班」,最終被錄用。
  • 中公2000億市值背後,「協議班」既是王牌也是炸
    中公教育的主營業務為公務員、事業單位及教師招錄培訓服務,公務員招錄面授培訓是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據2019年年報顯示,公務員序列產品的營業收入為41.71億,營收佔比達45.46%。而公務員面授培訓教學的一個特色模式就是 「協議班」, 中公教育如何憑藉這張王牌收穫了大量的可支配資金?
  • 半月談|玩噱頭,賭概率,欺詐營銷…… 說是公考培訓,倒像賭場暗坑
    瞄準這一需求,一些公考培訓機構適時推出所謂的「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等保證協議。「如果考不上還能收回學習費用,相當於買份保險。」一名公考考生說,公考培訓班主要分協議班和非協議班兩種,約定「協議保過」「不過退款」的是協議班。如果考生未通過考試,公考培訓機構會根據協議條款全額退款,或扣除部分學雜費後再退款,以彌補考生損失。
  • 「校園貸」新套路,藏身培訓學英語,英語沒學好卻背上巨額債務
    標題:校園貸」新套路,藏身培訓學英語,英語沒學好卻背上巨額債務「貸款」,本身的意義在於給那些經濟比較困難的人,資助一筆資金來周轉。但是還是有部分的機構,鋌而走險給學生貸款,並且方式套路也是越來越讓人難以注意,稍微不注意,就落套了。那麼新的「校園貸」的套路是什麼呢?那就是拿著那些學習好,而且想出國,或者想進一步提升的學生,進行指導學習,收取費用。但是由於高額的費用,對學生來說難以承受,所以部分培訓機構就開展了學生貸款業務。
  • 學生:培訓機構套路太多怕了
    因為曾經it培訓機構有利可圖,因此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無序生長,為了搶奪生源,那是無所不用其極,也因此是套路滿滿。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it培訓機構的招聘轉招生,行內話叫做招轉,這種事情,早已經被新聞媒體曝光了好多次了,但是直至2019年才有所好轉,而好轉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被曝光,而是因為培訓貸被禁止,沒有貸款機構,這樣的套路玩不轉了。
  • 培訓機構收費有套路 利潤可達40%
    現在,一些較大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傾向於自己培養老師。據了解,三中英才、新東方等培訓學校小學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輔導老師都是他們自己打造的專職團隊,以25歲左右的年輕老師居多。從南方某高校數學專業畢業的吳帆,一年前進入一家課外培訓機構工作,負責教小學生學習加減乘除複合運算等知識,一個月能拿到七八千元。
  • 幼兒培訓機構的套路你被套了幾個?
    ,通過不同的廣告形式吸引生源,學習過程中也會有二次三次的消費點~如果是合法的營銷模式,各取所需,無可厚非;如果是圈錢的套路,我們就要學會識別,避免入坑。熊太太盤點部分常見套路和應對方式給大家參考~1、免費試聽課圈新用戶:基本上每個興趣班都有免費試聽課,通過路上發傳單、朋友圈+公眾號發活動連結,吸引用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