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寫一撇,再寫一橫,然後寫月,「有」字打不出來了。
昨天媒體報導的《"再"的第四筆到底是什麼?你還敢說自己會寫漢字麼?》 ,反響熱烈。
網絡上,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漢字筆順到底重不重要?筆順經常寫錯的人,手機發簡訊會不會受影響……大家探討的問題一大堆。
對這道關於筆順的考題
多數網友拍磚
在19樓的教育論壇上,《「再」的第四筆到底是什麼?》這篇報導成了昨天討論的熱帖,絕大部分網友都是拍磚的,大家都覺得只要能寫好字,筆順稍微了解下就可以了,為什麼小學裡要考這麼無聊的題目呢?
網友「悠哈媽」說:我按小學老師教的寫字,就1個寫對的。
網友「吳越之皇帝」說:我們20年前的書都白讀了。
網友「appleplay」說:要是我女兒上小學了,這種問題我是不會管她的,我們現在長大成年了,就知道把字寫漂亮點就可以了,誰會看你是怎麼把這個字寫出來的?這個要求沒有任何意義。怎麼舒服怎麼寫吧。
網友「背影DACY」說:中國的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困住,畫個圈說,在裡面不許動。
也有讀者給快報85100000熱線打來電話談看法。彭先生是衢州人,在蕭山工作,上世紀90年代念小學,現在每天都看快報。「報上說,『快』字的『忄』,是先寫兩點,再寫中間一豎,但我們老師從小教我們的,都是先寫中間一豎,再寫旁邊兩點,有個原則是:先中間,後兩邊。你們能不能再核實一下?」
昨晚,給彭先生回了電話。
彭先生說,講究這些東西其實關係也不大,字寫出來別人能看懂就行了,不用太計較筆順問題。但他想不通,都是老師教的,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別?
揚子晚報官方微博轉發
並徵集讓人崩潰的考題
除了引發讀者、網友熱烈討論,快報這篇《「再」字的第四筆是什麼?》的報導,還激發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昨天,江蘇揚子晚報官方微博轉發了快報的這篇實驗新聞,並在微博上徵集——讓你崩潰的考題是什麼呢?回憶一下吧。
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試試。
1997年
漢字筆順有了明確規範
其實,關於漢字筆順的種種糾結和爭論,由來已久。在網上一搜,可以找到各種關於筆順的爭論和報導。
昨天,我們諮詢了老師意見,又查了網上資料,大致了解了漢字筆順規則制定的經過。
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工作網站「中國語言文字網」上,掛著各種語言文字方面的法規。關於筆順的規範,有兩條。
1988年3月25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確定了7000個漢字的規範筆順。但1988年通用字表中的字,沒有一筆一筆地寫出來,筆順是隱性不可見的,使用時只能根據字序進行推斷,在應用中,因為理解和推斷不同,出現了漢字筆順的很多不規範現象。
1997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決定對當時的規範筆順進行完善,編寫了《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規範由國家語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編纂,語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
規範筆順完善的具體內容有3個方面:一是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的基礎上,把隱性的規範筆順變成顯性的,列出了7000個漢字的跟隨式筆順;二是明確了字表中「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筆順;三是調整了「敝」、「脊」兩個字的筆順。這個文件網上有,共36頁,對常用漢字的筆順有詳細圖解。這一規則,沿用至今。
也許,1997年漢字筆順新規範的出臺,正是我們很多老師教法改變的原因。
蘋果工作人員說
iPhone對手寫輸入筆順沒有特別要求
規範有了,但隨著科技發展,各種便捷的漢字輸入法,如搜狗輸入法的廣泛應用,讓漢字筆順問題被人淡忘了。
但也有挑戰。比如現在越來越普及的智慧型手機,很多人喜歡用手寫來編發簡訊。比如,用蘋果手機發簡訊,經常有人因為筆順問題,字寫不出來。
像蘋果這樣的智慧型手機,對漢字筆順有沒有嚴格要求?
昨天,我們聯繫到蘋果上海陸家嘴旗艦店技術專線,接電話的是位女客服。我跟她說了我的問題——用蘋果手機手寫輸入時,有時會寫不出想要的字來。比如「有」,先寫橫,再寫撇,再寫月可以順利顯示出來;但先寫撇,再寫橫,再寫月,會顯示出錯誤的字。
客服小姐說,之前也接到一些客戶反映這個問題,這可能和使用者的書寫習慣、手指粗細等有關。據她了解,蘋果手機所有版本的手寫中文輸入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筆順不同而出現錯誤字符的情況。但如果字寫得潦草,那可能就會有問題。
「有」字、「回」字兩次實驗
筆順錯了,字有時能出來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的問題,她拿來一部蘋果手機,電話裡和我一起做實驗。試了幾次,她說,她寫「有」字,先撇後橫或先橫後撇,都能順利打出「有」字。我卻不能。
為了進一步驗證,昨天,我再次在iPhone4S上做了手寫輸入實驗。實驗用的手機軟體是最新的正版軟體。
「有」,先寫撇再寫橫再寫月,寫了6次,顯示不出「有」字,而是顯示了「肖」、「餚」等字。先寫橫,再寫撇,再寫月,第一個字跳出來的就是「有」。
「回」,先寫外面的大口,再寫裡面的小口,也寫了6次,一次也出不來,總是顯示「四」等字。如果先寫裡面的小口,再寫外面的大口,寫了6次,對了4次,字體稍微潦草一些,就會出現「凸」等字體。而這兩種寫法,從規範筆順角度講,都是錯的。
昨天稿件裡的主角「再」字,在iPhone4S上手寫輸入,只要寫得工整,即使筆順亂掉,也可以顯示出來。
「趕」、「趁」字比較有意思,如果先寫走字底的話,可以順利識別出來。如果先寫上面部分,再寫走字,基本都識別不出來。
下沙一所大學老師小董,一直用安卓系統的智慧型手機,昨天,他也做了手寫輸入的實驗。他發現,一般的字,只要字形對,手機都能識別出來。除非你故意從下往上寫,從外到裡寫,筆畫順序完全混亂,手機才會識別不出來。
智慧型手機手寫輸入的識別率
在不斷提高
在國內最大的蘋果手機論壇「威鋒論壇」上,可以找到一些討論蘋果手寫輸入法的帖子,能找到的最早帖子是在2008年。網友「fish5555」說,他發現iPhone手寫識別率很高。「我經常用iPhone2.1裡的手寫輸入,用了一段時間發現iPhone的手寫輸入有問題,有些字寫得再認真,也識別不出來,我還以為老外開發的中文手寫輸入不行,前兩天才發現我錯了,不良習慣造成的錯誤!寫『水』字,要先寫豎鉤,再寫兩邊。否則識別很難!」昨天我試了下,帖子中的問題已經不存在了,不論『水』字先寫豎鉤還是兩邊,都能顯示出來。
看來,隨著軟體系統的升級,智慧型手機手寫輸入的識別率也在不斷提高。
都市快報 記者 胡信昌